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日寇侵琼经济政策分析」 1

2014年07月05日 | 海南島

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14/06/72490/
■日寇侵琼经济政策分析 1
      李浩波   编辑日期:2014-06-19 14:34:14  海南史志》2014年第1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突然袭击北平西南郊的芦沟桥,进一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被迫进行抵抗。“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芦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24页。)日本侵略军于7月占领北平和天津,8月13日进攻上海,12月占领南京。5万日军进入南京后,屠杀抢掠1个多月,30万人惨遭杀害,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4月,日军侵占厦门,5月侵占徐州,10月侵占广州和武汉。1939年2月10日,日军又进一步占领了我国的海南岛,进而占领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诸岛。从而开始了长达6年零6个月的对海南岛的殖民统治。
  日寇侵琼期间,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在海南采取了一系列战时经济开发政策措施,动员了众多日本内地和台湾殖民地的农工商企业集团,直接为侵略战争服务。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大日本圣战”和“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思想迷惑下,在超额战争经济利润诱惑下,日本各大株式会社纷纷投入海南岛开发,与日本海军勾结在一起,为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为了永久统治海南岛,为了谋求最大利润,疯狂掠夺海南物产资源,同时为了长远的利益,也在海南奴役大量劳工开发建设了许多基础设施。
  日寇侵略海南时期的经济政策有着明确的侵略性和殖民性,开发建设有着极端的野蛮性和掠夺性。给海南人民和全中国人民乃至东南亚各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由于日本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严密的管理手段和顽强的开拓精神,在短短的6年半时间内,完成了许多正常情况下难以完成的工程项目,有些至今还在发挥着经济作用。对日寇侵琼时期的经济战略进行深入细致客观准确的分析,对当前海南经济特区建设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一、日寇侵占海南后的经济措施
  日本军部在战争期间和日本各企业株式会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日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侵略战争也得到了日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经济集团的全力支持。许多日本大产业集团从日军侵占朝鲜半岛开始就像猎犬一样伴随日本侵略军左右,每当新的殖民地一经占领,就迫不急待地投入“新疆域”的开发。日军指挥部也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占领地的经济情报搜集、经济开发计划制定、产业资源调查以及开发会社关系协调。在海南是“海南岛海军特务部经济局”负责全岛战时经济开发事务,先后下设七个课分别负责农林水电、工矿企业等项开发事业。海南日据时期经济开发主要侧重于农林业开发和工矿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经济政策的实施
  1939年2月10日,日军从海南岛北部登陆,2月14日从南部登陆,经过多次战斗占领了全岛。控制局面以后,陆军部队在那大、嘉积一带和东北部驻屯,其他地区由海军部队驻屯,警备任务由陆军逐渐向海军部队移交。占领之初日军就意识到海南岛的重要经济战略地位,为对抗英法美等国,而把海南岛作为其资源开发地,以农业开发和地下资源开发为其主要着眼点。日本入侵海南岛的海军部队为农业开发经济政策的实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
  日本海军方面根据既定的开发方针,决定将多数有力开发会社招致海南岛进行资源调查和农业开发。一切岛上企业进出与开发事务的管理机构,在1939年(昭和十四年)2月10日占据海南岛当时,由日本海军第五舰队情报部部长前田大佐处理。该情报部1939年(昭和十四年)2月14日撤销。第二天(12月15日)开始,海军特务部部长前田大佐(后为松永大佐、兼田大佐)成为农业管理方面的权威者。作为海南日据农业的前期管理者。
  (1)海南岛农政委员会
  1939年4月31日日本内阁以陆海外三省大臣的名义发布的“三省会议关于海南岛政务处理要项”中,就海南岛问题处理作出了明确批示:在当地三省会议下设置“海南岛农政委员会”。负责海南岛农政关系企划、指导、监督等事务的管理(参见一九三九年七月三日付海南连6001号文)。
  ①第一次海南岛农政委员会会议
  1939年7月6日在日本东京芝山内水交社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三省会议方面代表、农业经济学者以及各农业开发会社。主要讨论研究了“海南岛农林业开发大纲协议”,制定了农业资源调查研究计划,并安排了计划的实施。
根据计划,1940年1月至2月有关会社和大学研究机构分几路赴海口、文昌、澄迈、三亚、万宁、儋县等地实地调查。
  ②第二次海南岛农政委员会会议
  1939年9月23——25日在海口大日本帝国总领事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当地三省会议方面官员、开发会社方面的农政委员(主要有较早上岛开发的台湾拓殖株式会社、海南产业株式会社、南国产业株式会社、日东拓殖农林株式会社、南洋兴发株式会社、伊藤产业合名会社、东洋纺绩工业株式会社、田中商事株式会社以及台湾总督府技师等代表。会议制定了《海南岛农业计划》、《海南岛农业实施计划》和《海南岛移民计划》。并指导付诸实施。
  ③第三次海南岛农政委员会会议
  1940年2月6——8日在海口“ホテル”(海口饭店)召开。出席者有三省会议方面代表、农政委员和台拓等32个会社的代表以及台湾总督府官员。会议商讨了反经济封锁农业战略物资生产问题,确定了各株式会社经营地区、经营品种,制定了进一步调查计划。
1940年(昭和十五年)5月和9月分别召开了海南岛农政委员会第四次和第五次会议。
  (2)海南岛海军特务部经济局
  第五次农政委员会会议以后,根据当时预定,海南岛农政委员会自然结束,农政管理事务由海南岛海军特务部统辖,部长以下40名,负责各种开发业务处理,实地调查、派遣各方面调查员。特务部于1941年(昭和十六年)5月25日下设经济局统辖全岛经济,并充实内部机构,先后下设7个课,其中有2个课负责农林业务。“课”下又设“系”一级机构具体管理单项农业经济事务,如水利系等。直至战败都是日本在海南岛的农业经济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斡旋日本内地、台湾和海南岛之间的农业关系。
  (3)农业联络机构与训练所
  ①农民训练所
  最初计划为了海南岛农林业开发,对“挺身”来海南岛的日本青年,在岛内进行一定期限的教育培训。修业结束后,向岛内各开发会社分配。农政委员会计划将来不需解散而由日伪临时政府接管,准备五年内培训200万人(每年40万人)。1940年(昭和十五年)4月业务开始,招募日本内地60人,10月第1期毕业生分配到各会社,训练所也随农政委员会结束而自然取消。
  ②产业试验机关
  1941年5月特务部农林系设置农业及畜产综合试验场。
  ③植物检查机关
  1939年12月22日以三省会议名义规定向海南岛运输的种苗,在输出港要进行检查消毒,以防东南亚各地植物危险病害虫带入海南岛。但输出港检疫消毒时间过长,造成种苗死亡,根据各会社意见于1941年7月在海南岛设置植物检查所。
  ④农业苗圃
  为引进培育日本内地和台湾以及其他地方的各种优良种苗,1943年南洋兴发株式会社在海口委托丰盈治安维持会经营原种圃,进行水稻良种培育。另外嘉积、崖县等地也有原种圃。
  ⑤招聘农业义勇团
  1942年度,为满足侵琼日军和当地民用需要,制定了“米产计划”,要求达到十万石(似为日石,因原文为日方日文文件,1日石=1.94华石)蓬莱米生产目标。万宁(南洋护谟)、三亚(台拓)、崖县(南洋兴发)三个栽培地开发4,300町(1町等于16华亩),预想收获量43,000石(似为日石,因原文为日方日文文件,1日石=1.94华石)。作为指导生产的应急措施,急需农业指导员,于是在台湾资深在职技术员中由各州选出组成农业义勇团。于1942年1月11日携带必要农具类渡琼。总数在60名以上。完成两期栽培指导后于1943年2月26日出发返台。
  ⑥农业指导挺身团
  1942年度蓬莱米十万石生产计划确定以后,各个开发会社划定了实施任务,伴随着开发会社种植面积扩大,发现蓬莱米在许多地方不适合种植,于是一方面鼓励海南本岛居民种植土产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台湾改良蓬莱米和在来米,计划引进良种23万斤,置换当地品种。这就要求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以提高产量,满足岛内食用需求。因此于1942年8月3日由台湾总督府募集农业挺身团成员112名以上到海南。分派海口、嘉积、北黎、那大等地区,指导优良品种种植技术。1943年9月5日和1944年1月10日大部分团员先后两批返回台湾。剩余团员在日伪临时政府管理下继续指导各地农业。
  ⑦农林事务打合会
  在海南岛海军特务部的组织下北部各农林开发会社于1941年12月15日在海口“海军俱乐部”召开了“农林事务打合会”第一次会议,相应南部各开发会社在三亚“海特三亚支部”召开同样会议。到1943年12月10日共召开9次会议。商讨甘薯和其它粮食作物种植、蔬菜和甘蔗种植、土壤肥料、畜类产、家畜传染病等方面的联络协作事项。
  ⑧农林业联合会
  1941年1月和3月海南岛海南岛北部和南部的“农林业联络会”成立。1942年6月1日和1944年7月17日改称南部和北部农林业联合会。与此有关联的日本东京海南岛进出农林业开发会社和海南岛开发协会议还出版杂志《海南岛》。
  ⑨日伪琼崖临时政府农业开发机关
日伪“琼崖临时政府”是日本侵略军登陆海南岛后设置的政权机关。农业开发方面的事务由其下属的实业科管理。在其指导下,海南岛北部伪政权方面农业开发首先是1940年4月成立的流水坡“琼崖临时政府农事试验场”。同年11月设置了种畜繁殖场。并于1942年6月28日开始设置了白沙模范乡等若干个农林业示范乡。1943年7月,日伪琼崖临时政府机构扩大强化,设了建设厅,加强农业开发指导奖励,各县也设立相应机构充实。

2. 日伪时期的海南农业开发机构
  自从日寇1939年2月10日侵占海南岛以后,日本各农业开发会社尾随而至。最先进入海南岛进行农业开发的是台湾拓殖株式会社于1939年5月4日创办的“秀英苗圃”。台湾拓殖株式会社1944年改称台拓海南产业株式会社。其他较大的开发会社有南国产业、日东拓殖(后改称三井农林)、南洋兴发、海南产业、伊藤产业、明治制糖、南洋护谟、东洋纺绩等株式会社。前后共有40家开发会社进出海南岛投资开发。

3. 农业调查
  1)入侵海南岛之前的调查
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指出:“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还不知道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而情况如不了解,则政策势必错误。还不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于我国的调查研究是如何的无微不至。”(原载1941年9月8日《解放日报》,摘自1975年8月杭州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事实确实如此,日寇早在入侵海南岛之前的整个三十年代中就先后多批派遣农业和工业技术人员来到海南岛进行过资源调查,编著书籍资料,为日本军部提供了有关海南的详细资料。为日寇侵略海南和开发掠夺海南农业和矿产资源准备了先期条件。
  2)农业调查的详细与深入
  日寇占领海南岛以后,为了掠夺重要的橡胶、木材和农产品资源,立即组织进行农林业资源调查,以便为具体的农林开发提供可靠详细的数据。主要的农业调查项目有:
  ①《农林业调查概要》
  与《农林业调查概要》相关联的调查活动自1939年(昭和十四年)5月至1941年(昭和十六年)2月前后共进行了20次左右,主要由野口农学博士、护谟调查班、水力电气调查班、台拓农业调查班、帝国制糖、海军特务部、台湾总督府、日窒水电调查队、台北帝大调查团等单位和个人进行。
  ②台湾总督府殖产局海南岛农林调查团
  1940年8月23日至1941年(昭和十六年)4月19日先后4次派调查班了解农作物、畜产、土地制度等。
  (3)海军省派遣海南岛农业调查班
  1941年(昭和十六年)7月18日——8月12日,日本农林省农事试验所长、东北帝国大学研究所长、农业博士寺尾博(种艺)等11人进行种艺、水利、农政、害虫、土肥、米谷需给等方面的调查。
  (4)特务部计划农业调查
  1942年5月11日至1943年12月进行了稻作、园艺、作物、作物病害、甘蔗病害、土壤肥料、淀粉作物、作物害虫、糖业等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

4. 农业计划的制定
  在1939年9月23——25日召开的第二次海南岛农政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了开发海南岛农业计划、农业实施计划和移民计划。
  (1)农业计划
  计划指出海南岛农业开发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补足日本农产资源的缺陷,成为日本势力圈中热带特产基地,通过改良品种加产量达到目的,同时丰富本岛居民生活资源。在实施要领中提出两层重要性的考虑,首要的是战略物资方面开发橡胶(南洋护谟〈后藤〉、南国产业〈有村〉)、埃及棉、麻类(包括苧麻、黄麻等)。第二层意义的考虑是开发米;油料作物如落花生、胡麻、海棠树等;树脂类如漆、松脂等;蔬菜及果树;烟草;红茶;药肜植物;香料及香辛料;淀粉原料;甘蔗;榖菽类如麦、粟、豆类、玉蜀黍;用材业包括采伐和造林;其他杂类有用植物;畜产;杂类动物饲养如野蚕等。在土地利用上要按第一意义到第二意义的顺序排列。并制定由日本内地移民来海南各地适当分散经营开发的战略。
  (2)海南岛农业实施计划
  第二次海南岛农政委员会会议还制定了农业实施计划。确定了农业及农业移民的掌管机关是现地三省会议及其所属的农政委员会以及具体实施的各株式会社和农业试验所、农民训练所等,并设计了福利设施规划。将来合理计划,建立灌溉和排水系统,并且在大都市附近设计规划相当面积的森林公园。在海岸飞砂地种植木麻黄、海棠树等,设置海岸防风林。
  (3)海南岛移民计划
  根据移民计划:
  ①农业、盐业、林业、畜牧业资源开发移民限于日本内地温暖地方(冲绳、鹿儿岛、熊本、高知、和歌山县等,内地移民和岛民努力仍开发不足的场合由台湾人补足。
  ②矿业以内地移民和岛民开发矿产,劳动力不足以台湾人及大陆支那人补充。
  ③渔业劳动力不足以岛民补足。
  ④商业及金融业鼓励有经营能力的日本人自由进出,对大陆支那人适当抑制。
  ⑤土木建设必要的劳动力可利用岛民共同完成,吸引内地及台湾人来岛,其中希望永久居住者给予特别考虑。

5. 农业开发的实绩
  (1)农业生产要素导入
  ①良种及种苗的导入
  1940年2月6——8日的第三次农政委员会会议召开时正值英法美等国策动针对日本的“ABCD包围阵”,对日进行经济封锁,海南岛成为日本重要物资生产地,农政委员会对各会社主作和副作经营项目进行计划安排。台拓农林、日东拓殖、南洋兴发等36个株式会社共经营棉、麻、畜产、用材、油脂、香料、药材等10多种农业开发项目。
  日本海南岛海军特务部机构充实以后,经济局第一课农务系设置了农业开发奖励业务,除对会社和本岛农民进行农业开发奖励以外,还大力引进良种和种苗。主要有水稻、蔬菜、果树、棉、蓖麻、黄麻、甘薯、麦、粟、玉蜀黍、黍、大豆、小豆、荞麦、甘蔗等的优良品种。例如1941年——1943年引进水稻蓬莱种“台中大5号”60,000斤;“高雄10号”60,000斤;“嘉南2号”71,960斤,可产30%以上(另据《海南岛的一般情况及建设计划》载可产4倍〈海南省档案馆DZ25——088,P2〉);甘薯良种可产1倍;甘蔗良种可产2——3倍。
  “海南豚”的改良。海南岛原产上下白、凹背凸腹的劣质猪种。胴体肥多瘦少,肉质差,个头小,生长慢。引进日本、台湾良种猪置换,体形好,1年生长125斤,瘦肉多,肉质好。
  ②肥料导入
  A.肥料。经农政委员会斡旋,自1941年——1943年从日本内地和台湾导入急需肥料:
  硫铵4,639,280千瓦;
  过磷酸钙676,444千瓦;
  大豆粕36,562千瓦;
  棉实粕46,000千瓦。
   B.绿肥及种子。引进绿肥:
  田菁72、20石;
  赤花豌豆18、00石;
  ……
  总计143、80石。
  引进绿肥种子:田菁、赤花豌豆、青皮豆、富贵豆、柳豆等共计144、20石。
  ③农机具导入
  针对海南岛内各地农机缺乏、农具样式落后、种类繁多、形制不一、不便大规模农业开发使用的状况,日本殖民当局应各开发会社要求,联系引进了脱谷机、喷雾器、制绳机、深耕犁、作沟机、碎土机、拔根机、移植镘、台湾镰、开垦锹等61种农机具。
  ④农用药剂导入
  引进砒酸石灰、大豆展着剂、除虫菊等11种农药2万多千瓦。
  ⑤农田水利工程
  日寇侵琼期间各殖民开发会社修建完成大型农田水利设施47处,受益面积7,171公顷;未完成16处,受益面积5,776公顷;计划尚未着手23处,受益面积414,406公顷。(冯大椿译著《海南岛工矿业及其计划》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初版)
  ⑥农业移民
  根据最初移民训练计划,从1939年到1944年五年内要将经过农业训练的200万日本内地青年移民到海南岛。但由于日本在侵华和太平洋战争中兵力不足,需要大量日本内地青年参战,实际移民来海南的远不及当初计划。
  据1941年5月1日帝国总领事馆调查,海南岛民间“邦人在留数”日本人2495人;台湾人1143人;朝鲜人287人。总计只有3,945人,其中还有工矿业人口。
  (2)农林产业开发成就
  寇占领时期农林业开发方面成就比较显著,据琼崖农业研究会林缵春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所著《海南岛之产业》记载“现在(战后初期)本岛日人之农林开发会社,计有二十五社,均富有农林开发经验而有雄力者,其投下资本,截至现在约达一万万日元”(海南省档案馆DZ25——007,P139)。
  ①农业
  水稻耕作面积493万亩(29万町,1町=16亩)占第一位,生产额约达333.68万石(172万日石,1日石=1.94华石)每亩产量一造约为5。7斗米。
  甘薯面积约51万亩(约3万町,其中加种植面积23,187町),占第二位,生产额约35,000万斤,每亩产量约600斤。
  甘蔗面积约5,1万亩,占第三位,其生产额,原料甘蔗16,300万斤,每亩产量约3千斤。
  花生面积约37,400亩,生产量60万斤,每亩产量约165斤。(海南省档案馆DZ25——007,P139)
  ②林业
  日本人对于海南岛林业的开发大致可分为森林采伐和造林栽植两部分。
  据1944年10月资料显示,岛田合资、王子制纸、台拓海南产业、三共木材等4家林木产业共计采伐53,000立方米,实得木材1,300立方米。同时日本人对海南岛造林计划参照台湾计算,在1个采伐期内(15——30年)须完成造林面积7.5万町。1942年特务部苗圃和各会社苗圃实施了约数百万株苗木的育成计划,以达到上述目的。比较典型的有五公祠苗圃、秀英苗圃等。(1946年4月林缵春《海南岛之产业》P152,海南省档案馆DZ25——007)
  ③其他农林方面开发情况
  据国民党政府海南岛接收机构1946年《日寇占领海南岛期间之设施》等材料显示,日本人占领期间经营的事业,农林类中参与开发的会社:
  农业22个会社;
  林业10个会社;
  渔业6个会社;
  牧业4个会社;
  农业加工23个会社;
  农林研究及教育8个机构。(海南省档案馆DZ25——043)
コメント    この記事についてブログを書く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 「倡议! 快去记录下海南各地侵华日... | トップ | 「日寇侵琼经济政策分析」 2 »
最新の画像もっと見る

コメントを投稿

海南島」カテゴリの最新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