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nrb.hinews.cn/html/2016-11/28/content_14_1.htm
http://hnrb.hinews.cn/html/2016-11/28/content_15_1.htm
『海南日报』 2016年11月28日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实习生 钟圆圆
■我在海南找老兵
【相片】老兵邢谷颖(左)对着照片回忆父亲从缅甸送他回国参军的经过。图右为郑新忠。
【相片】被老兵邢定标视为珍宝的两枚抗日勋章。
【相片】郑新忠骑行到海口。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每拜访一位老兵,为表示尊敬,临走时郑新忠都会给他们敬军礼。面对久违的军礼,很多老兵会努力挺起弯曲的脊梁、举起微颤的双手回敬一个军礼。他们如今的军礼,更像岁月在指尖划过时留下的痕迹。
在海南岛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小的92岁,最大的年龄已经达101岁。在1931年至1945年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他们甘洒热血赴国难、出生入死保家园,用鲜血愈合中华民族的伤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日老兵。
硝烟散尽,解甲归田,如今这些老兵大多生活在农村,随着时间的消逝正慢慢凋零。没人能说清有多少抗日老兵在琼岛上生活,据一群热诚的志愿者、媒体人努力搜寻,2015年他们找到16位幸存抗战老兵,现在只剩下14位了。而还有更多老兵可能已无声地沉寂在历史的角落里。
为向抗战老兵致敬,来自河北保定的郑新忠一路骑行,跨越海峡,来到海南岛。11月,在志愿者和记者的陪同下,郑新忠拜访了海口、文昌、琼海、儋州、琼中5地幸存的老兵。“老兵们的时间不多了,我想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送去更多慰藉,让他们不要抱憾离去。”郑新忠说。
★骑行两年看望200多个老兵
因郑新忠罹患神经性耳聋,对他的采访是依靠纸笔完成的。让人不禁感慨,一路骑行已非常不易,在陌生的城市,仅剩微弱听力的郑新忠,是如何问路找寻老兵的?
今年39岁的郑新忠6年前耳朵突然患病。保定曾是华北抗日主战场,生长于此的郑新忠从小是听着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的故事长大的,抗战这段历史已深深印刻在他心里。两年前,他做出决定,要用骑行的方式为每位活着的老兵送去祝福。
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江苏……从北到南,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郑新忠一共穿越了全国18个省、市、区,海口是他到达的第145个城市。
两年、12万里路、200多位老兵,一路上郑新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接触的几天时间里,记者觉得,他过得是如同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郑新忠说,自己是个农民,两年下来,花销已经不小,所以路上是能省则省——自行车前挂着1升的大水杯,看到哪有热水就赶紧接满;行李袋里装着挂面、小米和电热壶,早餐晚餐是吃自己煮的面和粥;车上还有帐篷和睡袋,必要时得在野外露营。
为何要把自己逼得这么苦?郑新忠说,老兵是“抗战活化石”,是民族的脊梁。“我希望用双脚丈量他们当年走过的路,听他们亲口说当年浴血奋战的经历,当面向他们表达敬意。”
★黄埔是一生最深刻的烙印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四万黄埔生,三千海南籍。记者发现海南现存的抗战老兵中,大多有在黄埔军校学习的经历。70多年过去,这些耄耋老人,仍清楚记得这首当年让他们热血澎湃的校歌。
从当年英姿飒爽的热血青年到如今垂垂老矣、缠绵病榻的老人,他们的记忆力、听力、视力都在急剧下降,昔日与敌厮杀的情形已记忆模糊,但一提到黄埔,都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骄傲的神采。
11月11日,记者和郑新忠一起来到儋州市峨曼镇盐丁村抗战老兵许乃斌的家中。今年95岁的老人脊背差不多驼到90度,听儿子说有人要来看望他,一直拄着拐杖在门口等着。
当天下了小雨,天气有些冷。许乃斌穿着一件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赠送的墨绿色棉背心,背心后面写着“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八个字。翻阅过去的相片、资料,这位95岁的老人依然思路清晰,用铿锵有力的话语为记者打开了70年前他追随父亲考入黄埔,一片丹心向国的记忆之门。
许乃斌1岁时,父亲许云汉就考入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参加了东征。1939年,日本占领海南岛后,乡村小学废弃了,许乃斌也失学了。“死守在家里就要当亡国奴!”在父亲的鼓励下,许乃斌来到湛江的琼崖联中读书,后报考进入黄埔军校四分校19期9总队学习。
1944年,许乃斌来到广西南丹、河池、车河等地,每天背着通讯设备,冒着炮火往返于各个部队之间。每当前线部队进攻完毕,他就要加紧联系各个部队,确保战场上的信息传递流通。许乃斌对记者说,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是通讯兵,战争结束后身上连伤都没有,而我很多战友献出了生命。”
许乃斌家的墙上,端正地挂着他父亲的黑白画像。“高宦商女不知羞,日上秦淮歌舞楼。东北沦亡悲欲绝,那堪犹唱后庭调。”他从抽屉里翻出父亲在抗日时期写的诗给记者看,他一直小心保留着。看得出,忧国忧民的父亲对许乃斌的影响很深。
被褥叠得方方正正,书报被归类得整齐有序,在许乃斌独住的小房间里,仍然带着70年前行军的痕迹。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几张挂历,上面工整地粘贴了40多张历年海南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合影。在许乃斌的家里,最多的书就是黄埔军校同学会寄来的杂志,有的还被他细心地用牛皮纸包了书皮。打开一本黄埔军校毕业50周年纪念特刊,许乃斌指着一张年轻小伙的黑白照片骄傲地说:“这是我年轻时候的样子。”
记者还看到他家中有三本厚厚的《黄埔军校史料汇编》,这是这位家里靠打鱼、养猪过生活的老人,自己掏400元特地去邮局买的。“校庆90周年,我要留个纪念。”
家住琼海市长坡镇的植德英老人现已瘫痪。他仰面躺在床上,房间有点昏暗,墙上一张照片中戎装在身、英气逼人的军官才让记者知道,这位老人以前是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伞兵。
即使女儿在他耳边大声喊叫,98岁的植德英似乎都置若罔闻。但当女儿说“黄埔的人来看你了”,老人抓着记者的手连问:“你是黄埔的呀?”
★最珍贵的物件是两块抗日勋章
老兵邢定标的家非常醒目,门口挂着一副红底对联“抵御外敌民族英雄,为我中华独立自由”,横批“英雄户”。邢定标的侄媳妇说,这是他自己设计贴上去的。“台风把对联吹掉了,老爷子还让我们赶紧贴上。”
今年101岁高龄的邢定标是志愿者们发现的海南目前年龄最大的抗日老兵,他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邢定标家住文昌市文教镇培龙三加东村一队。志愿者“十二角”了解到,三加东村先后有10多位参加抗战的老兵,但目前在世的就剩下邢定标一人了。邢定标说,1939年日寇登陆海南岛,对人民无恶不作,血流成河。“没有国,哪有家?”还在上学的邢定标毅然弃笔从戎。
“我从翁天港乘帆船渡海,日军军舰不断开枪向帆船扫射,幸而脱险逃到广西省宜山县,投考黄埔学校第四分校第十七期第八总队第四队。”说起当年渡海的惊险,邢定标不禁握紧拳头,声音放大,情绪变得激动。
回忆在黄埔学习的日子,邢定标说,由于当时军情紧逼,原定三年一期的训练,缩为六个月为一期。“军事教学日夜进行,学生都戎装待命,随时准备开赴前线参加战斗。”
1940年3月,邢定标被派往抗日前线,和部队驻守广东博罗县城。日寇用飞机大炮向守城部队狂轰猛炸,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令邢定标痛心的是,自己的侄儿邢谷雄也参加了这场战争,结婚不满一个月的他,在敌人的炮火中牺牲了。“我当时就想着要为侄儿报仇,所以受伤以后,包扎好继续上战场杀敌。”最终日本人弃城败退,邢定标也因在战斗中立功,升为防毒排上尉排长。
郑新忠说,想看看邢定标的抗日纪念章。在家人的搀扶下,邢定标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棕色的月饼盒。“这里面装的是我家最宝贵的东西。”盒子里整齐摆放着一条红色领带,这是几年前邢定标花50元钱买来,专门为每年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聚会准备的,还有一条妻子的项链,剩下的就是两块由官方和民间颁发的抗日纪念章了。
总是挂着一脸微笑的邢定标说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早上还会去文教镇街上同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生活过得很是悠闲。老人阅尽沧桑后的豁达令人动容。
★“父亲从缅甸送我回国参军”
在文昌市定芳办事处流坑村,我们看望了当年被父亲从缅甸送到黄埔军校参军的抗日老兵邢谷颖。
今年93岁的邢谷颖披着一件黑棉袄,坐在凳子上,深埋着头,两条纤瘦孱弱的腿交叉搭在一起。当得知郑新忠是从河北一路骑行来海南看望老兵时,他抬起头惊讶地说:“这么远啊!不容易,不容易。”
邢谷颖出生在泰国曼谷,抗战爆发后,饱含爱国之情,邢谷颖的父亲邢定光除了捐物筹款,还毅然远涉重洋,亲自把大儿子邢谷颖从曼谷带到贵州,报考黃埔军校17期26总队。
记者在邢谷颖的家中发现一张黑白过塑照片,上面写着“黃埔军校17期26总队第8队旅泰侨生毕业纪念”。照片上19个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年轻军人,站在右下角的就是邢谷颖。将照片递到邢谷颖眼前,老人拿起放大镜,用苍老枯瘦的手,一一抚摸过相片上同窗们年轻英气的面庞。“当年我们19个人是一起从泰国去黄埔参军的。”老人长叹。
熟悉的面庞勾起了邢谷颖心中最不平凡的记忆。他回忆说,当时在黃埔军校还沒毕业,因前线官兵死伤太多,整个部队就开赴前线,提前开始了兵戎生涯。“冲锋时,前面的整排部队倒下去,后面部队又整排冲上去,尸体堆积如山,非常慘烈。”他说,自己也是很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抗战胜利后,因兵荒马乱,又没有通航到泰国的条件,邢谷颖回到了海南老家。
改革开放后,邢谷颖终于和泰国的亲人联系上,几年前弟弟来文昌老家看望了邢谷颖。“兄弟俩一见面就抱头痛哭。”邢谷颖的儿子邢治义说,自从70年前邢谷颖和爷爷在贵州分別后,直到爷爷奶奶在泰国去世,都未能再见上一面,这也成了邢谷颖心中最大的遗憾。
“父亲很少和我们提起以前的遭遇,直到他和泰国来的叔叔见面说话时,我们才知道他曾坐过牢。”邢治义说,家里曾有一把赠与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中正剑”,这些年没看到了,可能是被父亲扔了。
★志愿者捐钱捐物关爱老兵
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抗战老兵都曾饱尝艰辛。为了不让老兵们抱憾离世,海南一群志愿者和媒体人怀着极大的热忱,自发寻找老兵,为老兵们送去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网友“十二角”在三亚工作,从去年开始关注抗战老兵。“我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帮助抗日老兵的报道后,深受感动。我联系了该基金会创始人孙春龙,也想为关爱老兵出一份力。在孙春龙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海南一位关注抗日老兵的媒体人。从去年9月到现在,我和他一起开车看望了每位我们能找到的抗战老兵,每个人都去看望了两次以上了。”
网友“姜博宁”在一次北京的进修班中,认识了广东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受其影响,“姜博宁”也开始关注海南的抗战老兵。在他的努力下,梅州关爱老兵志愿者协会专门拨付了10万元基金用于帮助海南的抗战老兵。“以前都是我们志愿者去看望老兵的时候,给每人送几百元的慰问金。有了这10万元基金后,我们每个月固定给海南9位符合要求的老兵发放600元以上的补助。”
除了自己出力,网友“十二角”和“姜博宁”还带动了身边不少亲朋好友加入志愿者队伍。如今,海南关注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人数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40多人。
今年8月29日,梅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3位志愿者来到海南,带着茶叶和月饼等物品,看望了云昌舜、植德英、周学而3位抗日老兵。
当周学而从房间走出,看着摆放在他桌子上的礼物和纪念品,又听到志愿者介绍她们是从梅州赶来看望他时,瞬间被感动,竟捂着脸大哭起来。周学而说:“当年和他一起参加抗战的海南人有很多,可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自己真是既孤独又幸运。”
老兵是“抗战活化石”,除了给与老兵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也有人为抢救老兵的记忆而努力。几年前海南日报记者采写的《大山深处的93岁独腿老兵》《侨生慷慨赴国难》《历史从此无声》等文章,通过采访老兵本人及他们的子女,详细记述了这些老兵抗战时期浴血沙场的经历,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其中2013年刊登的《大山深处的93岁独腿老兵》一文,报道了曾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中弹被截取左腿,但一直未被政府承认身份的老兵秦崇议。11月,记者去琼中探望秦崇议时,他的儿子说,去年8月,海南省民政厅专门赶赴广西进行调查,最后核实了秦崇议的身份,并给他发放了残疾军人证。“现在父亲每个季度有9700元的补助。去年收到政府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父亲潸然泪下,说能够得到政府的承认,他死而无憾了!”
“民间志愿者对抗日老兵的关爱,让他们在时日不多的晚年感受到更多温暖,除了出于人道主义,也是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尊严。”网友“十二角”说。
【相片】老兵许乃斌。
【相片】老兵周学而。
【相片】邢定标为自己的老兵身份感到骄傲。
【相片】老兵秦崇议。
★我们在和时间赛跑
每拜访一位老兵,为表示尊敬,临走时郑新忠都会给他们敬军礼。面对久违的军礼,很多老兵会努力挺起弯曲的脊梁、举起微颤的双手回敬。他们如今的军礼,就如同岁月在指尖划过时留下的痕迹。
“老兵们就像寒风中树上的叶子,随时可能跌落,岁月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一同探望老兵的路上,郑新忠翻看微信朋友圈时得知,今年2月份他在湖北荆州看望的100岁抗日老兵黄应开,已在10月份过世了。也许在记者敲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会有某个老兵在角落里悄悄离去。
采访过程中,大家意外发现92岁的文昌老兵陈立轩在11月初刚刚去世,98岁的琼海老兵杨全杏也在两个月前离世了。
陈立轩的事迹曾被媒体详细报道,而关于杨全杏的详细资料无法找到。记者陪同郑新忠来到陈立轩和杨全杏的墓地。坟冢都在距离他们家不到800米的地方。新修的墓地上还没有任何碑墓,来往的人也不知道这里埋着谁。坟冢旁的黄色野花和青草随风摇曳,两位老兵随着这堆黄土,从此湮没在岁月深处。
郑新忠的自行车前,挂着一面自己做的旗帜,上面写着“丈量从北平到北京的距离”几个字。“北平到北京的转变,包含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历程。先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有了后来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我们要缅怀这段历史。”他说,女儿已经16岁了,这两年暑假妻女专门坐火车到厦门、武汉和他团聚,一家人一起去看望老兵。“女儿专门做了贺卡送给老兵。我希望让她从小对这段历史有认识,这样等她长大也能慢慢理解我了。”
记者单独拜访几位老兵时,没有给他们带去任何物品,但老兵们都非常兴奋。告别时,虽然一再推辞,老人们仍坚持要把我们送出村口。走远后,回头看,他们依然拄着拐杖站在那里注视着我们的背影。
志愿者“十二角”说,他每次去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老兵们太渴望与人交流,太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可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大家要尽最大努力,让老兵们在有生之年,有尊严地活在他们曾经守护过的国土上。”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是一个国家心灵的救赎。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计思佳摄)
http://hnrb.hinews.cn/html/2016-11/28/content_15_1.htm
『海南日报』 2016年11月28日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实习生 钟圆圆
■我在海南找老兵
【相片】老兵邢谷颖(左)对着照片回忆父亲从缅甸送他回国参军的经过。图右为郑新忠。
【相片】被老兵邢定标视为珍宝的两枚抗日勋章。
【相片】郑新忠骑行到海口。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每拜访一位老兵,为表示尊敬,临走时郑新忠都会给他们敬军礼。面对久违的军礼,很多老兵会努力挺起弯曲的脊梁、举起微颤的双手回敬一个军礼。他们如今的军礼,更像岁月在指尖划过时留下的痕迹。
在海南岛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小的92岁,最大的年龄已经达101岁。在1931年至1945年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他们甘洒热血赴国难、出生入死保家园,用鲜血愈合中华民族的伤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日老兵。
硝烟散尽,解甲归田,如今这些老兵大多生活在农村,随着时间的消逝正慢慢凋零。没人能说清有多少抗日老兵在琼岛上生活,据一群热诚的志愿者、媒体人努力搜寻,2015年他们找到16位幸存抗战老兵,现在只剩下14位了。而还有更多老兵可能已无声地沉寂在历史的角落里。
为向抗战老兵致敬,来自河北保定的郑新忠一路骑行,跨越海峡,来到海南岛。11月,在志愿者和记者的陪同下,郑新忠拜访了海口、文昌、琼海、儋州、琼中5地幸存的老兵。“老兵们的时间不多了,我想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送去更多慰藉,让他们不要抱憾离去。”郑新忠说。
★骑行两年看望200多个老兵
因郑新忠罹患神经性耳聋,对他的采访是依靠纸笔完成的。让人不禁感慨,一路骑行已非常不易,在陌生的城市,仅剩微弱听力的郑新忠,是如何问路找寻老兵的?
今年39岁的郑新忠6年前耳朵突然患病。保定曾是华北抗日主战场,生长于此的郑新忠从小是听着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的故事长大的,抗战这段历史已深深印刻在他心里。两年前,他做出决定,要用骑行的方式为每位活着的老兵送去祝福。
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江苏……从北到南,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郑新忠一共穿越了全国18个省、市、区,海口是他到达的第145个城市。
两年、12万里路、200多位老兵,一路上郑新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接触的几天时间里,记者觉得,他过得是如同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郑新忠说,自己是个农民,两年下来,花销已经不小,所以路上是能省则省——自行车前挂着1升的大水杯,看到哪有热水就赶紧接满;行李袋里装着挂面、小米和电热壶,早餐晚餐是吃自己煮的面和粥;车上还有帐篷和睡袋,必要时得在野外露营。
为何要把自己逼得这么苦?郑新忠说,老兵是“抗战活化石”,是民族的脊梁。“我希望用双脚丈量他们当年走过的路,听他们亲口说当年浴血奋战的经历,当面向他们表达敬意。”
★黄埔是一生最深刻的烙印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四万黄埔生,三千海南籍。记者发现海南现存的抗战老兵中,大多有在黄埔军校学习的经历。70多年过去,这些耄耋老人,仍清楚记得这首当年让他们热血澎湃的校歌。
从当年英姿飒爽的热血青年到如今垂垂老矣、缠绵病榻的老人,他们的记忆力、听力、视力都在急剧下降,昔日与敌厮杀的情形已记忆模糊,但一提到黄埔,都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骄傲的神采。
11月11日,记者和郑新忠一起来到儋州市峨曼镇盐丁村抗战老兵许乃斌的家中。今年95岁的老人脊背差不多驼到90度,听儿子说有人要来看望他,一直拄着拐杖在门口等着。
当天下了小雨,天气有些冷。许乃斌穿着一件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赠送的墨绿色棉背心,背心后面写着“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八个字。翻阅过去的相片、资料,这位95岁的老人依然思路清晰,用铿锵有力的话语为记者打开了70年前他追随父亲考入黄埔,一片丹心向国的记忆之门。
许乃斌1岁时,父亲许云汉就考入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参加了东征。1939年,日本占领海南岛后,乡村小学废弃了,许乃斌也失学了。“死守在家里就要当亡国奴!”在父亲的鼓励下,许乃斌来到湛江的琼崖联中读书,后报考进入黄埔军校四分校19期9总队学习。
1944年,许乃斌来到广西南丹、河池、车河等地,每天背着通讯设备,冒着炮火往返于各个部队之间。每当前线部队进攻完毕,他就要加紧联系各个部队,确保战场上的信息传递流通。许乃斌对记者说,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是通讯兵,战争结束后身上连伤都没有,而我很多战友献出了生命。”
许乃斌家的墙上,端正地挂着他父亲的黑白画像。“高宦商女不知羞,日上秦淮歌舞楼。东北沦亡悲欲绝,那堪犹唱后庭调。”他从抽屉里翻出父亲在抗日时期写的诗给记者看,他一直小心保留着。看得出,忧国忧民的父亲对许乃斌的影响很深。
被褥叠得方方正正,书报被归类得整齐有序,在许乃斌独住的小房间里,仍然带着70年前行军的痕迹。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几张挂历,上面工整地粘贴了40多张历年海南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合影。在许乃斌的家里,最多的书就是黄埔军校同学会寄来的杂志,有的还被他细心地用牛皮纸包了书皮。打开一本黄埔军校毕业50周年纪念特刊,许乃斌指着一张年轻小伙的黑白照片骄傲地说:“这是我年轻时候的样子。”
记者还看到他家中有三本厚厚的《黄埔军校史料汇编》,这是这位家里靠打鱼、养猪过生活的老人,自己掏400元特地去邮局买的。“校庆90周年,我要留个纪念。”
家住琼海市长坡镇的植德英老人现已瘫痪。他仰面躺在床上,房间有点昏暗,墙上一张照片中戎装在身、英气逼人的军官才让记者知道,这位老人以前是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伞兵。
即使女儿在他耳边大声喊叫,98岁的植德英似乎都置若罔闻。但当女儿说“黄埔的人来看你了”,老人抓着记者的手连问:“你是黄埔的呀?”
★最珍贵的物件是两块抗日勋章
老兵邢定标的家非常醒目,门口挂着一副红底对联“抵御外敌民族英雄,为我中华独立自由”,横批“英雄户”。邢定标的侄媳妇说,这是他自己设计贴上去的。“台风把对联吹掉了,老爷子还让我们赶紧贴上。”
今年101岁高龄的邢定标是志愿者们发现的海南目前年龄最大的抗日老兵,他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邢定标家住文昌市文教镇培龙三加东村一队。志愿者“十二角”了解到,三加东村先后有10多位参加抗战的老兵,但目前在世的就剩下邢定标一人了。邢定标说,1939年日寇登陆海南岛,对人民无恶不作,血流成河。“没有国,哪有家?”还在上学的邢定标毅然弃笔从戎。
“我从翁天港乘帆船渡海,日军军舰不断开枪向帆船扫射,幸而脱险逃到广西省宜山县,投考黄埔学校第四分校第十七期第八总队第四队。”说起当年渡海的惊险,邢定标不禁握紧拳头,声音放大,情绪变得激动。
回忆在黄埔学习的日子,邢定标说,由于当时军情紧逼,原定三年一期的训练,缩为六个月为一期。“军事教学日夜进行,学生都戎装待命,随时准备开赴前线参加战斗。”
1940年3月,邢定标被派往抗日前线,和部队驻守广东博罗县城。日寇用飞机大炮向守城部队狂轰猛炸,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令邢定标痛心的是,自己的侄儿邢谷雄也参加了这场战争,结婚不满一个月的他,在敌人的炮火中牺牲了。“我当时就想着要为侄儿报仇,所以受伤以后,包扎好继续上战场杀敌。”最终日本人弃城败退,邢定标也因在战斗中立功,升为防毒排上尉排长。
郑新忠说,想看看邢定标的抗日纪念章。在家人的搀扶下,邢定标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棕色的月饼盒。“这里面装的是我家最宝贵的东西。”盒子里整齐摆放着一条红色领带,这是几年前邢定标花50元钱买来,专门为每年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聚会准备的,还有一条妻子的项链,剩下的就是两块由官方和民间颁发的抗日纪念章了。
总是挂着一脸微笑的邢定标说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早上还会去文教镇街上同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生活过得很是悠闲。老人阅尽沧桑后的豁达令人动容。
★“父亲从缅甸送我回国参军”
在文昌市定芳办事处流坑村,我们看望了当年被父亲从缅甸送到黄埔军校参军的抗日老兵邢谷颖。
今年93岁的邢谷颖披着一件黑棉袄,坐在凳子上,深埋着头,两条纤瘦孱弱的腿交叉搭在一起。当得知郑新忠是从河北一路骑行来海南看望老兵时,他抬起头惊讶地说:“这么远啊!不容易,不容易。”
邢谷颖出生在泰国曼谷,抗战爆发后,饱含爱国之情,邢谷颖的父亲邢定光除了捐物筹款,还毅然远涉重洋,亲自把大儿子邢谷颖从曼谷带到贵州,报考黃埔军校17期26总队。
记者在邢谷颖的家中发现一张黑白过塑照片,上面写着“黃埔军校17期26总队第8队旅泰侨生毕业纪念”。照片上19个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年轻军人,站在右下角的就是邢谷颖。将照片递到邢谷颖眼前,老人拿起放大镜,用苍老枯瘦的手,一一抚摸过相片上同窗们年轻英气的面庞。“当年我们19个人是一起从泰国去黄埔参军的。”老人长叹。
熟悉的面庞勾起了邢谷颖心中最不平凡的记忆。他回忆说,当时在黃埔军校还沒毕业,因前线官兵死伤太多,整个部队就开赴前线,提前开始了兵戎生涯。“冲锋时,前面的整排部队倒下去,后面部队又整排冲上去,尸体堆积如山,非常慘烈。”他说,自己也是很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抗战胜利后,因兵荒马乱,又没有通航到泰国的条件,邢谷颖回到了海南老家。
改革开放后,邢谷颖终于和泰国的亲人联系上,几年前弟弟来文昌老家看望了邢谷颖。“兄弟俩一见面就抱头痛哭。”邢谷颖的儿子邢治义说,自从70年前邢谷颖和爷爷在贵州分別后,直到爷爷奶奶在泰国去世,都未能再见上一面,这也成了邢谷颖心中最大的遗憾。
“父亲很少和我们提起以前的遭遇,直到他和泰国来的叔叔见面说话时,我们才知道他曾坐过牢。”邢治义说,家里曾有一把赠与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中正剑”,这些年没看到了,可能是被父亲扔了。
★志愿者捐钱捐物关爱老兵
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抗战老兵都曾饱尝艰辛。为了不让老兵们抱憾离世,海南一群志愿者和媒体人怀着极大的热忱,自发寻找老兵,为老兵们送去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网友“十二角”在三亚工作,从去年开始关注抗战老兵。“我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帮助抗日老兵的报道后,深受感动。我联系了该基金会创始人孙春龙,也想为关爱老兵出一份力。在孙春龙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海南一位关注抗日老兵的媒体人。从去年9月到现在,我和他一起开车看望了每位我们能找到的抗战老兵,每个人都去看望了两次以上了。”
网友“姜博宁”在一次北京的进修班中,认识了广东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受其影响,“姜博宁”也开始关注海南的抗战老兵。在他的努力下,梅州关爱老兵志愿者协会专门拨付了10万元基金用于帮助海南的抗战老兵。“以前都是我们志愿者去看望老兵的时候,给每人送几百元的慰问金。有了这10万元基金后,我们每个月固定给海南9位符合要求的老兵发放600元以上的补助。”
除了自己出力,网友“十二角”和“姜博宁”还带动了身边不少亲朋好友加入志愿者队伍。如今,海南关注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人数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40多人。
今年8月29日,梅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3位志愿者来到海南,带着茶叶和月饼等物品,看望了云昌舜、植德英、周学而3位抗日老兵。
当周学而从房间走出,看着摆放在他桌子上的礼物和纪念品,又听到志愿者介绍她们是从梅州赶来看望他时,瞬间被感动,竟捂着脸大哭起来。周学而说:“当年和他一起参加抗战的海南人有很多,可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自己真是既孤独又幸运。”
老兵是“抗战活化石”,除了给与老兵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也有人为抢救老兵的记忆而努力。几年前海南日报记者采写的《大山深处的93岁独腿老兵》《侨生慷慨赴国难》《历史从此无声》等文章,通过采访老兵本人及他们的子女,详细记述了这些老兵抗战时期浴血沙场的经历,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其中2013年刊登的《大山深处的93岁独腿老兵》一文,报道了曾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中弹被截取左腿,但一直未被政府承认身份的老兵秦崇议。11月,记者去琼中探望秦崇议时,他的儿子说,去年8月,海南省民政厅专门赶赴广西进行调查,最后核实了秦崇议的身份,并给他发放了残疾军人证。“现在父亲每个季度有9700元的补助。去年收到政府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父亲潸然泪下,说能够得到政府的承认,他死而无憾了!”
“民间志愿者对抗日老兵的关爱,让他们在时日不多的晚年感受到更多温暖,除了出于人道主义,也是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尊严。”网友“十二角”说。
【相片】老兵许乃斌。
【相片】老兵周学而。
【相片】邢定标为自己的老兵身份感到骄傲。
【相片】老兵秦崇议。
★我们在和时间赛跑
每拜访一位老兵,为表示尊敬,临走时郑新忠都会给他们敬军礼。面对久违的军礼,很多老兵会努力挺起弯曲的脊梁、举起微颤的双手回敬。他们如今的军礼,就如同岁月在指尖划过时留下的痕迹。
“老兵们就像寒风中树上的叶子,随时可能跌落,岁月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一同探望老兵的路上,郑新忠翻看微信朋友圈时得知,今年2月份他在湖北荆州看望的100岁抗日老兵黄应开,已在10月份过世了。也许在记者敲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会有某个老兵在角落里悄悄离去。
采访过程中,大家意外发现92岁的文昌老兵陈立轩在11月初刚刚去世,98岁的琼海老兵杨全杏也在两个月前离世了。
陈立轩的事迹曾被媒体详细报道,而关于杨全杏的详细资料无法找到。记者陪同郑新忠来到陈立轩和杨全杏的墓地。坟冢都在距离他们家不到800米的地方。新修的墓地上还没有任何碑墓,来往的人也不知道这里埋着谁。坟冢旁的黄色野花和青草随风摇曳,两位老兵随着这堆黄土,从此湮没在岁月深处。
郑新忠的自行车前,挂着一面自己做的旗帜,上面写着“丈量从北平到北京的距离”几个字。“北平到北京的转变,包含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历程。先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有了后来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我们要缅怀这段历史。”他说,女儿已经16岁了,这两年暑假妻女专门坐火车到厦门、武汉和他团聚,一家人一起去看望老兵。“女儿专门做了贺卡送给老兵。我希望让她从小对这段历史有认识,这样等她长大也能慢慢理解我了。”
记者单独拜访几位老兵时,没有给他们带去任何物品,但老兵们都非常兴奋。告别时,虽然一再推辞,老人们仍坚持要把我们送出村口。走远后,回头看,他们依然拄着拐杖站在那里注视着我们的背影。
志愿者“十二角”说,他每次去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老兵们太渴望与人交流,太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可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大家要尽最大努力,让老兵们在有生之年,有尊严地活在他们曾经守护过的国土上。”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是一个国家心灵的救赎。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计思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