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两岸同胞联手打响涠洲岛抗日反攻战」

2016年02月23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www.bhtv.cc/tv/bhxw/52/5_52997.htm
「北海电视网」 2015-08-25 19:51:19  记者:沈萍 杜滨
■讲述抗战故事:两岸同胞联手打响涠洲岛抗日反攻战
  讲述抗战故事,今天我们要来关注的是北海涠洲岛。这座海岛70多年前曾遭遇一场浩劫。1938年农历11月,日军动用海陆空数百人,在两艘航空母舰及数十架战机的掩护下,登陆涠洲岛,进行了长达7年的烧杀掳掠,最后,涠洲岛民不畏日军,在两名台湾籍翻译的帮助下,两岸同胞联手打响了涠洲岛抗日反攻战。
  1938年农历7月,日本海军开着两艘军舰占领了涠洲岛,第一时间建立了司令部、哨所、电台等据点,并修筑公路和飞机场,以便运输弹药和配合其军事行动。与此同时,日本第三十六军动用超过了一千人的兵力围剿涠洲岛,对岛上进行抢劫、烧杀,对逃亡者痛下杀手,以及使用炮弹去轰炸逃亡的渔船,致使很多渔船沉入海底。
  北海市文史专家——张九皋:(日本人)登陆涠洲岛那一次是三八年,就杀了那些逃亡死淹死的就有八十几人,从早上八点多一直,那些船被他们放火烧啊,放炮弹击中啊,烧掉的渔船就有四百多只。
  日军还在管理上实行保甲制度,在文化上推广奴化教育,强制开办日语小学,村里几百个小学生都得去学日语。而日军的罪行也激发了涠洲岛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转折出现于1945年初,海口日军司令部传来密电,令驻涠洲岛日军杀尽岛民后撤往海南。密电传输过程中,被刚上岛不久的两名台湾籍翻译截获,二人最终选择了民族大义,将该情况告知岛上村民。知道消息后的岛民愤怒不已,准备舍身护岛。经发动后,参加起义的岛民和台湾籍士兵共有60余人。1945年6月19日深夜,抗日人员拿着大刀、鱼叉、禾叉、棍棒、短刀、长枪等武器,在三婆庙聚集,打响了涠洲岛的抗日反攻战。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晚的反攻行动,抗日人员共摧毁敌军司令部、电台等9个据点,歼灭日军19名,缴获汽车两辆,重机枪3挺,轻机枪4挺,步枪20多支,电报机等物资一批,而起义军只伤了两人。
  北海市文史专家——张九皋:驻岛日军到了1945年6月的时候,日军知道大势已去,他们就开始撤退,撤退在涠洲岛上只留下了十几个人,其中有20几个人是日本占领台湾征用的台湾兵,当他们的日军,结果这些台湾兵,他们里面的翻译官是我们的中国人,在一个洋翻译的带领下,联合着涠洲岛的岛民,把占领涠洲岛留下来的十几个日本军就把他们杀掉,俘虏了两个,还有两个日本兵逃亡跳到海上,结果就淹死在海上,后来涠洲岛就光复了,所以在9月3号,全北海市市民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http://www.beihai.gov.cn/67/2015_8_27/67_463658_1440605339672.html
「北海市政府门户网」2015-08-27 00:01:12 来源:北海日报 网络编辑:黄胜森 作者:黄 娴
■日军三次入侵涠洲岛 7年共杀害群众1700人
  说起涠洲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其实,涠洲岛素有北部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记者从市委党史研究室获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三次入侵涠洲岛,使之成为日军控制北部湾及沿海城镇的重要之地。
  据史料记载以及市党史部门调查,日军侵占涠洲岛7年时间里(1938年9月至1945年8月),共杀害群众1700人(含过往的外地渔民、商人),烧毁民房84间,烧船400多艘(含外港船只),强奸妇女76人,强迫劳役4300人,抢劫财物不计其数,导致上百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第一次入侵:炮击天主教堂
  据悉,1938年9月11日,日军第一次入侵涠洲岛。10日晚,日军“加贺号”航空母舰从万山群驶到涠洲岛南边,停泊在猪仔岭海面后,用探照灯向海面和岛上照射。11日凌晨4时,日军舰派出一架飞机在涠洲岛上空盘旋侦察,同时军舰从猪仔岭海面驶至岛东边横岭角海面抛锚。天刚亮,军舰开始炮击天主教堂,共发射了18发炮弹。7时许,日军从军舰放下登陆艇,200多名日本兵在沟门登陆,然后向沟门村进犯。
  日军沿途用机关枪扫射,进入盛塘村、井仔村,共开枪打死9人,而后又在坑仔村打死3人。日军途经湾仔村,村里一对夫妇因害怕,拼命往海边跑,被日军开枪打死。日军下到南湾,在大王公土地庙附近看见一位村民背包袱向山岭上跑,立即开枪将其打死。据统计,日军入侵涠洲第一天就打死15人。
  中秋节后,日军撤离涠洲岛,日军第一次入侵涠洲岛二十多天。

★第二次入侵:火烧400艘渔船
  1938年11月20日,日军第二次入侵涠洲岛。
  时值秋汛,来往渔船均集中到涠洲岛南湾港,渔船以海南岛的居多,还有的来自北海、沙田、营盘、遂溪、江洪、草潭等地,大大小小有数百艘。早上4时许,一些渔船起锚准备出海,一些渔船刚驶出猪仔岭,正好碰上日军两艘舰船驶来,一艘是军舰,一艘是机动渔轮。军舰朝出港的渔船扫了一轮机枪,当场打死一些渔民。这些渔船立即调头回港,其他渔船听见枪响乱作一团,彼此碰撞,无法动弹。离岸较近的渔船忙起锚驶到岸边沙滩搁浅,人跳上岸逃命。
  早上8点,日军封锁了港口,并从军舰上放下两艘登陆艇驶入南湾港,将港内渔船串在一起,拖到港湾西段海滩。登陆艇用水泵向渔船喷射汽油后纵火。顿时火光冲天,映红了整个港湾。有的渔民站在湾顶岸上观看,被日军机枪扫射,死了3人。大火一直烧到中午12点,被烧船只达400艘。烧完船后,日军便乘舰船离去。

★第三次入侵:长达7年的法西斯统治
  1939年1月2日,日军第三次入侵涠洲岛。
  当天清晨,日军从涠洲岛哨牙大沙滩登陆,开始7年之久的法西斯统治。入侵涠洲日军蕃号为支那派遣军南支海军部队第十一基地,隶属海南岛海口市日军海军司令部指挥。
  日军占据涠洲岛后,立即驱迫群众修工事、公路、机场、码头,企图把涠洲岛建成侵略华南的军事基地。
  1月13日,日军开始在坎仔背修建机场,全岛不论男女老幼都被抓去做苦工。据参加过修机场的民工吴永、陈文亮、邓程景、江富贵、许卿等人回忆,他们经常被日军用木棍逼着干活,稍慢一些就遭棍棒打。1939年至1941年间,轰炸北部湾沿海的日机大多数是从涠洲机场起飞的。
  日军在岛上打、杀、抢、奸,无恶不作,迫使岛民纷纷逃往大陆。为防止居民外流,日军实行户口制度(保甲制),编民入册,连保治安,一人有事,全家遭殃,一家出事,十户科罪。著名的“机场大点名事件”,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据悉,1939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日军驱全岛居民集中于坎仔机场,规定不论青壮老弱病残甚至产妇均须依时到机场登记入册,如有躲藏,一经查出即处决,且全村受株连。湾仔村约有三四十户人家,青壮年都逃往大陆,只剩下行走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日军搜到该村,发现花生藤堆里藏着一名老人,便把他拖到机场,把皮肉都拖烂了。日军离村时,一把火把整个村的茅草房全部烧掉了。南湾街一些人迟到,统统被日军拉到教堂大榕树下,吊起来毒打。在日军的暴力胁迫下,全岛2000名村民集中在机场,按村排队,由日军一一点名,编造户口册,任命维持会长、保长、甲长。大点名折腾了三天三夜,全岛共建立了12个保。建立保甲制度后,若外逃居民回岛须向维持会长及日军报告,如不报告,一经发现人数与户口不符,将杀掉全家。



http://www.ngzb.com.cn/thread-948334-1-1.html
「南国早报网」  2015-7-14 09:43:04   南国早报记者 彭庆 文/图
■两岸同胞联手打响涠洲岛抗日反攻战
 抗战胜利前夕,盘踞在北海涠洲岛的数十名日军欲在离岛前杀光岛民,危急时刻,两名台湾翻译选择了民族大义

  “天空乌云密布,盟军几架轰炸机呼啸而过,几枚炸弹从天而降,爆炸的烟、水柱四起。”这是广西地方志学术委员会委员蓝磊斌在电影剧本《红怒》中描述的片段,在中国抗日军民和盟军的双重打击下,日军对北海涠洲岛进行长达7年的残暴统治之后,于1945年开始节节败退。
  日军撤离前,密谋杀尽岛上居民。面对生死存亡,两名具有民族气节的台湾翻译,联合岛民打响了这场生死反攻战,并取得最终胜利。记者近日寻找到多位知情人士,试图还原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回首
 海岛沦陷 备受凌辱
  2015年7月,北海涠洲岛再次进入新一轮旅游旺季。在滴水丹屏、天主教堂等景区,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鲜为人知的是,这座海岛70多年前曾遭遇一场浩劫。1938年农历十一月,日军动用海陆空数百人,在两艘航空母舰及数十架战机的掩护下,登入涠洲岛。登岛后,日军在海岛东、西部均插上太阳旗,宣告占领这一岛屿。
  据《北海文史》记载,日军占领涠洲岛后,第一时间建立了司令部、哨所、电台等据点,并修筑公路和飞机场,以便通行汽车、运输弹药和配合其他军事行动。
  长达7年的残暴统治也由此开始。梓桐木村村民冯长志今年87岁了,谈及往事,这位头发已完全脱落的老人仍止不住情绪,不时握紧手中的拳头。
  “动不动就被打,人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日军占领涠洲岛期间,冯长志曾被征用修建飞机场,年迈的父亲也被拉去修工事。他至今记得,父亲做工时因帮村里人说了几句话,就被日军打得皮开肉绽。“屁股都裂开了,只能从一公里外的西角村爬着回家。”冯回忆说,父亲爬回来后,由于没有药物治疗,不久就不幸丧生了。
  今年76岁的荔枝山村村民谭泽明,曾亲眼目睹了日军进村强奸妇女。“当时那个女的30多岁,被两个日本兵压在身下不断撕扯衣服,反抗了很久都没办法。”当时还只是个孩童的谭泽明,躲在门缝里看着这幕场景,“捂住嘴吓得不敢出声”。

★转折
 截获密电 策划反攻
  村民们说,日军不仅在管理上实行保甲制度,还在文化上推广奴化教育,强制开办日语小学,村里几百个小学生都得去学日语。
  但矛盾的种子也逐渐埋下。由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制的《北海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曾记载,由于长期受欺压和凌辱,村民们对日军早已恨之入骨。当时,岛上除了日本兵外,还有部分被日军征用的台湾籍士兵,由于与日军待遇相异,且平日屡受日军欺压,难免心怀不满。
  转折出现于1945年初,海口日军司令部传来密电,令驻涠洲岛日军杀尽岛民后撤往海南。密电传输过程中,被刚上岛不久的钟、杨两名台湾籍翻译截获,二人最终选择了民族大义,并将该情况告知岛上村民。
  知道消息后的岛民愤怒不已,准备舍身护岛。两名翻译也紧锣密鼓,召集台湾兵和岛民一同揭竿而起。但不少台湾兵觉得曾在岛上做过坏事,担心岛民秋后算账而有所顾虑。见状,杨姓翻译做了大量工作,持续劝导台湾兵,称“我们都是中国同胞,当前最重要的是联合起来,打倒外来侵略者”。
  1945年4月,杨姓翻译组织岛民和台湾籍士兵近200人,在涠洲岛南湾港三婆庙前歃血为盟,共议抗日大计。

★惊魂
 双方联手 围困日军
  经发动后,参加起义的岛民和台湾籍士兵共有60余人。
  1945年6月19日深夜,抗日人员拿着大刀、鱼叉、禾叉、棍棒、短刀、长枪等武器,在三婆庙聚集。指挥员郑仁甫做了简短的战前动员后,将起义军编成5个战斗小组,分别攻打敌方电台、武器库、运输艇、哨卡和日军司令部。
  借助台湾籍士兵的掩护,抗日人员逐一拔掉日军的各个哨卡和据点,并在南湾街西头顺利会师。集结片刻后,抗日人员向日军指挥部发起总攻,打响了最惨烈一战。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六万山烽火》记载,当晚,在司令部门前,抗日人员用布团将守门日军塞住嘴后,一涌而入,与屋内的日军短兵相接。一番滚打摔斗之后,几名日本兵被杀死,日军指挥官佐佐木带着几个残兵趁乱向湾顶哨所窜去。
  为减少伤亡,抗日人员决定封锁出口,围困日军。3日后,一名日本兵因饥饿难耐,偷摸下山寻找食物,被抗日人员击毙。见前无去路后无援兵,两名日本兵拔枪自杀,另两个跳崖投海丧命。
  冯长志亲历了这场围捕行动。他告诉南国早报记者,在攻打据点过程中,一名日本兵逃到梓桐木村,不料被村民撞见。“就在我家不远处,村民发现这名日军后,立即挥起禾叉朝他头部砸去。”冯长志介绍说,村民将其制服后,押往岛上的一块礁石处(现西角码头),由台湾兵将其处死。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晚的反攻行动,抗日人员共摧毁敌军司令部、电台等9个据点,歼灭日军19名,缴获汽车两辆,重机枪3挺,轻机枪4挺,步枪20多支,电报机等物资一批,而起义军只伤了两人。

★建议
 这段历史 应该铭记
  起义结束后,岛民组建了“涠洲人民抗日守岛自卫队”,捍卫胜利果实。如今,硝烟已经散去,曾见证岛民掀起反攻的遗迹或被推倒,或被改造,大多都已不复原貌。
  今年7月上旬,根据涠洲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来到涠洲岛中部的平顶山水厂,在水厂北侧,一块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香蕉地映入眼帘。“这就是日军飞机场的旧址,但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原迹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战争结束后,机场被闲置,后来政府将这块地分发给了附近村民,用于种植香蕉。
  位于涠洲岛东南方向的一处高地,原是日军司令部所在地,如今也已被改造为广播电视台涠洲转播发射台。据一名值班人员介绍,发射台于2008年建成,主要用于丰富岛上军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但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作为广西地方志学术委员会委员,蓝磊斌从事地方志工作已有十余年。2012年,蓝磊斌以涠洲军民联手抗日为原型,在国内核心刊物《电影文学》上发表剧本《红怒》。“很多人对台湾兵这一群体并不熟知,他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他告诉南国早报记者,这次生死关头的反攻行动,正彰显了海峡两岸同胞同为中国人的团结精神。
  北海市市志办原编辑科科长张九皋也认为,当时台湾被日军占领,很多人被征兵入侵大陆,但台湾兵也是中国人,“台兵联合岛民展开自救,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这样的故事理应让更多人知道”。
  应如何打捞这些沉寂的故事?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名工作人员说,历经岁月沧桑后,曾亲历涠洲岛抗日的老人们大多都已去世,如今只能加快调研速度,通过出版书籍记录下这些老人的声音。
  据介绍,此前,相关部门曾筹备在涠洲岛建立一个抗日宣传教育基地,但之后囿于资金等因素,计划被搁置至今。“不管通过何种方式,这段历史都应该被铭记。” 该工作人员说。



http://www.taonale.com/tourism/742_news.html
「淘哪乐」 发布时间:2012-06-19
■抗日战火中的涠洲岛
  1937年10月20日,日寇军舰炮轰涠洲岛。1938年8月12日,日寇首次侵占北海涠洲岛。9月7日,日本海军第五舰队又占领了涠洲岛,日寇侵占北海涠洲岛是为了配合其进攻海南岛的战略。
  1939年1月13日13时,日本的御前会议决定进攻海南岛。1月19日向驻广州的日军第21军下达了和海军协同攻占海南岛的命令。1月25日,日军大本营命令将该支队改编成台湾混成旅团,30日命令将该旅团编入21军战斗序列。准备把这支部队投入海南岛方面的进攻。9月23日,日军大本营向华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以第5师团、台湾旅团与海军协同,攻占钦州湾、南宁、镇南关、龙州的命令。
  10月16日,驻广州的安藤利吉第21军,根据中国派遣军10月19日的作战命令,进行了各项准备,并与近藤新竹中将的海军第5舰队,山县正乡少将的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辖第14、15航空队)进行了协同,规定进攻的部队在11月10日一早到达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港。日寇的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陆空军第21独立飞行队(两个中队)以航空母舰和涠洲岛机场起飞,配合作战。日寇开始了对涠洲岛长达七年的侵占,并修筑机场、集结舰艇成为日寇侵占我国华南大后方的海空军基地。
  日寇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建成机场,是因为在原涠洲机场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1932年,时广东省政府要在涠洲岛修建一个简易军用机场,由广东省南区绥靖委员公署负责监管和组织修建。当年夏天,合浦县政府接命后,即指派北海市警察局、涠洲公安分局及涠洲乡委员负责,选定涠洲坎仔村背的山坡地作为机场场址,并限期三日内雇请民工将该机场筑完成。5月31日机场开始动工,6月4日工程告一段落。6月11日,合浦县政府向南区绥靖委员陈章甫“呈报筑涠洲机场兴工及完工日期”,并将涠洲机场地形位置图附上。南区绥靖委员公署于6月复电:查长度阔度均不合,应将长边扩至一千五百英尺,阔边扩至一千二百英尺。
  根据南区绥靖委员公署的指令,合浦县政府又开始机场的改造扩建工程,将原来的长边改作阔边来扩展,将机场筑成长阔各边均为1200英尺,工程于6月底完成。7月6日,合浦县政府以呈1791号文向南区绥靖委员陈章甫“呈报改造涠洲飞机场情形及完成日期”,并将改造后的涠洲机场的图纸附上。8月,涠洲军用机场正式启用。广东省为此设立了涠洲斜阳管理局,但涠洲机场终因很少使用而荒废。占领涠洲的日寇,将涠洲机场扩建为大型的野战机场,涠洲机场的各种战斗飞机最多时有30余架,与停在军舰上的50多架飞机联合作战,由此组成了侵华日军第七基地指挥部。1944年4月及1945年2月,日军败退前,先后两次将机场毁坏。
  日寇侵占涠洲岛期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万人坑事件和飞机场血案,犯下了累累罪行。
  1939年5月,日寇发现一民间货船在涠洲岛靠岸,认为是抗日游击队登陆上岸,便疯狂地搜查全岛村庄。在一户渔民家中查出3名运货渔民,当即拉往横岭枪杀,接着又把所有村民驱到坑仔村,逐村逐户按籍册核点人口,未入册者均被枪杀。因点名杀人地点在日寇飞机场附近,故称“飞机场大点名惨案”。
  1939年11月,日寇侵入涠洲岛后,在岛上建基地,修机场,抓来大批渔民为其无偿劳动。为了强迫渔民日夜工,日寇牵来狼狗监工,动作慢者就命令狼狗扑咬,重伤而丧失劳动力者则抛入大海喂鱼。在整个修建机场过程中,共有110人被折磨而死,伤残者不计其数。史称“飞机场工程惨案”。
  抗战期间,日寇经常派出军舰到北海市区一带海面抢劫掠杀,手段残忍至极!一是用麻绳将渔民捆绑后推入海里淹死,二是用特制的弯刀将人头钩断,然后扔进海里。据有关史料记录,仅1938年一年间,被日寇抢夺的渔船有34艘,被“钩头”杀害的渔民、船民有262人。史称“钩头惨案”。
  1939年,日寇军舰掠夺了一艘疍家船,然后将船上20多名渔民拉到横岭斩首坑埋,最后留下一个小孩,用来作刺刀劈杀取乐。史称“疍家船惨案”。
  1945年6月19日深夜,涠洲起义队伍60多人编成5个战斗小组同时发起攻击,摧毁了日军司令部,拔掉了9个据点,共歼灭日军19名,俘虏1名,缴获汽车2辆,重机枪3挺,轻机枪4挺,步枪20多支,电报机等物资一批。起义胜利后,组建了“涠洲人民抗日守岛自卫队。”经过了七年血与火的劫难之后,涠洲岛重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