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切な表現に該当する恐れがある内容を一部非表示にしています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台灣將成立首座慰安婦紀念館」

2016年02月21日 | 日本軍隊性奴隷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2/160218_taiwan_comfort_women_museum
「BBC中文網」 2016年2月18日
■台灣將成立首座慰安婦紀念館 

【相片】「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場館空間分部規劃圖。

  關心慰安婦議題的人權團體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周三(2月17日)宣佈,台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將於3月8日婦女節掛牌,9月正式開幕。
  以「人權」為主題,台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即將在台北市大稻埕迪化街成立。
  紀念館將分為三大部分:「慰安婦記憶」推廣歷史、人權教育;「婦女培力」透過工作坊和訓練課程,使受暴力婦女能重新獨立生活;「預防暴力」讓不管是男性女性,在戰爭或承平時,都能免於受到暴力對待。
  「最大的困難是資金不足」,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距離開館營運,目前還短少約新台幣1000萬元(約30萬美元,196萬人民幣)。由於婦援會是非營利組織,因此向社會大眾募款。

★大稻埕的「阿嬤家」
  婦援會從2004年開始籌備慰安婦紀念館,在尋找場地上遇到很大的困難,雖然政府部門也有幫忙尋找公共空間,但因為諸多原因始終沒有談成,直到去年11月才由婦援會向民眾承租位在台北市大稻埕迪化街的展覽空間。
  康淑華對BBC中文網說,婦援會選中的這幢建築物有80多年歷史,和慰安婦阿嬤們的年代相同。會選在台北市西邊的「大稻埕」老城區,除了鄰近婦援會本部,也和歷史、觀光有關。

【相片】台灣僅存的四位慰安婦阿嬤,在今年1月,又有一位過世。

  「小桃阿嬤是大稻埕人,她所就讀的小學就在紀念館預定地旁邊。」康淑華說。大稻埕做為台北最早發達繁榮的地方之一,除了小桃阿嬤之外,也有其他阿嬤的生命歷程與大稻埕有所連結。
  目前大稻埕正從老城區轉型為新興文化創意園區,許多年輕人進駐開店,賦予老區新生命。近年來,許多日本觀光客喜歡造訪大稻埕,感受台灣與日本文化融合的特殊老城區氛圍。康淑華也希望日本觀光客能有機會到紀念館,「學習在日本沒有學到的歷史」。
  康淑華也說,過去已經有日本高中生組團到訪婦援會做「學習之旅」,希望未來紀念館落成後,能夠有更多空間做類似的活動。

  從1992年開始投入慰安婦權益爭取運動的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說, 「慰安婦」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軍方美化在「性奴隸制度」下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用「慰安」一詞讓女性也有為戰爭奉獻之感,但因為在台灣已經使用多年才延用。而在台語(閩南語)中,「阿嬤」是奶奶、外婆之意,亦能稱呼年長女性,所以「慰安婦阿嬤」的說法在台灣被普遍使用。

★「很高興但也遺憾」

【相片】本名陳桃的小桃阿嬤生前參加婦援會舉辦的婚紗圓夢計畫。

  目前台灣僅剩三名慰安婦阿嬤還在人世。康淑華表示,阿嬤們很高興紀念館能夠成立,「這是很多阿嬤們的心願,很遺憾很多阿嬤來不及看到落成,就過世了。」
  在去年 婦援會紀錄片《蘆葦之歌》於台灣電影院上映時,還有四位阿嬤。今年1月,在紀錄片中前往日本,以流利的日語邊哭卻堅定的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的小桃阿嬤,因肺炎過世,終年94歲。
  「我們覺得遺憾也覺得可惜的是,日本政府對這件事一直沒有正式的道歉或回應。不只是給個公道、給個安慰,這也是一種教育下一代的態度,如何面對歷史。」康淑華說。
  康淑華表示,慰安婦是一個國際議題。婦援會在籌備紀念館過程中,也到日本、韓國,甚至是荷蘭的安妮之家參訪,取經如何用博物館呈現戰爭與人權。

     (撰稿:劉子維 責編:蕭爾)



http://www.storm.mg/article/82256
「風傳媒」 張家瑀 2016年2月17日 17:05
■台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 「阿嬤家」帶你了解慰安婦生命故事

【相片】籌備多年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即將在台北迪化街的大稻埕老建築當中誕生,位在二樓的和平鴿石牆被完整地保存下來,與人權館將來的意向呼應。(林俊耀攝)

  你記憶中的「阿嬤家」長什麼樣子呢?有著最溫暖的回憶、還是最美味的家鄉菜?
  由婦女救援基金會籌措建立的「阿嬤家」,乘載著台灣慰安婦阿嬤們的生命故事,從過去因傷痛而躲藏的回憶,到後來為權益挺身而出的勇氣,都匯聚在此。
  台灣第1座以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將落腳於台北市迪化街,成立目的在保存台灣慰安婦阿嬤的生命故事,以及作為促進女性人權、預防性別暴力的教育基地。
  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婦援會於1992年投入慰安婦倖存者的服務,成立工作坊幫助慰安婦阿嬤們走出傷痛,也帶領慰安婦阿嬤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曾在1998年跨海到日本打官司,盼日本政府能給阿嬤們應有的道歉,但最後卻得到「無罪」的宣判結果。

【相片】婦女救援基金會會長康淑華希望透過博物館成立讓社會大眾更了解。(林俊耀攝)

  隨著慰安婦阿嬤們逐漸凋零,2004年起,婦援會開始規劃為慰安婦阿嬤成立博物館的計畫,但卻在尋找場地上頻頻受挫,甚至原本找好場地、開始進行規畫到一半,卻因為都更而被迫中止,直到去年,才終於在迪化街與涼州街的交叉口找到落腳處。
  康淑華表示,成立博物館的目的「不是為了記憶仇恨,而是要往前走」,因此館內除了慰安婦文物的典藏與設置以外,也有其他關於女權、反對性別暴力的展覽,盼能落實性別平權。對於「阿嬤家」的期許,康淑華希望慰安婦議題能作為一個起點,讓大眾能關注、去思考女性人權議題。
  「阿嬤家」預計要將擁有80年歷史的老宅注入新生命,2層樓、150坪的空間中,將設有婦女培力工作坊,希望能將過往陪伴慰安婦阿嬤們走出傷痛的經驗,轉為對性別暴力倖存者的培力上,往後也規劃在館內1樓設立公民書房、咖啡廳、販售文創商品,其收入將投入博物館的維護與營運當中。

【相片】籌備多年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即將在台北迪化街的大稻埕老建築當中誕生,兩層樓的空間將包含常設展覽及作為人權教育基地之用。(林俊耀攝)

  「阿嬤家」預計在3月8日婦女節正式掛牌動工,盼能在今年9月份開始營運。康淑華直言,此館由婦援會獨立籌措資金,因為法律規範的問題,未能有政府的資金幫助,目前在開館及頭2年的營運上,尚需1800萬資金,盼各界能給予協助,募資計畫將於今年3月上線。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2/151231_taiwan_comfort_women
「BBC中文網」 2015年12月31日  BBC中文網記者 威克 發自台灣
■台灣婦團:慰安婦問題政府應該要更積極

【相片】台灣籍慰安婦鄭陳桃兩年前到日本控訴日軍罪行

  長期為台灣籍「慰安婦」爭取權利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向BBC中文網表示,台灣官方在「慰安婦」問題上,應該可以更積極地要求日本。
  該組織執行長康淑華說,雖然日本和韓國在「慰安婦」問題上達成協議,但是卻沒有看到日本政府對此做出「真心、誠懇」的道歉和賠償。

★要更努力
  康淑華表示,雖然台灣政府已經著手凖備和日本就此交涉,但是未來在與日本政府談判此一問題的時候,態度似乎可以更積極。
  她也強調,從先前台灣國民、民進、親民等三黨總統候選人的發言來看,要求日本對台籍「慰安婦」做出正式道歉和賠償,現在已經是「共識」。
  康淑華認為,雖然日韓之間達成協議,但是距離為「慰安婦」受害人爭取正義的目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台灣總統馬英九周四(12月31日)到婦女救援基金會探望如今碩果僅存的幾位「慰安婦」當事人,並且承諾將與她們站在一起,為她們「討回公道和尊嚴」。
  根據各方搜集的資料,二戰期間日本政府以不同的名義從台灣「徵召」了至少3000名婦女到日軍作戰的地區。
  按照聯合國的說法,這些在日軍口中稱作「慰安婦」的婦女,實際上被強迫提供性服務,成為了性奴隸。

★各說各話
  日本政府一直強調,通過設立照顧這些「慰安婦」的基金,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但是當事人則對日本官方不願正式道歉和正式的賠償感到憤怒,反應最為強烈的是韓國,韓國官方和民間對日本歷任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態度隱晦不明感到強烈地不滿,並且曾經多次舉行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台灣則是在90年代,所謂的「慰安婦」問題才受到矚目,但是數年前「慰安婦」當事人跨海到日本提出訴訟卻敗訴,在台灣引起一陣嘩然。
  而台灣內部現在也有「慰安婦不是被迫的」這種說法,康淑華表示「慰安婦」根本不必加上「被迫」二字,因為她們當時就是「性奴隸」。

★教育問題
  康淑華承認這也顯示台灣在所謂「慰安婦」問題上教育不足,使得有些人被「似是而非」的說法誤導,未來也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她還指出,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密切,有些人會比較支持日本的說法,而忽略了「慰安婦」當事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台灣政壇的藍相爭也使得「慰安婦」的權益問題被埋沒在政治的口水戰之下,當年被日本政府「徵召」的3000人、到了90年代出面控訴就只有十幾個人,而如今更只剩下了四位垂垂老矣的老婦人。

     (責編:歐陽成)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0/151028_taiwan_hongkong_documentary_song_reed
「BBC中文網」2015年 10月 28日 劉子維 BBC中文網記者 發自香港
■台灣慰安婦紀錄片將在香港人權影展上映

【相片】紀錄二戰時期台籍慰安婦晚年生命歷程的台灣紀錄片《蘆葦之歌》即將在香港的人權紀錄片電影節做為閉幕片放映。BBC中文網專訪導演吳秀菁及相關工作人員,談紀錄片也談人權、談人生。

  第五屆人權紀錄片本周在香港舉行,本周五、周六將放映《蘆葦之歌》做為閉幕片,並從台灣邀請到導演吳秀菁參加映後座談,與香港婦女團體「新婦女協進會」及現場觀眾交流。導演另一部關於死刑的紀錄片《回家》,兩年前也曾在香港人權影展上映。吳秀菁表示很期待睽違十多年後再度拜訪香港。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高級策劃幹事陳文慧向BBC中文網表示,本次影展的主題是「人權教育」,希望可以透過影展,「將我們關注的議題傳給下一代,特別是青少年觀眾。」而該組織世界各分會長期關注慰安婦議題,屬於「反對暴力對待婦女」的其中一個項目。
  《蘆葦之歌》不同於其他慰安婦紀錄片將敘事主軸放在重現當時慰安婦們的生活,而是著重在描述台灣慰安婦們晚年參加婦女救援基金會(簡稱婦援會)「身心照顧工作坊」的點點滴滴。導演吳秀菁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說,會選擇以「晚年的療癒歷程」做為拍攝主題,是想:「回歸到一個『人』的點,而不是把一個很大的歷史框架套到阿嬤身上。」
  從1992年開始投入慰安婦權益爭取運動的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說,「慰安婦」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軍方美化在「性奴隸制度」下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用「慰安」一詞讓女性也有為戰爭奉獻之感,但因為在台灣已經使用多年才延用。而在台語(閩南語)中,「阿嬤」是奶奶、外婆之意,亦能稱呼年長女性,所以「慰安婦阿嬤」的說法在台灣被普遍使用。

★療癒非控訴
  導演吳秀菁回答BBC中文網記者詢問為什麼會拍這部片,她說在2011年時,婦援會與她接觸,希望能為身心照顧工作坊留下紀錄,在當時還有14位台籍慰安婦在世,平均年齡87歲,以一年過世兩位的速度快速凋零。在觀看完相關資料和展覽後,吳秀菁決定以阿嬤們在工作坊的點滴做為紀錄片主題。

【相片】阿嬤們圓一個「畢業的夢」。

  「她們是一群還滿有趣的阿嬤。」吳秀菁參觀身心照顧工作坊舉辦的成果展,看到阿嬤們的攝影作品時,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們一般對慰安婦的認識,是她們很可憐,雖然還是有,但經過這個多年,她們也有改變。」
  1998年《阿媽的秘密》紀錄片,拍攝了13位台灣慰安婦,已經對於當年生活有詳細的描述,這次的《蘆葦之歌》不同於《阿媽的秘密》或其他國家的慰安婦紀錄片,少了歷史資訊 和受害歷程的描述,多了「療癒」、「晚年圓夢」。
  康淑華向BBC中文網表示:「對台灣慰安婦而言,她們90幾歲了,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希望阿嬤帶著憤恨、遺憾走過生命最後一個階段。」因此雖然向日本政府求償、索賠、要求道歉的活動仍在進行,但除此之外還做了很多生命成長工作坊。
  身心照顧工作坊是整個婦援會慰安婦支持活動中,阿嬤們最投入、最喜歡的項目。這項團體活動持續了13年,直到2012年因為在世的阿嬤僅剩四位而停辦。

★現實困境
  《蘆葦之歌》從2011拍攝到2013年,歷時兩年多。經過半年多的剪接,於2013年九月底完成。當時在台灣電影院有公開放映五場,康淑華和導演吳秀菁皆說,看過的觀眾都表示很感動,所以婦援會想讓這部片在台灣電影院全面上映,但和許多片商談過,他們對於「紀錄片的市場接受度」存疑,婦援會身為非政府組織(NGO),沒有充裕的資金支持,因此全面上院線的計劃沒有實現。
  「到了今年,台灣只剩下四位慰安婦阿嬤,我們不能再等了。」康淑華說向BBC中文網說。
  於是在今年五月重新計畫,六月將方案搬上網絡募資平台籌款,加上7月「反課綱」爭議讓慰安婦重新成為熱門議題,《蘆葦之歌》一共募得37萬多元新台幣(約7.3萬人民幣,1.2萬美元),在8月14日全球慰安婦紀念日正式在台灣院線放映,陸續也有企業、團體包場觀看,成為今年第五部在台灣突破百萬新台幣票房的紀錄片。

【相片】小桃阿嬤之前參加基金會的舉辦婚紗圓夢計畫,她笑著說:「那時候穿那個衣服,這輩子從來沒穿過,穿了覺得好有趣。」

  會選擇在今年「二次大戰終戰70週年」重新上映,康淑華表示,「只是上天安排的巧合」。但她也希望借著二戰紀念活動,讓更多人關心慰安婦議題。
  康淑華坦言,現在爭取慰安婦權益的運動「正在走下坡」。阿嬤們希望得到日本政府直接的道歉和賠償,但阿嬤們覺得可能在她們有生之年,都得不到名譽的恢復、日本政府的安慰與賠償。
  1999年,幾位慰安婦阿嬤鼓起勇氣前往日本,向日本當局提起訴訟,也得到一些日本民間團體的支持,但2005年東京最高法院三審判定台籍慰安婦敗訴。而隨著在世的慰安婦越來越少,社會關注度也下降,「很現實的,我覺得從2005年後就是單打獨斗。」康淑華說。

★國際關注
  慰安婦不只存在於台灣、韓國、中國,在二戰時期日本所侵略的地區如菲律賓 、東帝汶、印尼,甚至在當時的荷蘭殖民地印尼的荷蘭籍女性,都在性奴隸制度中受害。
  康淑華說,這些有受害者的國家會定期召開 「亞洲婦女團結會議」,而在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中也有談到慰安婦議題。

【相片】導演吳秀菁(右二)與製作人康淑華(右一)2014在四川電視節金熊貓國際紀錄片領獎。

  《蘆葦之歌》在2014獲頒四川電視節金熊貓國際紀錄片「最具人文關懷獎」。康淑華曾將《蘆葦之歌》帶到美國紐約、到日本京都及東京放映。
  康淑華談到在日本放映的過程,觀眾從20歲到70、80歲都有。日本觀眾對康淑華說,身為日本人,過去接觸慰安婦議題時有很多猶豫、擔心,怕會沉重得無法承受。 但這部紀錄片讓他們有機會進入被害人的世界,更願意在看完紀錄片後,進一步認識這段歷史。
  在紐約放映的經驗,康淑華說:「雖然紀錄片以台語、日語發音,但出乎意料西方人的接受度滿高的,也收到很多好評。」她認為可能是因為片中蘊含的「療癒」、「創傷和解」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也有。
  雖然這是部紀錄片,但康淑華收到觀眾回饋,很多人看這部片時「想到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阿嬤 ,以及自己心理情緒的釋放。」

     (責編:蕭爾)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約廿萬台灣人受日軍徵召」

2016年02月21日 | 台湾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47126
「now新聞」 2015年8月15日 09:51
■【抗戰勝利專題】約廿萬台灣人受日軍徵召
【now新聞台】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系列,二戰期間最少二十萬台灣人曾為日軍工作。他們當中仍有人為日軍暴行辯護,部分更成為台灣本土勢力的中堅分子。
  黃金島1926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台灣,自小接受日本的教育,16歲時到東京留學。二戰後期,日軍擴大徵兵,容許台灣人入伍,黃金島自願加入日本海軍,被編到第七機動部隊,在海南島與中國軍隊對戰。
  回顧戰場上的經歷,黃金島指曾阻止日軍同袍殺害無辜中國平民,又曾見證中國軍隊搶劫百姓。對於日軍的所為,他處處維護,包括否認強逼台灣婦女做慰安婦。
  黃金島的思想與日本右翼團體如出一轍。日軍投降後,黃金島被關入海南島的台灣人集中營,後來逃脫返回台灣。二二八事件中,他領導群眾對抗國民黨軍,後來被判監二十四年。 出獄後,黃金島加入民進黨,是創黨黨員。他認為紀念二戰毫無意義。
  同樣生於日治時期台灣,曾為日軍效力的廖淑霞,十七歲時加入日本紅十字會,在上海的軍方醫院當護士照顧日本軍人。她形容自小被日本政府洗腦。
  戰後,廖淑霞返回台灣,一直隱瞞自己的經歷,直至近年才敢踏出向日本政府追討當護士時的薪水和補償。
  明天最後一集抗戰七十周年系列,講述一位居港的老人家抗戰時,出任飛虎隊中國飛行員的英勇事迹。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47003
「now新聞」 2015年8月14日 10:01
■【抗戰勝利專題】台本土意識抬頭老兵憂失傳
【now新聞台】在台灣,隨著本土意識抬頭,有年輕人覺得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活動毫無意義,近日的教育部課程網領爭議,亦反映新一代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台北的國民革命忠烈祠供奉了33萬抗日犧牲的軍人,每年有兩次大型公祭活動。
  仍然在生的老兵會獲安排住在眷村,有津貼有福利。在屏東共和眷村,這寧靜的小村因為政府想改建為豪宅而面臨拆遷。
  曾在空軍服役的金英剛渡過百歲大壽,他住的這間屋因為是古蹟,才逃過清拆命運,他覺得社會開始遺忘他們。
  位於高雄的戰爭與和平紀念館有關二戰的歷史紀錄,反映了很強烈的本土思潮。那裡的牆上寫著「望你早歸」,悼念日治時期被日軍徵召入伍,客死異鄉的台灣人,宣傳單張就用紀念「終戰」,而非用「抗戰」。
  蕭竹均是高中三年級學生,他反對教育部在新學期修改歷史科課程綱領。
  目前台灣高中歷史科的課綱主要內容源於06年陳水扁做總統時的修訂版本,當時教育部將台灣史從中國史分拆出來,獨立成書,關於抗日戰爭的內容保留在中國史內,但篇幅由一章縮減至一節,兩、三小時的課堂就教完。
  獨立一書的台灣史,就有完整一章講述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如何推動各項基礎建設,二戰時施行皇民化政策,目標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教育部最新提出修改課綱,在講述日本統治時期加入殖民的概念,並指出大東亞共榮圈是侵略構想。
  大學歷史系教授楊維真為出版社撰寫教科書,他認為國民黨及民進黨因各自利益將教科書編寫政治化。但他認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淡化日本犯下的戰爭罪行。
  眼見台灣社會變化,抗戰國軍老兵金英擔心歷史紀錄會慢慢變質。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46841&catCode=125&topicId=594
「now新聞」 2015年8月13日 10:05
■【抗戰勝利專題】內地抗日老國軍被忽視
【now新聞台】現時仍有最少5000名前國軍老兵在大陸居住,他們參與抗戰有功,但因身分問題要隱瞞經歷,文革時更受逼害。中共近年開始承認他們的功勞,但這些老兵的生活依然艱苦。
 居於重慶的93歲劉崇遠在睡房放了兩張照片,他每日早晚上香,其中一張相是文革後為他平反的小平, 另一張是蔣介石的銅像。
  1937年日軍開始侵華,不久發起南京大,激起無數中國人的愛國心,當年劉崇遠只有16歲。
  當時抗日主力是國民革命軍,劉崇遠順理成章考入黃埔軍校,初期駐守陝西。1943年,他出任少尉排長,成為遠征軍,要阻截日軍由緬甸攻入雲南,威脅國民政府首都重慶。
  在緬甸的森林,劉崇遠見證日軍的殘酷
  這場滇西緬北會戰,國軍在英美盟軍支援下獲勝,除了瓦解日軍在區內的勢力,亦搶通了中印公路,恢復盟軍對華物資的陸路供應。
  約半年後日本投降,劉崇遠與戰友的一張大合照見證勝利的喜。但國共內戰隨即展開,劉崇遠受傷被擄。及後中共立國,劉祟遠被送返家鄉做回平民。其間他左耳被打聾,更經歷家破人亡巨變,父親去世,妻女分別自殺和心臟病離世,遺下當時年僅14歲的兒子在貴州行乞流浪。文革結束後,劉崇遠獲得平反,被安排在水利廠工作,但他的兒子只能打散工,早年更因意外墮樓頭部受重創。父子兩人目前靠3000多元的退休金和傷殘補貼過活。
  根據民間團體統計,大陸有最少5000名曾經參與抗日的國軍老兵,解放後活在身分問題的陰霾下。
  十年前抗戰勝利60周年,中共首次承認國軍的功勞,這批老兵才敢公開自己的經歷,直至前年中央下達文件,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對符合資格的老兵發放基本救助和保障。但對比退役紅軍每月過萬元退休金,待遇依然相差很遠。
  101歲的曹廷明兩年前跌斷股骨一直要住院,病床上掛著志願者送的錦旗,表揚他是民族英雄。
  曹廷明22歲加入國軍,參與過多場重大戰役,亦是著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警衞員。
  成王敗寇,今日曹廷明只靠每月3000元退休金過活。他兒子曾經聯絡當地統戰部門,希望給予父親一個地方安享晚年,但被拒絕。
  為紀念抗戰70周年,中央9月舉行大規模閱閱兵,邀請大量中外政要和社會人士出席,但很多如劉崇遠及曹廷明這些真正參與抗戰的老兵因身分問題未有獲遨,即使有家人為了還老人心願,主動聯絡有關部門,仍無法獲得安排。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24744/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2015/09/29 07:50:00  文:陳虹百(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博士)
■被遺棄在海南島的日籍台灣軍伕,那段活著回來的祖父卻不願提起的過去

   【相片】出征前的臺灣兵於攝影社內合影,前排右者手持日本軍旗
       臺籍日本兵出征前 Drafted Taiwanese solider during World War II

  多年前某一天,祖父坐在藤椅上默默聆聽我講述出國見聞,冷不防冒出一句:「你講彼我知,我佇海南島做兵的時陣有看過。」
  「海南島?你係講海南島?你去過海南島?」我像是被閃電擊中一樣,瞪大眼睛看著他,問道。
  祖父淡淡地回道:「嘿啊!卡早我佇遐做日本兵。」
  「哇!真實的喔?按呢我後擺欲來訪問你,你愛講你卡早做兵的故事給我聽。」
  「欲訪問啥?攏過去啊,無啥好講啦!」祖父說完,沒打算再談,話題也就此打住。

  祖父出生於日治中期1920年、彰化鄉下,家族世代務農。生活聚落就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中央,只偶爾搭客運或騎鐵馬到鎮上購物辦事。在我的想像中,這方圓三公里,大概就是老人家大半生的活動範圍了。我從小由祖父母帶大,感情極親,但祖父遠派南洋做日本軍伕的往事,我卻在成年後才聽他無意間提起,可惜草草結束話題。

   【相片】稻田中央的故鄉(作者提供)

  那當下,我心中無比震撼,曾聽說台灣人被日軍遠遣南洋,與家人生死兩茫茫,在異地承受傷悲與無助,竟不知祖父也是其中一員,幸能平安返鄉,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於是決心請他口述在海南島當兵的點滴,一方面想記錄大時代小人物的境遇,留下珍貴的家族史料;另一方面也想從這戲劇性開展出寫作題材。

  由於祖父年事已高,我心想,行動要快;顧自盤算著怎樣一週一次的訪談口述,讓他說出這段塵封的過往。沒料到他根本不想談,總在我不斷追問後才透露隻言片語。我約略知道,他在海南島至少待了一兩年,擔任後勤伙伕兵,而非前線任務,回程時盤纏遭竊,幾經波折才順利返鄉。

  每次我問起,祖父總表示不值一提。我一次次追問,撒嬌,軟硬兼施,耍,有天他終於不耐煩,色道:「麥擱講彼啦,就跟你說沒路用代誌,麥擱講、免擱講啊!講那些無路用的要做啥!」祖父一向對我疼愛有加,從不曾這樣對我說話。我一時也嚇著了,悻悻然噤聲,自此不敢再談。

  倒是祖母透露了:當初祖父音訊全無,生死渺茫。一天她正忙於家務,鄰居來報,說祖父回來了。她半信半疑,跑到村莊口,只見祖父全身髒污,衣衫襤褸,差點認不得:「唉呦,我強欲未認得人,歸身軀so-so擱全蝨母。」我試著勾勒那個畫面,真不知該慶幸祖父命大能活著返鄉,還是該感嘆台籍軍伕處境落魄的悲涼。

  從父親那邊訊息就更少了,因為祖父從不主動提及。因此為何從軍、何時動身、何時返鄉、如何返鄉、其間發生什麼事……,都無法得知確切;僅知祖父娶妻約半年即被徵召,直至從海南島返家後,於1947年底生下大伯。

  國史館2008年出版的《戰後遣送旅外華僑回國史料彙編,南洋海南島篇》一書,有部分當年從海南遣返的台籍軍人名單,在書上我並未尋得祖父的名字,但文件中可見戰後海南島困境:缺糧、疾病叢生、政府未積極安置,治安敗壞,生活水準低下,隱隱呼應了當初祖父盤纏被竊、滿身蝨子返台的狼狽景象。

   【相片】戰後海南島殘留台籍民人名表-第一頁(資料來源:翻攝自國史館出版
     《戰後遣送旅外華僑回國史料彙編,南洋海南島篇》)

  在林世〈戰火餘生-台灣人去打仗〉描述,當時國民黨主張海南島已是中國領土,海南的台籍日軍已回歸祖國懷抱,無須日軍或盟軍的協助,便將這些軍伕們安置在島上的數個集中營。George H. Kerr《被出賣的台灣》書中更指出當時台北的政府認為這些軍伕都是「幫助日本人的漢奸」,送他們返鄉真是浪費金錢,甚至在二二八事件時更誣指這些被遣返的軍伕是「共黨份子」與「日本遺毒」的滋事者。

  筆者於九月初彰化縣政府主辦的「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紀念展」,發現林溪和手寫出版之《海南島歷險記》,記述了太平洋戰爭期間在海南島從軍的經歷與見聞,對當時嚴酷生活條件與遙遙無望的歸期有更詳細的註解。在集中營裡連最基本的飯僅能每頓一碗(有一說一日只有米粥一食),更別提其它附食;痢疾等傳染病肆虐;對外通信孤絕,沒有地址、郵局、電信設備,更遑論收音機報紙等。


  地獄般的環境等不到歸期,讓少數人冒死雇用無羅盤無引的破木帆船渡海返鄉,直到1946年初勉強維修了日籍哈利瑪丸(はりま丸)運送了近萬人返回高雄,取道香港時由BBC報導引起國際注意,年中之後才有聯合國救濟總署與其它各方船隻運送他們返台。在湯熙勇的〈脫離困境:戰後初期海南島之臺灣入的返臺〉與林建廷所著之〈台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亦有相關的記載。

   【相片】2007年出版之《海南島歷險記》,林溪和著(資料來源:作者掃描)
   【相片】林溪和手寫《海南島歷險記》內頁(資料來源:作者掃描)

  參照了上述文獻,我似能看見身體一向孱弱的祖父,在海南島瘦削的身影,難以想像前後他究竟吃了多少苦頭:新婚、離家、從軍、失聯、挨餓、等待、絕望、狼狽歸鄉。

  祖父於2009年中秋後仙逝,得年九十,至今我還依稀記得他教我的日文兒歌。自那次他慍色相向起,我便無從在這位日籍台灣軍伕晚年窺探他對於參與大戰的定位與看法;更無法詢問他,經歷了只能吃蕃薯籤粥的日治時代、國民政府二二八事件的腥風血雨後,心中的祖國究竟在何方;甚至對於日本新通過的安保法有什麼立場。而那些他不願回首的歷史,也因他的凋零,無跡可尋。

   【相片】祖父遺照,攝於2007年底,當時已高齡88(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