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海南的抗日战争:日军侵占海南烧杀抢掠生灵涂炭」

2016年05月29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hainan.ifeng.com/special/hnkangzhan70zhounian/detail_2015_08/16/4237005_0.shtml
「凤凰网海南」 2015年08月16日 17:01  作者:凤凰综合
■海南的抗日战争:日军侵占海南烧杀抢掠生灵涂炭
  导语:70年前,一场持续八年的民族解放战争落下帷幕,中国人民终于迎来自强的曙光。八年间饱受日寇蹂躏的祖国大地满目疮痍,但华夏儿女们深知,我们也用八年时间踏出了一条胜利之路。70年后的2015年9月3日,中国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来纪念抗战胜利;在这前后,全国各地都将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海南岛当年也遭日军铁蹄蹂躏;日军在海南种种暴行曾遭到海南人民的奋力抵抗;海南人民的抗战史实整个中国抗战史的一部分。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凤凰海南在这里为大家梳理海南人民当年的抗战历史,和海南人民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献礼。

★日本鬼子琼北登陆侵占海南岛所到之处铁蹄溅血生灵涂炭
 1939年2月10日凌晨,日军在原琼山县天尾港强行登陆,不到半天时间就攻占了海口、府城地区——

【相片】2015年7月4日,海口新海村,码头建设一片繁忙。本报记者张杰摄
【资料图】1939年,日军登陆后进入海口得胜沙一带。1939年2月10日凌晨,数千名日军在这里强行登陆。一队队染满鲜血的铁蹄,不到半天时间就踏遍了海口、府城地区,开始了对海南岛长达6年的统治和掠夺。

★春节前夕日寇凌晨突袭登陆琼北
  70多年前那个凌晨,从秀英炮台发出的几声炮响,惊醒了睡梦中的海口人。他们茫然起身望向阴沉的海面,只见船影重重插着日军战旗自北而来。
  登陆海南的,是日本海军第5舰队司令长官近藤信竹中将和陆军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指挥下的“台湾混成旅团”数千人,在日本海军第五舰队30余艘舰艇和5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从位于海口市西北角的原琼山县天尾港登陆,随即以步兵第二联队为骨干组成左翼队攻占海口,以步兵第二联队为骨干组成右翼队,直插琼山县城。
  “海面上出现了一个个点,越来越近,日军的舰艇逐一驶进天尾港,船上的探照灯照亮了整个小村庄。”海口市西秀镇新海村委会主任孔祥江说,几年前故去的老人童茂贤曾对后辈描述过当时的场景,“村民们人心惶惶,但谁都不敢出门去看,只好躲在家里靠耳朵来判断形势。半夜两三点,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我们猜,应该是日本兵上岸了。”
  “秀英炮台那几炮到底是谁放的,至今已经很难考证,只知道炮弹没有打中船舶便没了下文。”原琼山市党史研究室主任王万江介绍,侵琼日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当时的海南守备十分空虚,国民党的两个地方保安团加上驻防分散的非正规部队仅数千人,大多因敌众我寡不战而退。
  他是海南党史研究专家,也是那场登陆战的亲历者。时年12岁的王万江当年住在原琼山市三门坡镇,他还记得,那天上午,见所未见的日军战机从碧蓝的天空一次次掠过,发出撼人的轰鸣。他仓皇与家人随手抓过几包细软便奔往附近的树林避难。因年幼受惊,是两个姐姐轮流背着他才躲开了敌机投下的弹药。
  “隔壁村一位20多岁的吴姓青年在逃亡中不幸遇难。据说日军开枪时距他数百米,可还是一枪毙命,足见敌人的枪法之准、武器之先进。”这位吴姓青年的死亡,让王万江等人真正嗅到了战争硝烟的味道。
  王万江告诉记者,日军登陆后,在当天早晨分三路进犯:一路向着石山,一路向着长流、荣山,一路则沿海侵犯海口、府城,不到中午便顺利会师。由日本东京国际情报社出版的期刊《世界画报》,在1939年用一期封面如实反映了日军登陆后踏进海口得胜沙一带的历史画面:日本军官骑着高头大马穿过具有浓郁南洋特色的骑楼建筑,一队队步兵紧跟其后,周围是惊慌失措、避之不及的海口百姓。远处,一面“太阳旗”高高飘扬。
  日军登陆琼北、进犯海府后几天,便迅速出兵占领了三亚、榆林、崖城,并派出数十架飞机轮番轰炸海南南部的各中小城镇。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海南岛东部、北部、南部、西部各地的重要港湾和城镇也全部沦陷。
  
★日军铁蹄溅血,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资料图】日军挺进占领海口

★海口――海口逃难市民亲历:白天躲山洞晚上挖红薯
  “日本人从西边登陆,分两路往海口、府城方向走。”当时年仅10岁的薛培圣老人至今记得,日本登陆琼岛那天,他搀扶着怀孕的母亲,一起向南往老家薛村逃离。
  当时20岁的陈彩云则躲进了羊山地区。她白天躲在山洞里,晚上到地里去挖红薯吃。躲了差不多一周,才悄悄回到城区。王修说:“羊山地区是火山地貌,地形复杂,日本人不敢贸然进入。”另一些老百姓则背上包袱纷纷往东边跑,跨越南渡江躲避日军。
  可留在海口的群众却未能幸免于难。日军士兵三五成群游荡各条街道,闯进市民家中,抢劫财物,强奸妇女,受害者哭喊之声不绝于耳。王修介绍,在新埠岛,日军更是随意杀人毁船,在新埠乡就先后杀害民众75人,烧毁渔船7艘。
  几年前,王万江在海口市秀英区见过一位幸存者,因抵抗刚刚登陆的日军,同村人一起被抓到桥上以刀剑砍头或刺杀后直接抛入河中。身中数刀却侥幸存活的他余生再也不愿经过那条小河:“那一天,河面漂满50多具亲友的尸体,潺潺流动的是一片猩红。”
  年迈的新海村村民们聚在一起,也还会谈起日军当年的暴行。村里一位新婚少妇被日军强奸,从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被凌辱的污点挥之不去,就连怀孕生下的女儿也被质疑为日军后代,郁郁终此一生。
  但是,新海村已经找不到能够清晰叙述这段历史的老人。只有林树楷身后那间已经被藤蔓铺盖的瓦房,还仿佛藏着那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从这里开始,苦难随着日军的铁蹄传至文昌、定安、琼海,以至全岛。

【资料图】日军入侵琼东县嘉积镇

★文昌――日军进村屠戮“一时血雨腥风,惨不忍言”
  就在日本侵略者登陆海口的同时,他们飞机已经开始在文昌、澄迈等地展开轰炸。
  “日本鬼子的大炮,轰破了我们的家,枪杀了我的爸爸……”谈起日本侵略者,文昌东阁镇新群村委会鳌头村的杨必森流着泪哼起了这首曲子。
  今年91岁的杨必森,双手残疾,右手只有4个手指,左手3个手指,手掌严重变形。杨必森用手腕抹了眼泪说:“这就是被日本人放火给烧伤的。”
  那是1942年农历三月初六,日本侵略者进村了。“一个小队。”杨必森依然记得,鬼子进村后将全村人关进一间房子,然后放火烧房。
  个子瘦小的杨必森发现屋后有一个洞,他用手扒开燃烧的柴火,从洞里逃了出去。双手由此留下残疾。
  逃出来后,他在自家的地里找到了母亲。母亲当时正在挖地瓜,日军用刺刀刺她。母亲本能用手抓住刺刀,手掌被割裂,腹部被刺穿。
  “我的妈妈……”91岁的杨必森哭出了声,那是他心底永远的痛,从那以后他成了孤儿。
  同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东阁镇金牛流坑村,进村屠戮,72名村民无辜枉死。
  这个日子,年过八旬的老人邢谷煌铭记一生。从懂事开始,邢谷煌就活在日军所制造的恐惧中,“大人都说,看到鬼子要快躲起来,因为鬼子乱杀人。”
  “我的父母,16岁的哥哥,4岁的妹妹,都被日本人杀了。”太阳刚刚照过头顶,8岁邢谷煌看见20多名穿着军装的日本士兵走进村里。
  日军把包括他在内的10多个村民关到屋子里,锁上门就浇汽油放火烧房。危急之下,有人想办法从屋后掀开了屋顶的瓦片。
  “大人用手托着我的屁股,让我爬上去翻墙往屋后的坡地上逃跑。”翻墙逃出后,邢谷煌躲在附近牛栏里,把牛粪盖在身上,吓得直哆嗦,“怕啊,耳朵里听到的全是火烧得噼里啪啦的声音,还有被烧乡亲的哭喊声。”
  邢谷煌在恐惧中逃过了一劫。可村里年轻女性却惨遭强奸,被烧死、刺刀捅死者达72人。
  距离金牛流坑村不远处,村民们竖起了一块纪念碑,纪念1942年农历三月初六被杀死的乡亲。”

★琼海――“千人坑传出的呼救声持续了一周”
  听说日本侵略者来了,琼海很多村庄的人们白天躲进山里,直到晚上才回到村里生活。
  不过也有例外,今年82岁的曹靖依然记得,日本侵略者进村时的情景。那是1945年4月12日,这天早晨,曹靖起床后便发现村庄附近的岭上村、南桥村不停传来枪声,不一会儿还冒起了一阵阵浓雾。
  这时从邻村跑出来的一位老人跟曹靖的伯母说话。“日本鬼子来烧房子,只要不杀人就不怕。”曹靖清晰地记得,那老人感叹说,“我们年纪大了死了不要紧。”说着,老人转过头看了看当时只有12岁的曹靖,接着说,“要是年轻人死了就没希望了。”
  这句话一直刻在曹靖的脑海里,至今不忘。
  不过,让曹靖流泪的是那天听到的呼救声,从“千人坑”传出的呼救声。那声音似乎穿越了时间,至今仍会出现在曹靖的梦里。
  那天,日本侵略者以检查村民的良民证为由,将长仙村附近的村民集中到中原镇,然后命令所有人脱光衣服,再将他们三个、五个捆绑在一起,往附近的燕岭坡。
  “日本鬼子早早就在那里挖好了两个8米见方的坑,准备杀害这些村民。”曹靖说,“共有4个刽子手,疯狂屠杀。他们挥舞钢刀向村民身上砍去,人群里鲜血四溅,人头滚落。后来刽子手累了,就用刺刀刺。有的几个人绑在一起,杀死了两个,另一个没杀也被推进了坑里。”
  “活着的人掉进坑里,只能无助地呼救。日本人就在旁边看着,哈哈大笑。”曹靖记得,那些无助的呼救声弥漫整个村庄,一直持续了大约一星期。这就是日军侵略琼岛历史中著名的“三一惨案”,共杀死乡民900余人,烧毁房屋276间。
  82岁的曹靖说:“整个过程中,仅有数人从坑中逃出,从而留存下了这段血泪史。”
  在燕岭坡遗址,乡亲们建起的纪念遗址旁写着:“缅怀往事堪悲伤,三一惨案实难忘;日寇残暴举世愤,占领国土杀同乡……”

★记忆――铁蹄下的海南腥风血雨遍地悲歌
  据《崖县革命史》记载:日寇点领海南岛后,为巩固其统治,加紧设防,日军广贴布告,招抚归顺“皇军”,着手建立治安维持会,实行“以华治华”政策,占领后迅速在崖县(今三亚市)全县境内先后建立了9个伪治安维持会,令日伪军重编户口,发放良民证,建立保甲制,最终形成“一人反日,十家受罪”的格局。
  其中透露了几处细节,足见日军对海南人民尊严之践踏:他们没收民间铁器,5户人家只许共用一把刀;限制人身自由,夜间不准群众三五成群交谈;外出外来的百姓要向“保甲长”报告登记,否则当作充匪、窝匪论处……更有甚者,日军特别建立日语学校,强制对12岁至17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奴化教育,还强占民房在三亚、崖城、榆林、藤桥、黄流、佛罗等地建起6个娼馆,从本岛各地抓来一批青年妇女充当慰安妇供日军蹂躏。
  1940年2月中旬,日军发现插在乐罗第二高级小学酸梅树上的太阳旗被人拔掉,从此将乐罗村视为“共产党窝”。4月7日深夜,他们突然围村,疯狂地对着仓皇出逃的村民开枪扫射。在这场杀戮中,有140多名无辜群众惨遭杀害,10多名青年被拉到村外一刀一个砍掉脑袋。骇人听闻的“乐罗惨案”留下的阴霾,至今萦绕在耄耋村民的心头。
  杀红了眼的日军踏血前进,在乐东抱旺村,杀死村民10余人,烧毁民房几十间,掠夺财物无数;在琼海互助乡,派出4个侩子手轮流杀戮,从早晨直到黄昏共杀害燕岭坡、坡村村落、长仙村村落等地村民900余人;在海口新埠乡,先后杀害渔民75人,烧毁渔船7艘。而在这过程中,这群嗜血的“恶魔”还将杀人分为快杀、慢杀两种方式。快杀即一旦发现渔民出海作业,便登船杀人烧船;慢杀则是登船后用钢丝穿过渔民手腕,三五成群捆在一起推下海去,使其在疼痛与窒息中走向溺亡……
  《铁蹄下的腥风血雨——日军侵琼暴行实录》一书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6年多的琼岛沦陷期间,日本法西斯杀害海南抗日军民达20多万人,烧毁民屋5.9万间,奸淫妇女、抢掠民财和自然资源不计其数。
  特别是在占领全岛重要城镇和港湾之后,日军为使海南岛成为日本在南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实施了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令数以万计的海南民众流离失所。
  那四面悲歌的6年时间里,海南全岛因繁重劳役和法西斯战争造成的种种祸害,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达40余万,占当时社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海南各族人民遭受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人为洗劫和摧残。

★链接:日本统治期间海南非正常死亡人数50多万
  1939年2月10日,日本铁蹄踏上了海南岛,此后六年多的时间内,海南岛各族同胞陷入了日本的统治和奴役之中。
  日本在海南统治六年多的时间内,海南人民非正常死亡人数达五十多万,占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制造血案总计213桩。活埋1000人以上2桩;活埋100~1000人的44桩;活埋100人以下167桩;万人坑、千人坑、百人坑18处。制造无人村467个。
コメント    この記事についてブログを書く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 「八年抗战中国死难者人数4000万还是... | トップ | 「公文書で明らかになる中国... »
最新の画像もっと見る

コメントを投稿

海南島史研究」カテゴリの最新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