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hlgbgz.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1&id=570
「北海老干部工作」 2015-12-09 08:50:27 来源:市委老干部局
■日寇的暴行及北海抗日烽火的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北海的抗日烽火和日寇在北海的暴行,主要集中反映在1936年9月3日刺杀日本间谍的“九·三北海事件”、 1941年3月3日寇登陆北海奸淫掳掠6天的“北海三·三血腥周”、以及日寇侵占涠洲岛数年之久的法西斯暴行等几个历史层面上。在民族危难关头,北海人民受尽磨难,也顽强奋起抗击外敌,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日寇的暴行及北海的抗日烽火,虽然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这些历史事件,却给人们留下很多有益的启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忘历史,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和启示,是对历史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九·三北海事件”的抗日风波
1936年8月,抗日反蒋的十九路军进驻北海,受到北海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当时住在珠海路丸一药房的日侨老板中野顺三,已潜伏在北海20多年,有一妻一妾及子女共十人。他以开铺卖药品、眼镜、玩具为掩护,暗地为日寇收集中国的军事、经济等情报。当十九路军获悉中野顺三有间谍行为后,为了打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保卫国家安全,翁照垣等将领决意刺杀中野顺三。
经周密谋划和调查准备,由北海藉周大强等7名军人组成的便衣行动队,于9月3日下午约7时多,以买药为名冲入位于珠海路的丸一药房。便衣行动队分成三组,两人把守大门,两人用枪槭控制中野家属,周大强等三人上楼用匕首刺杀了日本间谍中野顺三。北海市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后,即派保安队长吴吉标带领其他警员多人前往查验。在发案现场,除身上刺了七刀的中野顺三外,其他人没有受到伤害,也没发现屋内有物品损坏或损失,但调查不出搞刺杀的是些什么人,有什么背景,有何刺杀目的等案情。
事后,于9月7日,合浦县代县长林宗汉将事件简况向广东省民政厅汇报(解放前北海合浦属广东省管辖);于9月10日,合浦县县长王仁宇再将事件的续况向广东省民政厅汇报。广东省民政厅随后以呈字第三四七号文,向广东省政府作汇报(见附件1、2、3,此文件原存放在广东省档案馆)。
消息传出后,日本方面向国民党外交当局提出抗议,并单方面派军舰赴北海相威胁。国民党派外交部两广特派员刁作谦的秘书凌士芬,乘军舰于9月12日到北海调查。北海各界群众召开反对蒋介石政府亲日卖国外交政策的动员大会,有数千市民和学生到海关码头抗议凌士芬到北海调查,十九路军也广为布防,在海边沙滩上挖了一个个深坑作掩体,士兵荷枪实弹严阵以待,气氛极为紧张。凌士芬上岸后,示威群众将其围得水泄不通,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反蒋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鉴于北海军民抗日反蒋情绪之高涨,凌士芬调查不果,乘“福安舰”离开北海。不久与日舰“嵯峨号”相遇,说明利害后,一同驶离。
随后,日本一方面向国民党政府施压,逼其妥胁调走驻防在北海的反蒋抗日的十九路军;另一方面派出巡洋舰、驱逐舰等6艘日舰到北海进行军事威胁。9月23日,中方凌士芬和日方调查员等人会同登岸调查两天,曾到中野顺三的 ▲ 附件1:广东省民政厅呈字第三四七号文之一
住宅查勘,还到市郊中野顺三的墓地当众开棺检查。因中方出示了事后法国医院(院址在今北海市解放路原广慈医院处)的医生及合浦地方法院(院址在今茶亭路北海市中级法院处)的检验证书后,日方才不重新翻尸检验。日寇随后将中野顺三的尸体火化,并将中野顺三的妻妾及子女共10人带走。
日方因得不到当地军民的支持和协助,无法弄清事件的真相。直到1936年12月31日,中日双方才正式外交换文结案。由国民党政府给予中野顺三遗属三万元抚恤费了事。
“九·三北海事件”,是十九路军的爱国将士,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在北海各界群众的支持下而采取的一次抗日正义行动,是北海人民抗日救国力量的一次大检阅。它对北海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北海“三·三”血腥周的日寇暴行
1941年3月初,盘踞在涠洲岛的日军为了抢劫战略物资,破坏北海的抗日救亡运动,于3月1日至2日,数次派几艘武装汽艇到北海海面试探我军防卫力量。
1941年3月3日凌晨3时,知我防务空虚的日军派来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5艘,登陆艇和汽艇20余艘,分三路在北海登陆。一路在冠头岭附近,抢占北海的制高点;一路在高德岭底登陆,卡断北海与廉州的通道;一路在外沙、海边街一带登陆。共出动海军陆战队士兵1,000多人,在北海奸淫掳掠6天。日寇登陆后,首先占领电报局控制通讯部门,随即大肆抢劫商店 ▲ 附件2:广东省民政厅呈字第三四七号文之二
和挨家挨户对市民洗劫,港内停泊的货船和渔船,不是被日寇抢走,就是被其洗劫后焚毁。男子则被拉为役夫,在日军的刺刀和皮鞭下连续几昼夜把日军抢来的金属器物、布匹、棉被、食盐、粮油、畜禽等一包包抬上敌人的运输舰。女子则被缚入兵营,惨遭轮奸。日军并通令英、法、美、德等国在北海的教会,不准收容难民。除在城镇掳劫外,日寇还到高德、马栏、翁山、平阳等附近农村奸淫掳掠,劫掠粮食、牲畜、家禽等物资。
据1941年3月8日和3月11日合浦出版的《粤南日报》报道:“北海已成人间地狱,妇女遭奸污,财物概洗劫……”日军在北海“屠杀乡村民众不下百人,焚劫地角渔艇三百余只……”又据1942年3月8日《粤南日报》头版《“三·三”劫后周年……》一文载,在这短短的6天中,日寇在北海杀死男女群众数百人,烧毁房屋数百间,抢走和烧毁的船只四百余艘,掠走的物资价值一千万元以上,全部损失无数计算。日寇在北海蹂躏6天,使北海百年元气耗伤殆尽,已成毫无生气的死市。
北海“三·三”血腥周,奇耻难忘!日军的罪行罄竹难书!这也是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方针造成的恶果。
★日寇侵占涠洲岛的暴行
日寇为全面侵华,于1938年秋,在华南占领广州后,进而要占领海南岛和涠洲岛。1938年9月11日(闺农历7月18日),几百名日军乘坐军舰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登上涠洲岛奸淫掳掠,杀人过百。岛上几千居民几天内至少外逃三分之二,日寇蹂躏20天后方撤离。
为了赶走岛上的居民霸占涠洲岛,1938年12月上旬,有一天早上还未天亮,日寇的两艘军舰突然驶进涠洲岛海面,封锁了南氵万 港口。时值秋 ▲ 附件3:广东省民政厅呈字第三四七号文之三
讯,很多海南、钦县等外港船也集中在那里。日舰猛烈向渔船开炮,还拨汽油烧船,顿时港口数百艘渔船火光冲天,一片火海。日寇的滔天罪行,令多少人欲哭无泪,令多少人妻离子散。
1939年1月2日,日寇第三次在涠洲岛登陆,并盘踞了7年之久。日寇在涠洲岛实行野蛮的法西斯统治,利用当地的劣绅流氓充当汉奸做帮凶,组设伪中华维持会,推行连环受罪的保甲制度:当一人出事,全家遭殃;一户出事,十户受罪。日寇的血腥统治,骇人听闻的刑罚有好几种:吊打、狗咬、火烧、活埋、枪杀等等。强奸暴行更令人发指。幼至十一二岁的女孩,老至六七十岁的老太婆,也成为这些野兽蹂躏和凌辱的对象。据《海岛怒火》一书 “附录”载,日寇在涠洲岛的罪行,据不完全统计:遭毒打的群众有1600人,被强迫劳役的有2623人,被枪杀的群众有112人,仅在横岭村被生埋的群众有500多人,其他还有强奸妇女、烧毁房屋和烧毁渔船等罄竹难书的暴行,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日寇还在涠洲岛坎仔村附近修建军用机场,成立日寇第十一航空基地,隶属海南岛海口市日本海军司令部管辖。日寇侵占涠洲岛的七年时间,数百次动用飞机、军舰封锁北部湾海面和轰炸内地,并用涠洲岛作侵略跳板,不断飞炸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越南等地,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从涠洲岛起飞的日本飞机对内地轰炸的罪行,文献记载不少。据《合浦文史资料》第六辑《抗日战争期间廉州防空及敌机狂炸见闻忆述》一文载:“1938年3月2日上午七时至下午七时许,敌机每次九架轮流轰炸县城。上午炸沙街尾(今西华路和康乐街),学宫街至小南门(今青云路和解放大道)一带,毗邻小南门城基内外两侧及附近的骊珠戏院(今还珠戏院)、下仓口街、准提庵(今县邮电局内)等处均有中弹;下午炸上街、下街、新街菜市一带,北河塘、西安社附近,以至萎行街也着弹,炸毁民房多间,共炸毙居民十余人。据当时目击者说:这天敌机投弹逾百枚,人民伤亡、房屋倒毁数目无法统计……从1938年秋至1943年春的几年间,敌机在廉州城内外多次空袭轰炸、扫射,炸死炸伤我居民以及炸毁房屋、财产等,虽无确实数字可计,但从上述情况来看,足以窥见当日日寇对我廉城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据1942年10月29日《粤南日报》报道:“敌军连续轰炸县城,造成空前浩劫……”。
除合浦县城外,北海商埠也受到日本飞机沉重打击。据《北海文史》第四辑的《抗日期间日军对北海的侵占及封锁》一文载:“在1938年和1939年的两年间,日军在北海港区域烧毁和击沉北海、廉州、钦州、廉江等地的渔船几百艘,其中,北海的渔船被敌人烧毁45艘,杀戮渔民310人……1940年6月,日军飞机在一次例行轰炸中,扔炸弹落入北海市中心区——中山西路大水沟附近(旧文明路菜市),炸死70余人,当场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这就是北海历史上有名的‘大水沟惨案’。”
因此,日寇侵占涠洲岛,不但给涠洲岛人民、也给内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日寇的暴行,也激起内地人民和涠洲岛人民的极力反抗。
1944年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日寇的侵华战争,在我国军民的抗击下也大势已去。1945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九)夜,在台藉翻译官杨文生的策划下,20多名台湾藉士兵与涠洲岛的郑仁甫等岛民共100多人,联合举行起义,捣毁日寇的哨所、电台、车库、日军海上挺进队、日军司令部等9个据点,歼灭日军20多人,缴获军用物资一批,并组建了“涠洲人民抗日守岛自卫队”。从此,结束了日寇在涠洲岛长达七年的法西斯统治。
★北海抗日烽火的启示
1、只有强军富国,才可避免挨打的屈辱历史
据有关资料载:抗战爆发时,中日战争力量相差悬殊。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是半殖民的半封建弱国,经济力、军事力、技术力以至组织力,都比日本差得多,中国许多武装力量甚至是用原始武器,与现代化的日军作战。
日本国土面积比中国小,自然资源也匮乏,连同受其控制与奴役的朝鲜、台湾在内,人口也不足1亿。但是日本科学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却比较高,1936年铁产量为309万吨,钢产量为640万吨,铜产量是8.7万吨。军火生产水平和能力很高,能制造战舰、航空母舰、巡洋舰、战斗机、轰炸机、舰载战机、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战车等。1937年日本飞机年生产能力约600架、坦克约200辆,在作战中可以保障军火源源补充。
而中国战前人口虽超过日本6倍多。但当时铁的年生产量不足10万吨、钢的年生产量不足千吨,铜年产量只有700吨。仅有很小的军火工业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小口径迫击炮、小型艇船等较小型武器装备,根本无法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火炮、坦克、机动车辆、舰艇等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外国购买。
在战争初期,日本可以动员使用的军事力量共约448万人,其中常备军约38万人、陆军17个师团、海军舰艇约190万吨、空军与海军飞机共2700余架。当时,日军用于侵华作战的师团,每个师团2.2万余人、马5800余匹、步骑枪约9500余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
“七七事变”爆发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计有陆军步骑兵191个师、52个旅、海军舰艇5.9万余吨、空军飞机300余架。国民党政府的总兵力约200多万人,但内部矛盾很多。政府军每师编制1万余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00余挺、火炮46门。
所以,抗战爆发时,由于中日战争实力相差太悬殊,日本几年间就侵占了半个中国。日寇飞机轰炸北海、合浦等地时,如入无人之境,因当地军队没有飞机大炮对付它。
历史告诉人们:战争的胜负,虽不只在于武器的优劣,但只有强军富国,才可避免挨打的屈辱历史。建国后为强军,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也要造出二弹一星;改革开放后,着重发展经济,也是为了增强国力。
2、只有政治清明,民族才有凝聚力,才可万众一心抗御外敌
从中国历史看,凡是政治腐败的政权,必定人心涣散社会凋零,民族难有凝聚力,当有外患时,国家安全难保,晚明、晚清和民国皆是如此。如民国时期国民党有几百万的军队,为何抵御不了小日本的侵略?为何败在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手下?因为国民党政治腐败,在民众中没有凝聚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代,也有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他们的治国之道,一般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采取了一些以人为本的措施,如放手改革弊政,整顿吏治,简政减吏;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减轻徭赋,平反冤案,赈荒惩贪等等。因此,在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凝聚力较强,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繁荣,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如:文景之治 即西汉文景时期,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文景之治”。如: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如: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史称“开皇之治”。如:贞观之治 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等等。
在当今中国,如何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民族是否有凝聚力,国家能不能在必要时万众一心抗御外敌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经济有较大发展,但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渐深入,“有形之手”的权重日益扩大。市场交换原则由经济领域被移植到政治、文化及社会领域。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少数部门屡禁不止,成为损害共产党与民众关系的突出问题之一。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而只有始终真抓实干坚持反腐倡廉,才能营造政治清明,也才能更好地契合民众的期待,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合法性和稳固性。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要使政治清明,防止官员腐败,使官员无法沦为祸国殃民的蠹虫,这得有赖于健全的制度监督、群众监督、巡视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从领导财产申报出发,逐步实现官员财产公开;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晒”三公的范围扩大;从约束政府职权到政治日趋透明。只要权力运作越来越透明化,确保民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当民族一旦有危难时,国家才有凝聚力,才可万众一心保家卫国,抵御外敌。
3、敬重和崇尚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才可筑牢精神支柱
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战线,都涌现出不少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鲁迅、毛泽东、董存瑞、黄继光、钱学森、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等。这些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对我们的民族英雄心存一份敬重,这是不可触碰的道德底线,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尊重。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不少民族英雄,如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在北海的抗日斗争中,也涌现出不少如翁照垣、周大强等抗日英雄。我们敬重和崇尚这些民族英雄和抗日英雄,便会产生一种崇高的信仰。有了这种爱国信仰,便可油然而生英雄主义精神,便可在必要时为国家为民族视死如归。有了这种爱国信仰,便可无所畏惧,能催生出无穷的勇敢和智慧。
崇高信仰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打败一切侵略者的力量之源,是我们永不言弃的优良传统,始终是我们国家和军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朝鲜战场上,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何能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就是因志愿军有这种崇高信仰,有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并善于运用毛泽东的治军思想和战法。
凡要颠覆一个政权,必先颠覆他们的历史;凡要毁掉一个民族,必先毁掉他们树立的英雄。不懂历史的民族就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就没有魂。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对于亵渎和贬损民族英雄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不能允许的。思想防线的失手是最危险的失手。军防不稳一打就垮,思想防线不稳不打自垮。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我们必须吸取苏联解体的沉痛历史教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抹黑英雄、撕裂中国文化传承、毁灭中国民族精神的行为作斗争!并在传承中构建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
我们要敬重和崇尚抗日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要以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质为榜样,树立崇高的信仰,才可筑牢我们的精神支柱,才可完成无数英烈崇高的未竞事业。让我们在缅怀中警醒,把民族英雄的精神融入民族的基因血脉里,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这也是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征文提供单位:北海市文化促进会 征文作者:王戈
「北海老干部工作」 2015-12-09 08:50:27 来源:市委老干部局
■日寇的暴行及北海抗日烽火的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北海的抗日烽火和日寇在北海的暴行,主要集中反映在1936年9月3日刺杀日本间谍的“九·三北海事件”、 1941年3月3日寇登陆北海奸淫掳掠6天的“北海三·三血腥周”、以及日寇侵占涠洲岛数年之久的法西斯暴行等几个历史层面上。在民族危难关头,北海人民受尽磨难,也顽强奋起抗击外敌,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日寇的暴行及北海的抗日烽火,虽然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这些历史事件,却给人们留下很多有益的启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忘历史,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和启示,是对历史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九·三北海事件”的抗日风波
1936年8月,抗日反蒋的十九路军进驻北海,受到北海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当时住在珠海路丸一药房的日侨老板中野顺三,已潜伏在北海20多年,有一妻一妾及子女共十人。他以开铺卖药品、眼镜、玩具为掩护,暗地为日寇收集中国的军事、经济等情报。当十九路军获悉中野顺三有间谍行为后,为了打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保卫国家安全,翁照垣等将领决意刺杀中野顺三。
经周密谋划和调查准备,由北海藉周大强等7名军人组成的便衣行动队,于9月3日下午约7时多,以买药为名冲入位于珠海路的丸一药房。便衣行动队分成三组,两人把守大门,两人用枪槭控制中野家属,周大强等三人上楼用匕首刺杀了日本间谍中野顺三。北海市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后,即派保安队长吴吉标带领其他警员多人前往查验。在发案现场,除身上刺了七刀的中野顺三外,其他人没有受到伤害,也没发现屋内有物品损坏或损失,但调查不出搞刺杀的是些什么人,有什么背景,有何刺杀目的等案情。
事后,于9月7日,合浦县代县长林宗汉将事件简况向广东省民政厅汇报(解放前北海合浦属广东省管辖);于9月10日,合浦县县长王仁宇再将事件的续况向广东省民政厅汇报。广东省民政厅随后以呈字第三四七号文,向广东省政府作汇报(见附件1、2、3,此文件原存放在广东省档案馆)。
消息传出后,日本方面向国民党外交当局提出抗议,并单方面派军舰赴北海相威胁。国民党派外交部两广特派员刁作谦的秘书凌士芬,乘军舰于9月12日到北海调查。北海各界群众召开反对蒋介石政府亲日卖国外交政策的动员大会,有数千市民和学生到海关码头抗议凌士芬到北海调查,十九路军也广为布防,在海边沙滩上挖了一个个深坑作掩体,士兵荷枪实弹严阵以待,气氛极为紧张。凌士芬上岸后,示威群众将其围得水泄不通,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反蒋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鉴于北海军民抗日反蒋情绪之高涨,凌士芬调查不果,乘“福安舰”离开北海。不久与日舰“嵯峨号”相遇,说明利害后,一同驶离。
随后,日本一方面向国民党政府施压,逼其妥胁调走驻防在北海的反蒋抗日的十九路军;另一方面派出巡洋舰、驱逐舰等6艘日舰到北海进行军事威胁。9月23日,中方凌士芬和日方调查员等人会同登岸调查两天,曾到中野顺三的 ▲ 附件1:广东省民政厅呈字第三四七号文之一
住宅查勘,还到市郊中野顺三的墓地当众开棺检查。因中方出示了事后法国医院(院址在今北海市解放路原广慈医院处)的医生及合浦地方法院(院址在今茶亭路北海市中级法院处)的检验证书后,日方才不重新翻尸检验。日寇随后将中野顺三的尸体火化,并将中野顺三的妻妾及子女共10人带走。
日方因得不到当地军民的支持和协助,无法弄清事件的真相。直到1936年12月31日,中日双方才正式外交换文结案。由国民党政府给予中野顺三遗属三万元抚恤费了事。
“九·三北海事件”,是十九路军的爱国将士,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在北海各界群众的支持下而采取的一次抗日正义行动,是北海人民抗日救国力量的一次大检阅。它对北海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北海“三·三”血腥周的日寇暴行
1941年3月初,盘踞在涠洲岛的日军为了抢劫战略物资,破坏北海的抗日救亡运动,于3月1日至2日,数次派几艘武装汽艇到北海海面试探我军防卫力量。
1941年3月3日凌晨3时,知我防务空虚的日军派来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5艘,登陆艇和汽艇20余艘,分三路在北海登陆。一路在冠头岭附近,抢占北海的制高点;一路在高德岭底登陆,卡断北海与廉州的通道;一路在外沙、海边街一带登陆。共出动海军陆战队士兵1,000多人,在北海奸淫掳掠6天。日寇登陆后,首先占领电报局控制通讯部门,随即大肆抢劫商店 ▲ 附件2:广东省民政厅呈字第三四七号文之二
和挨家挨户对市民洗劫,港内停泊的货船和渔船,不是被日寇抢走,就是被其洗劫后焚毁。男子则被拉为役夫,在日军的刺刀和皮鞭下连续几昼夜把日军抢来的金属器物、布匹、棉被、食盐、粮油、畜禽等一包包抬上敌人的运输舰。女子则被缚入兵营,惨遭轮奸。日军并通令英、法、美、德等国在北海的教会,不准收容难民。除在城镇掳劫外,日寇还到高德、马栏、翁山、平阳等附近农村奸淫掳掠,劫掠粮食、牲畜、家禽等物资。
据1941年3月8日和3月11日合浦出版的《粤南日报》报道:“北海已成人间地狱,妇女遭奸污,财物概洗劫……”日军在北海“屠杀乡村民众不下百人,焚劫地角渔艇三百余只……”又据1942年3月8日《粤南日报》头版《“三·三”劫后周年……》一文载,在这短短的6天中,日寇在北海杀死男女群众数百人,烧毁房屋数百间,抢走和烧毁的船只四百余艘,掠走的物资价值一千万元以上,全部损失无数计算。日寇在北海蹂躏6天,使北海百年元气耗伤殆尽,已成毫无生气的死市。
北海“三·三”血腥周,奇耻难忘!日军的罪行罄竹难书!这也是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方针造成的恶果。
★日寇侵占涠洲岛的暴行
日寇为全面侵华,于1938年秋,在华南占领广州后,进而要占领海南岛和涠洲岛。1938年9月11日(闺农历7月18日),几百名日军乘坐军舰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登上涠洲岛奸淫掳掠,杀人过百。岛上几千居民几天内至少外逃三分之二,日寇蹂躏20天后方撤离。
为了赶走岛上的居民霸占涠洲岛,1938年12月上旬,有一天早上还未天亮,日寇的两艘军舰突然驶进涠洲岛海面,封锁了南氵万 港口。时值秋 ▲ 附件3:广东省民政厅呈字第三四七号文之三
讯,很多海南、钦县等外港船也集中在那里。日舰猛烈向渔船开炮,还拨汽油烧船,顿时港口数百艘渔船火光冲天,一片火海。日寇的滔天罪行,令多少人欲哭无泪,令多少人妻离子散。
1939年1月2日,日寇第三次在涠洲岛登陆,并盘踞了7年之久。日寇在涠洲岛实行野蛮的法西斯统治,利用当地的劣绅流氓充当汉奸做帮凶,组设伪中华维持会,推行连环受罪的保甲制度:当一人出事,全家遭殃;一户出事,十户受罪。日寇的血腥统治,骇人听闻的刑罚有好几种:吊打、狗咬、火烧、活埋、枪杀等等。强奸暴行更令人发指。幼至十一二岁的女孩,老至六七十岁的老太婆,也成为这些野兽蹂躏和凌辱的对象。据《海岛怒火》一书 “附录”载,日寇在涠洲岛的罪行,据不完全统计:遭毒打的群众有1600人,被强迫劳役的有2623人,被枪杀的群众有112人,仅在横岭村被生埋的群众有500多人,其他还有强奸妇女、烧毁房屋和烧毁渔船等罄竹难书的暴行,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日寇还在涠洲岛坎仔村附近修建军用机场,成立日寇第十一航空基地,隶属海南岛海口市日本海军司令部管辖。日寇侵占涠洲岛的七年时间,数百次动用飞机、军舰封锁北部湾海面和轰炸内地,并用涠洲岛作侵略跳板,不断飞炸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越南等地,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从涠洲岛起飞的日本飞机对内地轰炸的罪行,文献记载不少。据《合浦文史资料》第六辑《抗日战争期间廉州防空及敌机狂炸见闻忆述》一文载:“1938年3月2日上午七时至下午七时许,敌机每次九架轮流轰炸县城。上午炸沙街尾(今西华路和康乐街),学宫街至小南门(今青云路和解放大道)一带,毗邻小南门城基内外两侧及附近的骊珠戏院(今还珠戏院)、下仓口街、准提庵(今县邮电局内)等处均有中弹;下午炸上街、下街、新街菜市一带,北河塘、西安社附近,以至萎行街也着弹,炸毁民房多间,共炸毙居民十余人。据当时目击者说:这天敌机投弹逾百枚,人民伤亡、房屋倒毁数目无法统计……从1938年秋至1943年春的几年间,敌机在廉州城内外多次空袭轰炸、扫射,炸死炸伤我居民以及炸毁房屋、财产等,虽无确实数字可计,但从上述情况来看,足以窥见当日日寇对我廉城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据1942年10月29日《粤南日报》报道:“敌军连续轰炸县城,造成空前浩劫……”。
除合浦县城外,北海商埠也受到日本飞机沉重打击。据《北海文史》第四辑的《抗日期间日军对北海的侵占及封锁》一文载:“在1938年和1939年的两年间,日军在北海港区域烧毁和击沉北海、廉州、钦州、廉江等地的渔船几百艘,其中,北海的渔船被敌人烧毁45艘,杀戮渔民310人……1940年6月,日军飞机在一次例行轰炸中,扔炸弹落入北海市中心区——中山西路大水沟附近(旧文明路菜市),炸死70余人,当场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这就是北海历史上有名的‘大水沟惨案’。”
因此,日寇侵占涠洲岛,不但给涠洲岛人民、也给内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日寇的暴行,也激起内地人民和涠洲岛人民的极力反抗。
1944年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日寇的侵华战争,在我国军民的抗击下也大势已去。1945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九)夜,在台藉翻译官杨文生的策划下,20多名台湾藉士兵与涠洲岛的郑仁甫等岛民共100多人,联合举行起义,捣毁日寇的哨所、电台、车库、日军海上挺进队、日军司令部等9个据点,歼灭日军20多人,缴获军用物资一批,并组建了“涠洲人民抗日守岛自卫队”。从此,结束了日寇在涠洲岛长达七年的法西斯统治。
★北海抗日烽火的启示
1、只有强军富国,才可避免挨打的屈辱历史
据有关资料载:抗战爆发时,中日战争力量相差悬殊。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是半殖民的半封建弱国,经济力、军事力、技术力以至组织力,都比日本差得多,中国许多武装力量甚至是用原始武器,与现代化的日军作战。
日本国土面积比中国小,自然资源也匮乏,连同受其控制与奴役的朝鲜、台湾在内,人口也不足1亿。但是日本科学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却比较高,1936年铁产量为309万吨,钢产量为640万吨,铜产量是8.7万吨。军火生产水平和能力很高,能制造战舰、航空母舰、巡洋舰、战斗机、轰炸机、舰载战机、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战车等。1937年日本飞机年生产能力约600架、坦克约200辆,在作战中可以保障军火源源补充。
而中国战前人口虽超过日本6倍多。但当时铁的年生产量不足10万吨、钢的年生产量不足千吨,铜年产量只有700吨。仅有很小的军火工业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小口径迫击炮、小型艇船等较小型武器装备,根本无法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火炮、坦克、机动车辆、舰艇等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外国购买。
在战争初期,日本可以动员使用的军事力量共约448万人,其中常备军约38万人、陆军17个师团、海军舰艇约190万吨、空军与海军飞机共2700余架。当时,日军用于侵华作战的师团,每个师团2.2万余人、马5800余匹、步骑枪约9500余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
“七七事变”爆发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计有陆军步骑兵191个师、52个旅、海军舰艇5.9万余吨、空军飞机300余架。国民党政府的总兵力约200多万人,但内部矛盾很多。政府军每师编制1万余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00余挺、火炮46门。
所以,抗战爆发时,由于中日战争实力相差太悬殊,日本几年间就侵占了半个中国。日寇飞机轰炸北海、合浦等地时,如入无人之境,因当地军队没有飞机大炮对付它。
历史告诉人们:战争的胜负,虽不只在于武器的优劣,但只有强军富国,才可避免挨打的屈辱历史。建国后为强军,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也要造出二弹一星;改革开放后,着重发展经济,也是为了增强国力。
2、只有政治清明,民族才有凝聚力,才可万众一心抗御外敌
从中国历史看,凡是政治腐败的政权,必定人心涣散社会凋零,民族难有凝聚力,当有外患时,国家安全难保,晚明、晚清和民国皆是如此。如民国时期国民党有几百万的军队,为何抵御不了小日本的侵略?为何败在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手下?因为国民党政治腐败,在民众中没有凝聚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代,也有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他们的治国之道,一般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采取了一些以人为本的措施,如放手改革弊政,整顿吏治,简政减吏;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减轻徭赋,平反冤案,赈荒惩贪等等。因此,在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凝聚力较强,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繁荣,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如:文景之治 即西汉文景时期,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文景之治”。如: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如: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史称“开皇之治”。如:贞观之治 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等等。
在当今中国,如何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民族是否有凝聚力,国家能不能在必要时万众一心抗御外敌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经济有较大发展,但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渐深入,“有形之手”的权重日益扩大。市场交换原则由经济领域被移植到政治、文化及社会领域。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少数部门屡禁不止,成为损害共产党与民众关系的突出问题之一。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而只有始终真抓实干坚持反腐倡廉,才能营造政治清明,也才能更好地契合民众的期待,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合法性和稳固性。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要使政治清明,防止官员腐败,使官员无法沦为祸国殃民的蠹虫,这得有赖于健全的制度监督、群众监督、巡视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从领导财产申报出发,逐步实现官员财产公开;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晒”三公的范围扩大;从约束政府职权到政治日趋透明。只要权力运作越来越透明化,确保民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当民族一旦有危难时,国家才有凝聚力,才可万众一心保家卫国,抵御外敌。
3、敬重和崇尚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才可筑牢精神支柱
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战线,都涌现出不少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鲁迅、毛泽东、董存瑞、黄继光、钱学森、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等。这些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对我们的民族英雄心存一份敬重,这是不可触碰的道德底线,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尊重。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不少民族英雄,如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在北海的抗日斗争中,也涌现出不少如翁照垣、周大强等抗日英雄。我们敬重和崇尚这些民族英雄和抗日英雄,便会产生一种崇高的信仰。有了这种爱国信仰,便可油然而生英雄主义精神,便可在必要时为国家为民族视死如归。有了这种爱国信仰,便可无所畏惧,能催生出无穷的勇敢和智慧。
崇高信仰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打败一切侵略者的力量之源,是我们永不言弃的优良传统,始终是我们国家和军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朝鲜战场上,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何能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就是因志愿军有这种崇高信仰,有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并善于运用毛泽东的治军思想和战法。
凡要颠覆一个政权,必先颠覆他们的历史;凡要毁掉一个民族,必先毁掉他们树立的英雄。不懂历史的民族就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就没有魂。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对于亵渎和贬损民族英雄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不能允许的。思想防线的失手是最危险的失手。军防不稳一打就垮,思想防线不稳不打自垮。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我们必须吸取苏联解体的沉痛历史教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抹黑英雄、撕裂中国文化传承、毁灭中国民族精神的行为作斗争!并在传承中构建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
我们要敬重和崇尚抗日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要以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质为榜样,树立崇高的信仰,才可筑牢我们的精神支柱,才可完成无数英烈崇高的未竞事业。让我们在缅怀中警醒,把民族英雄的精神融入民族的基因血脉里,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这也是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征文提供单位:北海市文化促进会 征文作者:王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