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光影铁证 血泪抗争」

2015年10月25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hnrb.hinews.cn/html/2015-08/15/content_4_1.htm
『海南日报』 2015年8月15日  本报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张玲  
                     本版图片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局提供
■披露罕见图片档案,聆听历史正义回响
 光影铁证 血泪抗争

【图片】经过英勇抗战,琼崖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赢得了最后胜利
【图片】琼崖独立总队战士在根据地里进行军事、文化学习
【图片】1938年2月11日,一批泰国华侨青年自曼谷乘船回国参加抗战
【图片】1945年6月在乐东县番阳(现属东方县)复办的琼崖抗日公学旧址
【图片】日寇铁骑践踏海南
【图片】日军占领文昌县政府
【图片】空袭海南的日本战机
【图片】日军对莺歌海发动猛烈攻击
【图片】日本海军第5舰队从琼州海峡北岸驶抵三亚
 
  历史永远铭记那一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读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遥远的海南战场也响起了最热烈的欢呼声。
  日前,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广东等地,争取到一批日军侵琼时期在海南战场拍摄的图片档案。今天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报特选取部分日军侵琼罪行以及琼岛军民矢志抗战的历史图片予以刊发,引领读者聆听正义的回响。

★敌我力量悬殊
  “这批图片档案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日军侵琼历史,许多画面在我们看来十分痛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许达民告诉记者,在这批珍贵档案中,绝大部分图片不曾公之于众,它们的到来,为海南党史和档案部门丰富馆藏、资政育人,激发民众爱国热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手中拿着的几张白照片已经显出斑驳的痕迹,却依旧能够清晰地展示1939年2月10日凌晨,兵强马壮、武器精良的日军从原琼山县天尾港登陆时,有备而来、气势汹汹的模样。
  一张照片显示,几架轰炸机直接降落在海滩上。这张照片同时为党史工作者解开了一个谜团——据亲历者讲述,在日军登陆当天发生的潭口渡口阻击战中,我方遭到了敌机轰炸。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敌机从何而来、在哪停靠、如何补给均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许达民认为,这张照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敌机是在天尾港停靠补给后直接投入战斗的。
  “由于海南战场条件艰苦,图片史料相对匮乏,而有些史实是文字无法完整概括和叙述的。”许达民认为,这批图片档案反映了孤岛作战敌我力量悬殊之大,也反映了日军侵琼野心之膨胀、手段之残暴,将成为琼崖人民视死如归投入抗战的又一有力佐证。

★抗日热潮激荡
  抗日救国之号召、歼除日寇之决心已然在深陷苦痛的200万琼崖儿女心中扎根——琼崖抗日独立队、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南洋华侨机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挽手紧紧站在了一起。
  省档案局副局长刘玉峰指向图片档案中的《新加坡琼州会馆筹赈会捐款文件》、《旅暹琼侨工友救国后援会捐款文书》告诉记者,就连受条件限制未能回国抗战的华侨们也纷纷寄来了血汗钱,帮助抗战队伍摆脱缺医少药、缺弹少粮之苦。“继续努力,源源接济”几个苍劲大字鼓舞人心。
  据统计,在日军战败投降时,由琼崖共产党人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占全岛三分之二的领土,覆盖人口达二分之一。一寸山河一寸血,是琼崖儿女不惜以“一人换一人”为代价,守住了如今涛声依旧的万里乡关。

       (本报海口8月14日讯)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