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切な表現に該当する恐れがある内容を一部非表示にしています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

2016年07月13日 | 台湾
http://www.knowlegde.ipc.gov.taipei/ct.asp?xItem=660048&CtNode=7436&mp=cb01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2010/1/4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是指太魯閣族祖先在一百多年前,於中央山脈與日軍警抗戰的輝煌歷史。在日本官方的文獻裡,稱之為太魯閣討伐,意指將太魯閣族人當犯人來看待。但對太魯閣族人來說,是為了悍衛土地、生存及習俗與入侵的日本軍警發生一連串的抗爭。例如新城(1896年12月)、三棧(1897年1月)、加灣(1897年2月)、威利(1906年)、及太魯閣族抗日戰役(1914年5月起至8月底),特別是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最為耗大的戰爭。這也證明日本據臺近20年(1914年)後,最後向日本降服的族群就是太魯閣族。

  1895年日本殖民政府拿下臺灣,中央山脈的原住民並未順服,太魯閣族更是其中最強悍的族群,日方雖多次發動征伐,卻屢遭失敗。在日本佔據臺灣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896年起至1914年期間,日本用軍力及新式兵器來對原始無武裝的太魯閣族進行入侵的軍事行動,先後28次。其中1914年5月31日深夜發動的所謂「太魯閣征伐軍事行動」,動用20,748軍警與太魯閣族人作戰80餘日,是日本征伐臺灣原住民中最久的戰爭。

  為徹底征服臺灣原住民,日本政府持續推動第二個「五年理蕃計畫」。計畫由四方面同時進行:

  設置12推進隘勇線,封鎖太魯閣族獲得日用品、槍枝及彈藥。
  開闢山路38條。
  圍剿掃蕩21次。
  調查地理,測繪地圖。

  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率軍對太魯閣族宣戰,他採取高壓手段,並從1908年開始組織作戰準備,想用威脅或脅迫的方式來鎮壓:
  1908年 從和平開始進入。
  1910年 從奇萊山開始進入。
  1913年3月 從合歡山開始進入。
  1913年9月 由總督親自率領,在陸軍協助下做詳細計劃,從合歡山、能高山、南湖大山、塔次基里(今崇德)、和平等同時進入山區,另一支從木瓜溪上游進入。

  以上五次探險路徑艱苦,山難不斷,失蹤軍警88名,凍死34名,亦常遭遇太魯閣族人的襲擊。佐久間左馬太對太魯閣族的戰役於1914年5月開始,以警察部隊及陸軍部隊同時兵分三路進行作戰圍剿。東部由警察部隊分二隊:由永田為隊長從塔次基里(崇德)沿溪掃蕩,並繼續向內太魯閣族居住區域挺進與合歡山方面的陸軍部對會合。另由松山所率領的警察部隊向巴托蘭(Btulan)方面進攻,以銅門與文蘭為起點向奇萊山進攻與陸軍會合,帶給巴托蘭(Btulan)人壓迫。兩部隊均配有野戰砲、山砲、臼砲、迫擊砲、三八式機槍三十九門,其裝備非常齊全及精良。西部以陸軍部隊為主,由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督陣,以木下宇三郎少將為參謀,平岡少將、荻野少將為第二守備司令官,並命令向合歡山、畢綠山、奇萊山主北峰進攻內太魯閣族。攻擊巴托蘭太魯閣族,與花蓮及新城方面西進的警察部隊呼應。

  太魯閣族人擅長打游擊戰,利用地形巧妙敏捷地出沒,從山間、樹蔭襲擊,頑強抵抗。6月12日平岡部隊所率領的陸軍部隊,與松山所率領的警察部隊會合。6月29日荻野所率領的陸軍部隊,與永田所率領的警察部隊會合,情勢大致底定,以破竹之勢進攻,太魯閣族抗日抗戰由此進入高潮。此役佐久間左馬太於6月26日於砲火中弓箭密集下跌落三十餘公尺深谷受傷(此點族人耆老的流傳說是被亂槍及亂箭擊中而死的)。

  日方死傷250人,沒收的槍械6300挺。雖然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就此結束,但仍然追擊逃向南澳及道賽方面的太魯閣族人壯丁,展開第二次作戰,松山部隊對付道賽方面的太魯閣族壯丁,而永田對付南澳方面的太魯閣族。警察隊田凡部隊與陸軍平岡少將所率部隊協助搜取槍枝,7月1日下達命令,7月19完成任務,8月13日作戰結束,並將最頑強Tpdu(天祥)附近各社一一撫平。

  日本政府統治臺灣五十年,但統治太魯閣族才三十二年。日本政府以好管理為藉口,開始勸誘遷居平地,但於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之後,為防止族人再次團結起來抗日,自1931年起至1937年強迫族人遷居現址,包括秀林鄉行政區域:和平村、崇德村、富世村、秀林村、景美村、佳民村、水源村、銅門村、文蘭村,萬榮鄉行政區域:西林村、見晴村、萬榮村、明利村、紅葉村及卓溪鄉行政區域:立山村,另外有部份族人被遷居至漢人居住區域之吉安鄉行政區域:慶豐村、福興村、南華村,在遷居時,採取混居政策,來破壞太魯閣族的社會結構及傳統文化(金清山撰述,2006)。

★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
 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概約可分為四個時期(宋卓立,2007):

第一個時期(萌芽期)
  自三百年前族群東遷向東部花蓮山區移動開始,到日本殖民政府1895年於臺灣始政為止,太魯閣群(Truku)、德克達雅群(Tgdaya)、道澤群(Tauda)等三群離開南投祖居地之後,受到崇山峻嶺的阻隔,與原鄉極度缺乏互動往來的機會,各種客觀外顯的文化特徵演變出現歧異,與文化原型脫節,逐漸萌生特有的太魯閣意識。

第二個時期(發展期)
  自日本殖民政府1896年於臺灣推動理蕃政策開始,歷經「太魯閣事件」、「集團移住政策」,以及近代我國政府「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一連串的重大歷史事件成為太魯閣族的歷史集體記憶,形塑出太魯閣族族群意識的原型並成長發展。

第三個時期(成熟期)
  從1996年7月10日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舉辦的正名研討會開始,第一次以組織型態推動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此時的太魯閣族族群意識已趨近成熟,族群菁英已嫻熟的運用組織並結合政治上的影響力,動員族群力量達成正名目標。

第四個時期(再發展期)
  則是完成正名之後,刺激西部賽德克族人亦隨即在2008年4月23日成功脫離泰雅族獨立,族群菁英順利完成階段性目標,而內部尚存德克達雅群(Tgdaya)、道澤群(Tauda)二小群的認同歧見,以及後續原住民自治運動政經利益的重分配問題,使太魯閣族認同有再發展的趨勢。

  正名太魯閣族的過程,由於族群內部以Truku群為主的族人傾向於以「太魯閣族」、以及以Tgdaya及Tauda群為主的族人傾向以「賽德克族」作為族群名稱,因而展開了內部間的衝突與對話。而推動正名「太魯閣族」主要的花蓮縣秀林與萬榮兩鄉,則透過行政系統推行連署。2003年5月,在未經過內部三群的充分溝通與討論、以及在原民會族群認定小組的審議前,反而由當時的行政院長,在選舉造勢場合宣佈同意正名為太魯閣族,造成同屬族群內部一片譁然,與日後不休的爭議。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