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切な表現に該当する恐れがある内容を一部非表示にしています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と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焦点访谈走进万宁月塘村 采访“三·廿一”惨案幸存者」

2015年12月12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5/07/12/017681444.shtml
「南海网 」2015-07-12 21:23:59   南海网万宁7月1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高鹏)
■焦点访谈走进万宁月塘村 采访“三·廿一”惨案幸存者
 专题:孤岛抗战 琼崖壮歌——南海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报道

  万宁月塘村的水泥路村道上老人在慢悠悠地挪着步伐,小孩在嬉戏追逐,绿树掩映下依稀可见村民的屋舍,草木葳蕤,一副安详静谧的画面。但是在70年前的1945年农历3月21日的早晨,万城据点的日军、伪军闯入村中,刺杀月塘村的223名村民,其中190人死亡,33人幸存,目前健在14人。
  正值“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7月12日,上午10点,央视焦点访谈走进万宁月塘村采访月塘村“三・廿一”惨案幸存者。
  据了解,月塘村位于万宁南面约3公里处,是万城镇革命老区村,1939年日军便到万宁驻扎。1945年5月2日(农历3月21日),天刚蒙蒙亮,驻万城的日军、伪军共300人以村内有共产党活动为由,将村子包围得水泄不通。日军进村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烧毁房屋30多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头发花白的朱进春,今年80岁,人称“朱八刀”。这并不是一个江湖称谓,而是一个惨痛的铭记。9岁的时候他的后背被日本兵刺了八刀,逃跑时又被打了一枪。正是因为中弹后的他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日本军误以为朱进春已经死亡,他才得以幸存,但却与亲爱的家人阴阳两隔。
  据老人朱进春回忆,那天早晨,自己和两个弟弟正在屋前玩耍,一个日本兵突然闯入家中,还来不及看清这个日本兵的面容,两个弟弟便被日本兵刺中。4岁多的朱亚印当场被刺死,而弟弟朱进二当时被刺后没有致命,一直呻吟,因无人救治,到了当天晚上才死。
  弟弟被刺杀时朱进春被吓傻了,两个弟弟遭刺杀后,自己紧接着被日军刺中8刀,所幸都不是要害部位。求生意识强烈的朱进春撒腿往祖屋方向跑,当时家里祖父母、父母等人都在祖屋里。日本兵穷追不舍,当朱进春跑上台阶时,后背中了一枪,子弹从前胸穿出,他坚持着跑了几步便倒下昏迷了。下午4点多,下了一场大雨把朱进春浇醒,这时才发现家里8口人都遇难身亡。
  撩起衣服,还能看到朱进春老人前胸上的刺刀印记和后背上子弹穿透的伤疤。老人表示很痛恨日军,在抗日胜利时年幼的他见到日军总会捡石头丢向日军俘虏。朱进春经常给后辈人讲这些惨痛的经历,希望他们要牢记历史,不要忘记耻辱。
  另外一位幸存者朱建华,今年71岁,刚出生8个月便遭遇了“三・廿一”惨案这场浩劫,当时睡摇篮里被刺4刀奇迹生还,多亏事后父母找草药敷伤口才得以救治,左右胳肢窝、还有右大腿和下体部位,都有刀伤。但是当天朱建华的胞兄、3个堂哥、三伯母等6口人全被杀害。
  到月塘村寻访抗日期间故事的人们在“三・廿一”惨案纪念碑前驻足瞻仰,哀悼先人。据悉,2007年10月,来海南调查日军侵琼真相的日本学者佐藤正人,多次走访月塘村,并协助村里建起高5.5米、宽3米的纪念碑,以示历史真相。为铭记这段历史,2014年4月万宁市万城镇月塘村村民经讨论,决定农历三月廿一为该村公祭日,当日,该村每户一名代表参加悼念会,谨记历史,并停止所有的娱乐活动。
  幸存的老人们坐在树荫下闲话家常,村里的年轻人们也在进进出出忙着生计,一派祥和,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里讲述那动荡年岁里的血泪往事,越发显得平淡日子的弥足珍贵。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の熊野市に対する抗議・要請

2015年12月11日 | 紀州鉱山
■抗議・要請
     2015年11月8日
     熊野市長   河上敢二 さま
     熊野市教育長 倉本勝也 さま

                  紀州鉱山の真実を明らかにする会
                  第8回追悼集会参加者一同

 わたしたちは、1997年2月の会の結成以来、朝鮮から紀州鉱山に連行され過酷な労働を強いられた1000人以上に及ぶ朝鮮人労働者の歴史について調査を進めてきました。そして2010年3月に紀州鉱山で亡くなった朝鮮人を追悼する碑を建立し、それ以降毎年追悼集会を開催して、本日、8回目の追悼集会を迎えました。
 今回の追悼集会には、紀州鉱山で働かされた朝鮮人の出身地のひとつである慶尚北道の道議会のみなさんが参加されました。紀州鉱山に連行され労働を強いられ犠牲となった朝鮮人の韓国の遺族のかたがた、そしてその出身地の地域や議会がこの追悼集会に強い関心のまなざしを向けています。
 当会が独自に調査を進めた結果、これまでのところ、少なくても朝鮮人労働者とその家族35名が紀州鉱山で亡くなったことが明らかになっています。しかし、この35名の方の遺骨の所在も、死亡の状況や原因についてもほとんどわかっていません。
 わたしたちは旧紀和町、そして熊野市がこれらの朝鮮人の追悼碑の建立に取り組むよう働きかけてきましたが、貴職らは誠実に応答しませんでした。 
 わたしたちはやむなく、会で独自に土地を確保し、追悼碑を建立して、2010年3月28日に除幕集会を開催しました。ところが、この土地に対して、熊野市長は固定資産税を求めてきました。
熊野市への朝鮮人強制連行、熊野市での朝鮮人強制労働という歴史について、熊野市が責任をもってその事実を究明し、犠牲者を追悼することは当然のことであるにもかかわらず、貴職はその責務をはたさないばかりか、市民団体が心ある多くの人びとの寄金によって入手した追悼碑の土地に課税をするという、無恥で理不尽なことをしました。
 わたしたちはその不当性を公の場で問うために2011年3月18日に三重県津地裁に訴訟を提起しました。この訴訟の提起は日本の社会だけでなく、韓国にも大きな反響を呼び起しました。紀州鉱山に強制連行された人たちの故郷の江原道および慶尚北道の道議会では、わたしたちの会による提訴を支持し、熊野市による固定資産税の課税の撤回を求める決議がなされています。また慶尚北道の道議会議員団が2012年4月に三重県と熊野市を訪れ、三重県の不動産取得税と熊野市の固定資産税の課税を撤回するよう求めました。慶尚北道の道議員団は今回8回目の追悼集会に参加するため、熊野への二度目の来訪をおこないました。
 以上の経緯を踏まえて、熊野市のこれまでの不当な対応に抗議するとともに、改めて以下のことを要請します。

 1 熊野市紀和鉱山資料館に、紀州鉱山への朝鮮人強制労働、紀州鉱山での朝鮮人強制
  労働に関する資料を展示すること。
 2 紀州鉱山への朝鮮人強制連行、紀州鉱山での朝鮮人強制労働についての調査を進め
  ること。
   石原産業が1946年に三重県内務部に提出した朝鮮人労働者についての「報告」はきわ
  めて不正確なもので、この「報告」に「逃亡」したと書かれている千炳台さんは紀和町で死
  亡していることが判明していますが、旧紀和町は、私たちが千炳台さんの埋火葬許認可
  書の開示を要望したにもかかわらず、この要望を拒否し続けてきました。
 3 熊野市は、紀州鉱山での朝鮮人犠牲者を、今後どのようなかたちで追悼するのか、そ
  の内容を具体的にあきらかにすること。

 昨年の7回目の追悼集会ではこの同じ要請を貴職に対して行ったにもかかわらず、貴職は当会への回答を1年近く経過した今日までおこなっていません。
 市民の要望に答えるという行政の基本的な責務を放棄するこのような態度は許すことのできないものです。

 さらに加えて、倉本教育長に対して以下の質問を行います。
 昨年9月25日の熊野市教育委員会で、鉱山資料館に紀州鉱山の朝鮮人の強制労働に関する資料の展示についての教育委員の質問に対して、杉松前教育長は、「鉱山の資料館として、昔こういう方達がはたらいていたことで写真を飾ることは構わないと思います」と答えています。
 この答弁について以下に質問します。
 1 倉本教育長は、鉱山資料館にすでに英国人捕虜の鉱山労働に関する写真の展示がある
  のは御存じでしょうか。
 2 杉松前教育長は、これまで当会が紀州鉱山における朝鮮人の強制連行・強制労働につ
  いてくりかえし要請してきた経過を承知のうえで、このような答弁をしたのでしょうか。
  倉本教育長はこの答弁と同じ考えなのでしょうか。
 3 「鉱山資料館に写真を飾ることは構わない」と答弁するに当たって、教育委員会はこ
  の件に関してどのような調査をおこない、どのようなことを確認したのでしょうか。
 4 倉本教育長は、鉱山資料館の道路を挟んだ斜め向かいに紀州鉱山で亡くなった朝鮮人
  を追悼する碑が建てられていることをご存知でしょうか。また、熊野市がこの土地に対
  して、固定資産税を課していることをご存知でしょうか。

 上記の要望と質問に対する回答をかならず12月28日までに文書で求めます。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木本の会」の熊野市に対する抗議・要請

2015年12月10日 | 木本事件
■抗議・要請  
    2015年11月7日
    熊野市長   河上敢二 さま
    熊野市教育長 倉本勝也 さま

      三重県木本で虐殺された朝鮮人労働者(李基允・相度)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会
      第22回追悼集会参加者一同

 本日、わたしたちは木本トンネル入り口の追悼碑の前で22回目の追悼集会を開催しました。
 木本町(現熊野市)でお二人を殺害したのは在郷軍人会や消防組などの地元住民の組織であり、その組織に出動を指示した木本町長はお二人の殺害に重大な責任を負っています。
 したがって貴職らは地元行政機関の責任者として「事件」の原因を究明し、遺族に謝罪し、このような事件が2度と起きないような人権教育に真摯に取り組む責務があります。
 私たちは会を結成した当初から、熊野市に対し、地元の行政機関として、この事件がなぜ起きたのかについて地元住民とともに考え、地元の歴史教育に積極的に取り組むべきであると述べてきました。そしてつぎのような課題を提起してきました。
 1 『熊野市史』における「木本トンネル騒動」の記述で、地元の住民がとった行動
  を「誠に素朴な愛町心の発露」として弁護する文言があることを指摘し、この文言
  を削除すると同時に、『熊野市史』の記述全体を再検討すること。
 2 お二人の追悼碑を建立するために、熊野市が土地を確保し建立の資金を市民から
  募って、追悼碑の建立活動に取り組むこと。
 3 地元で「木本事件」を考えるための歴史教育・人権教育に積極的に取り組むこと。
 4 「木本事件」の詳細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

 しかし、熊野市は当初は我々の会と協力して上記の取り組みを進めるという方針を立てながら、中途でその取り組みを放棄しました。
 1の課題については、熊野市は『熊野市史』の「誠に素朴な愛町心の発露」と言う文言の削除を約束しながら、削除要請通知を一部の『熊野市史』の購読者(主として、熊野市が『熊野市史』を寄贈した相手)に送っただけで、削除が実際に行われているかの確認をも誠実に行ってはきませんでした。
 わたしたちが各地の公立図書館に所蔵されている『熊野市史』を調べたところ、実際に文言の削除がなされていない図書館が多数あることを確認しました。その後、わたしたちは文言の削除が的確になされているかどうかの確認を熊野市と熊野市教育委員会に求めましたが、いまだにその確認はおこなわれていません。
 2の追悼碑の建立については、熊野市議会で了承がなされ、200万円の予算が計上され、なおかつ追悼碑の建立予定地まで確保しながら、碑文を作成する段階で、熊野市は追悼碑の建立そのものを拒絶するに至りました。
 3の課題については、熊野市はこれまでまったく取り組む姿勢をみせていません。それだけでなく、熊野市の図書館に「木本事件」に関する資料コーナーを設けてほしい、という当会の要求を拒否し続けてきました。
 4の「木本事件」の詳細を明らかにするという課題は、熊野市がかならず組織的に全力をあげて早急に進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課題であるにもかかわらず、熊野市は、現在にいたるまで、まったくなにもおこなっていません。

 22回目の追悼集会にあたって、わたしたちは以上のようなこれまでの熊野市の対応に強く抗議するとともに、あらためて以下の要求を行います。
 1 『熊野市史』における「木本トンネル騒動」に記載された文言「誠に素朴な愛町心の発
  露」について、『熊野市史』の公的・私的な購入者に対する削除の通知を徹底していた
  だきたい。
   また削除の通知をするだけでなく、なぜ削除するのかについての理由を明記していた
  だきたい。
 2 熊野市市議会は当初、追悼碑を当会とともに建立するために200万円の予算を計上しそ
  れを可決したが、その予算は執行されていません。現在、その200万円がどのように扱わ
  れているのか、説明していただきたい。
   関連して、新屋英子さんが熊野市に追悼碑建立の基金として渡された10万円がどのよう
  に処理されたのかについて説明をしていただきたい。
 3 熊野市図書館に「木本事件」の資料コーナーを早期に設置していただきたい。設置しない
  のであれば、なぜ設置しないのかについての理由を説明していただきたい。
 4 お二人がなぜ異郷の地で無残に殺害されるに至ったのかについて、地元の学校で、ある
  いは社会教育を通して、反省する機会を設けていただきたい。
 5 昨年9月30日に熊野市の教育委員会の社会教育課に対して追悼碑の案内板を設置する
  ように要望をしました。しかし、教育委員会からはいまだに回答がありません。早急に回答
  をしていただきたい。
 6 「木本事件」の詳細を明らかにし、お二人が無残に殺害された歴史的社会的原因を究明
  する機関を設置し、「木本事件」の真相を明らかにする調査報告書を、わたしたちの会とと
  もに作成・発行していただきたい。

 昨年の追悼集会のあと、ほぼ同じ抗議要請文を貴職に送りましたが、回答を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せん。ただひとつ、昨年9月30日に熊野市建設課を訪問し追悼碑の下のがけの危険個所について整備を要請したところ、この整備については調査と工事がおこなわれました。しかし、この工事の実施について、当会のほうには何の報告もありません。今年の9月になって当会が建設課に問い合わせて工事が実施されたということを初めて知りました。追悼碑の土地の管理者であり所有権者である会に対して、工事の事前連絡も事後報告もおこなわないまま工事を実施したのは異常な事態と言えます。
 いずれにしても、上記の市民団体の要請を無視する態度はあきらかに行政の説明責任を放棄するものです。
 今回の6点の要望については、そのようなことのないよう、12月28日までにかならず文書での回答を求めます。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东方市东河镇侵华日军广坝发电站遗址」

2015年12月09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ngdsb.hinews.cn/html/2015-08/21/content_10_1.htm
『南国都市报』2015年8月21日  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小畅 敖坤 姚传伟 /文 汪承贤/图
■东方市东河镇侵华日军广坝发电站遗址
 见证者:患病的劳工被活活烧死在坑里
 盼把遗址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硝烟岁月之侵略遗迹(三)

  【相片】在东方大广坝,日本人侵略海南,为守老水库修建的碉堡。(左为外观,右为内部)
  【相片】在东方大广坝,为方便掠夺海南资源,日本人侵略海南时修建的水库保存完好。
       本版图片均由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承贤 摄

  东方市以东,昌化江中游,有亚洲第一大土坝之称的大广坝,规模宏大,坝长近6公里。人站在坝顶的道路上,会为其连绵起伏的美景而着迷,让人不得不赞叹参与这项工程建设者的伟大。
  距离大广坝约一两公里处,有一座废弃的小水坝,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它就是侵华日军广坝发电站遗址,见证过侵华日军为掠夺海南资源犯下的无耻、残暴的罪行。
  近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再访此地,亲历当年历史的老人为我们揭开了那至今仍刺痛他们心扉的记忆。

★遗址:村民盼建成爱国教育基地
  在两位广坝村村民的引领下,沿着一条狭小的道路,来到一座横跨水渠的小桥。村民陈先生站在桥上,指着左手边的水渠称,这条水渠宽度约有7米。它的功用是引水向他手指的方向,那里是发电站的蓄水池。
  在水渠边上行走很费力,植被茂盛,脚下的水泥路,往往被遮挡住,需要用手不停地拨开。从小桥出发,走出约百米的距离,来到发电站的蓄水池处,池边有座环形水坝,看到其中一段估计有三四十米长的堤坝,高度约有十多米,坝面水泥显出褐色,足见其年代久远,但坝体仍显坚固。
  这个发电站规模看似不大,可它依山而建,站在坝上向发电厂房位置望去,尽管树木遮挡了部分视线,可其形成的约有百米高的落差,让人久望仍有些不适。陈先生告诉记者,水坝与发电厂房间有两处开口,其中一处开口有一条宽约3米的排水孔,就是借助这样的地势落差发电。
  “下面原来是发电的机房,但前些年已经被拆除了。”陈先生有点遗憾地称,原来还有一座铁桥横跨过江,是发电站的配套工程。江对岸曾是侵华日军的驻地,工人靠那座桥过来工地施工。不过和发电站命运一样,被人拆除卖钢材了。如果现在还保存着,那规模就很可观,不过把现存的保护起来,还可以建设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
  看着江中剩下的建筑遗迹,让人不由得为建设者捏了一把汗。在那个机械落后、交通不便的年代,还要面对着残暴的侵华日军,建设者们修建这样的一座发电站要承受的艰难让人不敢想象。

★残酷:一天工钱六毛 不去就“打”
  “那时,村里每家每户都要轮流抽调一人去干工,三天一轮,不去的话就打。”东方市大田镇马龙村84岁老人吴亚本回忆那段经历,不时气愤地称“日军太坏了!”
  为了逼迫村民去发电站干工,日寇威逼利诱,逃避的村民得到的结果就是被打。如果去了,每天会给6毛钱的工钱。“领那点钱没有用,买不到东西。”吴亚本称,但是不去又不行,所以他们兄弟几人轮流去干工。
  发电站是1942年开始修建的,当时的吴亚本约10岁左右。“我年纪太小,就让去捡柴和挑水。”吴亚本记得,当年还没有脱离童趣的他,一天清晨被负责厨房的日本兵叫去挑水,和他一起的有十多名孩子。
  他们挑着水桶来到距工地约有500米远的河边,见环境优美,便玩了一会,把水挑回厨房时,延误了约半个小时。“一个日本兵让我们排成队,然后开始打我们。”吴亚本当时年纪小,自己又排到队尾,日本兵打完前面的同伴后就累了,他侥幸地逃过一劫。
  “他们打人太厉害了,我哥哥也被打过。”吴亚本伸出手臂比划着说,打那些劳工用的棍子有手臂那么粗。干工时,看到劳工停下,便狠狠一棍打下去。“不要去跟他们顶嘴,他们听不懂话,越顶嘴打得越厉害。”吴亚本摇着手说,似乎仍被记忆里的那一幕幕场景所惊吓着。

★罪行:患病劳工被扔进坑中烧死
  日本兵是怎么打劳工的呢?广坝村的八旬老人刘亚黄仍清晰记得日本兵打劳工的情形。“让你俯身手脚着地,翘起屁股给他们打。”刘亚黄边说边摆出了姿势。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迟到和中间休息的劳工身上。日本兵让被罚劳工保持这样的姿势,然后用棍子打,如果人垮下来,就从肚子下方打,“这样折磨劳工最少要一个小时”。
  那时刘亚黄年纪还小,同吴亚本老人一样,只能干一些小活。刘亚黄的工作是浇菜和抓虫子。“虫子会飞,不好抓,可是抓不到,日本兵就用手指弹我头,很痛。”
  身体上的疼痛,时间会让他康复,但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于愈合的。刘亚黄回忆那种经历,仍有恐惧。
  那天,没有轮到刘亚黄去工地干活,他就去放牛。在发电站外围不远处有一个坑,约可以容下十多个人,“坑很深,人要掉下去,自己很难爬上来”。
  刘亚黄看到日本兵抬着一名生病的劳工过来,并推进坑里,然后向坑内浇油,接着点起一把火,坑里的劳工被火吞没,拼命地挣扎。“好惨呀!把一个活人丢在坑里烧。要是爬上坑边,日本兵就拿棍子把人推回去,活活的烧死在里面。”
  刘亚黄称,这些被烧的劳工一般患病不能干工了,他们不给治疗,而是每天巡查,发现工棚里有人病倒,就会拖去烧死,可能是担心有瘟疫。在刘亚黄老人的记忆里,那个烧人的坑,几乎每天都要吞没一两名劳工。因为那种烧人的气味,一次次被他闻到过。

★灯光:守住“光明”要不忘历史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刘亚黄仍居住在距离发电站不远的果园里。
  距他们家几十米远处,有一个侵华日军为保护发电站修建的两层高炮楼。部分已经倒塌,竖立着的墙面上还清晰的留有弹坑。不过在刘亚黄老人的记忆里,这些弹坑是解放战争时候留下的。
  “发电站修好不久,日本就宣布投降撤走了。”刘亚黄称,发电站第一次发电时,他们都十分好奇,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把整个夜都照亮了。可是当时不是给他们村民用的,他们用上电是解放后的事情了。
  “当时大家都很穷,不要说是电灯了,连衣服都没有。”吴亚本称,当时他去干工,只是用丁字布包裹住下身。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干工时上身大都是光着。也没有什么东西吃,好一点的都是日本兵吃剩下的。
  第一次看到电灯的光亮,吴亚本老人也曾被那光芒震撼过。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吴亚本不曾敢想会有现在幸福的生活。
  马龙村因为修大广坝的需要进行了搬迁,家家户户现在住在政府修建的新房里。整齐规划的新村,道路硬化,环境很优美。“搬到这里小孩上学、看病、买东西等都很方便。”吴亚本称,尽管现在用水比较吃紧,但村民的生活和以前相比,不知好了多少。
  现在,电对于村民已经不再稀奇,家中有各种电器,而不只是电灯。不过对于那段让村中老人遭受过待遇的历史,他们不希望再次上演,但必须去正视和面对它,因为和平的“光明”需要去守护。
  
★观点:留存日军侵略罪行遗迹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在海南岛像石碌铁矿、田独铁矿、东方大广坝等,日本侵略者留下的侵略遗迹还有很多。可令人忧心的是,部分遗址却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正被岁月所侵蚀、遗忘。
  “很多日军的侵略遗迹,遭人遗忘后,便遭到了破坏。”海南抗日英烈文化研究会会长曾石夫记忆中,七十年代在海南陵水当兵的时候,见过很过日本侵略者留下的遗迹,甚至还曾住过日本人留下的营房。可如今,早已经不见了。
  他印象最深的是位于海口市大同路的8栋小楼房。经考证,那是当年日本人留下的营房,“也可能是指挥所”,曾石夫随即拿相机去拍照。可不久之后,第二次去的时候,这8栋小楼便被拆除,消失得无影无踪。
  曾石夫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保护这些侵略遗迹,就是要铭记那段血腥的侵略历史,就是要谨记历史教训。”
  “每一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凝聚着众多抗战先烈的鲜血。”网友“@得胜沙的故事”说:“试想一下,我们的后代在百年后,如果还能站在抗日战士铜像前,驻足缅怀琼岛先烈浴血奋战的岁月,感悟精忠报国的思想情怀;如果还能站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遗迹前,深思那段民族苦难,那又将是怎样一番令人激动的场景呢?”
  他说,不让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的历史遗迹在我们这一代沉寂、消失,这不仅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有的担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亦表示,日军侵琼遗址和抗战旧址具有十分重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这些历史遗址不可再生,消失一个就少一个历史见证。
  “要想对遗址进行保护,目前只有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将其列入文物范围这一方法。但由于要列入文物范围需要一定的年限,而有些遗址还达不到这一标准,因此,遗址保护工作难之又难。”该负责人表示,对遗址的保护虽然存在困难,不过“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日军侵占海南岛长达6年疯狂掠夺铁矿盐田」

2015年12月08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9/12/content_786294.htm?div=2
『羊城晚报』 2015年9月12日  羊城晚报记者 王田歌
■日军侵占海南岛长达6年疯狂掠夺铁矿盐田
 数万中国劳工命殒日军“人肉开采”

【图片】在日军的强迫下,劳工超负荷劳动,经常遭毒打和杀戮。图为正在采矿的中国劳工 (本版图片由广东省档案馆提供)
【图片】入侵 日军强行登陆海口
【图片】扫荡 日军在海南乡村扫荡
【图片】抢矿 日本轮船抢运矿石
【图片】铁矿被日军用火车拉往码头运往日本

  今日的海南,是承载着阳光、海滩、椰林和热带风情的幸福之岛。但这个美丽的岛屿,也曾经承载过战争、血泪和死亡。自1939年日本侵略军登上海南岛至1945年日军投降,6年间日军对海南进行了疯狂掠夺,铁矿、盐田、水晶甚至蔬果,几无一逃过魔掌,数万名中国劳工因日军“人肉开采”的血腥政策而殒命,海南因日军的掠夺性开采遭受严重损失。一帧帧历史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在海南犯下的暴行。

★疯狂掠夺 300万吨优质铁矿抢运日本
  1939年2月10日,海南岛历史上留下了永难痊愈的一道伤疤。那一天,侵华日军从海口琼山县天尾港强行登陆,全面入侵海南岛,开始了对海南长达6年多的统治。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就曾派遣谍报人员对海南岛进行过实地调查,贪婪地盯上了海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又以战争不可或缺的钢铁资源为最,许多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的国策会社以及其他财阀企业纷纷开始掠夺岛上资源。
  1940年1月,日本窒素肥料株式会社社长故野口遵亲自带人乘飞机巡视全岛,得知石碌存在铁矿山,立即进行地下矿产资源勘探。三个月后,在石碌发现矿床,当时推定储藏量达4亿吨,品位优良为世之罕见。与此同时,海南田独铁矿也被日军盯上,日本政府对石碌和田独铁矿的发现如获至宝,立即下令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开采。
  为了进一步掠夺石碌、田独铁矿和森林资源,日军甚至在海南修铁路、建港口,共采矿3386870吨,其中3382634吨被掠走运回到日本。其他如那大锡矿、羊角岭水晶矿也遭到了掠夺性的开采。

★“人肉开采” 4万多劳工仅存5803人
  如此大规模的掠夺背后,海南失去的不止是自然资源,更是无数劳工的生命。
  日军实行以中国人生命换取矿产资源的“人肉开采”政策。根据《海南铁矿志》的记载,在海南岛石碌和田独铁矿的中国劳工绝大多数是失业工人和学生,其中竟有10岁-12岁的童工。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利用欺骗和暴力手段抓来的外地劳工总计4万多名,他们被驱至矿山、码头、铁路和电厂等地做苦工。今天的人们或许难以想象日军的暴虐程度——矿石采掘和装车靠中国劳工的体力完成,由于生产流程较长,劳工的劳动强度极大,并随着日军的加紧掠夺而不断加重,每天劳工时间长达11-14小时,矿工每人每天要挖矿石8吨,运矿工每人每天要抬矿石4吨,挖土方每人每天要挖5立方米。
  在日军的强压下,矿工死亡率高得惊人,到日本投降时,原4万多名劳工幸存仅5803人,1945年平均每日死亡达8人之多。
  “田独万人坑”更是日军血腥采矿的铁证,日军掠夺田独铁矿超过5年,其间被枪毙、活埋、烧死、打死和饿死、病死的劳工共计1万到2万人。“田独万人坑”就在废弃的田独矿井旁,尽是当年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据当地收集过尸骨的老人回忆,遗骨上的弹痕和刀痕清晰可见,还有许多遗骨保持着匍匐爬行的姿势,惨不忍睹。

★强垦盐场 征用劳工达20万人之多
  海南岛产盐环境优越,盐质优良,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产盐基地,自然难逃日军的魔爪。日本侵略军占领海南岛后,将存盐与盐田抢由日军管理,以所谓的“平价”收购后运往各地,并控制了海南岛原有的产盐最多的三亚盐场。
  此外,日军发现崖县莺歌海海水含盐量高,专门成立“东亚盐业株式会社”,负责在崖县莺歌海开垦规模宏大的盐场,用以制造溴素等其他各项化学原料等工业。
  现存于广东省档案馆的《东亚盐业株式会社建设莺歌海盐田工程概况》记述,日军对莺歌海盐场的工程建筑计划分为三期,若是全部完成,每年可以产盐34万吨,但由于太平洋方面战局转变及海南当地居民的奋勇抵抗,莺歌海盐场工程从1942年动工,至1945年3月停工,仅完成了全部工程的20%就匆匆撤出,被迫接受战败的事实。令后人伤痛的是,即便莺歌海盐场并未完工,征用劳工却达20万人。


http://www.zaity.tv/e/20150816/21977.html
「在天涯网」2015-08-16 11:41
■烽火琼崖:日军掠夺三亚田独铁矿 上万名劳工丧生
 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海南,进行疯狂的烧、杀、掳、掠。海南人民奋抗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今天起,《今日三亚》栏目推出《烽火琼崖》系列片,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再现日军入侵三亚的罪行以及琼崖人民的英勇斗争史。1940年至1946年,日军在三亚田独铁矿大肆开采,不少劳工他们被枪毙、活埋、折磨致死。至今遗存的“田独万人坑”,就是日本侵略军在三亚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掠夺琼崖铁矿」

2015年12月07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old.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6352
「环球视野」
■掠夺琼崖铁矿
  海南岛,又称琼崖,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是我国华南和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素称“天然资源宝库”。1939年2月,为实现“南进”目标,取得海上封锁作战基地和获得海南岛的地下资源,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海南岛。日军一方面推行血腥的殖民统治,不断强化军事占领;一方面设立“经济局”,拟定所谓“开发”五年计划,着手全面掠夺战略资源,把琼崖变为它的物资供应地,以支持其长期的侵略战争。
  琼崖铁矿资源丰富,“有世界良质铁矿(含铁量57%),是建造舰艇用的最好钢铁原料”,为了掠夺这一资源,日军相继兴建了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残酷役使劳工,犯下了滔天罪行。

(一)
  石碌矿区位于海南岛西部,是一个铁、铜、钴等多种金属矿区,尤以丰富的富铁矿著称(最高含铁量达68%)。矿体北起石碌河,南至羊角岭,西起石碌岭,东至红头山,方圆16平方公里,主矿体分布在今石碌镇正南一公里处。
  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曾在该矿区开采过铜矿;1935年,国民党琼崖实业局派员调查铜矿,发现了铁矿,计划开采,但一直未实施。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帝国主义者曾派遣谍报人员到琼崖刺探资源方面的情报。日军侵琼后,立即派来中桥本多地质调查队和“日窒海南资源调查班”,进行地下矿产资源勘探,于1940年4月在石碌发现矿床,当时推定储藏量达到4亿吨(实为3.14亿吨),品位之忧为世界罕见。于是,同年6月日本政府授命“日窒素肥料株式会社”(次年改名“日窒海南兴业株式会社”,社长久保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开采。日本侵略者曾制定每年递100万吨铁矿石的掠夺计划,预定分三期实现,第一期年产铁矿石100万吨,第二期年产200万吨,第三期年产300万吨。
  日军出于侵略战争需要,把掠夺石碌铁矿作为“当务之急”,在日政府的再三督促下,驻守这一带的日军横须贺镇守镇第四特别陆战队(简称横四特)司令极垣亲任现场开发督战队长,指挥军队将管辖处的居民强行逐出,征用各地劳工,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突击动工,建港口、筑铁路、开矿山。
  曾任北黎日窒公司庶务课长的日本人河野司在其《海南岛石碌矿山开发记》中称:“海南岛石碌矿山的开发是在大东亚下,南方地区的最大开发企业”;“从日本来的工作人员有四千余人”,可见日军对该矿的重视程度。为掠夺石碌铁矿,日军先后共投资2.2亿日元,占其在琼矿业总投资的80.4%。1940年10月,开始兴建八所港码头(两个五千吨级泊位之一作输出石碌铁矿用);1941年,石碌铁矿投入生产;1942年4月,石碌至八所53公里铁路线通车;同月,铁路第一次运出铁矿石,八所港第一船矿石出港;至1944年2月,在14个月里,为抢运铁矿有41艘矿石船驶往日本。此后,由于盟军飞机的空袭,矿石输出日渐减少。至1945年1月,因海上交通被盟军切断,矿砂不能运出,石碌铁矿被迫停产。据统计,在整个开矿期间,共采掘铁矿695274吨,掠运日本694945吨。其中:1941年开采5000吨,运走1620吨;1942年开采95724吨,运走96690吨;1943年开采393553吨,运走397855吨;1944年开采200997吨,运走198780吨。
  日军的野蛮洗劫,给矿山造成极大的破坏。
  田独矿区位于海南岛南部崖县榆林港东北处(今三亚市田独镇东南黄泥岭西北山麓),为一中型富矿,含铁58.29%。
  日军侵占海南岛后,1939年3月即派海军特务部北浦大佐带领地质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资源调查,发现了田独铁矿资源。后又派“石原株式会社”技师松山到田独详加复勘,勘查结果认为,该矿区储量虽不多(当时估计只有150万吨,实际上为500万吨左右),但质量优、品位高。因此,日本政府授命“石原株式会社”投资开发,先后分三期进行掠夺性开采,为运输矿石并专门修建田独至榆林港11.5公里铁路线。

(二)
  石碌和田独铁矿的劳工来源很广。外国劳工有从朝鲜、印尼、印度等国抓来的。中国的劳工主要来自台湾、上海、广州、汕头、厦门、青岛、香港、澳门等沦陷城市,绝大部分是失业工人和学生,也有10—12岁的童工。这些劳工有的是日军直接或通过伪政权用暴力手段抓捕来的;有的则是利用日伪机构在各地开设各种承包公司,用欺骗的办法“招”来的。如上海的吴松劳动部、香港的合记公司就是他们的“招工”机构。他们张贴广告,到处宣传,说:“到海南岛做工好,每日三餐吃得饱,还有椰子、菠萝,每月另有21元(日本军票)工资,去时还有30元安家费,一年为期”等等。据当时被日军从台湾抓来幸存至今的老工人们回忆,那时日本人在台湾以招工为名,说来海南做工,每天工钱两块日元,时间半年。这样,处在侵略者铁蹄下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劳苦人民,许多人上当受骗,签了合同书,然后一个个被塞进“猪仔仓”船运来琼崖。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利用欺骗和暴力手段抓来的外地劳工先后有68批,每批约300-500人,共25000余人(仅1940年8月一个月,由香港入岛的劳工就有2700名);加上日海军特务部在海南岛各地通过日伪县、乡、保政权强抽的二万余人,总计4万余名劳工。
  从各地来的劳工分别被驱到矿山、码头、铁路和电厂等处做苦工。日本侵略者掠夺石碌和田独的矿产资源,是以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进行的。当时,矿山运输系统大部分未建成,电铲设备仅用于开拓层面及公路,对于生产层面的矿石采掘及装车,全部靠劳工体力来完成。人力装车后,用卷扬机运往矿仓,再用20吨矿车运往八所码头。由于生产流程比较简单,劳工的劳动强度极大,并随着日军的加紧掠夺而不断加重,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1—14个小时,矿工每人每天要挖矿石 8吨,运矿工每人每天要抬矿4吨,挖土方每人每天要挖5立方米,完不成任务就不给饭吃,或遭毒打。
  日本侵略者还收买一批汉奸、卖国贼做总管、头目、二手等,充当他们的鹰犬。在日军派遣队和工头的残酷统治下,劳工们进矿山犹如进了阴森恐怖的地狱,过着的悲惨生活。他们穿的是麻包袋和洋灰袋做的衣服,吃的是糊糊的饭团,住的是几十人挤在一起的茅棚和临时帐篷。每天天不亮,工头就吹起哨子,手拿皮鞭劳工下床,点名上工,病了被看作是偷懒,不给饭吃,还遭毒打;染上传染病便被活埋或烧死;逃跑抓回来或者捆绑毒打,或者立即枪毙。劳工王茂松得病未死,日军见再也榨不出油水,命令抬去埋了,他在担架上枯黄的面孔被眼泪所浸湿,但抬到坑边,也和死人一样被毫不留情地抛入坑里活埋了。1943年秋,两个因劳累无法忍受的广州人,趁夜逃跑后被抓回来,总工头把劳工集中起来,当众就将这两个劳工斩首(地点在今河南市场西侧),并声称如果谁想逃跑,就是这样的下场。当时对付劳工的十大刑罚有:(1)水电交错;(2)“吊飞机”;(3)折骨;(4)割筋;(5)狼狗咬;(6)滚水浴;(7)当活靶练刺刀;(8)鞭与棒;(9)半截活埋;(l)砍头。此外,还有电牢、火牢、水牢、狱牢等等名目。
  劳工们起早摸地做苦工干重活,可连肚子都填不饱,特别是1943年后更糟,日军名义上规定每个劳工每天配给三两二钱米,实际上经常用玉米、番薯干和南瓜代替,还被总管、头目、二手和饭堂层层剥削,到工人口里的粮食就更少得可怜了。由于劳动强度大、伙食差、环境恶劣、气候炎热、饮水不卫生,因此矿区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常见的是发高烧、下痢、烂水脚等,许多劳工因劳累生病、惨遭毒打后浮肿、伤口发炎无法治疗致死。对死亡的劳工,开始还能一个一个地火葬,后来死人多了,专门成立一个埋尸班,每天要挖一个坑,把所有死亡的劳工扔到坑里,然后放火烧,烧死尸的地点有两处,一处在今石碌西桥,一处在钢铁厂高炉处。
  从大陆沦陷区来的劳工,最不幸的是女青年学生。1942年春后,日本侵略者在石碌矿山脚下开办了一间“慰安所”,以招护士、女工等为名先后从大陆骗来300多名青年妇女强迫送进“慰安所”作慰安妇,她们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和中学生,日军在周围设置了森严的警戒网。来“慰安所”的都是日军官兵和工头,慰安妇在接客时稍有怠慢,便惨遭毒打,许多人被折磨至死。一个来自香港叫黄玉霞的慰安妇,因不堪凌辱,乘夜深人静在一棵弯弯的大树上上吊自尽。另一位叫娜芳的慰安妇,跟着10多个姐妹一起逃出苦海后,却无颜再回家,从悬崖上纵身投海,沉尸异乡。到日本投降时,幸存下来的慰安妇只有10多人。
  1944年,惨无人道的日军制造了“十所大屠杀”事件。原来日本侵略者在八所村办一“富民公司”,内设茶室、赌场、烟馆,以供头目、二手等享受,后来对外也开放,只要有钱不管什么人,包括一般劳工都可以进入。这年秋的一个晚上,日军借口说有游击队潜入活动,将整个村包围起来,一下抓走100多人,除个别头目被保释外,其余的于翌日夜里被用汽车拉到十所桥附近秘密枪杀。
  在日军侵占的六年中,石碌铁矿劳工病死、饿死、被打死、烧死、活埋的,不计其数。到日本投降时,原4万余名劳工仅幸存5803人。1945年平均每日死亡达8人之多。日军使用法西斯手段掠夺资源,致使无辜的劳工惨遭杀害和深受磨难。据老人们回忆,直到解放后的1952年前后,在石碌山半山腰,还能看到当年死难劳工的累累白骨,令人触目惊心。
  田独矿 1944年 5月份有劳17940人,到 12月份仅存 5792人。据不完全统计,田独矿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5年多中病死、饿死、烧死、打伤、活埋、枪毙的劳工共有近万人之多,都埋在田独村旁的土坑里,人们把它称为田独万人坑。这个“万人坑”是日本军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杀害中国人的历史见证。
  田独铁矿从1939年动工,1940年投产。日军先后投资2000万日元,占其在琼矿业总投资的 11.7%。到 1944年共开采矿石 2691623吨,掠走2687689吨。1944年因盟军飞机封锁而停产。
  日军在占领海南岛期间,从石碌、田独两矿总共掠夺了矿石338万多吨。
  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海南资源特别是铁矿资源犯下了的滔天罪行,是日本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1945年,王钦寅编著的《琼崖抗战纪》一书叙述日军在琼“掠夺矿产及物资”情况时写道:“敌寇南侵,原为抢掠物资,供给军用,以补其先天之不足,登陆后即着手强征民夫,整理公路,修筑海口、黄流、榆林飞机场,建设书场码头、潭口铁桥,开筑榆林军港,及铺设石碌到榆林200余英里之铁路,凡诸措施,皆为掠运物资而设,故其开掘定安羊角岭水晶矿、石碌、田独铁矿,倡设东方水电厂、莺歌海盐田、八所渔场制冰厂,并设抽水机灌溉干燥高原,加稻谷产量,所有收获及诸物资,皆运往日本供其需要。上述建筑开掘,均征民夫,或死于棍棒,或死于土水,或死于积劳,或死于蛇蝎,开山死于峭崖崩压,凿港死于深水沉溺,统计数不下七八万人。”日本侵略者掠去的海南资源,无不沾满了中国人民的血泪,对这一空前的浩劫和惨剧,海南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谁也无法抹掉的!

   (《环球视野》摘自《日军侵华罪行纪实》,中央党史出版社)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沾满汗水和鲜血的铁矿石」

2015年12月06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ngdsb.hinews.cn/html/2015-08/20/content_10_1.htm
『南国都市报』 2015年8月20日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小畅 姚传伟/文 王承贤/图
■被日军抓到三亚铺铁轨,病倒不医治被活活烧死
 经常挨饿干几十小时苦力活,有些劳工倒下去再也没能站起来
 沾满汗水和鲜血的铁矿石
   硝烟岁月之侵略遗迹(二)

■三亚田独矿工李耀:每天干工10小时只有三两米

     【相片】广东人李耀被日本人骗来做矿工,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他向记者展示
        日本侵琼纪念章

  76年前,日本侵略者践踏琼岛,掠夺海南丰富的矿产资源。田独铁矿开采优质铁矿石269万吨,被掠运268.8万吨。石碌铁矿运走优质铁矿石69.4945万吨……
  一块块被日军偷走的铁矿石,沾满了劳工的汗水和鲜血。
  如今,70多年过去了,日本侵略者留下的一座座矿坑,废旧破败的矿仓,锈迹斑斑的铁轨,正无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残暴罪行。
  “日军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一天只有三两米,却被迫干工十多个小时,根本吃不饱肚子。”那是一段“炼狱”般的悲惨遭遇,年逾9旬的李耀老人至今无法忘记。

★噩梦开始
 被关五个月后被迫去三亚当劳工
  田独铁矿位于海南省南端榆林港东北12公里处,是日军率先掠夺海南铁矿资源的第一个矿区。据记载,日寇对田独铁矿的开采持续到了1945年1月底,共计开采矿石约269万吨,输往日本约268.8万吨。田独铁矿矿石品位高达63%,储藏量为500万吨,日军在不到七年的时间中将其掠走过半储藏。
  矿工李耀亲睹了日军当年在开采田独铁矿期间犯下的残暴罪行。8月7日,在石碌铁矿宿舍区的一幢旧居民楼里,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到了李耀。老人身体硬朗,乡音未改,尽管在石碌工作生活已70多年,仍操着一口夹杂粤语的普通话。
  李老家里摆设朴素,一台旧式晶体管电视机放在柜子上,用布罩住。电视机右手边的墙上,挂着一块“日军侵琼见证者纪念章”。老人回忆起70多年前被迫充当劳工的经历时思路清晰,不时发出叹息声。这段死里逃生的记忆,让老人刻骨铭心。
  75年前,16岁的李耀在广州的一条街道上逛街。那时粮食紧急,人们要争着排队购买。他看到有日军和穿警服打扮的人正在派米施粥,便加入到队伍中。吃完稀饭后,等着派米时,这些看似慈祥的“狗仔”原形毕露,他们被关进附近的一所学校,而这只是李耀噩梦的开始。
  李耀先在小学关了两个月后,他们被到天字码头坐船来到香港,在中环的一个四层小楼又被集中关了三个月。
  李耀称,被关五个月后,他们被上叫做“全兴丸”的日本船。这艘船把他们带到三亚的虎头山。李耀和同船的第35批劳工被分派到三亚田独的铁矿工作,主要是铺设采矿用的铁轨。

★环境恶劣
 穿水泥纸袋睡漏风工棚
  这些被日军以各种手段抓来的各地劳工,工作、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与李耀同船的劳工衣服缺乏。“有的用烂布包住屁股,有的穿水泥纸。”李耀称,当时他也没衣服穿,只好用水泥纸袋做衣服。
  劳工们居住的地方也非常简陋,100多个人挤在连茅草屋都不如的简易大工棚里。李耀回忆,棚子上面是茅草,四面墙是椰子叶,风都遮不住。他们一百多个人,就挤睡在工棚里的用木条拼接的“大床”上。
  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工棚里,为了度过冬天,李耀和工友们只好打起铺细钢轨用的枕木的主意。“我们下班等日军吃饭了,才拖那些柴回来。不然他见到你就会打。”
  这些捡回来的木头,他们用来烧火,大家围坐在火堆边避寒。“不然怎么避寒呢?就这样晚上你挨着我睡,我挨着你睡。”李耀摇着头说。
  在这么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劳工一天被迫干工十多个小时,可却吃不饱肚子。李耀一天只有三两米,根本填不饱肚子,而且“排队上山干工的工人才有米给,不排队就没有”。
  因此,不少劳工病倒。这些不能干工的劳工,不仅得不到治疗,连吃上饭都困难,甚至还会遭到更悲惨的待遇。“日军最怕拉肚子、瘟疫,还没死就把你抬到坑里,用火来烧。”李耀气愤地说,他们根本不把劳工当人看。

★铭记仇恨
 获救后曾想参军报仇
  劳工挨打、谩骂也如同家常便饭,一有不慎往往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那个队里的一个劳工就被杀死了。”李耀称,那名劳工是被四个日军用刺刀刺死,因为其没有衣服,误将人家的旗子做成裤子穿了。
  李耀和工友冒生命危险换来的工钱是七毛钱一天,一个月21块“海南军票”。这种票在海南印制,图案上一边是龙,一边是凤。“海南军票”在当时并不值钱,也没东西买。“有个劳工还拿这些票擦屁股。”李耀说。
  在经历了一年多炼狱般的生活后,李耀决定逃跑。那天他饥渴难耐,在夜幕降临后逃了出来,在山上摘到了一点野果充饥。幸运的是,在他逃离几天几夜后,已经快绝望时,遇到好心黎族同胞的救助,才躲过一劫。
  “跑出来后,我曾想去当兵报仇。”李耀对于日军犯下的罪行铭记于心,但他的想法被救他的大哥劝住了,在山里与这家人一起生活,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才来到石碌铁矿应聘当矿工。

■石碌铁矿矿工白标:每人每天至少拣8吨重的矿石

     【相片】在昌江该铁路是日本人侵略海南时掠夺铁矿修建的铁路(铁轨解放后改造过)

★疯狂掠夺
 69.4945万吨优质铁矿石被日军运走
  除了田独铁矿,在侵占海南岛后,为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疯狂掠夺琼岛资源,日军还开采了石碌铁矿。
  被日军运走的一块块铁矿石,沾满了劳工的汗水和鲜血。据记载,为加紧开采铁矿,日军从广东、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南诱骗或强制征用了大量劳工。与幸存者李耀一样,这些劳工受到的都是的待遇,日军对他们的压迫和摧残手段可谓是令人发指。
  8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昌江石碌铁矿所在地的公园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死难矿工纪念碑”。它上面雕刻的三幅图案,向人们揭示了当年劳工遭受的苦难,日军掠夺的矿石粘满了劳工的鲜血。
  记者随后从公园继续出发来到铁矿外一个铁路岗亭前,一座矿仓状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顶部是一根根清晰可见的钢筋。“这就是日军当年建的矿仓,铁矿石当年就是从这里装上火车运到港口。”一名岗亭工作人员跟记者说,他很早就听说过那段历史,“日军太残暴了,不仅掠夺走大批优质铁矿石,还折磨、摧残死那么多劳工”。
  据记载,日军从石碌铁矿运走优质铁矿石69.4945万吨,直至1944年因盟军飞机封锁海域,矿石无法运出才不得不停产。

★悲惨遭遇
 每天干几十个小时还要被毒打
  为揭开日军当初在石碌铁矿犯下的残暴罪行,记者试图寻找当年的幸存者白标。
  1921年出生的白标,在1941年和哥哥等104名台湾人被日军以招工名义,骗到海南昌江石碌矿山做劳工。
  不幸的是,在今年5月份,白标已去世。对于父亲过往的那段悲惨遭遇,儿子白进生和家人们已不愿再多提。
  不过,记者之后从昌江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日本侵华罪证受访者信息采集表”(下称“信息表”)上,还是了解到白标经历的那段悲惨遭遇。
  信息表中写道,在日军投降前的4年多时间里,白标和劳工们被日军驱使,辗转各个工地干活,经历了人间地狱般的生活。
  其中,在矿山的9个多月里,日军强迫白标和他的工友们每天干几十个小时的苦力活,每人每天至少拣8吨重的矿石,不完成任务不给下班,连一口稀饭都不给吃,而且还要遭受毒打,工人经常忍饥挨饿干着沉重的苦力活,许多人在劳动中突然昏倒,有的劳工倒下后再也没能站起来。
  信息表还提到,在火力发电站基地做工时,因气候炎热,白标得了重病,辗转宝桥(今叉河)、北黎和三亚医治。等他回来后,和他一批来到海南的同乡们,病的病,死的死,已所剩不多。后来,因为觉得这里的气候条件不好,很难活下去,大伙坚决要求回台湾。等了一个多月,30多人才被运回去,最后只留下白标和郑金凤两个人帮忙做饭。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白标经过招工重新回到石碌铁矿当工人。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跨越琼州海峡的“红色电报”」

2015年12月05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hnrb.hinews.cn/html/2015-11/16/content_14_1.htm
『海南日报』2015年11月16日 文:海南日报记者 郭景水 见习记者 计思佳 通讯员 张玲
■跨越琼州海峡的“红色电报”

     【相片】省档案局赴京收集的红色电报复制件。 郭景水 摄
     【资料图片】1949年琼纵司令员冯白驹和副司令员吴克之在指挥作战。  

  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日前海南省档案局工作人员赴京收获了一沓沓红色电报的复制件。近五十封电报档案,跨越1930年代至1950年代,承载着琼崖革命烽火连天岁月的诸多历史现场和细节。其中包括琼崖方面发给中央的情况报告、中央关于琼崖革命的指示、解放海南岛前线部队给中央的报告及中央领导发给解放海南岛前线部队的电报等。这批红色电报档案,成为编史修志者的参考和学者、民众开展相关研究的珍贵档案史料。
  这是一沓数十份电报的复制件,跨越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承载着琼崖革命那个烽火连天岁月的诸多历史现场和细节。
  日前,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档案局工作人员赴京数日,收获了这一沓沓“红色电波”的复制件。
  翻阅一张张电报复制件,人们惊奇地发现,其中不少是手写体。指挥琼崖革命,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奋疾的笔端下,写着“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豪情。

★“红色电报”复制件馆藏海南
  “数量如此之多的革命年代的红色电报复制件一次进入馆藏,这在我省的档案征集行动中是大手笔。”海南省档案局副局长刘玉峰告诉记者,这一次征集行动得到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主要负责同志的亲自关心,为我们开了绿灯。“如此珍贵的档案,在收集过来之后,我们会积极做好管理和使用。”
  这本厚厚的电报复印件中,共装订了47份不同时期的电报。这些电报主要分为琼崖方面发给中央的情况报告、中央关于琼崖革命的指示、解放海南岛前线部队给中央的报告、中央领导发给解放海南岛前线部队的电报等。有的电报的内容只有一页纸几十个字,而有的电报则多达十多页,写得密密麻麻。
  刘玉峰表示,收集到这批“宝贝”,海南省档案局会做好档案的编撰和研究,让档案“说话”。“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这些电报档案保存至今,是非常不易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档案,把生动的历史事实展示给今天的人们。”
  记者了解到,海南省档案局在征集了这一批红色电报之后,在精心保存的同时,另外组织人员陆续将电报内容进行电脑录入,从而方便研究者进行使用。同时,海南省档案局的相关人员利用这些档案开始了琼崖革命历史的相关研究工作。
  海南省档案局档案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这批红色电报档案,是编史修志的参考,可以进行展览供公众参观,也可以供学者开展研究。“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档案,我们还将通过档案远程利用,以及主动公开的形式,从而使档案得到切实的使用。”

★党在不同时期领导琼崖革命
  这批红色电报复印件,覆盖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不同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争时期。
  记者翻阅注意到,最早的一份是1932年1月4日的《中共中央致广东省委指示琼崖苏区党部信》,共有8页,从复制件看来,全部是人工手写。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1995年编著的《红旗不倒——中共琼崖地方史》专门提及了这封信,信中详细阐述了琼崖党和苏维埃政府在1932年夏天掀起的土地革命热潮,普遍分配土地,并且组织雇农工会和贫农团等组织。
  本次征集到的抗日战争时期电报,时间主要集中在1940年。1940年9月,受党中央的派遣,庄田从延安到达海南。在路过湛江的时候,庄田带上了廖承志托人在香港购买的电台。在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星火燎原》一书中,收录了王谷彰写的《在电台工作的日子里》,文中说到“这是一部带汽油发动机的大功率电台”,而在之前琼崖纵队使用的是无线电。
  当时中央还派过来电台台长刘成义以及报务员曾庆发。当年11月中旬,琼崖纵队用这部新的电台和延安、桂林、韶关和香港等地取得了联系,专门用来同上级进行联络,因而叫做“联络台”,原来的手摇式小电台的收报机用来抄新闻电讯。
  在1940年的11月,琼崖方面收到了《中央关于琼崖工作的指示》以及毛泽东、朱发给冯白驹的电报。其中,《中央关于琼崖工作的指示》标注着“万万火急”的字样,在做了九点指示之后,要求琼崖方面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明确提出“五指山一带山地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最后的可靠的根据地,只有有了山地作为我军的牢固后方,我们才能支持长期抗战”,这和当时我党建立敌后根据地都是一脉相承的。
  也是在这份《中央关于琼崖工作的指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央要求“琼崖方面对沿海渔民以及侨民,须经常加紧注意以保证琼岛对外交通的经常联系,使琼岛艰苦抗战,能尽可能得到侨胞以及国内各种可能的精神上物质上的援助”。
  到了1940年12月,琼崖特委在撤出美合根据地时,因为大电台笨重,音响大,汽油难以保证,因此决定将电台隐藏起来。“后来总部决定取出电台,但是由于环境日益恶化,未能实现。”王谷彰这样写到。
  1941年到1946年,中共琼崖和中央方面的联络一度中断了5年之久。失去电台之后,琼崖特委就与中央中断了电讯联络。1942年、1943年、1944年,琼崖方面多次派人渡海,请求广东区党委和东江纵队协助解决电台问题,但是派出的人在路上都光荣牺牲。
  原琼崖纵队交通联络员陈香钊在回忆文章中提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周恩来指示广东区党委帮助琼崖重建电台。广东区党委书记尹林平派人从香港购买电台之后,然后转移至澳门,等待时机运至海南。1946年陈香钊来到澳门,在做了一番准备试探工作之后,决定在一个葡萄牙人经营的码头装船运送。当天,陈香钊将三只皮箱(里面装着两部电台零部件)和一箩筐青菜(里面藏着马达)装上一艘来自琼山演丰的木帆船。在把几罐猫牌香烟送给海关人员之后,船只顺利放行。第二天,船只在文昌翁田的抱虎港上岸。
  随后,广东区党委和东江纵队派出人越过琼州海峡到琼纵司令部,帮助恢复琼崖电台,重新实现了联系。
  解放战争特别是解放海南岛前夕,中央和琼崖方面往来的电报非常频繁,其中主要就是部署如何进行海南岛登陆。同时,中央对于前线的情况也是“了然于胸”。在解放军胜利登陆海南岛之后,刘少奇作为拟稿人在1950年4月21日发出电报要求,大陆野战部队与琼崖纵队及琼崖地方党的同志必须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琼崖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翻阅这一沓琼崖革命年代时期的红色电报复制件,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二处处长赖永生感慨万千,革命时期,当时的信息、交通并不发达,通过电报的往来进行信息的沟通,琼崖和相隔数千公里的中央实现了“同频共振”。
  赖永生认为,从严格的意义来说,这些电报的复制件应该是电报归档件,真正的电报上应该只有电报密码。发报员根据归档件上的文字内容,变成密码发送。收报员在收到电报密码后,将其翻译成文字,然后交由接收人。“一般来说,电报有秘密级别,在当时并不是随意都可以看到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阅。因此这些电报很多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记者注意到,在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解放海南岛之前的电报往来中,绝大多数都已经采用严格的发电纸格式,其中包括“签发首长”、“发往”、“等级”、“室号”、“部号”、“机号”、“传阅”、“发后抄”等栏头,每一个项目或用机打字样,或用手写。
  而早期的电报内容,则多为手写。阅览发现,有的系党中央领导亲自手书,有的则是相关人员手书,签发电报的领导人对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他的内容则是机打字样。
  “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因为电台损坏,琼崖方面一度和中央失去了联系。”赖永生说,没有电台电报的联络,甚至连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琼崖党组织没有在第一时间获知,而是在缴获的文件中才发现的。
  “孤岛不孤,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党中央为奋战于海南岛之上的琼崖纵队提供了政策,方针,路线等一系列指引。”研究了这批红色电报的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王静总结认为,冯白驹曾经非常精辟地概括了琼崖抗战如何在孤岛作战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原因:海南党的组织二十多年来,远离中央,在摸索中创造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懂得,我们的斗争并不是孤立的,如果没有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全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我们海南是不可能单独得到胜利的。在全部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时候我们与中央失去了直接的联系,但就在那些时候我们从中央公开发表的文件中,从毛主席的著作中,初步地体会了毛泽东思想的要点,而这就是我们海南岛的斗争能够坚持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辑~第二十一辑」

2015年12月04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www.hainanzx.gov.cn/data/news/2009/06/2254/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辑:海南文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辑)
序…………………………………………………………………………………李天明
一、日寇在海南的暴行
  日寇铁蹄下的海南岛………………………………………………………房建昌
  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邓亚强 、陈亚銮
  死里逃生忆当年……………………………………………………………许邦琥
  令人刻骨难忘的往事………………………………………………………郑亚英
  乐罗村血案…………………………………………………………………陈作平
  水南遭劫 志士遇难………………………………………………………卢成昊
  日军纵火焚毁抱旺村………………………………………………………陈 平
  日军暴行所见………………………………………………………………林绍放
  岭村毒气惨案………………………………………………………………张丰祥
  苦难的劳工生活……………………………………………………………陈 晃
  日军焚烧劳工目击记………………………………………………………张武山
  宁当少年鬼 不做亡国奴…………………………………………………颜春梅
  “走日本”和做日本工……………………………………………………黎良镇
  日军血洗乐会县互助乡的罪行……………………………………………曹 靖
  日军迫害妇女的残暴手段…………………………………………………周成昆
  翠绿园——陵水县日军慰安所…………………莫同湖、吴泽和、王亚变、冯亚儒
  日军在万城设立慰安所的罪行……………………………………………卢家宗
  王家槐所著《海南近志》抗战史料评注…………………………………陈 波
  海口发现日军侵琼图片……………………………………………………谢向荣
  铁证:日寇当年垂涎“常夏宝库”……………………………谢向荣、杨春虹
二、琼崖东线齐抗日
  琼崖“战时党政处”活动遗址……………………………………………崔开勇
  石山、道堂之战 ……………………………………………海口市琼山区志办(109)
  夜袭公园锄汉奸 …………………………………………………………梁耀高(110)
  抗战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工作 …………………………………林诗泉(112)
  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琼崖特委初级党校 ………………………………符国道(114)
  琼东、乐会县抗日斗争历史纪实 …………………………………………林鸿范(1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万宁的胜利 …………………………………………蔡佳(154)
  李振亚将军在六连岭的战斗生活 …………………………………………蔡佳(163)
  一个交通员的抗日足迹 …………………………………………………陈世福(170)
  救死扶伤为抗日 严刑拷打不动摇 ……………………………………胡义(175)
  营救美国飞行员 …………………………………………颜春梅、颜启明、王金(178)
  海上夺粮助抗日……………………………………………………………赵向仍(184)
  抗日烈士陈鸿儒……………………………………………………………黄亚六(186)
  我没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庄 谋(189)
三、琼西烽火
  创建琼西抗日根据地 坚持反“蚕食”斗争……………………………唐卓昌(201)
  血泪烽烟话当年 …………………………………………………………符志行(208)
  北岸石丛点烽火 …………………………………………………………羊光(222)
  儋县抗日初期战事回忆 ………………………………………………王 焕(233)
  王焕先生抗日爱国事略 ………………………………………………林壮标(249)
  国共合作打日寇 高第齐心卫村庄 ………………………………高第村委会(255)
  抗日堡垒水井村……………………………………………………………鲁 夫(258)
  王坊村民主抗日纪事…………………………………王伟一、王建纲、王开瑞(263)
  烽火年华 峥嵘岁月 ……………………………………………………谢福正(266)
  父亲邓瑞英热心抗日的两件事 …………………………………………邓曙光(271)
  胸怀民族仇 勇敢杀日寇 ………………………………………………陈忠焕(273)
四、鏖战琼西南
  莺歌海——扛过母瑞山来的抗日战旗 …………………………………周东豪(279)
  国恨家仇深似海 小女子挥枪上战场 ………………………………文宗基(282)
  为铲除汉奸而英勇献身的史伯龄 ……………………………………黄 文(288)
  眉反击战 ………………………………………………………………邢力新(292)
  黎族民兵袭击旧村日军据点的经过 ……………………………………符 镇(295)
  袭击三井洋行始末 ………………………………………………………周民锋(298)
  拔除老伯日寇据点战斗的回忆 …………………………………………文成社(301)
  陶世民血洒抗日路 ………………………………………………………黄 文(304)
  为民献身 浩气长存 ……………………………………………………石崇英(309)
  为国损躯 雄风犹在 ……………………………………………………石崇英(312)
  抗日英烈陈曼夫 …………………………………………………………刘 镛(316)
  共产党的挚友林超宇 ……………………………………………………黄 文(321)
五、五指山风云
  日军侵琼 黎苗遭殃 ……………………………………………………谢晋颀(329)
  日军在红毛下乡的罪行 ………………………………………冯海雄、谢晋颀(331)
  黎民抗税斗争与日军“扫荡”太平乡……………………………………谢晋颀(335)
  日军火烧八村王毅司令部 ………………………………………………谢晋颀(338)
  抗战时期琼崖国民党党政军机构及人员一览表 ………………………陈 波(343)
  抗战期间吊罗山苗民的斗争 …………………………………………谢晋颀(348)
  中平“河滥国际村”拯救同盟国战俘经过 …………………………谢晋颀(353)
  诞生于战火中的任之小学 ………………………………………………谢晋颀(355)
  烽火中七次迁徙的定安中学 ……………………………………………谢晋颀(357)
六、琼侨与抗日
  忆沦陷时期的淡边柔河与琼州会馆………………………………………范会俊
  新、马侨胞罹难记 ………………………………………………………云心影
  在马来半岛的苦难日子里…………………………………………………云心影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蔡佳
  我当南侨机工的回忆………………………………………………………刘 源
  参加中缅公路战斗的亲历………………………………………………黄万金
七、琼籍国民党将士抗日事迹选编
  叶佩高将军与抗日战争 ………………………………………………王楚英
  血泪的史诗………………………………………………………………周学而
  韩建勋将军传略………………………………………………云逢棕、云逢集
  抗日航空烈士莫同淅…………………………………………莫履光、王 静
  王守诚小传………………………………………………………………王泉香
  孤岛碟血卫海疆 琼崖忠烈壮山河……………………………………林俊聪
八、纪念琼崖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选登
  琼崖女性热血丰碑………………………………………………………黄玉梅
  日本侵略海南时期的慰安妇制度浅探…………………………………杜汉文
                           印制时间:2005年8月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一辑:海南名人与故居
序 / 钟 文
● 古代先贤 (按出生年份顺序)
海南第一位进士符确(宋,1068-1140)………………………………… 郑瑶新
符确与南源故居及圣堂学堂 …………………………………………… 谢有造
典读村诞生的文化大师白玉蟾 (宋,1134-1229) …………………… 朱逸辉
香山庙、白玉蟾及其故里 ……………………………………………… 王景恩
博学的兵部尚书薜远 (明,1414-1492) ……………………………… 麦 穗
可继堂与丘濬(明,1421-1495) ……………………………………… 邱达民
王佐与《鸡肋集》 (明,1428-1512)………………………………… 王中柱
符南蛇起义及符氏遗址 (明,1469-1502)…………………………… 谢有造
攀丹村走出的进士唐胄 (明,1471-1539)…………………………… 麦 穗
岭海巨儒钟芳 (明,1476-1544) …………………………………… 游师良
海瑞与红城湖畔海公宅 (明,1513-1587) ……………… 章佩岚、张昆荣
王赞襄与“内史第” (明,1532-1593) …………………………… 王儒忠
王弘诲与“奏考回琼”及太史坊 (明,1542-1617)…………张少波、崔开勇、吴多奇
杨景山与万安书院 (清,1721-1794) ……………………………… 杨明衍
黄河清与徐浦故居及墓地 (清,1721-1803) ………………………… 谢有造
吴缵姬与夏僚村故居 (清,1729-1779) ……………………………… 陈 东
《四库全书》编修吴典及其故居 (清,1740-1789) ………………… 蔡 葩
海南唯一探花张岳与高林村故居(清,1773-1842) ……… 崔开勇、张运恩
父子进士王映斗、王器成与春内村豪宅(清,1797-1878)…………… 李 强、崔开勇、吴多奇
钟鹰扬与深田村“昭武第”(清末,1856-1911)…………………………唐卓昌
● 宋氏家族杰出人物
宋庆龄与宋氏祖居………………………………………………… 文昌政协文史委(171)
民主革命的隐君子宋耀如 ……………………………………… 文昌政协文史委(178)
宋美龄与她的家乡情 ……………………………………… 省政协文史委办公室 (180)
宋子文与1936年故乡之行……………………………………… 文昌政协文史委(187)
● 近现代文化名人 (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国宪与达士巷南名士居…………………………………………………… 陈泰伍(193)
王尊荣与“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冯仁鸿(207)
黎族音乐家王文华…………………………………………………………… 王昌江(212)
史丹与教育…………………………………………………………………… 黄 文(221)
卢鸿基的革命生涯与艺术成就 …………………………………………… 王儒翰(225)
卢鸿基与苏军烈士纪念塔铜像…………………………………………… 代 炜等(231)
著名数学家刘璋温 ………………………………………………………… 谢有造(235)
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史学家陈序经 ………………………… 文昌政协文史委(239)
画家陈理之和古城“怀先庐”……………………………………………… 谢有造(242)
画虎名家吴公虎 …………………………………………………………… 谢有造(248)
学术名流岑家梧与故居 …………………………………………………… 王春(250)
我的父亲岑家梧 …………………………………………………………… 岑 龙(255)
麦逢秋博士与排浦故居 …………………………………………………… 谢有造(274)
著名教育家、数学家范会国 …………………………………… 文昌政协文史委(277)
“戊戌变法”君子开发西沙功臣林缵统 ……………………………… 游师良(280)
真名士雕塑家林毓豪与故居 ……………………………………………… 邢华胄(285)
卓浩然与“养吾山房”及其诗稿 ………………………………………… 梁春田(294)
“左联”爱国诗人征军 ……………………………………………………施继援(308)
符镇南与民族语言研究 …………………………………………………… 符启荣
私立海南大学创办人梁大鹏 ……………………………………………… 王儒翰
颜任光博士与故居百年沧桑 ……………………………………………… 关义秀
● 革命先驱英烈 (按姓氏笔画顺序)
琼崖工农群众领袖王文明与故居 ………………………………………… 林鸿范
琼岛革命先驱王文儒与故居 ……………………………………………… 王光栋
黎族人民领袖王国兴传略 ……………………………………… 琼中政协文史委
烈士王海萍及其故居 …………………………………………… 梁洪文 文小帆
冯白驹革命生涯及故居 …………………………………………………… 程昭星
琼崖女杰刘秋菊 …………………………………………… 琼山方志办 梁统兴
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与旧居 …………………………………… 保亭政协文史委
杨善集与潭门井堪村故居 ……………………………………………… 陈锦爱
琼崖革命先驱优秀军事指挥员徐成章 ………………………………… 陈永阶
● 琼籍解放军将领 (按姓氏笔画顺序)
马白山将军与马村老屋 …………………………………………………林明富
卢胜将军与博鳌芳岭村故居 …………………………………………… 卢家刊
庄田将军与龙滚文渊村故居 …………………………………………… 蔡佳
开国大将张云逸 ……………………………………………… 文昌政协文史委
常胜将军吴克之 ………………………………………………………… 符志洛
周士第将军与中原新昌村故居 ………………………………………… 周士科
● 琼籍国民党将军 (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俊王毅与排坡园村故居 ……………………………………………… 王景恩
邓春华戎马生涯与世家 ………………………………………………… 梁春田
抗日名将叶佩高 ………………………………………………………… 孔 见
吉章简与老吉落村故居 ………………………………………………… 高贻壮
海军上将陈策与故居 ………………………………………… 文昌政协文史委
张忠中与官村故居 ……………………………………………………… 高贻壮
吴道南故居变迁与逸事 ………………………………………………… 陈鸿远
一级上将郑介民 ……………………………………………… 文昌政协文史委
郑庭笈与美竹村故居 ………………………………………… 文昌政协文史委
● 华侨与政治宗教界知名人士 (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绍经与“资政第” ………………………………………………………王裕超
旅法华侨王焕抗日、教育事略 ………………………………………… 林壮标
海瑞式“清官”民选县长王道熙 ………………………………………郑瑶新
海南唯一的佛教上师王家齐 …………………………………………… 符业权
外交家何英与嘉积不偏村故居 ………………………………………… 陈贻爱
郭巨川与郭母亭 ……………………………………………… 文昌政协文史委
黄实甫与中原山仙村豪宅 ……………………………………………… 陈贻爱
蔡家森与博鳌留客村蔡家豪宅 ………………………………………… 王锡钧
附录:《海南文史1-20辑收录人物名单》 ………………………………李朱全整理
后 记 ……………………………………………………………………编 者
                            印制时间:2007年5月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五辑~第十九辑」

2015年12月03日 | 海南島史研究
http://www.hainanzx.gov.cn/data/news/2009/06/2254/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五辑:海外琼人
南越华侨共产党的成立与华运工作纪实……………………………… 林 明
琼侨出洋概况……………………………………………………………陈多余
海南华侨社会的形成 特点及其发展 ………………………………潘 干
精明能干乐善好施 泰国海南会馆副理事长、张氏宗亲会理事长张其璠先生………裴行荣
黄闻波先生访谈录………………………………………………………裴行荣
商界新星 璀璨夺目  记琼籍企业家欧宗清………………………钟 彪
漂洋过海 开拓创业 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祝清坤先生自述……………陈业秀整理
南洋奇人——从胶工到考古学家的韩槐准………………………………韩山元
沧桑十载 赤诚心不改  法籍华人陈和自述………………………龙建武整理
艰苦创业 造福桑梓  记泰籍琼人著名企业家云昌任……………范运晰
赤子楷模  记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张光嶷先生……………………张业随
穷不丧志 富还恋乡  记泰籍殷商张学标先生 ………………… 张业随
吴多福先生印象记 …………………………………………………… 钟 彪
侨领王兆松先生事略 ……………………………………………… 哥 冈
谦谦君子 雅士风度  记泰京吴氏祖祠理事长企业家吴乾煌先生…………………钟 彪
沧桑人生赤子情  记齐必光先生…………………………………… 符 江
村村有番客 侨情系千家——万宁市龙滚镇海外乡亲助学事录…………蔡佳
爱国爱乡 捐资办学  黄雄忠先生创办兴华小学纪实………………蔡佳
泰国海南会馆的创建人 云竹亭先生及其亲属 ………………… 范运晰
林文英与《琼岛日报》……………………………………………………王 越
发展战后家乡经济 投资兴办汽水厂  华侨建业公司海口汽水制造厂创办始末…………罗豫琼
海口私营侨批业的产生与变化 …………………………………… 易 春
泰国第一家海南旅行社 …………………………………………… 宋 秋
难忘的会见  一个归侨的回忆 ……………………………… 潘 干
新加坡琼籍华人的历史与现状 …………………………………… 王 京、文 山
新加坡海南会馆
泰国海南会馆之成立及发展
汶莱海南同乡会
澳大利亚新洲海南同乡会
美国南加洲海南会馆
万宁市华侨华人和社团现状
琼籍华侨、华人、港澳台人士文史资料征集提纲
                       印制时间:1999年1月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文史集粹
一、孤岛烽烟
  日本侵华时期的宋子文 ……………………………………………… 韩韧丰
  海南孤岛七年抗战的回忆……………………………………………… 王 焕
  保亭地区抗日游击亲历记 ……………………… 陈开学口述、张应勇整理
  日军侵琼初期 长流镇民众受难忆录 ……………………………… 吴乾刚
  道南村惨案纪实………………………………………………………… 张炳政口述
  难于启齿的往事………………………………………………………… 张应勇整理
  抗日战火中的琼崖中学………………………………………………… 黄循颜
  浩气长存——大致坡人民革命斗争概述 …………………………………范运锵
  爱国爱民赤胆忠心——缅怀石光亮同志 ………………………………… 吴 之
  留取丹心照汗青——忆叔父陈光璧 ………………………………… 陈圣育
二、史海钩沉
  海南古代移民和海南方言…………………………………………… 符玉川
  明万历琼北大地震史料述略………………………………………… 冯仁鸿
  长崎贸易钱与清初海南——日本之间的贸易 ………………… 芮锡森、张书裔
  帝国主义控制下的近代琼海关………………………………… 朱火全、汪玉林
  清代海南的会馆……………………………………………………… 芮锡森
  近代海南岛天主教史略 …………………………………………… 房建昌
  南沙群岛漫记………………………………………………………… 黄克夫
  南沙群岛考古行……………………………………………………… 王桓杰
  解放前夕的府海民主协会 ………………………………………… 云昌瑛
  爱国民主人士邱秉衡 ……………………………………………… 邱宏泽
三、教育与卫生
  近代文昌县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 陆兴焕撰、陆宇众整理
  万宁华侨中学史述…………………………………………………… 蔡佳
  长流中学创始人郑里铎先生 ……………………………… 吴永才、吴国礼
  海南建省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述略 …………………………………… 唐和亲
  海南人民医院的110年…………………………………………林诗泉、林书勇
  朱润深先生筹建海南医院一事简介 ……………………………… 林诗泉
  海南中医药文化史略 ……………………………………… 林诗泉、林书勇
四、建国后史料拾零
  我所见到的康克清大姐 …………………………………………… 赵若鸿
  霜叶红于二月花——记著名钢琴家孙翩 ………………………… 王国建
  参加制定《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回忆 ………………………… 廖 逊
  文昌农校杂忆 ……………………………………………………… 符史辉
  临高县59-61三年经济困难情况回顾 ……………………………… 谢卓石
  海口人民公园史话 ………………………………………………… 冯仁鸿
  筹建海口电视台记 ………………………………………………… 符仕俊
  临高乳猪出口香港的历史回顾 ……………………符善生、董廷芬口述 吴志飞整理
  当代名伶韩文华 ……………………………………………………… 符 及
  陈启云先生在港创业事略 ………………………………………………蔡佳
  琼山一区合作化运动亲历记 ………………………………………… 云昌瑛
五、民族民俗
  海口风情 ……………………………………………………………… 符 及
  海南回族的史源与习俗小考 ………………………………………… 吕钟英
  海南苗歌琐谈 ………………………………………………………… 潘先榀
                        出版时间:2000年4月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棕榈之岛(清末民初美国传教士看海南)
序 …………………………………………………………………………… 范基民
前言 …………………………………………………………………………… 王 翔
上编《棕榈之岛——海南概览》
序 ……………………………………………………………J•W•劳瑞博士(3)
第一章 海南地理
第二章 植物和动物
第三章 土著居民  黎族
第四章 “不朽的拓荒者”
第五章 汉人来到海南
第六章 交通工具与旅行方式  外国人在海南
第七章 贸易与职业
第八章 耶稣会
第九章 新教传教活动的开始
第十章 琼州府城堂会
第十一章 “现代巴比”  那大堂会
第十二章 嘉积堂会
第十三章 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福音传道工作
第十五章 教育工作
第十六章 医药卫生工作
第十七章 传教士的生活
附录一:梅尔劳斯先生、杰尔弥森先生、杰尔曼牧师之讣告
附录二:传教年表
附录三:现在海南的传教士及家人
附录四:统计资料
附录五:传教士应读的关于中国的主要书籍目录——摘自《密勒氏评论》(Millard’s Review)
索引

下编《棕榈之岛——海南概览》导读
第一章 关于《棕榈之岛——海南概览》一书
第二章 关于琼侨移民南洋的问题
一、早期琼侨向南洋的移民
二、近代东南亚移民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三、以客栈制为中枢的移民招募
四、民信局与侨汇递送
五、南洋琼侨的苦难及贡献
六、琼侨在南洋的社团与生活
第三章 关于黎族苗族民间信仰习俗的问题
一、黎族苗族中的神职人员
二、黎族苗族民间信仰的内容
三、民间信仰的仪式及其意义
四、黎、苗族民间信仰功能解析
第四章 关于基督教在海南传播的问题
一、民族情绪与文化氛围
二、爱国精神与家族观念
三、传统色彩与时代特征
                        印制时间:2001年12月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海南土改运动亲历记
序 ………………………………………………………………………… 陈玉益(1)
海南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纪事 ………………………………蔡佳(1)
文昌县土地改革运动回顾…………………………………………………云心影(17)
文昌县落实土改遗留的侨务政策情况纪实………………………………云心影(28)
暴风骤雨话土改……………………………………………………………韩纫丰(34)
文昌县土改“十三区事件”始末……………………文昌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40)
澄迈县1952年春季土改工作概述 ………………………澄迈政协文史委员会(57)
难忘的澄迈县土地改革运动………………………………………………郑茂庭(67)
海口市郊土地改革运动大事记……………………………………………梁洪文(70)
海口市郊“查阴谋、报上当”运动的回忆………………………………彭鲁信(90)
白龙乡分配果实的经过 ………………………………………………… 陈衍涛(92)
定安县的反霸斗争 ……………………………………………………… 梁定儒(94)
屯昌县土地改革运动的回顾 …………………………………………… 叶 光(99)
我所经历的土地改革运动 ………………………………………………符名凤(108)
土地改革运动使我家翻了身 ………………………………………… 林玉金(114)
卖田买枪参加革命高风亮节不计恩怨 ……………………………… 高日蕃等(118)
斗霸分田话土改 …………………………………………………………温丙妹(122)
临高县土改运动情况概述 ………………………………………………谢卓石(128)
忆当年土地改革 …………………………………………………………谢名崇(137)
我经历过的土地改革运动 ………………………………………………陈大雄(142)
在那火红的年代 …………………………………………………………陈芳拉(146)
土改工作队长忆土改 ……………………………………………………黄儒汉(150)
土地改革给咱穷苦人过上了好日子 ……………………………………王正銮(153)
万宁土改(渔改)运动概述 ……………………………… 丁禄英、蔡佳(156)
恶霸地主韩焕畴的发家史 ……………………………………………魏宗周等(162)
白沙解放区率先进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 ………………………… 王位中(170)
白沙县土地改革始末 ……………………………………………………林尤山(177)
阜龙乡的减租减息运动 ……………………………………………… 吴家明(183)
白沙县土地改革实行“打乱(烂)平分” ………………………… 符耀坚(185)
白沙二区清除奸霸分田地 ………………………………………………王志光(187)
罪恶滔天的恶霸地主王发迂 …………………………………王志光、吴家明(189)
白沙县土地改革歌谣 ……………………………………………………符耀坚(194)
王国兴在民主补课运动中被错划为地主成份 …………………………王志光(196)
五指山市的土地改革概况 ………………………………………………黄克诺(198)
通什乡清匪反霸的回忆 …………………………………………………黄老贤(204)
毛栈乡土地调整工作的回忆 ……………………………………………王清理(208)
崖县土地改革运动的回顾 ………………………………………………林 俊(211)
龙海乡这样斗倒了恶霸地主朱仁高 …………………………林 俊、周光(219)
土改试点田独村发动斗争的情况与经验 ……………………孙家浩、周光(223)
崖县土改模范道志……………………………………………………赵文庆(228)
王启正家是怎样被错划为破产地主成份的 ………………………… 林 俊(230)
陵水县土地改革运动的回顾……………………………………………朱深刚(232)
关于陵水土改的回忆……………………………………………………陈启江(238)
我所经历的土地改革工作………………………………………………王祖武(247)
挥师陵水搞土改…………………………………………………………郑茂庭(250)
我的土改工作回忆 …………………………………………………… 周始忠(253)
陵水县二区土改工作杂忆………………………………………………曾祥俊(259)
参加陵二区土改的经历 ……………………………………………… 刘远梅(262)
土改根子郑继卿…………………………………………………………曾祥俊(264)
土改二忆 ……………………………………………………………… 郑茂庭(266)
我的“连子”生涯 …………………………………………………… 林忠号(269)
忆当年土改实况…………………………………………………………符关娘(276)
按政策办 ……………………………………………………………… 吴仕录(279)
土改中的陵水县青年学园宣传队 …………………………………… 邓基民(280)
陵水简易师范学校排演歌剧《白毛女》杂忆 …………………… 李宗堂等(283)
大溪岭剿匪记 ………………………………………………………… 许邦琥(286)
搜匪记 ………………………………………………………………… 张成连(288)
李焕文落网记 ……………………………………………… 李其敏、李昌贤(289)
我是怎样被划为富农分子的 ………………………………………… 李学(291)
在家乡目击土改试点 ………………………………………………… 陈光祥(294)
贫农主席团圆了贫雇农当家做主梦 ……………………………… 陈土应等(296)
佛老地霸邢谷瑚 …………………………………………………… 邢华胄等(299)
黎族大恶霸韦那讧其人其事 ……………………………………… 邢华胄等(303)
一个错划个体工商户之枉死 ……………………………… 邢华胄、邢福标(311)
开明地主罗业鼎 ……………………………………………邢华胄、林临英(315)
去台爱国将领吉章简一家在土改前后 …………………………… 吉承灏等(319)
推翻封建土地制度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 王云超(322)
我经历的镇反与土改运动 …………………………………………… 符忠才(325)
文昌土改大军奔赴昌感见闻 ………………………………………… 黄昌汇(329)
回忆土改三件事 …………………………………………………………石魁英(332)
开明地主——曾驳姑 ……………………………………………………石崇英(335)
略谈土改二三事 …………………………………………………………钟圣鹏(338)
土改小忆 ……………………………………………………………… 文武兼(341)
官田乡土改的回忆 …………………………………………………… 冯世玲(343)
南大学子忆昌感土改 ……………………………………………………陈自武(345)
乌烈村“八字”运动简况 ………………………………………………官瑞尧(348)
昌感县二区土改运动概况 ………………………………………………李清河(351)
我所参加的昌二区土改 …………………………………………………李作祥(357)
我在峨港搞土改 …………………………………………………………陈朝福(362)
艰苦考验 坚韧不拔 ……………………………………………………王 湛(365)
回味土改“三同” ………………………………………………………冯堂(368)
难忘的土改生活 …………………………………………………………黄昌汇(371)
土改队员生活侧记 ………………………………………………………罗国杰(373)
土改队员的四件好家当 …………………………………………………罗国杰(379)
昌感县土改运动的三次偏差 ……………………………………………许超云
左倾思想对土改运动的影响 ……………………………………………吴大全
罗带“特务”案纪实 ……………………………………………………许超云
                        印制时间:2003年7月

■海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九辑:海南文史(综合卷)
一、光辉历程
  陈继虞民军在万宁的活动 …………………………………………刘经伍、李琼辉
    (附:《新琼崖评论》文章摘要)
  杨树兴和龙滚地区的农民运动 …………………………何文汉、冯辉祺、刘经伍、陈明钦
  血战分界墟  徐成章同志光荣牺牲的回忆……………… 李居民、陈明钦
  六连岭上现彩云  忆红军坚持六连岭的战斗历程……………………李居民
  一个前赴后继的革命家庭 …………………………………… 颜春梅、颜其明
  历经沧桑 奋斗不止  记老红军谢飞同志 …………………………… 黄玉梅
  潘云波同志革命的一生 …………………………………………黄循颜、林智、齐文
  胸怀宽似海 功昭人间  缅怀林木青同志 ………………………… 林壮标
  丹心谱人生 铁骨铸忠魂  记赵建中同志革命的一生 ……………… 黄 文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记原海南区党委统战部部长赵郑浓 ………黄 文、刘子明
  海南农垦著名橡胶育种专家徐广泽 ………………………………………章汝先
  一代宗师华灼灼——缅怀陈华老师 ………………………………………钟少彪
二、岁月留痕
  学习总司令爷爷挖野菜 ……………………………………………………廖 逊
  传桂村的黄埔军校生 ………………………………………………………吴国礼
  风范犹在教泽永存  怀念蔡岳森先生 …………………………卓冠亚、钟少彪
    (附:蔡岳森先生遗作)
三、改革开放
  亲历见证:十万人才过海峡  记海南建省初期的人才大潮 ………………林志向
  “洋浦风波”前前后后…………………………………………………………王峻岩
四、史海钩沉
  海南学校教育第一人  王义方 ……………………………………………王俞春
  王焕先生办学纪事 ……………………………………………………………林壮标
  吴子野与苏东坡的真切交谊 ………………………………………………杜汉文
  乾隆五十五年中越两国联手打击海盗考略 …………………………………杜汉文
  清末民初海口市的几大商行 ………………………………………………文 山
  寻找大洞天……………………………………………………………郑行顺、符史雄
五、文化与民俗
  犹吊遗踪一泫然 ………………………………………………………………郑行顺
  文笔峰趣谈 ……………………………………………………………………崔开勇
  琼西南的军歌 ………………………………………………………………郑瑶新
  老井悠悠 ………………………………………………………………………洪宝光
                             印制时间:2005年9月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