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書籍之海 漂流記

看板に掲げているのは「書籍」だけですが、実際は人間の精神の営みすべての海を航海しています。

2011年05月19日 | 抜き書き
▲「新華網」2011年05月19日 09:19:20、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王 翠「邓小平处理中日、中美关系的外交智慧」(4/4)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19/c_121433601_4.htm

 末尾、結論部分。

  面对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邓小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了适当的“让步”,那就是“等”,暂时达不成一致的问题,可以采取“等”的方式,待以后条件成熟时再来解决。他说:“有的问题现在谈也谈不拢,比如钓鱼岛问题,日本叫尖阁列岛,一时解决不了,可以摆一下嘛!否则,谈十年,和平友好条约也谈不拢。”“总有一天日本政府会愿意的。实在不愿意,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中日之间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比如钓鱼岛问题、大陆架问题。这样的问题,现在不要牵进去,可以摆在一边,以后从容地讨论,慢慢地商量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我们这一代找不到办法,下一代、再下一代会找到办法的。”不能因为钓鱼岛问题影响整个的中日关系,这是邓小平的策略和灵活性。
  20世纪70年代,在中日、中美关系出现重大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邓小平总是从国际政治和国际战略的角度,立足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善于应对形势,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他能够当机立断,紧紧抓住机遇,把中日、中美关系推进一大步。同时,他处理问题表现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其中也蕴涵着指导我国整个国际战略的基本原则及哲学理念。近一段时间,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学习邓小平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敏锐的战略思维和卓越的外交智慧,对于目前的外交工作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