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いつくまま

みどりごを殺す「正義」はありや?
パレスチナ占領に反対します--住民を犠牲にして強盗の安全を守る道理がどこにあろう

北京市海淀区出稼ぎ子女学校閉鎖抗議文(2)

2006-09-17 10:25:11 | Weblog
    4、在公办中小学求学费用加的问题
    许多新移民之所以选择打工子弟学校主要是青睐费用的低廉,这些学校每学期收费在300元左右,而且一般没有额外费用。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家庭普遍都是我们城市社会低层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结婚、生子,抚养小孩,正处于人生最艰难的爬坡阶段,每一块钱对他们来说都非常重要。可是他们哪怕以最节俭的方式生活,每月也只有200——300元的盈余。他们望子成龙、改变命运的心愿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将微不足道的盈余转化为储蓄,为子女高中、大学教育积攒学费。
    清理整顿和取缔打工子弟学校,迫使原先送孩子到该类学校就读的家长多数只能选择公办中小学。相较打工子弟学校而言,可能要加以下费用。比如:1、中餐费用每顿5——7元,要加3——4块;2、春秋校服费大概加100元;3、就近上学的路程加,公立学校又没有校车接送,每天要加至少1——2元。以上保守估计,每年要加费用700元左右。
    用公共教育资源强制接纳的结果是费 用的上升,当一部分家长从经济上无法接受时,教育部门应该有务实灵活的解决办法,要么保留打工子弟学校,要么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否则受伤害的永远是必须完成启蒙教育的孩子。
    5、公办中小学的管理性障碍
    从入学、中途转学、教材设置、适应新移民特点作息的管理服务还存在重重障碍,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着手解决。
    1)当流动少年儿童要求进入一些 公立学校就读时,很多学校要求进行入学资格考试,没有达到其要求的拒绝接受;
    2)从以往打工子弟学校的经验看,中途转学的比例非常大,家长工作地点一旦变化,必然影响到孩子,公办中小学能不能满足随来随收、随走随留、收费灵活的特点。
    3)流动少年儿童来自全国各地,根据目前的北京教育体制,绝大多数学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和参加高考。我们知道:北京本地教材和流动少年儿童普遍采用的全国统一人教版教材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当前应试教育还非常盛行之下,教材的不同将严重影响到流动少年儿童将来回原籍参加入学考试。
    4)许多新移民每天早出晚归、疲于奔命,在公办学校就学的低龄流动儿童是需要接送的。 而公办中小学又没有校车早接晚送,能不能适应新移民需要,允许家长早送晚接。
    6、上公办中小学的法规性障碍
    海淀区、大兴区在清理整顿打工子弟学校时,要求学生家长带着“五证”(户口簿、暂住证、务工证明、居住证明、户口所在原籍无人监护证明)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办理“在京借读证明”,到附近公办学校报到。 后来 在巨大的外界压力下,海淀区教委表示:对于办理相关证件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以及因“超生”而没有户籍证明的学生,将由主管部门协调入学。
    据了解,90%的流动少年儿童家庭没有办齐此“五证”,正常情况下,公办学校完全可以拒收。
    2002年3月28日发布的《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规定:经查证在户籍所在地确无监护条件的流动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持申请借读者户籍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向暂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上述主管部门经核准同意后,为其开具“在京借读批准书”。流动儿童少年可持“在京借读批准书”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到暂住地附近学校联系借读,经学校同意后即可入学。暂住地附近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报请暂住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上述规范性文件就是流动少年儿童在公办学校入学需要“五证”的法源依据。我们认为该《暂行办法》人为地设置了技术性限制,已经成为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规性障碍,应该予以废除。
    另外,来自农村的流动少年儿童原本就启蒙较迟,在随家迁徙过程中又多有辍学和留级的经历,存在普遍的超龄上学问题。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北京市的《暂行办法》规定15周岁为接受义务教育的最终年龄,其实不尽合理,我们认为只要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都有权继续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7、对打工子弟学校举办者和老师的合理补偿问题
    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公共管理体制上城乡、城际分割的产物。打工子弟学校举办者自筹经费举办简易学校 ,满足了新移民子女的迫切就学需要。流入地政府没有向这些学校进行财政扶持,任其自生自灭。仅从打工子弟学校十几年来帮助政府解决了数以十万计的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作用来看,这些办学者的努力和付出应当得到政府的肯定和认同。
    特别是2003年以来,北京市把没有经过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纳入了区县教育部门的备案管理,还开始对小部分学校开始进行审批加以追认。这种默认和追认事实上给予了打工子弟学校间接的承认,不少举办者开始四处举债、加大投入、争取被追认,达到完全合法化。
    如果这次清理整顿导致学校被迫关闭的话,他们的投资将全部付之东流,负债累累。政府突然做出教育政策的调整,没有给予举办者一个合理缓冲期,以便收回成本。我们认为:北京市政府应该根据这些举办者的实际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如果以“非法办学”为由,完全不予补偿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打工子弟学校老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低收入、无保障 地 为流动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默默奉献,突然间失去工作,她们的安置补偿也应一并考虑。
    8、新的流动少年儿童将如何入学的问题
    由于北京所辖各区一直没有突破原有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少年儿童要到公办中小学就读总是困难重重。今年的清理整顿、学生分流是在外界高度关注和教育行政部门强力干预安排下才得以进行和完成。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很多体制上、技术上的障碍,比如,海淀区已经停顿下来,正在考虑更审慎可行的措施。
    从现在政策的表面形式上看,好象全市公办中小学都会无条件向流动少年儿童敞开了大门。事实上却绝非如此,新移民家庭要依靠自身力量选择公办学校就近入学肯定要历经艰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之梦依然漫长。
    我们认为,每个学区应该设有专门的机构或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处理流动少年儿童就读公办学校的事宜,根据申请时间、居住地点分配学校,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尽快安排解决。目前由家长自己去联系就近学校的方式不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解决,也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随着北京义务教育对流动少年儿童的开放,还将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毕竟北京教育资源更有优势,受其吸引,许多还在原籍上学的儿童可能会转学到北京,或者原来在教育薄弱区的流动少年儿童转向教育更为发达的海淀、朝阳等区就读,这些问题都应该事先考虑。
    9、北京全市校方责任险未能覆盖打工子弟学校的问题
    2002年秋季以来,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市教委财政列支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校方责任保险范围。凡是因为校方责任导致在校学生出现校园伤害事故,学校进行赔偿后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曾经因为害怕校园事故发生,许多公办、民办学校取消了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这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校方责任保险出台后,免除了很多公办学校的后顾之忧,可是许多没有经过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还没有纳入该项保障之中。我们知道:有无法人资格并不是学校能否享受校方责任险的必要条件,一些乡镇幼儿园其实也没有法人资格同样被纳入了校方责任保险范围。
    打工子弟学校举办者很多都是举债办学,完全靠学费维持学校运营。一旦遇有校园伤害事故,凭其个人的能力很难偿付医疗费、伤残或死亡赔偿金。如果发生类似于前年北京一家幼儿园那样的群死群伤事故,赔偿费用如不能落实肯定影响到首都的和谐和稳定。
    以上建议敬请政府考虑、研究为盼。此致,
    敬礼!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 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方平

2006年9月15日
来源: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
2006/09/200609162253.shtml


北京市海淀区出稼ぎ子女学校強制閉鎖抗議文(1)

2006-09-17 10:23:37 | Weblog
 
关于慎重处理打工子弟学校问题的公民建议书/胡星斗 李方平
(博讯2006年09月16日发表)

    胡星斗更多文章请看胡星斗专栏
    
     (博讯 boxun.com)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6年6月初以来,作为“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启动了清理整顿本辖区流动人员自办学校(民间俗称为打工子弟学校,教育部统称为流动儿童少年简易学校)的专项治理行动,并于7月4日取缔了其中的37家学校,约15000多名流动儿童少年需要分流到公办中小学。
    2006年7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1、“全市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近37万人,其中62%以上的流动儿童少年在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全市还有未经批准自办的、专门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以下简称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239所,在校学生95092人。”
    2、“要加强领导,制定规范和清理整顿本行政区域内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措施和在校学生分流方案,并于2006年7月中旬前报市教委。”
    3、“坚持“分流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尽快清理整顿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
    4、“全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在今年9月底以前要坚决依法取缔。取缔前要做好将在校生妥善安排到其他学校继续就读工作,保证其学业不受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这份发文发给各区县,各委办局的文件,迅即再掀清理整顿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行动高潮,同时扩展到全市范围。因为时间紧、工作重,相关各区县高度重视,积极动员,组织力量全面投入清理整顿工作。以大兴区为例,2006年7月20日上午,大兴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大兴区清理整顿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动员会”,宣读了《大兴区清理整顿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工作方案》,并于8月18日责令27家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停止办学。截止9月5日,已有24所被撤消,分流、安置在校学生8065名,另有3所学校的撤并工作正在进行中。
    因为清理整顿流动人员自办学校专项行动事出突然,又涉及到几万个社会低层最脆弱的家庭,还关系到政府重大教育决策的可预测性、稳定性 、合理性、可行性、长远性以及后继处理等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如果处置不当,必然有损北京首善之区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构建首都和谐社会。
    作为与北京同呼吸、共命运的市民,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共同的道义和责任,作为学者和律师,我们也对这一公共教育政策话题特别关注。经过谨慎的历史考察、实地调研和法律政策分析,我们认为此次全市范围的清理整顿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专项行动确有相当多的不足之处,值得有关政府部门去总结、反思和检讨,更需要有前瞻性的规划去加以落实,并对遗留问题尽快研究善后补救方法,为此特向市府提出以下公民建言:
    1、财力和预算问题
    今年八月底,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向媒体透露:“市财政拟投入8000万元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并将随着改造过程逐步到位”。
    我们已经知道,分流几万名流动少年儿童进入公办中小学并没有纳入北京市政府2006年工作重点,2006年北京市预算草案也没有编排取缔打工子弟学校可能加的预算经费。在预算没有事先落实的情况下,拟投入8000万元可能会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对几万名流动少年儿童入学问题仍然表示担忧。
    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实行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免学费、免杂费、对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政策,07年将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是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和扶持,在接受基础教育的人生起跑线上实现公平和公正。北京市也将拨款1.54亿落实28.9万远郊区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而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的37万名流动少年儿童却仍然没有享受,是由中央政府直接转移拨付还是以自有财力解决,也是北京市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
    2、新移民集中居住区的公办中小学接纳量问题
    根据北京市的中小学办学标准,每班应该少于(含)40学生,而且发展趋势是小班化教育。在校舍、教师资源稳定的情况下,能否突然容纳大量的分流学生就读,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北京2001——2004年以来,因为户籍学龄少年儿童的减少,大约合并500所中小学,这些闲置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流动少年儿童提供入学的机会。事实上,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的新移民都是集中居住在交通物流比较发达的城乡结合带,极少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城区闲置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解决流动少年儿童的就学问题。
    海淀区在分流学生时也碰到这样的困难,正如教委小学教育科工作人员坦言的那样“打工者居住相对集中,导致家长们都带孩子集中去其中一两所学校报名,使学校的压力过大”。海淀区教委表示会重新登记并妥善部署生源分流工作,保证学生们按时入学, 但这些保证能否 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让学生、家长满意也都是未知数。
    3、打工子弟学校审批和规范化管理问题
    各区在本次清理整顿又保留了一部分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其结果导致政府和打工子弟学校都处于两难境地。作为政府而言,很无奈的是对所谓“非法办学”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合法性要进一步认可 ,而作为打工子弟学校而言,虽然被保留,随时还可能被取缔。
    两难境地的问题出在北京市没有出台统一可行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标准。北京市一直坚持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审批要求是要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基本标准”。
    该《标准》具体包括:校园面积至少要达到15000平方米,校舍总使用面积至少3587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地应当满足相应学校规模所需的至少20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用地,以及篮排球场地、器械场地所需用地。
    客观而言,很多公立学校也达不到这一要求,更遑论几乎全部为个人投资的打工子弟学校了。被调查的一位办学者认为,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不是打工子弟能读得起的学校。
    我们考察该《标准》出台 的 意图是“为促进本市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而制定本《标准》”,此外还规定 :“ 新建学校原则上应达到《标准》要求。”我们认为:作为已经现实存在 的 打工子弟学校不应该强行套用此《标准》,僵化的思维只会继续维持打工子弟学校不合法却存在的法治僵局。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北京市专门的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例,规范办学行为,包括学校 的 基本硬件要求,学校开办者的资格认定、师资和培训,办学质量的监管、考核,行政处罚程序等等。

9月9日その死から30年-タブー化する毛沢東

2006-09-13 00:02:30 | Weblog
 
毛去世三十年 当局低调为哪般?
(博讯2006年09月11日发表)


    VOA记者: 东方
    
     中国当局九月九号对
毛泽东去世三十周年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海外媒体评论说,这意味着中国当局担心对毛泽东的苦涩回忆会引发不满的暗流。 (博讯 boxun.com)

    
    *中央没办活动 媒体文章不多*
    
    在中国首都北京,中央政府没有对这位曾经在1949年创建人民共和国的人,曾经被尊称为伟大领袖和伟大舵手的人举行任何纪念活动。
    
    中国国家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节目里没有提到
毛泽东毛泽东是1976年去世的。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只发了两条短讯,一条是关于互联网上的纪念活动,另一条是在毛泽东诞生地修建一座桥梁的消息。
    
    中国官方的新华网并没有为
毛泽东去世30周年制作任何专题报道,只是以处理一般新闻的手法,刊登了几篇有关毛泽东的文章,包括毛泽东儿子毛岸青纪念父亲的文章;转载了一篇《中国青年报》的只有几百字的文章,题为《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 千万青少年网上纪念》。
    
    北京日报报道了星期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场非官方的纪念音乐会。北京出版的各大报都没有对
毛泽东去世30周年发表任何社论。
    
    *纪念堂外有特工*
    
    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怀旧的中国民众星期六在天安门广场上的
毛泽东纪念堂外排长队,希望能够看一眼他们的“伟大救星”的遗容。路透社报道说,排队的人当中,有些是渗入队伍之中的警察和便衣特工人员。
    
    在
毛泽东的诞生地湖南韶山,法新社援引毛泽东纪念馆的管理员的话说,九月九号星期六大约有六到八千人参观了这座纪念馆,参观人数是平时的一倍。这位管理人员说,参观者向一座高达20米的毛泽东雕像鞠躬,并献上花环。
    
    *避免引人回想毛时代苦难*
    
    分析家说,中国政府担心高调公开举行纪念
毛泽东活动会重新唤醒人们对毛泽东造成的一些悲剧历史时刻的记忆,从而引发对今天一些社会问题的公众愤怒。
    
    
毛泽东发动的运动包括大跃进,那是一场加速工业化的灾难性尝试;以及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使用一些过激的手段试图把握手中的权力,导致几千万人死亡。
    
    法新社援引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大同的话说,讨论
毛泽东,不可能避开文化大革命,不可能避开数千万人被饿死的事实。纪念毛泽东的活动,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成为公众情绪的宣泄口。
    
    *防止触发当前社会矛盾*
    
    法新社援引另一位中国著名新闻记者高瑜的话说,当前的中国社会矛盾非常严重,中国当局不敢对
毛泽东的去世纪念日大肆宣扬。
    
    然而,观察家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民众,特别是那些在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时受到沉重打击的中国民众,使用怀旧来作为抗议目前无情现实的手段。
    
    法新社分析说,很多人透过玫瑰色的眼镜回过头来怀念过去的日子。那时候中国也许比现在穷,但是人们比较单纯,社会也比较公正。这种怀旧派的人数正在加。
    
    香港《苹果日报》也报道说,在
毛泽东故乡韶山,每日有逾千名旅客走上陡峭的韶峰山上,参拜毛的祖坟,希望得到庇佑。
    
    北京一位四十岁的出租汽车司机对法新社记者说,中国的贫富差距现在非常大,老百姓很生气。他指着北京街道上的车辆说:看看路上的这些奔驰,宝马,他们经常违反交通规则,因为他们有钱有权。
    
    *禁批毛 为自保*
    
    中国当局今天仍然禁止公开辩论或者批评
毛泽东的生平,担心这些讨论会导致对现政权政策的仔细审议,并且威胁现政权的生存。尽管中国人今天享有的自由度和毛泽东时代无法相比,但是他们的领导人仍然严格坚持毛泽东强化的一党专制的政治制度。
    
    法新社分析说,目前在中国掌权的仍然是
毛泽东的政治继承人。他们仍然紧抱着毛泽东时代传下来的正统政治系统不放。
    
    法新社援引曾经担任
毛泽东秘书的李锐的话说,他们担心国家会失去控制。李锐现在是批评毛泽东的声音最大的学者之一。他说,中国领导人不知道,如果你想要一个国家稳定,你就要允许言论自由。

(此为打印板,原文网址: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
china/2006/09/200609111024.shtml
)


国民の税金で中国共産党を支援!

2006-09-10 10:03:03 | Weblog

中国には中国共産党以外にも民主党や社会党などの野党もある。ただし、彼らは獄中にあるかそうでなければ海外に亡命を余儀なくされている。被援助国の民主化を目指すことをODA大綱に掲げている日本政府は政党に対する援助をするのであれば当然これら野党にも手を差し伸べるべきであろう。しかし、日本政府が中国の政党に対していまやっているのは中国共産党という独裁政治を行う特定の政党に限った援助である。
ところで、日本共産党は自民党の「特定政党に対する財政支援」に反対しないのだろうか?

以下国際協力機構のホームページより。

2000年より、日本政府関係者と中国共産党中央組織部との間では、幹部職員の人材交流事業が実施されています。中国側からは党幹部の養成機関である中央党校にて1年間の研修を受けている青年幹部が参加。訪日団は中央党校の海外研修としてこれまで4回実施されている。日本側は日本政府・地方自治体・民間関係者で構成され、3回の中国訪問を行ってきました。今年9月に日本側が4回目となる中国訪問を行ったのを受け、10月25日には、中央党校訪日団約100名が来日し、9日間の視察を行いました。
http://www.jica.go.jp/branch/kic/report/report_01.html


相思風雨中

2006-09-02 22:18:51 | 漢語の歌

(男)難解百般愁相知愛意濃    
なんがいばっぶんさお せんづぃごいのん
(女)情海変蒼茫痴心遇冷風    
つぇんはいびんつぁーんまん つぃーすんゆーらんふぉん
(男)分飛各天涯他朝可会相逢  
ふぉんふぇいごてぃーんがい たじゅほーえそんふぉん
(女)蕭蕭風声凄泣暴雨中      
すぃすぃふぉんすん つぁいやぶいつぉん

(男)人海里飄浮展転却是夢    
やんはいろぃぴゅーふぁうづぃんづぃんけぷすぃもん
(女)情深永相伝飄于万世空    
つぇんさんうぇんすぁんつぃ ぴゅーいまんさいほん
(男)当霜雪飄時           
どんすぉーすぃぴゅーすぃ
(合)但愿花亦艶紅          
だんゆんふぁいっいんほん
(合)未惧路上烟雨蒙        
めいごいろーさんいんゆもん

(男)阿...寄相思風雨中       
はああー げいせんすぃふぉんゆづぉん
(女)阿...寄痴心風雨中       
はああー げいつぃーさんふぉんゆづぉん
(男)抱月去化春風云外追踪侶夢 
ぽーゆくぁい ふぁーつぉんふぉん むぉんごい つぃーつぉんろぃもん
(男)恨満胸愁紅塵多作弄      
はんもんほーさお ほんつぁんどーつぉのん

(男)難解百般愁相知愛意濃     
なんがいばっぶんさお せんづぃごいのん
(女)情海変蒼茫痴心遇冷風    
つぇんはいびんつぁーんまん  つぃーすんゆーらんふぉん
(男)分飛各天涯            
ふぉんふぇいごてぃーんがい
(女)但愿他日重逢         
だんゆんたいぇつぉんふぉん
(合)夜漫漫路上珍重         
いえまんまんろさんづぁんつぉん

(男)阿...寄相思風雨中       
はああー げいせんすぃふぉんゆづぉん
(女)阿...寄痴心風雨中              
はああー げいつぃーさんふぉんゆづぉん
(男)抱月去化春風云外追踪侶夢 
ぽーゆくぁい ふぁーつぉんふぉん むぉんごい つぃーつぉんろぃもん
(男)恨満胸愁紅塵多作弄        
はんもんほーさお ほんつぁんどーつぉのん

(男)難解百般愁相知愛意濃    
 なんがいばっぶんさお せんづぃごいのん
(女)情海変蒼茫痴心遇冷風      
 つぇんはいびんつぁーんまん  つぃーすんゆーらんふぉん
(男)分飛各天涯                       
ふぉんふぇいごてぃーんがい
(女)但愿他日重逢                   
だんゆんたいぇつぉんふぉん
(合)夜漫漫路上珍重                 
いえまんまんろさんづぁんつぉん

(男)寒夜里霜雪飄時         
 ほんいぇろぃすぇんすぇ ぴゅーすぃ
(合)但愿花亦艶紅別后路上珍重  
だんゆぃーふぁいいぇんほん びーはぅろーさんづぁんつぉん

試聴:
http://www.nowok.net/listen.asp?SongsID=149536


林栄基:悪化する中国の投資環境(3)

2006-09-01 17:30:57 | Weblog
贪污腐败已成风气
    
    从朱镕基时代到现今的胡温政权,都致力于严打贪污腐败,但这把野火真的烧不尽贪污,灭不了腐败,强劲的春风又把它们吹成了风气,什么“四十现象”、“五十现象”已经过时,如今的官员腐败已发展到“泛年龄层”了,甚至有倍受争议的所谓“劫富济贫的贪官”。大陆的贫富悬殊危机加剧,和这类问题也许有密切关系。
    
    举凡外资企业,无不有面对此风的经验,不助长风气,事情又办不了,同流合污,良心又过意不去。虽然这种风气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但许多地区如印尼、越南或缅甸,您只要搞定了最上级,其他的喽罗兵卒自然就可以解决;在大陆,层层级级、上上下下、部部局局、乡县省市都要各别处理,真所谓烧不完的香炉、拜不完的鬼。投不投资,您看着办吧!
    

人民币升值是长期的隐患
    
    人民币汇率新机制 - 参考“一篮子货币”而调整的半浮动策略,把人民币汇率推进了两个百分点,暂时满足了美国的意愿,给足了布斯的面子,但币值之战还未开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日益加剧,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的快速成长,中国的人民币和金融体制的彻底改革,与国际正式接轨,是势在必行了。
    
    由于中国崛起之快,世界上前所未有,许多基础设施、人才物力、金融货币、精神状态和资源开发都无法及时上,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带来许多无可避免的后遗症,如通货膨胀、工业制造成本加、能源危机加剧、经济成长失调、进出口贸易失控、金融市场进一步混乱、农业长受到打击及移民风潮加剧人口老化等等。
    
    外商的直接投资自然也是另一环遭遇冲击的受害者,尤其是那些出口型企业,得利的恐怕是其他周边较落后国家。
    

金融体制改革谈何容易
    
    中国要稳健成长,安然崛起,达到经济宏观调控的软着陆,其中,金融体制的改革非常关键,但谈何容易,中国目前所面对问题,包括国际投机基金的压力、金融人才的短缺、四大国有银行机制尚未成熟、人民银行的管制太严厉且不够灵活、金融与证券界错综复杂以至影响操作等等。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还不到二十年,但所达到的GDP、货币流量、贸易金额和外汇储备已远远超过许多先进国家,金融体制未能及时跟上是情有可原;但是,这种严重失调的现象,能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失去平衡,要医治这类内伤,就必须从病原开始。
    
    着手金融改制,逐步放宽外汇及货币政策、加快引进外地金融人才协助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重组中央银行、稳定利率政策、更严厉地监控证券市场以减低政商操作的风险、开放外资融资市场、加强国内各大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及鼓励真正的私营银行来实现健全与自由的金融市场。
    

共产政治下的房地产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房地产体制逐步脱离了共产制度的基本体系,不单平民百姓得到有限度的房地产使用权及拥有权,连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员也能享有部分的房地产权益,在短短十年间,全国各地城镇房地产业蒸蒸日上,房地产价快速地翻了许多倍,官商操弄、投机活动猖獗、许多商业法律不明确、加上房地产条例因地而异,且频频更改,泡沫现象日趋严重。
    
    如今,经济宏观调控和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更加剧房地产泡沫的复杂化,更严重的是,许多地区在制度的不明朗化之下,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交易出现混乱,有价无市的现象也到处可见。在泡沫投机活动下的社会,也加剧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贫富悬殊的危机也因此而起。
    
    近年来,全国工业开发区,以不同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展开争夺外商投资的竞争,连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拉萨也不落人后,资源、土地、动力和人力严重重复建设,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开发相互矛盾,许多地区为开发工业区,把农民迁徙了,粮田耕地也荒废了,结果工业区美梦破灭,工业荒地已不能耕种,两头不到岸的故事随处可见可闻。有些投机者,尤其是台湾商人,买了地又没有良好投资环境,想卖地又有价无市,真是欲哭无泪。
    
    豪华及超豪华私人住宅的发展项目,已成为许多投机房地产商的摇钱树,越昂贵越隐秘的住宅越受欢迎,这种畸形偏差,只能导致房地产业的泡沫恶化,占大多数的中低层市民的住屋得不到优先满足,无论多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压制房地产的政策,也是能治标,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短期内自然会有新的对应局面。
    
    长远之计,我建议政府学习香港与新加坡的经验,在全国大力发展中低价的政府住宅和中低档的私人住屋,并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先满足中低阶层的迫切需求,又能平衡房地产的畸形发展,从而缓和经济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危机,又可藉以平衡钢铁和水泥生产过剩的问题,这种策略未尝不可视为宏观调控的间接手段之一。
    

基础设施和经济过热的竞赛
    
    本来,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跟不上经济的步伐,譬如电讯、能源、政府机关的服务水平、交通运输和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等。这类基础设施的不足,往往和国家的宏观政策息息相关,地方政府也都了解基础设施的重要,但是,许多官员们为了达到中央下达的审核指标,把资金和资源都集中在GDP和经济指数的建设上,没有好好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道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会明白,但要贯彻下去,还是有许多人事上的困难,需要看中央政府的决心。
    
    与此同时,经济过热与宏观调控,使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受阻,甚至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现有投资产业的发展计划,也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投资计划,更动摇了许多外商的信心。
    

又为何要在大陆投资?
    
    总结了上述的各项偏差,这“世界工厂”就一无可取了吗?事实刚好相反,中国还存在许多无可替代的优点,如果把上述诸多的偏差纠正过来,那岂仅是“世界工厂”而已,“世界先进强国”也当之无愧了!
    
    中国能有“世界工厂”的称号,绝对有他的实力,首先,大陆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有现成的人才与人力市场,许多优秀的蓝白领人才都是跨国企业的最爱,确实是“价廉物美”;其次是一窝蜂的上下游工业,各类主要工业原材料应有尽有,有效地降低了许多工业的制造成本和营运库存,许多客源也一窝蜂而至;况且,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有的生活环境和驰名世界的美食佳肴,远比许多发展中的亚洲国家强,更使许多老外流连忘返;同时,过去各区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也累计了足够的外商投资条件;加上国际许多跨国公司,不愿错失分享大蛋糕的机会与心态,也要搭上这新崛起的顺风车。
    
    希望中国大陆能好好利用这些先决条件,快速解决现有的不足,才能更快地壮成长,更快地繁荣富强起来,真正地成为亚洲的龙头大哥,下世纪的世界主宰。
 

原載: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
2006/09/200609011441.shtml


林栄基:悪化する中国の投資環境(2)

2006-09-01 17:29:44 | Weblog
附加值税的沉重负担
    
    所谓附加值税,在大陆国税局称之为“间接出口(转厂)及直接出口不予免抵退税额的进项税额转出”,用国外税务人的说法是:一、收间接出口部分的国内采购原料的值税(因为这部分的值税已在国内销售值税中得到抵扣);二、收直接出口原料毛利部分的百分之四。
    
    以上所说的附加值税,是在原来的值税制度基础下(和新加坡的GST制度类似),加收大约等于一般出口产品售价的2%至3.5%不等的值税,美其名是为应付WTO成员对中国廉价产品打击与泛滥国际市场所加收的值税,实际上是为保护国内企业与加富国库的策略。
    
    在目前这竞争剧烈的商业环境里,这附加的值税无形中加重了许多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负担;更可气的是,这附加值税法运行这一年多来,修改了好几回,不同省份、不同城镇有不同的制度与作法,更有因为不了解这附加值税而被罚,也有被逼彻夜查账交表以补交附加值税和罚款的,真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许多外企为此萌起撤离大陆之意。
    

不合时宜的统一发票制度
    
    全球仅存的统一发票制度,恐怕就在两岸之间,所谓统一发票,是指全国使用统一形式的发票(Invoice),由国家与地方税局统一印刷售卖,每家企业的个别税务账号也分别印上,表面上这制度可以取缔逃税、避税与漏税,实际上老千、骗子、店和空壳公司依旧猖獗,贩卖形形色色的假发票行业应需求而生,我相信有关当局在售卖统一发票也赚取不小的利润。
    
    统一发票的弊病包括:一、发票不能与个别企业的财务电算或ERP系统连接;二、企业需要向指定的软硬件公司购买与维护电脑配备,专用于联网打印这些统一发票;三、企业不能按自己行业的性质与要求,设计自己的发票;四、大多数企业的统一发票是在客户要付款前才开出,如果放账期限是120天,那统一发票通常要发货后四个月才会开出,但又不能代替收据;五、如果统一发票被遗失或有错误,需要重开或补发一张统一发票时,麻烦可大了,企业必须到税局甚至公安局去申请与审批;六、各省之间的统一发票还未及时联网,许多跨省业务,各地税局也未能有效地核对或审查,所以,中国税务的控制与管理,原则上还是停留在省级的纳税制度。
    
    与其浪费资源、浪费人力物力,效果也不大,不如沿用外国的方法,废除统一发票,利用有效的全国联网系统,把全国地税国税联系起来,避开了上述的弊病,每个企业只需一个税务账号,他们自己印刷的发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设计,并可以加上自己的系列号码,税局再审查过程中,可以通过全国网络,按个别的税户编号查证所有的采购与销售的纳税户发票,一样能达到统一发票的效用。据我所知,某些省市已开发了自己的电子税务系统,非常有效,只不过还有待中央审批全国统一执行的税务联网。
    

长期处在能源危机的深渊
    
    随着经济过热与能源开发缓慢,中国如今已陷入能源危机的深渊,能源政治化是唯一能最快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中俄油管铺设与日本的交锋、推动泰国克拉运河计划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利等等的事件,一再说明中国能源危机的确是胡温政权的最大考验。
    
    目前,全国各地工业区内实行每周轮流停电两至三天,华南华东一带的加油站闹油荒已超过了一个月,工业生产力严重受到打击,但这绝对不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大陆能源政治化有对外和对内两大块,对外是追随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巩固一席之位,要长期确保原油的供应,中国面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列强的竞争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对内,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要应付中石化与中石油两大巨无霸垄断大陆石油供应市场的野心,协调石油能源供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关系,面对十三亿人口的庞大经济体、人才短缺和特有的共产体系下,国务院及发改委的任务和使命近乎“不可能完善”。
    
    能源危机的长远隐患,使许多外来投资者不能不谨慎行事,重新衡量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抑或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依旧是个法制沙漠
    
    长久以来,中国都被认为是个政制和人治的国家,法制体系一直未能完善地建立起来,虽然中央已大力地推动这方面的改革与完善,但有碍于政治体系和复杂的人事关系,法制的制定和推行受到极大的障碍与阻挠。
    
    从政府机关开始,新的法制制度无法得到许多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对新的法制释法各异;在企业和工商界,法制观念依旧是非常薄弱;在民间,更完全没有法制和法律的观念;譬如说,人权和人道往往走在法律的前头、阶级和地位永远是决策者衡量的标准、所牵涉的金额能影响法院审判、许多企业触犯了法律还未自觉及普遍大众不了解自己的公民权限与义务是什么等等,都是明显缺乏法制的社会现象。
    
    一个非常可悲的例子,一位穷困潦倒的汉子想自杀,从人行天桥上一跃而下,头部撞到路过的一辆车顶上当场一命呜呼,这“倒霉透顶”的司机被法院裁决须负责赔偿死者一切费用;中国人道大于法制也因此助长了行人和自行车主在马路上横冲直闯,唯恐自己没机会到医院修养,完全缺乏安全意识,也不知道如何爱惜自己的生命。
    

两岸和朝鲜半岛的危机
    
    台海的危机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快则十年,慢则五十年,这还要看中国未来军政与经贸的实力。
    
    台湾导弹长期威胁着上海、厦门和香港,加上美国和日本日趋嚣张的气焰,台独和扁李势力日趋壮大,外资投资的步伐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挠。
    
    朝鲜六方会谈到今天还未见一线曙光,中俄和美日的关系日趋复杂和紧张,南韩在开战后,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民众会支持北韩,到时,中国是否会把台海统一、朝鲜核武和南京大***捆绑,一齐和美、日、台算账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这有点儿“杞人忧天”,但现实的外来投资者必会考虑这些阴影,至少长期投资计划会缩短为中短期投资,也或许把风险分散到周边国家。这也是许多欧美国家的跨国企业不愿在大陆购置固定资产的原因之一。

林栄基:悪化する中国の投資環境(1)

2006-09-01 17:28:11 | Weblog
 
“世界工厂”所面临的众多难题与考验
(博讯2006年09月01日发表)

    
    自中国启动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以来,为过热的大陆经济适当地降了温,暂时避过了一场浩劫;接踵而来的,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升值压力,投机与投资活动的庞大手,无时无刻地掐着中央的脖子,使这条东方巨龙几乎喘不过气,就连四小龙之二的港台也受累。而今,号称“世界工厂”的泱泱工业大国,将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可这问题甚少人会关心,大陆应该及时对这病危的工业经济对症下药,别等病入膏肓才来医治。
    
    既然是世界工厂,就必须具备各方面的优异条件,包括低廉工资、劳动力密集、高素质工人、人才供应不绝、品质观念正确、厂房土地成本合理、地方基础设施到位、外商投资环境良好、金融银行体系健全、国内外交通运输发达、各类关税税务完善、政治气候正常稳定、工业投资规划得体、原材料供应方便与能源供应充足等等,除了要能有恒地保持与维护这些优异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能意识到什么是优异条件的尺度。
    

“世界工厂”所面临的众多难题与考验,在此,我逐一为您们道来:
    

不再低廉的工资
    
    过去,大陆是以廉价劳工为号召来吸引外资,如今,沿海各地的法定最低工资已急速攀升,许多城市的最低工资已加到人民币六百元(约星币125元),这数字已远比东南亚和印度半岛许多落后国家还高,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还没考虑在内;另外,还有许多外资企业忽略的 “五金”或“六金”条例,这是全国各地政府强制企业为员工缴交的各项基金,其中包括住房公积金、养老基金、福利基金、教育基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些基金的总和有些地区高达基本薪金的65%,最低也要22%,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条例和百分比,平均至少也要36%左右,也就是说,企业每发一元的工资,需加付0.36元的各项基金。
    
    除此之外,每年审计师必须为每个有利润的企业,按当年的利润,预提10%的盈余公积金和5%的职工奖励福利基金,总计15%,作为企业的特别资本备用金(Special Capital Reserve),地方政府可以随时向企业要求交缴全部或一部分的备用金,作为当地劳动队伍的福利、发展、培训或活动基金。这些额外的开支,许多企业投资或办厂时都没有预算到。
    
    在劳动成本方面,还有一些大陆国情,外来投资者必须知道,许多地区的劳工,离乡背井,远道来到城里,目的是想多挣点钱,回老家过过较舒适的生活,他们一般要求企业给予足够的加班,每星期大量超时工作,挣够了便回老家,那些企业未能提供足够加班工作或工厂已实行三班制,往往员工流动率居高,很难聘请到工人。有些企业索性以两班制,要求员工大量超时加班来代替三班制,公司可以节约一些成本,工人又可以加收入,这是双赢的局面,但有关当局往往会按违反劳动条例为由,频频给您送罚单。近月来,几家美国跨国企业,如惠普、微软等,更加强力度打击违反大陆劳动条例的供应商,使许多中小型企业面对多重困境。
    
    一些跨国外资企业为吸引“外劳”、解决劳工短缺的问题,又不愿违反地方条例,他们除了以高薪聘用为条件外,还为员工提供优质员工宿舍和生活区配套设施,在区内应有尽有,什么什杂商店、图书馆、娱乐室、运动设施、餐厅、自助洗衣间甚至家家户户提供空调、个别卫生间,还有夫妇套间等等,这些额外开支及成本,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得起,更进一步揭露“劳动力和人才饥渴”的严重程度。虽然这些现象对中国劳苦大众绝对是好事,但其恶性循环与竞争,对刚崛起的经济巨龙有害而无利。
    

日趋严重的劳动市场
    
    过去,大量农村人口往城镇移,有些市区甚至劳动力过甚,中国“三农”问题严重恶化;胡温政权下的经济政策,包括宏观调控和农业重组,给了农民有机会翻身的梦想,许多沿海工业城镇开始面对劳工短缺的现象,深圳与其他广东省市更出现所谓“三缺”(即缺人、缺电和缺水)的问题,尤其在劳动力方面,过去向往到沿海发达城市工作的农民,如今宁愿留在家乡田里,抑或留在周边城镇里打工,总比万水千山长途跋涉到遥远生疏的地方受尽剥削欺凌的好!
    
    七九、八零年初,中国实施一胎制的独生子女生育计划,已开始给这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新的社会问题接踵而生,不单人口老化问题日趋明显,大部分的独生子都不愿参与劳动队伍,城镇里,年轻耐劳的劳动阶层大幅度减少,年轻爱玩的知识分子过盛,中年以上的熟练工人陆续转行,留下来的生产力也大不如前,普遍过热的经济及工业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难题,如果中国政府还不正视这些问题,华东、华南一带的工业投资者将面对灾难性的危机,撤离或转移投资将是他们无法避免的抉择。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迫使投资者把工业转移到大西北,平衡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发展,但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可能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竞争者,更何况许多外资投资在中国是看好大陆的庞大市场,转移到大西北就等于要他们偏离市场,也加重他们的运输成本。许多劳动力密集的跨国企业已开始寻求与开拓新的生产基地。
    

员工质量意识感异常薄弱
    
    想当年,日本及四小龙崛起之初,政府大力提倡质量意识;早年日本推行的“品管圈”(QCC),曾经在全世界风靡一时,鼓吹“质量第一”的运动以及所花费的成本不计其数,让这些国家,从产品最差的丑誉,到名牌质量的代表,要归功于政府和企业不懈的努力,换来驰名国际的优质工业产品称号。
    
    反观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我看过无数的文化、政治、经济及教育的宣传运动,但就是没有见过任何鼓励与提倡“质量第一”的运动,地方政府只顾加强经济发展力度、加快生产力的步伐,企业只顾加大投资、提高产量、谋取最大利润,至于质量好坏与否,似乎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也造成中国制造的伪劣低廉产品,充斥于世界各地。
    
    依我过去对大陆的经验,中国一般员工对质量的要求,还无法与国际接轨,许多员工还认为老板们都在“吹毛求疵”、“钻牛角尖”。许多国营单位对品质和质量的标准要求甚低,甚至没有明文的质量标准。许多跨国外资企业,为了加强员工质量意识,除了在培训期间强调质量的重要,同时,还要亲手示范如何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甚至送出国外接受质量意识的熏陶。
    
    要阐明中国人长期以来对质量意识的忽略与质量观的薄弱,很不容易,就拿有五千年文化根基的华乐乐器和西洋乐器相比吧!一把二胡和小提琴、一支唢呐和单簧管、一把竹笙和半音阶口琴、一副箜篌和竖琴、一支板笛和洋笛、一台大鼓和定音鼓以及一把琵琶和吉他等等,无论从音质、音量、音准、用料和外观来评价,这些中国乐器远远比不上西洋乐器的讲究,直到近年来改革开放后,许多中国乐器才得到改良。
    
    但是,我认为有很多方面还是有待改善;虽然有些人认为这些祖先遗留下来的瑕疵,才能体现出中国固有的文化特色,但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在科学和科技方面态度不如老外认真和执著的根源!也或许他们认真和执著的是保存传统的原则,这样的思维和原则恐怕不适用于商场奋斗和经济竞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