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いつくまま

みどりごを殺す「正義」はありや?
パレスチナ占領に反対します--住民を犠牲にして強盗の安全を守る道理がどこにあろう

「氷点週刊」停刊処分に対する抗議文(李大同)2

2006-01-28 10:50:50 | Weblog

在连、宋访问大陆结束之际,台湾着名作家龙应台女士在《冰点》发表长篇文章《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文章用丰富的材料,首次客观真实地向大陆人民介绍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对沟通两岸民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样一篇文章,竟被中宣部某些人指责为"处处针对共产党",其眼界和心胸之狭隘令人惊诧。 去年11月18日,党中央隆重召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的纪念会,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对耀邦同志一生的光辉业迹、伟大人格作了充分阐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中宣部的某些人却禁止媒体发表纪念耀邦同志的回忆文章,规定只许发表新华社通稿,各媒体不允许有自选动作。 2005年12月7日,《冰点》刊发胡启立同志的长篇回忆文章《我心中的耀邦》,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中文媒体纷纷转载,无数网友发帖说被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对这样一篇起到极好社会反响的文章,中宣部竟打电话到报社来问罪,称报社违反了"没有自选动作"的规定!在这些人那里,哪有一点对胡耀邦同志的真感情、真悼念啊!中宣部少数人对《冰点》的无理指责和批评还有很多。譬如,2005年11月30日《冰点》刊发记者调查,披露了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周叶中在学术着作中的剽窃行为。这位周教授在《冰点》记者采访他时,竟有恃无恐地劝告道:你就不要管这事儿了,晚上中宣部就要找你的!你们总编辑会找你的!报道刊发后,果然遭到了中宣部某些人气势汹汹地问罪,蛮横地指责这篇报道有严重的舆论导向问题。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冰点》对此事的后续报道被撤版。2005年12月28日,《冰点》历史性地出了一期只有三块版的周刊。试问,中宣部的少数人究竟在保护什么行为? 现在,他们终于要跟《冰点》算总帐了!用袁伟时先生的文章为发难对象不过是个幌子。袁伟时教授在近代史的研究上着述颇多,在知识界影响很大。袁教授写的这篇文章依据的是史料,立论基础是开放的理性。文章发表后,亦引起很大反响。本来,对历史问题的讨论,需要对材料和观点有平等的、心平气和地交流,才能逐渐达到共识。诸多网上评论中,即便是不赞同袁先生文章的网友,也有态度十分认真、考据十分扎实的反驳文章。我本人曾将这些帖子转给袁先生参考,袁先生看后对我回复说:这些文章态度确实十分严谨,我将会认真考虑他们的观点,作出相应的回复。这正是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学术交流。而中宣部的阅评除了文革式的詈骂和扣帽子、打棍子,还有什么?!这次事件再次集中暴露出我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弊端,那就是中宣部少数人以其狭隘的眼界、逼仄的心胸、专制蛮横的工作方法,将本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政治局面,管制得万马齐喑、一片死气沉沉。这些人要的是顺从,而不是平等。这种专权,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哪一条授予过他们?!对我国新闻管理体制的弊端,我们将另文论述。在这封信里,我们只是想告诉同行们、读者们、朋友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没有真理害怕辩论,没有真相惧怕公开。尽管中宣部的某些人动用权力,封锁所有媒介和网络,但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看到这封信!你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力!衷心地感谢你们!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 2006年1月25日

http://www7.chinesenewsnet.com/gb/MainNews/Forums/ BackStage/2006_1_25_13_10_25_663_1.html


「氷点週刊」停刊処分に対する抗議文(李大同)1

2006-01-28 10:46:48 | Weblog

新闻界的同行们、知识界、法律界的朋友们、《冰点》周刊海内外的热心读者们:

 2006年1月24日,星期二,是《冰点》周刊的发稿日,《冰点》在京编采如往日一样,齐集编辑部,认真校对将于1月25日出版的新的一期周刊。下午4点多,版样全部出齐,送总编辑审阅付印。然而反常的是,迟迟没有回音。我们听到,报社领导层被全部召到团中央开紧急会议,没有人看大样了。这意味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天塌下来,报纸也是要正常出版的,这是对所有订户、所有读者负责。我们将大样中所有发现的错漏改定,静等事变的发生。鉴于中宣部对《冰点》的批评指责从来就没有断过,星期一还刚刚见到中宣部阅评小组对《冰点》刊发的袁伟时教授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作出的文革式上纲上线的蛮横指责,作为主编,我估计,撤销我职务的时刻来到了。然而卑鄙所能达到的程度,总是超出常人的想像。大约5点多钟,全国各个媒体朋友们的电话纷至沓来,告诉我他们已接到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新闻局的通知,"不许刊登任何冰点停刊整顿的消息和评论"、"不许参加冰点编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不许炒作"、"要保持距离"等等。继而,各个海外媒体记者的电话也络绎不绝,要求我证实这件事。然而直到7点,还没有人正式通知我,报社领导层从团中央回来,还在开会商量。我反倒成了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所有信息证明,这是一个党内高层某些人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行动。这个行动,不仅没有任何宪法和法律的依据,也严重违反、践踏了党章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作为一个职业报人,《冰点》停刊是我最不能理解、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因为报纸是社会公器,报社与订户、读者有契约,是读者付款购买的信息产品,报社必须履约,不管个人的命运如何,《冰点》周刊应该如期送到订户手中。然而在作出这个决定的人那里,社会影响算什么?广大读者算什么?主流大报的声誉算什么?党章国法算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算什么?执政党的形象又算什么?他们将社会公器视为个人的家产,认为可以随意处置。晚上7点30分,我接到社长、总编辑叫我上去谈话的电话。对我宣布的决定,是团中央宣传部作出的。"决定"将袁伟时先生的文章冠以若干莫须有的大帽子,然后宣布《冰点》周刊"停刊整顿";除对总编辑和我本人通报批评外,还要作"经济处罚",谁给了他们这种权力!心态如此之龌龊,令人哭笑不得。自然,这场谈话在前述种种背景之下,已经成了一场滑稽剧。很明显,这是"上面"少数人在背后操纵,团中央在前台扮演丑角。我据理向社长、总编辑痛斥这份"决定"和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荒唐,并向他们宣告:我将正式向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控告这次非法行为。就在《冰点》周刊被停刊的今天,报社接到大量读者的询问电话,已有读者在得知《冰点》停刊后愤而去邮局退订本报。 "上面"少数人对《冰点》周刊的扼杀,蓄谋已久。2005年6月1日,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前夕,《冰点》刊发了《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一文,真实记录了面对民族危亡,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浴血奋战的真实历史场景。与传统宣传不同的是,《冰点》首次在主流媒体上客观真实地报道了国民党将士在这场战斗中牺牲数万人的战斗历程。这样一篇真实的历史描述,却遭到中宣部阅评组的蛮横批评。他们批评的根据是什么呢?没有任何事实,而是根据"××年××出版社的中共党史××页关于平型关大捷的记述",《冰点》的报道是"美化国民党,贬低共产党"。结果,在纪念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讲话中全面肯定了国民党将士在抗日战争主战场上的功绩。谁对谁错,不言自明。


李大同の削除されたブログ

2006-01-28 10:32:50 | Weblog

『氷点週刊』の編集者李大同のブログは、中共当局が『氷点週刊』の停刊命令を出すのと前後して、当局によって全文削除された。
下記は削除前の1月17日に歴史教科書批判記事掲載に対する圧力を指摘した文章。

怎么回事?每一期冰点都要出点故事?
作者:李大同
发表时间:2006-01-17 22:58:40  
本文地址:http://blog.chinabbs.com/article/6766.html(编者注:该文于24日或25日被中共当局删除)
 
1月11日,冰点特稿登了袁伟时先生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袁先生依据扎实的史料,对初中历史教科书提出批评。文章上大样送总编辑审,总编辑不同意发,理由是教科书是国家行为,不能批评。我不同意这个理由,党史不好说,难道晚清史还不能讨论吗?袁先生的文章不过提供了一些史学界人所共知的史料和结论,怎么就不能发表呢?当然,这颠覆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说法,但《走向共和》颠覆得更彻底呀,那不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让亿万人民观看吗?

这个理由看来说服了总编辑,终于同意略作删节发表。

好嘛,这还真惹出麻烦,先是某部一个通报批评,然后又听说一帮编教科书的“专家”向中央领导写信告状。风波正在酝酿,我们等着瞧。有本事公开出来辩论呀,冰点照样提供版面,可惜,这伙人只会暗中告刁状。

我比较有兴趣的,是读者的反映。读者在不同的网站上,有泾渭分明的立场,比较知识化的网站网友,譬如“世纪学堂”、“和讯”等,大多支持袁先生;而新浪网友,绝大多数则用最肮脏的话骂袁先生是“汉奸”。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老读者给我的电话,先是说袁先生是“帝国主义立场”,然后又说“我现在知道报纸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了”。我问“你认为我是什么人呢”,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我的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http://www.dajiyuan.com/gb/6/1/26/n1203095.htm


中国の歴史教科書批判で中共当局が雑誌停刊処分(4)

2006-01-26 11:35:57 | Weblog
走出把革命粗鄙化的文化心态

  2000~2001年之间,引起中国人关注的一个国际事件,是日本的教科书问题。一部右翼势力编纂的历史教科书掩盖历史真相,否认日本政府犯下的侵略罪行,激起包括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在内的海内外朝野人士强烈抗议。这是伸张正义的斗争,而且这是20年间第四次了。1982、1986、1996年都曾出现新修教科书歪曲历史,一再在日本国内外激起公愤。这一日本思想文化领域的顽症,促使许多人形成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日本人缺乏忏悔意识。人们还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死不认罪的现象?这是不是大和民族特有的缺陷?
  看看上述中国的教科书问题,一个合理的推断是,我们的近代史观也有类似的问题。当然日本是侵略者,中国是被侵略者,这是截然不同的。可是,两者也有共同点: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对自己的近代史缺乏深刻的反思。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一再提出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这些先驱用心良苦,但他们没有进一步追问:决定国民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可以说,国民性是一国公民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特点。任何民族都是从吃人生番演变过来的。作为一个群体,文明程度的高低和野蛮孑遗的大小,决定性的因素是受文化传统和制度制约的自我净化能力的强弱。
  被侮辱被损害的屈辱,给中国人构筑了新的思想定势。这突出地表现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因为“洋鬼子”是侵略者,中国人怎么做都是有理,都应歌颂。这是爱国主义的要求。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热爱自己的祖国,理所当然。可是,如何爱国,却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盲目煽动民族情绪;中国传统文化中“严华夷之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观念已经深入骨髓。时至今日,余毒未清。新的版本是:中外矛盾,中国必对;反列强、反洋人就是爱国。在史料选择和运用中,不管是真是假,有利中国的就用。另一种选择是:以理性的态度分析一切;是其是,非其非,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和处理一切涉外矛盾。
  现代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理性化。如果我们认同这个基本观点,就应该引导中国人往这条道上走,让理性、宽容内在化,成为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利各国人民和各种文化和谐共处。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能泯灭;理性地认识和化解矛盾对任何国家和企业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涉外就是“反帝”、“反霸”,非把事情弄砸不可。
  例如,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运行的规则。国际条约是有法律效力的。人们可以指责这些规则和条约是列强主导下形成的,不利于弱国和贫苦民众。人们应该不断批判和揭露它的谬误,通过各种力量的博弈,形成新的规则,修订新的条约。可是,在没有修改以前,我们仍然不得不遵守它,否则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混乱,归根到底不利于弱国和多数民众。
  19、20世纪中国人干了不少“无法无天”的事,义和团事件是其中的典型。值得重视的是不但至今有人把野蛮的行为说成是“革命”,而且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人竟把主张遵守现行国际条约的观点视为应该严加批判的卖国投降观点!
  说到底,这是把革命粗鄙化的流毒。
  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领域,只有引发制度变革的行动,才称得上真正的革命。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不符合这个要求。这样的歪曲实际是把革命粗鄙化,迟早总要付出代价。
  不能轻视这些错误教育的后果。违反常识理性,以“革命”的名义故意歪曲历史真相,歌颂义和团的直接恶果在“文化大革命”中就暴露无遗。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是义和团行动的翻版;“破四旧”和“反帝”、“反修”中体现的清除外来事物的疯狂,这些行动体现的内在理路,也与义和团的“灭洋”如出一辙。
  上述教科书的编写所呈现的理路,也没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1.现有的中华文化至高无上。2.外来文化的邪恶,侵蚀了现有文化的纯洁。3.应该或可以用政权或暴民专制的暴力去清除思想文化领域的邪恶。用这样的理路潜移默化我们的孩子,不管主观意图如何,都是不可宽宥的戕害。
  为了培育理性的有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以利于现代化事业,现在是纠正这些谬误的时候了。

http://zqb.cyol.com/gb/zqb/2006-01/11/content_118530.htm

中国の歴史教科書批判で中共当局が雑誌停刊処分(3)

2006-01-26 11:29:35 | Weblog
  四、教科书对一些史料的运用也很不严肃。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教科书以突出位置刊载了这一歌谣,说是“义和团歌谣”。可是,笔者孤陋寡闻,读过的现存义和团传单、揭帖等书面材料中找不到可以作为根据的史料。而后来调查的所谓口头传说,往往是后人加工乃至创造的,根本不足为凭。
  教科书又说:“北京东单西裱胡同有座于谦庙。为了学习于谦的爱国精神,1900年4月,义和团进城后,把神坛设在这里。”一切学术观点都应拒绝牵强附会,要经得起反驳。载漪、载澜等祸国殃民的满清权贵家里都设有义和团神坛,这又是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我国,除了上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外,还有一套可供选用的沿海地区教材。号称沿海版,有的地方史实错误更严重,是非观念更加糊涂。
  例如,对义和团事件的论述,它加了这么两句话:“6月中旬以后,义和团群众开始围攻侵略者据点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区。清政府却暗中派人给被围困的侵略者送去粮食、蔬菜、酒、水果等,表示慰问。”每句话都错得一塌糊涂!
  首先要问:西什库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吗?在义和团事件前,这不过是普通的法国天主教堂,没有材料足以证明它是“侵略者据点”。义和团期间,从1900年6月13日起几天内就将北京大部分教堂和洋楼烧毁,连带烧掉数千家民居和商店,劫余的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聚集了大批逃生的外国人和中国教民。这个教堂的逃生者,在清政府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固守反抗屠杀,于理于法都无可指责。说这个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完全是信口开河。
  其次,围攻东交民巷是奉慈禧的旨意,主力是董福祥的甘军和荣禄的武卫中军,是他们犯下的罪行,义和团则是助纣为虐。含糊其词,仿佛此举是义和团自发的爱国义举,不但歪曲了历史真相,也掩盖了清政府践踏国际法的罪行。再次,对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的进攻,充分体现了专制统治者极端愚昧无知和残暴;时至20世纪90年代仍然正面予以肯定,这是对国际法的无知,已经沦为对国耻的颂扬,也忘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责任!
  再看第二句。清政府确实曾派人给被围困的外国使馆送过生活日用品,这是奉旨公开进行的,说是“暗中”于史无据。当时,清政府内部比较清醒的大臣一再上奏,要求按照国际惯例保护外国外交人员和外国人;东南各省的督抚甚至公开声明不再承认6月21日宣战后的“伪诏”。迫于这些压力,加上她色厉内荏,要预留“转圜”余地,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姿态。不管是真是假,这是清政府内部理性尚未完全泯灭的表现。把它与义和团的行动对举而意含贬损,显然是很不恰当的。
  对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评述比较全面的同样是香港的教科书。它既谴责义和团“大肆排外,杀教士、教民,连藏洋书、戴眼镜的人都不放过,且到处破坏,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国公使克林先后被杀”;也指出“当时联军纪律极坏,任意焚掠屠杀,其中以俄、两国军队及英国的印度兵最为残暴。”细致分析了义和团产生的背景:1.民族情绪。2.民生困苦。3.列强侵略。4.教案频生。还全面论述了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它对当时和日后中国的深远影响。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部教科书说的是真实的历史。

如何面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状况

  出现这些现象与中国长期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境遇息息相关。面对如是现实,可以有不同的心态。
  西方的入侵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行程。伴之而生的是天朝大国的表象破裂,大量民众在生死线上挣扎。人们顺理成章把这种状况归罪于“洋鬼子”;也谴责统治者腐朽、愚昧、软弱。一个辩论不休难于取得共识的问题是:内因还是外因是导致这个状况的主要根源?
  其实,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这个状况迟迟不能改变的原因何在?如果有人说这是因为帝国主义者太凶狠了,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经过长期、复杂、反复的博弈过程,在国际关系中可以逐步建立比较合乎多数人和多数国家长远利益的“正义”秩序。当这个状况尚未出现以前,不会有救世主从天而降,慷慨代你维护国家利益。问题只能归结为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海内外的经验证明:后发展国家和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改变不发达状况,改变被动局面的惟一道路,是向西方列强学习,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在国内的改革。这是一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造过程。对那些文化自成体系,而对外来文化深闭固拒的国家说来,这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以中国来说,从鸦片战争算起至20世纪初实行新政,仅是辩论要不要改革就整整花掉60年!至于改革取向,包括是通过革命手段还是通过渐进的改革开辟前进道路,更是头绪繁复。不过,有一条是肯定无疑的:必须千方百计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充分的时间。如果此说大致不差,回头再看义和团,对内,它是与社会前进方向背道而驰的反动事件。对外,乱杀洋人不但是反人道、反文明的罪行,也是极端愚蠢危害中国自身利益的暴行。   有个流行多年为义和团事件辩护的论断:义和团避免了中国被瓜分。早在1989年已故历史学家李时岳先生已经详尽地驳斥了这一诡辩。不但4亿5千万两赔款(相当于当时将近6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像一支巨大的吸血管插进中国人的胸膛,而且给沙俄藉口,趁机制造了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案,7000多中国人被杀,江东领土全被吞没,大量俄军进占东北;华北地区在战争中死伤烧杀的损失难以数计。战后的瓜分阴谋更没有停止:英军进攻西藏,占领拉萨;国派炮舰进入洞庭湖,并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英国则相应要求租借舟山群岛作为“补偿”!
  有人喜欢援引八国联军统帅、国人瓦西的这么一段话:“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证明义和团化解了瓜分图谋。李时岳先生说得好:“瓦西个人的观感并不能代表国的政策,皇一直把瓜分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点,上述要求‘租借’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的行动就是证明。只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瓜分才没有实行。”
  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问题就更加清楚。前人早已指出: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事件是一条割不断的历史链条。说得更准确一些是: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朽,不少知识阶层从几十年迷梦中惊醒,反思自强运动不敢触及“自由不自由”这个根本问题的错误,形成了第一次群众性启蒙运动,改革也有新进展。是学习西方彻底改革,还是固守传统,不准变革,成了中国盛衰的关键,也是解读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不幸,体现甲午战败后的变革进程进入高潮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戊戌政变标志着学西方、求变革的挫折和倒退;义和团事件不过是政变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反动逆流的巅峰。换句话说,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

中国の歴史教科書批判で中共当局が雑誌停刊処分(2)

2006-01-26 11:23:04 | Weblog

  是爱国壮举还是有悖文明行为

   再来看看教科书的作者对义和团事件的评述吧。
  教科书正确揭露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的时候……(俄国)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大屠杀惨案。俄国军队还强占了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残酷屠杀当地居民。”此外的论述只能说是错误连篇。
   一、教科书没有只字提及义和团敌视现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国人以及外来文化的极端愚昧的行为。
  义和团毁电线、毁学校、拆铁路、烧洋货、杀洋人和与外国人及外国文化有点关系的中国人……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何况正是这些罪恶行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而我们的少年儿童必读的教科书却偏偏闭口不谈。
  教科书也谈到拆毁铁路。它是怎么说的呢?“1900年6月……八国侵略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从天津到北京的铁道,奋起狙击侵略军。侵略军在廊坊一带被义和团包围,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如此说来,拆毁铁路不过是抵抗侵略者迫不得已的措施。实际情况怎样?
  1900年5月28日(阴历五月初一),直隶总督裕禄致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九夜(5月27日)先闻涿州至琉璃河一带猝被拳匪将铁路焚毁,讵今早由琉璃河至长辛店一百余里沿途铁道车站桥梁并局所洋房,均有拳匪蜂起焚烧”。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告急:“刻下电线又阻……至长辛店线阻,由琉璃河至涿州线,被匪徒砍断,所有电均被阻滞。”他们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而不是为了抵抗侵略者不得不采取的应急行动。同时,这类行动波及各地,不是局部性的偶发现象。也就是说,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而不是某些史家说的抵抗侵略者的功勋。从时间看,西摩尔军从出发到被迫撤回天津是6月10日至26日之间的事,而在此之前拆毁铁路、电线,焚烧车站、抢掠财产的急报,已纷至沓来。义和团烧杀抢掠、敌视和肆意摧毁现代文明在前,八国联军进军在后,这个次序是历史事实,无法也不应修改。
  二、教科书也没有谴责清政府高级官员及义和团乱杀无辜,烧杀抢掠的野蛮、残忍的罪行。
  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巡抚毓贤的作为。六月初一(6月27日),他将太原洋人办的医院烧掉,同时“将省中洋人,诱令迁居一处。当于教堂内搜出妇女二百一十一口,年老者数人,而五六岁十余岁至二三十岁者居多……于六月十三日,不动声色,带领兵勇,前赴洋人聚居之处,亲自兜拿。该洋人等尤敢拼力抗拒,奴才麾令勇敢数人,冒死突进,将洋人大小男女四十四口,及同恶相济的教民十七名,一齐擒获,立即绑赴市曹,同时正法”;“寿阳县秦锡圭拏获滋事之洋人七名口,押解前来,一并将其立正典刑。是晚北门教堂亦为拳民焚烧,省城洋人教堂已无遗迹”。当时的报刊还报道:“寓晋西人,得京师乱耗。群求毓贤保护。不料竟诱聚而歼之,且手刃数人焉。”
  毓贤的行为不是孤立的。所有不思进取的顽固分子,都是传统文化中最落后、野蛮的成分的继承者,这类顽固官僚趁机为非作歹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辅国公载澜是奉旨会同载勋、刚毅“统率”京津义和团的宗室,其残暴就不让毓贤:“京师乱起,载澜从拳匪入人家,大索,得毡布及他物,皆以教民论,扑杀之,虽宗室大臣不免”。
  再看看义和团的所作所为吧。前人早已指出,不能把所有参加义和团的民众都视为匪徒,他们不少是盲从的愚民,但混迹其间的确实不少是土匪和流氓。总计在义和团事件中,全国各地1900年6月24日~7月24日期间,被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名。他们大都死于义和团之手。至于中国的教徒(教民)和所谓“二毛子”被杀的,更是没有算清的糊涂账,其中绝大部分是被义和团杀死的,官兵也杀了一些。仅山西一省,就有中国天主教徒5700余人被杀。奉天(辽宁)全省“教民人命千余”。“而直隶(河北)全省杀人焚屋之案,几于无县无之。其杀人多者,一县竟至一二千名口”。甚至浙江亦“抢劫、焚毁教民家室至一千余家之众”。
  “受害最烈”的北京,当时有关人士留下不少实录:1900年6月18日“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法国天主堂在西安门内西什库,刚相(刚毅)尝督兵攻之,亦不能破,拳实不敢前,哗噪而已。拳匪既不得志,无以塞后意,乃噪而出永定门。乡民适趋市集,七十余人悉絷以来;伪饰优伶冠服儿童戏物,指为白莲教;下刑部一夕,未讯供,骈斩西市。有妇人宁家,亦陷其中,杂诛之,儿犹在抱也……毓鼎上疏力争之,谓:‘谋乱当有据,羸翁弱妇,非谋乱之人;优装玩具,非谋乱之物……’疏入,狱已具”。
  6月16日,“是日九点中,团匪烧大栅栏记药房,延烧粮食店、灯市街、观音寺、珠宝市……共计店铺四千余家,火至天明未息。匪禁水会救火”。这个京师最繁华的地区于是毁于一旦。总的说来,“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军之乱,劫盗乘之,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这是所谓义和团“革命”的后果之一。
  开头,民众与传教士和教民的矛盾令人同情;可是,他们后来的作为远远超过与外来宗教矛盾的界线。事件过后直至民国初年,朝野各界将这个组织定性为拳匪是有足够根据的。
  三、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它对慈禧的专制淫威惹来滔天大祸竟只字不提!   义和团兴起之初,袁世凯就上奏“其用以惑人者,谓能避枪炮。然迭与乡团、教民、兵役格斗,一遇枪炮,辄伤毙多人,瓦解鼠窜……其藉以动人者,谓图灭洋教。然上年春夏间,在曹州、济宁各属,掠教民一千一百余家,并掠及平民二百余家。秋冬间在东阳、济南各属,掠教民六百余家,亦掠及平民百余家。内多掳架勒赎之案,直与盗匪无异。故教民既被其殃,而平民亦多受其害。”而且有些地位比袁世凯更高的大臣(如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裕禄等等)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慈禧充耳不闻,比较清醒的众多大臣只好保持缄默,品质不良之辈则乘风转舵,谄上邀宠(如裕禄)。
  一个在六年前连一个“敢于犯上”的“蕞尔小国”———日本都无法招架的弱国,居然要同时向包括日本在内的11国宣战!《国际法》传入中国60年后,竟要派兵围攻驻华使馆!
  为了决定和战大计,从1900年6月16日开始,慈禧一连四天召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开御前会议。在会上吏部侍郎许景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等人先后提出不能听信邪术、不可围攻使馆、不能主动对外宣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袁昶和许景澄在两人联名的奏折中写道:“伏以春秋之义,两国搆兵,不戮行人,泰西公法,尤以公使为国之重臣,蔑视其公使,即蔑视其国。兹若任令该匪攻毁使馆,尽杀使臣,各国引为大耻,联合一气,致死报复……以一国而敌各国,臣愚以谓不独胜负攸关,实存亡攸关也。”慈禧不但不接纳这些浅显的常识,而且大发专制淫威,把他们的脑袋砍掉!
  同时,包括毓贤杀洋人在内的罪行,大都发生在6月21日下诏与各国宣战、6月24日命各省督抚杀洋人以后。首犯是慈禧,毓贤、载漪等人不过是凶狠的执行者。


中国の歴史教科書批判で中共当局が雑誌停刊処分(1)

2006-01-26 10:31:04 | Weblog

北京の『氷点週刊』という雑誌が、中国の歴史教科書の内容を批判した論文を掲載したことで、当局から停刊処分を受けた(1月26日「朝日」報道)。下記は、当該論文。

冰点特稿第574期
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2006年01月11日
中山大学教授 袁伟时  
   21世纪的中国人,面对的是顺之者昌、逆之者困的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进入了关键时刻。在这个年代,决定公民和国家发展成败的最重要条件是制度环境,但公民的心智状态对自己乃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了反右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三大灾难后,人们沉痛地发觉,这些灾难的根源之一是:“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20多年过去了,偶然翻阅一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我们的青少年还在继续吃狼奶!
  “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屈辱、挫折、兵连祸结、前仆后继,一部中国近代史蕴藏着多少血泪和经验教训!我们有责任将历史真实告诉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永志不忘。这是帮助他们成为现代公民的必由之路。如果天真纯洁的孩子吞食的竟是变味乃至有意无意假造的丸丹,只能让偏见伴随终生,甚至因而误入歧途。
  现在是正视我们自己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时候了。现从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谈起。

  火烧圆明园是不是无法避免的?

  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军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事情为什么会弄到如此地步?140多年过去了,我们理应冷静地考察双方的应对得失,吸取教训,让各国人民更好地共处。这一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恶果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历史》第三册,是被普遍采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它是这样评述这次战争的:   一、关于战争起因。
  这部教科书写道:“1856年3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地区胡作非为,被当地官吏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后来,法国以此为借口,伙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同年10月,广州水师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缉捕了海盗和水手。英国领事无端干涉,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的人,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怕事态扩大,释放了被捕的水手,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这里说的亚罗号事件大体符合历史事实。至于杀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Auguste Chapdelaine),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马氏是1856年2月29日被广西西林代理知县张鸣凤所杀的。直至法国公使查问,张鸣凤仍然矢口否认,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致使广西按察使和两广总督到了1858年初还信以为真,据此回答法国公使和上奏朝廷。
  1844年10月订立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只准在五口通商的双方“议定界址内”活动,“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
  马氏1842年起,便到西林传教,《黄埔条约》订立后仍不离开,这是违反条约的错误行为。但把他处死,显然是西林地方官员的行为,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务。直至现在人们仍无法确定马氏确有该处死刑的哪些罪。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观点,中方无疑理亏。教科书对此事的评述是不准确的。
  还要指出,教科书只字不提引发这次战争的两条根本原因:一是英国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江宁条约》的规定,其中重要一点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让洋人进城,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惟独在广州,却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争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
  二是《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关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的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清政府也一再拖延,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关于挑起这次战争的原因,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有所反思。深悉内情的薛福成沉痛地说:“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见大吏,借以通隔阂、驭商民,乃粤民一激再激,叶相(叶名琛)复一误再误,使拱手而有粤城……益知中国易与,遂纠法、俄、美三国兵船北上,驶入大沽,阻我海运,立约而还……粤民激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辞,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为快,屡请屡拒,纷纭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由今观之,甚无谓也。”晚清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郭嵩焘等人屡以“勿以小嫌酿大衅”相告诫,其中就包含了以广州反入城斗争为开端的惨痛教训。
  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比大陆编得高明。它把这次战争的起因归结为四点:1.外人入城问题。2.续修条约问题。3.阿罗号船事件。4.马赖神父事件。这样说符合历史实际,无损中国国家利益,有利于年轻一代学会冷静地分析历史问题,显示出编者是合格的历史学家。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不向这些本国的同行学习呢?
二、关于战争过程。
  1858年,大沽被占,英法侵略者兵临天津城下,英法俄美等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虽然丧失了不少权利,问题总算有个着落,双方还议定翌年在北京互换批准书,彻底完成法定程序。如果照双方的协议办理,导致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再一次入侵是有可能避免。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纯属程序性的最后一步还会节外生枝,招来更大灾祸!教科书是这样写的:“1859年,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各率一支舰队北上大沽口,准备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换约代表由北塘登陆,经天津至北京,并要求各兵船武装人员不得登岸。英法公使却仗恃武力,坚持要从大沽口溯白河进京。他们蛮横地率舰队闯入大沽口。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炮弹准确地落在侵略军的军舰上,打沉了四艘,打坏了六艘,其余三艘挂起白旗逃跑了。在炮战的同时,侵略军900人企图登陆,也被打退。侵略军死伤几百人。大沽一带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在编者笔下,这是一曲爱国英雄进行曲,主角是士兵和普通百姓。可是,稍加推敲,便有很多疑问。
  从后果看,这一仗显然打错了。翌年,英法联军再次入侵,招致北京被占,圆明园被烧。续订《北京条约》,不但规定原订的《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还招来其他新损失:对英法的赔款分别由四百万两和二百万两一律至各八百万两;割让九龙司;允许法籍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为日后连绵不断的教案种下祸根。如果不打,不是对中国更有利吗?
  人们理所当然应该追问:公使走哪条路进京,真有那么重要,乃至不惜一战?双方意见分歧有没有认真交涉?真的是士兵自行开炮还是奉命行事?如果是前者,这是触犯军纪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错,能算是爱国英雄的义举吗?如属后者,是奉了什么样的命令?
  复查史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爱国英雄的壮举,而是愚昧的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亲王犯下的大罪。而且分歧不是教科书说的走哪条路进京,而是要英法使者绕个大弯进天津。当时在僧王幕下的郭嵩焘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记录:1859年4月10日“怡亲王至营……言奉旨密商一语:如夷人入口不依规矩,可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予曰:凡事须是名正言顺,须缓缓商之。怡邸愦愦可笑。僧邸商酌再三,欲令其由北塘入口,绕道至天津……辩论再三始定局,附片奏明。”   《北京条约》订立后,他更具体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夷祸成于僧邸之诱击。去岁之役,先后奉诏旨十余,饬令迎出拦江沙外晓谕。洎夷船入内河九日,僧邸不一遣使往谕。去衣冠自称乡勇,薄而击之。仆陈谏再四,又虑语言不能通晓,两上书力争。”曾国藩对他的幕僚说过:“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某谓僧邸此败,义当杀身以谢天下矣。”他们说的情况,同当时在现场的英国公使卜鲁斯的报告如出一辙。英法军舰6月16日已经到达,直到25日早晨才接到直隶总督恒福的照会,而当时军事行动已经开始。这些史料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
  1.咸丰皇帝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让官兵假扮乡勇,“悄悄”袭击洋鬼子。同时,他又十余次下令,要先“晓谕”洋人,先礼后兵。
  2.僧格林沁忠实执行了“悄悄击之”的旨意,但没有事先晓谕;也坚决拒绝手下大臣的劝阻;并且是要洋人从北塘登陆,绕道至天津的设计者。
  3.对这一丧权辱国的横祸,以曾国藩、郭嵩焘、吴汝纶等为代表(还包括李鸿章、冯桂芬等人)的比较清醒的官僚和士绅,已经有过严厉的批评和讽喻。
  令人震惊的是:时至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按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的调子唱歌,不同之处仅在把“乡勇”换成“士兵”!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火烧圆明园是不是可以避免的问题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作为弱势的大清帝国一方,明智的选择是严格执行现有条约,避免与之正面冲突,争取时间,改革和发展自己。而当时的政府和士绅,完全被极端的情绪支配,在小事上制造违约的蠢行,结果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决策层和有关的地方督抚不是那么愚昧,这场灾祸是有可能避免的。可是,朝野上下的认识水平和专制的决策程序,是历史的积淀,不是朝夕所能改变;侵略的本性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文明之师;于是,这场灾祸又是难以避免的。


王直墓破壊事件と学術研究の役割(転載)

2006-01-25 10:30:57 | Weblog
 

從「王直墓」風波談學術成果社會轉化的重要性

時間:2005年2月8日

作者:沈登苗(自由撰稿人) 來源:學術批評網

2005年1月22日,<<新民晚報>>關於日本人在安徽歙縣為我民族敗類王直修墓立碑的消息一經曝光,立即引起了舉國聲討,說有損國家尊嚴、讓國人蒙羞的有之,要求拆墓毀碑的有之,責問地方政府的有之,謂這是一種挑釁的有之……似乎此舉真得成了「千古奇事」——日本「友人」和安徽地方當局太離譜了。結果,墓被兩位大學教師砸了。其實,國人不必為此大動肝火。王直的千秋功罪歷史自有評說。

要了解王直其人,必須從近半個世紀來中國歷史學界最有爭議的學案之一一—「嘉靖倭寇」的討論說起。

明代嘉靖時期,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發生了由部分日本人參與的大規模的搶劫殺掠。動亂雖被朝廷平息,但十幾年的戰爭,使這一精華之地慘遭重創,國力為之削弱。史稱「嘉靖倭寇」。

關於嘉靖倭寇的性質等問題,從四百多年前的當事人開始,就出現了爭議。但正統的觀點一直是:嘉靖倭寇就是日本海盜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抗倭完全是正義的。可從上世紀,尤其是1980年以來,以林仁川、陳抗生、戴裔煊等為代表的大陸歷史學家,對傳統的觀點作了重新檢討,他們的理念大致可概括為:(1) 朝廷嚴的海禁使東南沿海人民生路受阻,由商、民轉為寇、盜,故所謂的「嘉靖倭寇」,實質上是由中國海商領導,廣大破產農民、手工業者和其他下層人員參加的一場反對海禁思想的鬥爭,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標誌,鬥爭逼使朝廷做出了有限的開放。(2)「倭寇」的首領及基本成員大部分是中國人,為數不多的真倭,也受中國商人支配,故嘉靖「倭寇」,不是外族入侵。(3)16世紀中葉,對外通商代表著人民的利益和時代發展的方向,故海禁和剿殺海商等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由此造成的東南精華地區的社會破壞,其主要責任應有統治者來承擔。(4)嘉靖抗「倭」使中國失去了與西方平等對話和社會轉型的機會,延緩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程。故王直之流的悲劇,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劇。以上觀點,學術界簡稱「新論」。

但以陳學文、郝毓楠、范中義、張顯清等領銜的學者,仍堅持倭寇即日本海盜,嘉靖抗倭是抵禦外侮的、正義的戰爭等觀點。據筆者對收集的近百篇相關論文分析,無論是文章數量,還是作者構成比例,迄今為止,爭論的雙方似乎都勢均力敵,誰也說服不了誰。但總的趨勢是接受新論的學者在加,影響在擴大。

從國際看,嘉靖倭寇研究的力量主要是中日兩國三方,即中國大陸、臺灣、日本。臺灣與日本學界的觀點與大陸的新論相似。故從國際明史界而言,新論早已占壓倒優勢。如果我們不忽略這一國際學術界的主流,那麼,王直的功過是非就不辨自明。

王直(<<明史>>稱「汪直」)號五峰,安徽歙縣人。據唐力行先生考證,王直本姓汪,因從事海上走私貿易,不得已,隱名改姓。王直是嘉靖時期的中國海商首領。嘉靖三十一年(1552) 二月,王直入定海關,圖以協助官方剿殺另一走私頭目功,"叩關獻捷,求通互市" ,弗許。至此,商人乃對弛禁絕望,又遇番人逼還所賒貨值。在內外交困、走投無路下,王直登高一呼,廣大"失其生理" 者,群起響應,開始了「一場反對封建海禁政策的武裝起義」。說到嘉靖倭寇,幾乎沒有不涉及王直的。當代學者專論王直的論文也不少,代表作有唐力行的 <<徽商人物:王直>>(載<<徽州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唐文認為:王直他們的「活動代表了新生產力發展的意志,具有歷史的進步性」。之於戰爭造成的破壞,文章的解釋是,「王直兵鋒所及,也有一些無辜的百姓遭了殃。我們並沒有因為同樣的事實而否定張獻忠為農民起義領袖,為什麼對王直卻要過於苛求呢?」唐先生另又撰文,稱王直他們「反抗鬥爭的意義超越於農民戰爭」。陳抗生先生在<< 嘉靖「倭患」探實>>(載<<江漢論壇>>1980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王直「他們是明代視野最廣闊的,思想最解放的一部分中國人」。晁中辰先生則在他的<<王直評議>>(載<<安徽史學>>1989年第1期)中,直呼「王直是反海禁的人民領袖」。

儘管持相反立場的還大有人在,但以上論點,在目前學術界已站住腳。既然如此,國內自己為王直修墓,也不見得荒唐。而所謂的「勾結倭寇」、「惡貫滔天」、「民族敗類」等,遠非對王直的蓋棺之論。

再從日本方面分析。王直於嘉靖21年(1542)首航日本。三年後率中國船隊互市東贏,並招引日本商人來寧波雙嶼港貿易,大大促進了中、日及與西方的民間貿易。同時,王直他們又把中國先進的造船技術帶到了日本,使日本的造船技術產生飛躍。造船業的科技含量較高,又是當時最綜合性的行業,這無疑推動了日本文明的進程。又據考證,是王直把葡萄牙商人海盜引到日本,並把西方及中國商人撐握的火藥、火器知識傳到了日本。走筆至此,為了避免國人再給王直罪加一等,筆者不得不率爾操觚,把自己一個雖留心十年,但還不成熟的觀點無奈拋出。戰爭前、初期,倭寇在火器上占優勢,而當時離嘉靖21年(1542)發生的「種子島事件」(火器傳入日本)才幾年,日本剛吸收了此技術;可越到後期,倭寇使用的火器越來越少,而此時,槍支在日本已普遍使用,併在織田信長 (1534-1582)統一過程中,成為決定性的武器。此一研究不僅表明,戰爭前、初期,倭寇使用的火器主要是中國的走私商人向西方買的,或者是自己製造的,更重要的是,這從軍事的角度證明,嘉靖大倭寇的確與日本政府無關。否則,如果真的是中日交戰,日方為何不把熱兵器武裝「倭寇」呢?總之,從日本的角度看,王直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出於「報恩」,作為當時王直活動地之一的長崎縣福江市的友人,來中國為王直修墓是比較自然的。

這就是修王直墓的歷史淵源和當代背景。

明乎此,則什麼人為王直修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直本身的歷史地位;不管立碑者的動機如何,但客觀上有利於中日友好。

十分遺憾的是,學術界對嘉靖倭寇的性質爭論了半個世紀,且新論已成為國際主流的今天,社會、民間及教課書還停滯在傳統,尤其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日非常時期的認識上,由此並聯想到「徐福東渡」的走運,值得學界思考的問題不少。同樣的「東渡」,不知是江浙人善於抓住機遇,還是安徽人不會炒作,今天,儘管作為個案的徐福東渡,在上檔次的學術期刊上似乎還沒有出現多少有說服力的論文,但以傳說為基石的徐福東渡在江浙已幾乎家喻戶曉。可有大量歷史證據,當代研究成果纍纍的王直其真實面目,還鮮為人知。當沿海諸省為徐福起航地你爭我奪時,舉國聲討的矛頭直指王直故里之當局。當東部地區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友邦人士,瞻仰東渡「遺址」時,媒體疾呼,對去「中部」——王直之家鄉的日本友人「不歡迎」,修墓之舉要「調查清楚」……最終,落得王直墓一再被砸的可笑、可悲之結局。兩個「東渡」研究,為何產生截然相反的社會認知呢?是徐福東渡更重要嗎?不見得。徐福東渡,似乎是日本單方面受惠,而王直之輩的經貿涉及東、西方,影響全世界。是王直研究缺乏現實意義嗎?非也。嘉靖時期王直他們亦商亦盜的行徑,與西歐早期原始積累時期資本主義萌芽、成長規律相同的。尤其要指出的是,誠如陳抗生所言,王直統帥的武裝商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商隊,他們如果成功,則中國,乃至世界近代史有可能重寫。研究嘉靖倭寇,有助於我們吸取歷史的教訓,更加堅定不移地走開放之路。故在歷史研究中,鮮有現實意義超越嘉靖倭寇的課題。

這就為社會科學者提出了問題,學術成果要否向社會轉化?怎樣轉化?

從「王直墓」風波看,嘉靖倭寇研究的信息,還局限於象牙塔內;成果的社會轉化幾乎為零。假如學術界對王直的功過是非的討論向新聞界做些深透,那麼,我想,像<<新民晚報>>這樣的大報,可能不會以目前的形式披露,至少在採訪持傳統觀點的學者的同時,也應讓讀者聽聽另一種聲音。如果文化界朋友對王直早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略有所知,那麼,諸如「王直應該作為一個研究的對象」這樣可笑的建議,還用的著前衛的<< 中國青年報>>提醒嗎?兩位大學教師還會有憤怒的「義舉」嗎?如果大眾媒體對嘉靖倭寇研究爭鳴雙方的觀點稍稍有所了解,那麼,即使新聞界報導了王直墓,網際網路上怎會一個「拆」 或「砸」字了得?國人自己對王直的認識尚如此,怎能要求其在日本民間有較高的知名度呢?

筆者一向主張為學術而學術,但反對學者為論文而寫論文。數十年內,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供學者研究嘉靖倭寇,但「投資者」對研究的進程與現狀似乎一無所知;研究者對社會公眾的認知幾無幫助,難道社會科學研究真得可不計成本和回報嗎?

當國人把「王直墓事件」看作「炎黃子孫的奇恥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時,我倒要問的是,龍的傳人——中國(大陸)的倭寇研究的歷史學家何時走出書齋?何時面向社會、大眾?

希望正如樊樹志教授所言,「這是重新評價王直其人的一個契機」 ,21世紀的中國,少一些這樣「無知的」、「狹隘民族主義的」 表現。

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最後,筆者預言,國人自己為王直樹碑,也僅僅是時間問題,且這也許比為戚繼光立傳,可能更尊重歷史、更有現實啟發意義。如果我們不想回到閉關鎖國時代的話。

2005年2月8日草就

出典: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6070&type=1003
日本語訳文:
http://blog.goo.ne.jp/sinpenzakki/e/
830eb65fd650e84058cdb6f53052ff57


理想情人(楊丞琳)

2006-01-17 21:08:35 | 漢語の歌

穿上洋装
看着手表
時間快到
心碰碰的跳
和你的第一次約会来臨了

金色的陽光洒満人行道
換了新唇膏把頭髪弄好
要你看到我的好

喜歓看你走路充満自信
説話時候你的専注眼神
温柔的表情笑容里的天真
我相信
找不到有比你更好的人
你心里理想情人是幾分
是否也会有我的份

好想知道
你的一百分会給怎様的人
親愛的你不要再陌生
加我戯份
我想問
親愛的你把感情昇等
朋友変成情人
可不可以告訴我標準
不要譲我一直等

喜歓看你走路充満自信
説話時候你的専注眼神
温柔的表情笑容里的天真
我相信
找不到有比你更好的人
你心里理想情人是幾分
是否也会有我的份

好想知道
你的一百分会給怎様的人
親愛的你不要再陌生
加我戯份
我想問
親愛的你把感情昇等
朋友変成情人
可不可以告訴我標準
不要我一直等

聴 着 那 時間滴答 的 走
対街的你在点頭
好像一個夢漸漸走到我前頭

好想知道
你的一百分会給怎様的人
親愛的你不要再陌生
加我戯份
我想問
親愛的你把感情昇等
朋友変成情人
可不可以告訴我標準
不要譲我一直等


広東省中山市で警官隊が農民を襲撃

2006-01-14 16:31:28 | Weblog
1月12日、広東省中山市三角鎮で不当に安い土地収用価格に抗議して座り込みをしていた農民を警官隊が襲撃した。
現地では香港企業が市政府から土地使用権を1ムー(15分の1ヘクタール)あたり11万元支払って購入したが、実際に土地を収用される農民に対して市政府が支払った補償金は1ムーあたりわずか1000元前後であったため、農民たちは付近の高速道路の出入り口に座り込んで抗議活動をしていた。
この警官隊による襲撃で、農民10名あまりが負傷した。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6/01/13/chongtu/

中共当局が輸血エイズ患者に暴行し拘留

2006-01-13 21:19:53 | Weblog
1月11日、吉林省徳恵市立病院において病院の輸血によりエイズに感染した患者が、感染の事実を隠蔽しようとした病院側に抗議していた所、病院は警察を動員して患者を殴打し、さらに警察署に連行し拘束している。
中国では、薬害エイズもあるが輸血によるエイズ感染も蔓延している。そして、当局側が賠償の財政負担を嫌って事実を隠蔽しようとし紛争となるケースが頻発している。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6/01/12/jilin/

中共当局が農民40名あまりを拘束

2006-01-12 10:24:26 | Weblog
1月10日、陝西省華陰市政府庁舎前で請願行動を行っていた数千名の農民を警察が弾圧し、40名あまりが不当に拘束された。
かれらは、華陰市華西鎮の11カ村の農民で、2003年の洪水で政府が被害を抑えるためにこれらの村に洪水を誘導し大きな被害を受けた。政府は農民への補償を約束していたが、それを全く実行しないので農民たちは大衆請願行動を行っていた。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6/01/10/shangfang/

中国人日本留学生の中の怒れる若者の生態(転載)

2006-01-10 11:10:53 | Weblog

中国粪青在日本


发贴人:鬼首天龙


有人说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留学日本的抗日爱国,留学美国的亲美爱国。不提留学美国的如何亲美,我给你讲解一下留学日本的粪青们是如何在日本生活的。

我先后五次去过日本。第一次是到北九州的九州女子大学学习日文,第二次是到东京附近的日本国际武道大学修习武术。以后的三次是自己单独或者带领学生去日本进行关于武术方面的交流和学习活动。以第一次和第二次去得时间为长,加在一起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不少中国粪青。

中国粪青的特点之一是爱国抗日,在日本的粪青们或者学习日文,或者打工挣钱,更有甚者干些违法犯罪的勾当谋取钱财,但他们是把爱国跟抗日的标签挂在嘴边的,不忘其作为粪青的根本。
听说百灵里就有曾经留学过日本的粪青,除了日圆跟日本电器,随他们带回国内的仍然是对日本的满腔愤恨跟仇恨。并且以为自己有说话的资本跟资格。让人以为他们所说的是日本的真实面貌,其实国人真正不知道的正是这些粪青们在日本的真实面貌。

我前面所说粪青们在日本或者学习日文,或者打工挣钱,更有甚者干些违法犯罪的勾当谋取钱财,我为什么只说他们学习日文而没有说他们在攻读其他的专业呢?因为粪青们在日本的留学生活至多也就停留在读日文的水平,好一点的也许能通过日文水平考试的三级审查。虽然粪青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但他们来日本留学决不是为了到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学习科学技术跟文化知识,他们深深地知道日圆能使他们过上更加幸福跟愉快的生活。所以,粪青们去日本留学的目的决不是学习,而是挣钱。这本也无可非议,谁跟钱财有仇呢?

在日本留学,是要先选择一所语言学校读日文的,或者在自己所申请专业的所在大学里的语言学部先学习日文,经过一到二年的学习,必须通过一级或二级的日文水平考试审查,才有资格转入大学或进入自己的专业学习,继续深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获得数额不低的奖学金。

在日本的学校里,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语言的海外学生,学校总是在周末安排留学生跟普通日本市民的联谊交流活动,或组织留学生出去参观旅游,外出时候,留学生跟日本市民中的志愿者是一对一的相伴,目的是加留学生学习使用日语的机会,让海外的学生们能更快地了解和融入日本社会。但是,在这些活动里,是极难找到中国粪青们的身影的。每当下午三点半的下课铃声响后,校园里的中国粪青们如同人间蒸发。都打工去了。学校里的日本老师好象并没有因此而对中国学生有什么责怪的意思,也许老师们知道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并不富裕,课余时间打工挣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这些个中国粪青失去了很多学习和深入了解日本社会的的机会。有的中国粪青因为拼了命的打工挣钱,严重缺勤缺课,在学校里留下不良记录,等读语言的学期一满,通不过考试,不能升学继续深造或者转学,学校也不给出具继续学习的签证许可,有的粪青于是打道回国,有的干脆藏匿起来,非法滞留日本,专门打起工来了。

要说这些中国的粪青们也着实的不容易,虽然爱国抗日,但是有东渡扶桑的机会是决不会放过的。甚至不惜身负巨债。他们打工,一要挣出来年的学费,二要挣出自己的生活费,可能还有出国时候所借的钱款。压力不可谓不大。

这些日语水平很低的中国粪青们基本上是靠出卖体力来挣钱的,觉得很辛苦。其实干同样工作的日本人同样要付出相应的辛苦。只是这些在国内过惯了少爷大爷生活的中国粪青们从来就没有受过这样的罪,这时他们才更加想念国内的家乡父老,更加体会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可爱跟伟大。你要问为什么?答案是在国内干活不累!嘿嘿,就这份出息!这些可怜的粪青们的日语水平连在日本商店里做售货员的可能都没有,因为在日本的商店里做售货员是需要大量使用敬语的,而这些粪粪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以他们的脑力是很难通过敬语这一关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打工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因为老板按小时给你工资不是请你来聊天或开心来了。中国粪青们对资本家老板的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有个传说很久的笑话,讲中国的粪青在日本打工,一边干活一边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以发泄心中的愤懑。嘿嘿,二战时候的血仇跟受剥削压迫的新恨交织在一起,粪粪们焉能不恨?平时,粪粪们聚在一起,就是漫骂诅咒了心肠的日本老板,或者看廉价但刺激的日本三级成人片,以认证日本民族的变态跟猪狗不如。其实,粪粪们除了能看懂听懂人类性交时的动作跟呻吟之外,其他的日文影片是很难看个明白的。

跟这些个耽误了学业的粪粪们比起来,还有更粪的一种粪青。那就是以违法犯罪谋取钱财的在日粪青。去年,好象我们自己的媒体也谈到了中国人在日本的犯罪问题。在日本的外国人犯罪中,中国人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几乎一半。我在日本的时候,日本警方就破获了一起在日的华人偷窃团伙,成功偷窃了价值两亿多日圆的商品。我在所居住的日本人家里跟妈妈桑一起看的这条新闻,我的脸由于羞愧而红了。

有人告诉我,在日本你要是不认识一个中国小偷,等你回国时,那些高档的日本电器和商品你根本就买不起。买一个偷盗来的电器,是市场价格的一小半。听得我咋舌不已。

在我认识的粪青里就有干这偷盗勾当的人,不过是小偷小摸,只是偷些吃喝食品,日用百货罢了。但是这些在日本的中国小偷大盗,却都有一个奇怪的逻辑思维,那就是对自己在日本的违法犯罪活动没有罪恶感,耻辱感。他们心安理得地认为,日本人在中国杀了多少人?抢走了多少东西?老子偷他一点东西算得了什么?他们居然是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是曲线爱国的正义行动。还好,他们仍然使用了一个偷字。日本的右翼势力的代表石原慎太郎大放厥词,说中国人的血液里先天就有犯罪的遗传基因。这些在日本的以违法犯罪为爱国行为的粪青们正是授日本右翼人士以污蔑的口实。

随着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的趋于不乐观的方向发展,很多问题凸显出来,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的签证率越来越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赐于中国粪青在日本的不良行为。

写了这么多没有什么意思,只是想告诉人们中国的爱国粪青在日本的真实面貌。

http://www.chinaaffairs.org/gb/detail.asp?id=52847#
訳文:
http://blog.goo.ne.jp/sinpenzakki/e/
89d82335c3999e080f7a81b758ebd9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