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老師的心言苗語

@Since 2005 @オンライン中国語教室 @日中バイリンガルブログ

☆ 「我干嘛樂呀?」(wo3 gan4ma le4 ya)  『東方時報』

2006-01-09 18:19:17 | ☆ 苗苗の中国語Essay(新聞掲載済)

「我干嘛樂呀 ?」(wo3 gan4ma le4 ya)
 東方時報
 劉 心苗
2006年1月5日

備考、「東方時報」のサイトは最近工事中だそうですので、記事がほとんど掲載されていません。そこで、<我干嘛樂呀?>を下記のほうに載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我 干 嘛 樂 呀 ?

                                       劉 心苗

    瀏覽網絡日志時,閲得一則美国留学生初抵中国杭州的逸事。乍到中国,好学的美国留学生積極展開国民外交,以提高口語能力。一日与当地人閑聊,无意間聊起“藍人”話題。美国留学生茫然搖頭,表示不知“藍人”之事。那杭州人聞言大惊:“‘藍人’!你怎麼可能不知道‘藍人’?!”美国留学生誠惶誠恐,十分抱歉自己的无知:“我确實没听説‘藍人’……”杭州同胞一臉的无法置信,一把拽住美国留学生,大叫:“‘藍人’! ‘藍人’!我們‘藍人’你怎麼可能不知道?”美国留学生忽地醒悟,惊道:“男人?你,你是説男人?”杭州同胞喜极大叫:“對、對、對,就是我們‘藍人’”。

    看畢忍俊不禁。忽而想起,不要説外国人,就算同胞之間,此類“雞同鴨講”的語言笑話也是層出不窮呢。 10年前還是新鮮留学生之時,承蒙前輩厚愛,偶而獲邀参加留学生們的聚餐。彼時大家都是苦哈哈的留学生,所謂聚餐,大多就是包包餃子海嚼一頓而已。話説某次聚会的主持前輩乃豪邁的東北好漢。大家一到齊,好漢立刻派起兵遣起将来。点兵点到我和两位上海女同胞時,只听東北好漢下令道:“你們几个,去買点儿‘右’。”买点儿“右”?我們三人面面相覷,暗自猜測,莫非前輩想讓我們去買“油”?却听東北好漢繼續款款道来:“不要全部買猪‘右’,一半猪‘右’一半牛‘右’,這樣餡儿才好吃。”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撲嗤笑道:“是肉!”稍后方知,東北方言将“肉”讀成“右”,“人”讀成“銀”。于是,此后毎遇到這位東北前輩,總忍不住開開他的玩笑:“你們几个‘銀’(人),快買‘右’(肉)去!”

    除却此類方言笑話,因口音引起的笑話也為数不少。咱們中国幅員广闊,方言众多。雖然普及普通話已有一定年頭,但由于各地的方言影响深厚,所以許多省份的人,説出的普通話都帶有標志性的地方口音。尤其是南方一些省市的方言,因没有卷舌音,所以許多南方人的普通話,都有一个共通点――該卷舌的時候不卷舌――笑話也常因此産生。而在日中国人的聚会,即便人数不多,却往往聚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同胞。聊起天来頓時南腔北調充盈于室,口音笑話就在所難免。

    某次盛夏聚会,外邊艷阳高照,熱气沸騰。先到場的上海同胞進屋子好半天后才凉快了下来,所以一看到的大連同胞,便親切地問:“你樂(熱)不樂(熱)?”却見大連同胞一臉的莫名其妙,反問道:“我干嗎樂呀?”這邊廂大連同胞的語音方落,只听上海同胞和福建同胞一起惊叫:“什麼?你不樂(熱)?”大連同胞一頭霧水,“咦?我干嗎樂呀?”在旁邊看笑話的我實在憋不住,忍不住插嘴笑道:“他們倆是想問你‘熱’不‘熱’呢!”頓時全体哄堂。

    古詩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郷音无改鬢毛衰”之名句。改變口音之難可略見一斑。但据語言学考證,要改變地方口音并非毫无可能之事。只是口音作為地方性標志的一種,對离郷游子来説,不改郷音或許正是其眷恋故土的一份真情流露。所以,對大多数人来,与其説郷音難改,不如説根本无改變之意。此情雖也不難理解,但如果地方口音已令交際産生障碍,那麼下意識地修改方言口音還是有一定必要的。否則,下一回鬧出“我干嗎樂呀”笑話的,説不定就是您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