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The Curious Case Of My Life

船到橋頭自然直

シェイクスピア

2010-02-27 23:45:56 | 世界名人
你看过迪士尼卡通《狮子王》吗?
当小狮王辛巴的爸爸被坏心的叔叔害死时,你是不是也跟着掉眼泪呢?
不过你知道吗? 这个故事是从一位文学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得来的灵感喔! 而且他另外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中,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呢!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的一个小镇,从小便热爱阅读。在他四岁左右,家乡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他因此发现,原本看起来很平凡的演员,一站上舞台竟然就能化身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把历史和生活故事都表演出来,这真是太神奇了!从此,他深深的喜欢上了戏剧,每次看完演出就想着,,「如果是我,我就要让他这样那样,,,,」
甚至连和朋友玩游戏,他也提议大家一起演戏,更立志长大后要写剧本。



七岁时,莎士比亚开始上学了。当时英国的教育制度,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教导方言文学,拉丁文和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了,而这部分对莎士比亚的写作能力帮助很大。
不过很可惜的是,他爸爸后来经商失败,莎士比亚只好放弃升学。但是即使他在十八岁结了婚很快就有小孩需要扶养,家里爸爸的生意也需要他帮忙,他仍然没有放弃朝戏剧方面发展的信念。所以后来他告别了家人,前往伦敦追寻梦想。



一开始,他在一间剧院工作,虽然并不是表演工作,但他不管做什么都非常尽心尽力,即使是看顾马匹也一样,所以大家都非常喜爱他,加上他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不仅常看舞台演出,还利用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和语言,所以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就得到演出机会了。他很珍惜这样的演出,即使是演配角,他也演得很认真,于是不久后,他就成为重要的正式演员。



此外,由于他实在太爱戏剧了,因此他一头栽进写剧本的世界,无法自拔!他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写下第一部历史剧《亨利六世》,这出戏非常受欢迎,也让他渐渐在伦敦戏剧界显露头角。
后来他更写了旷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的主角罗密欧与茱丽叶是两大世仇家族的后代,可是他们却相爱了,可想而知他们遭到族人的反对,最后他们只好双双殉情而亡。只要是看过这部戏的人,都被感动得流泪不止,莎士比亚在这部戏中不但写出了自由和爱情的可贵,也谴责了老旧思想对爱情的迫害。


之后莎士比亚变得很富有,也投资了一家剧院,更在家乡买了房子和土地准备养老,可是这时,他目睹了两个好朋友因革命失败而被绞死和关进监狱,这刺激他写成了《哈姆雷特》,这部戏有时也叫做《王子复仇记》。戏中王子的思考模式,不再有宗教色彩,而是完全站在自己人性的一面,所以后人认为这是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精神的戏剧,当然也成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以为莎士比亚只写有血有泪的悲剧? 其实他写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喜剧,而他最令观众和读者感动的地方,就是他能用文字生动的表达出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更能用内心戏来表现主角心里的挣扎和矛盾。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地都还有不同的人演出莎士比亚的剧本,而每年在他生日那天也有许多国家会上演他的剧本来纪念他。到莎士比亚去世为止,他一共写了三十七部剧本,还出版了一本诗集和两篇叙事长诗。


莎士比亚出生的时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后期,这时英国国力正在开始发展,不仅有钱人纷纷赞助艺术家和文学家,英国本身的戏剧和人文精神发展也让剧作家有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而勇于在创作上以各种角度刻画(浮き彫りにする)人性,因此发胀出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很多国家为了凝聚向心力都在推动方言文学,所以莎士比亚也大量用英文母语写作,加上他创作的优美诗词,以及写进旁白里的精彩人生智慧,都丰富了英文的词汇用语,因此他也被认为是促成英文词汇发展完备的重要人物,直到今天都无人能及。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他这一生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日记,手稿或书信,但从他这句话中,就可以知道他有多努力,以及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师了!
而在他故乡的莎士比亚墓地,现在也因为人们不断的前往追思,而成为文学界的巡礼胜地。



英国人相信,,宁可不要一百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可见他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声望和地位! 莎士比亚还留给后人一句名言,,想要智慧却不阅读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所以,在了解他的伟大成就后也别忘了多阅读唷!




マルコポーロ

2010-02-06 18:47:38 | 世界名人
 中国从公元前二世纪的汉代开始,因为张骞的出使西域,使得它和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而这条东西往来的丝路,也吸引了愈来愈多的探险家和游客前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来了,他虽然不是第一个到中国的西方人,但是他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见证了当时中国的各项成就,并因此造成东西方贸易的畅通,让全世界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呢!


马可孛罗是意大利的威尼斯人,威尼斯是一个贸易商港,因此那里的人都很会做生意,包括马可波罗的爸爸和叔叔。他们原本就在地中海一带经商,曾经在元朝时到过中国,据说还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礼遇呢! 马可波罗从小就常听她们说中国的趣闻,在他的心里,一直好奇者神秘富庶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个疑惑到了马可波罗十六岁踏上中国之旅后才揭开,这时是公元一二七七年。


马可波罗一行人从威尼斯出发后,越过了地中海,往丝路走去。一想到这条路就是中国输出丝绸,瓷器,指南针,茶叶,等宝物的路,马可波罗就感到非常兴奋,他们一路上经过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又越过帕米尔高原,从新疆,甘肃及今天的额济纳旗,西宁等地往前走,再往东北经过宁夏和陕北,历尽千辛万苦,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北京,但是马可波罗并不觉得辛苦,因为他看到北京以后,形容它是他 「 从未见过的伟大都城」。


马可波罗到中国时也正值元朝,他先是学会了中国这时候使用的蒙古话,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惯,之后凭着聪明伶俐,获得了忽必烈的信任,然后便以一个西方人的身份,当上了官,从此到处巡守,享受到各省云游的乐趣,甚至他还代表元朝对外出使到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尼,爪哇,苏门答腊等国,更让他对当时亚洲各国的情况有所了解,最后他把在中国和亚洲的见闻请人抄写成书,书名就叫做 《马可波罗游记》 或称为《 东方见闻录》。


书中只要是提到中国的部分,也就是他在各处发现的奇珍异宝和景观,没有不让他赞叹的,,,像丝绸锦缎在欧洲,被当作贵族使用的极品,但在中国,它却只算一般的衣料,,,像中国人用煤来生火,西方可是一直要到好几百年后才这样做,,还有中国这时已经发明了方便轻巧的纸币,以及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都证明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在欧洲国家的前面,更不用说那些宫殿建筑,驿道交通,繁荣市集了。几乎中国的每一件事,都让马可波罗无比崇拜呢!



《马可波罗游记》 完整的把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地区的地理状况和繁荣富庶的景象描述出来,还介绍了欧洲通往亚洲的交通路线,让欧洲人和马可波罗一样瞠目结舌(傻眼),而且这本书一下子就被翻译成好多国家的语言,到处流传,被当时人称为 「奇书」。



中国的富庶繁荣再欧洲流传开来之后,西方世界当然出现许多想挖宝的人,于是东西沟通的航路也畅通了起来,贸易关系让全世界变得更加密切,这时西欧的商业经济还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也就是商业革命。
但是它真正深刻的影响还在后头,也就是世界市场开始变化了。一百多年以后,原本在美洲才残生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番茄等农作物开始传入欧洲和亚洲,非洲的咖啡也传到了欧洲和美洲,虽然市场还是以欧洲为中心,可是这贸易的路线和中心已经转移了。怎么说呢?



以前繁荣的地中海贸易慢慢的转向大西洋沿岸去了,商业的往来也带动了物价的上涨和城市人口的加,而且更多的商业强国,像西班牙,荷兰,英国与法国等陆续出现,并彼此竞争。
总之马可波罗游中国之后的影响深远,也因此在他过世许多年以后,才会冒出一个航海家哥伦布,他不畏艰辛飘洋过海,为的就是想一睹当年马可波罗说的富庶国度阿!



モーゼ

2010-02-04 03:48:17 | 世界名人
说道宗教,你会想到哪些什么?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这些宗教彼此之间有关联性吗? 答案是有的,而将他们紧密串联起来的,是一本叫做《旧约》的经书。这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典籍,是犹太人合力编写而成的。故事要从亚伯拉罕(アブラハム),雅各(ヤコブ),以及摩西(モーゼ)三人说起,,,


亚伯拉罕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原来住在幼发拉低河一个叫做乌尔的地方。因为和邻居相处得不融洽,后来他就带着他的大家庭成员,搬到靠近地中海的迦南定居。过了好几十年无忧无虑
的生活后,这个大家族遇到了饥荒,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只好再度带着整个家族搬迁,而这回他们选择搬到埃及。这时埃及是西克索人在统治,西克索人很开心的接纳了他们,甚至后来雅各的许多子孙还当上官员呢!

来到埃及后,雅各改名为以色列,有「与神,与人较力均获胜」的意思,所以后来他的子孙都自称「以色列人」,也就是现在的「犹太人」。


根据《圣经》记载,会赚钱的犹太人愈来愈有钱以后,埃及的统治者开始对这个民族感到不满和害怕,于是就下令所有犹太男婴都得死,犹太人也沦为奴隶。可是有一个母亲是在不忍心杀死自己儿子,就把宝宝放在一个由芦苇编成的睡蓝丽,让河水漂走,把宝宝的命运交给了上帝去安排。


结果呢? 上帝安排埃及公主捡到这个宝宝,并把这个宝宝抚养长大,为他取名叫摩西,而他也成为埃及的王子。后来摩西知道自己的身世,再加上和哥哥,也就是埃及法老愈来愈不和,他便决定带着自己的子民,也就是犹太人,离开埃及这个地方。


摩西告诉犹太人,他们的祖先雅各只信仰唯一的神———耶和华。因此,所有犹太人都应该只信仰耶和华。同时,摩西还说自己是奉了耶和华的指示,来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的。十几万犹太人相信了摩西,兴奋的追随摩西离开埃及,前往传说中,上帝赏赐给他们,流着牛奶与蜜糖的地方———迦南。犹太人深深相信,迦南是他们的「许诺土地」,而他们,则是上帝的「选民」。


可是,他们才刚刚动身,法老的追兵就上了。《圣经》里说,当摩西一行人来到红海时,眼前有浩瀚的大海阻挡去路,后头又有追兵,该怎么办呢?这时,只见摩西拿出手杖,朝海面一指,海水竟然自动分开,形成一条路,而这条路在犹太人走过后,又恢复原状,被海水淹没,这让许多人深深相信,是耶和华的力量在帮助他们。


虽然成功摆脱埃及的追兵,但是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 例如,,,路途的劳累,和身心上的煎熬,都开始动摇他们的信念,甚至有些人后悔着摩西离开埃及,还抱怨耶和华没有为他们带来好运,便私低下又恢复从前的拜神活动。


摩西知道后,震怒不已,他下令处罚那些不遵从约定的人,,同时,他在西奈山上,颁布上帝告诉他的十条戒律,要求犹太人必须完全遵守,否则就是犯罪,这就是犹太人著名的「十戒」。


之后,摩西继续带领大家前往迦南。虽然他在中途便离开人世,但这群犹太人继续前进。在公元前一二〇〇年左右,犹太人终于到达迦南,建立了一神信仰的国家,而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就是我们所称的犹太教。

犹太人后来收集了千年来流传的古代律法,典籍,加以编辑整理,成为信仰的经典,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旧约。这本经典对西方世界的影响非常广泛,举凡民俗,道,法律,甚至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都受到影响。


不过,犹太人坚持,只有他们才是上帝的选民,想一想,他们的这种想法能和其他民族,国家和睦相处吗? 所犹太人的故事还没结束喔,接下来我们还会一直听到这个民族的名字。



イエス

2010-02-03 00:54:12 | 世界名人
走进教堂,可以看到墙上有个男子雕像,他摊开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可能很多人知道,他就是耶稣,但是你知道他为什么被钉在十字架上吗? 让我们从耶稣的少年时期说起。


耶稣是犹太人,出生在伯利恒。圣经故事说,他是在马厩里出生的。他的妈妈叫玛丽亚,爸爸叫约瑟。当玛莉亚快临盆时,全国正举行户口调查,为了回家乡,夫妻俩只好展开长途跋涉。有一天,他们又累又饿的,决定在伯利恒的小镇休息,可是因为找不到地方住,只好暂住在一间马厩中,结果,耶稣就在这儿诞生了。


耶稣成长的时代,犹太人内部乱成一团,民众时常发生冲突。耶稣看到大家这样受苦,心里想,人们需要一个仁慈温和的上帝,能爱所有的人,因此他创立基督教,并在三十岁时开始传教。


起初他传教的对象都是犹太人。还记得摩西与犹太教吗? 磨西说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耶和华是他们唯一的神。虽然耶稣也说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但不同的是,耶稣认为耶和华会照顾所有人。耶稣说,人活着时,如果相信真神耶和华,死后就可以上天国,得到永生,,,如果不相信真神,不但上不了天国,也得不到永生。此外他还说,天国是属于谦卑的人的,所以他主张有钱人应该要照顾穷人,否则死后一样无法进入天国。


耶和华非常认真的传教,后来还选了十二个人,作为他的门徒。这十二个人也到各地宣扬耶稣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耶和华的信徒。


不过耶稣的言论,惹恼了一些犹太教的祭司和有钱人。因为祭司担心会有愈来愈多人放弃原有信仰,改信耶稣,,,有钱的犹太人则讨厌耶稣说有钱人如果不把财产分给穷人,会上不了天国。于是,他们计划害死耶稣。


当时的犹太人属于罗马帝国管辖,罗马总督有很大的权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犹太教祭司和一些有钱人就开始散播流言,说耶稣阴谋背叛罗马帝国,想自立为犹太王。最后他们成功了,他们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山丘上,捉到了耶稣,并且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死后,信徒把他和十二门徒的言论记录下来,称为新约。这份新约和犹太教的旧约合起来,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圣经。 不过,犹太教的信徒不喜欢新约,也不承认耶稣是上帝派来解救犹太人的使者,所以犹太教跟基督教一直到今天还是吵个不停。


耶稣的信徒认为他是救世主,称他为基督,相信他的人被称为基督徒,基督徒传的宗教当然就叫基督教。创教人耶稣有叛国的嫌疑,使得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连带的也很讨厌基督教。况且基督教还说,天下只有一个神,名叫耶和华,这跟罗马人相信宇宙间有许多神的信仰完全不同。

更糟糕的是,基督徒说罗马皇帝不是神,不应该崇拜他。 这让高高在上的罗马皇帝气坏了,他视基督徒为叛徒,下令不准宣扬基督教,否则将处以死刑。偏偏有个名叫保罗的人,认为应该让更多人认识基督教,所以跑遍许多地方,把基督教传给犹太人以外的人。这下可好了,有些中下阶层的罗马人,也开始改信基督教,这更是让罗马皇帝气得跳脚,下令以更激烈的手段,大规模禁止基督教的传播。


 罗马帝国的种种强硬作风,没有吓跑基督徒,只是让他们更低调。基督徒为了不让人发现,总是选在隧道或埋死人的坟墓里,秘密传教。


大规模的迫害行动一直到四世纪时才停止,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为了巩固政权而拉拢基督徒,随着基督徒人数愈来愈多,接下来的历任皇帝便也常利用宗教信仰,作为统治的手段之一。

久而久之,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和基督教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透过宗教,控制人民的思想,而有了政府势力的保护,基督教也得以迅速扩张,一直到今天,它都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釈迦

2010-01-15 15:01:18 | 世界名人
印度的种姓制度认为,不同阶级的人在社会上要有不同的待遇,比方说,,,第二阶层的刹帝利马了第一阶层的婆罗门,要罚一百元,角色对调的话,罚金只需要十二元,但是如果是第四阶层的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处罚方式就变成把滚烫的油,倒进首陀罗的嘴巴和耳朵里。对于这种犯同样的错却得遭受不同的处罚制度,你有什么想法?


公元前五百多年,印度东北方一个由释迦族成立的 迦毗罗卫 小国,它的王子就不太认同这种做法。 这位名叫悉达多 乔达摩的释迦王子,从小在宫中过着舒适的生活,除了向老师学习知识和武艺之外,其他事情都不用他动手,服侍他的人多得数不清。这种生活似乎很令人慕,不过悉达多乔达摩不这么想。


据说悉达多乔达摩在几次出外游玩时,看到体力衰弱的老人,奄奄一息的病人,和失去亲人而大哭的人们后,渐渐不喜欢宫里的生活了。他开始认真思考许多以前没想过的问题。


例如,,,不管富人还是穷人,大家都是以 人 的身份来到世界上,并没有不同,那为什么会有阶级之分呢? 穷人会担心生病,害怕愈来愈老而走向生命的终点,有钱人也一样,他们并不会因为有钱,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那么贫贱与富贵的差别在哪里? 还有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是痛苦的,该怎么才能解决这些痛苦呢?


悉达多乔达摩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远离痛苦的方法。最后,二十九岁的他决定放弃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抛弃宫中奢华的生活和王位,离开妻儿去寻找答案。他说,没有找到解答前,他是不会回来的。


悉达多乔达摩走过许多地方,沿路观察人们的生活百态,希望从中获得启发,,他还拜访许多宗教,不断向大师请教,企图找出解决痛苦的方法,,,甚至到一座树林里进行苦修,每天就只吃一点水果或豆类。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六年。你一定很佩服悉达多乔达摩的毅力,也认为他的努力应该会获得回报吧! 但也许是他思考的问题实在太难了,苦修六年,瘦得不成人形的悉达多乔达摩,还是没想出解决痛苦的方法。 不过,他倒是悟出另一番道理,,,苦行终究无法让人得到解脱,所以他决定改变。
在喝下牧羊女端来的牛乳,身体渐渐恢复元气后,悉达多乔达摩又开始展开旅程。


不知道走了多久,他在一棵菩提树旁坐了下来,开始思考。过了四十九天,三十五岁的他终于找到答案,,人,只要没有欲望,什么都不想要,就可以远离痛苦,得到永远的快乐。


悉达多乔达摩的结论,听起来很普通也很简单,不过却很有道理。仔细想想看,你有没有曾经很想要某样的东西,但却得不到,这时候的你是不是相当心急? 过了一阵子,当你已经不想要这样的东西时,痛苦的感觉好像也跟着消失了! 这就是悉达多乔达摩说的,减少欲望,就是远离痛苦。


找到远离痛苦的方法后,悉达多乔达摩到处与人分享,有些人不认同他的说法,也有些人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受到悉达多乔达摩的帮助,而从痛苦中解脱的人,给了他一个封号,叫做释迦牟尼佛。 释迦是悉达多乔达摩的族名,牟尼是隐居修行的意思,而佛则是指悟得道理并彻底实践的人。从此之后,人们尊称这位迦毗罗卫王国的王子为释迦牟尼佛,他所创的宗教叫佛教,信佛的人则称做佛教徒。


历经将近四十九年的传教岁月,释迦牟尼的信徒愈来愈多,在他圆寂之后,佛教的发展仍持续蓬勃。可是信徒多,各派意见也多,终于在他身后一百多年,佛教分裂了。由于大家对部分教义的见解不同,佛教分成了 大乘 小乘 两大派别。中国,日本等地的佛教,属于大乘佛教,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则属于小乘佛教。不过,不管是大乘还是小乘佛教,劝人为善,放下欲望便能消除痛苦的基本教义,都是一样且不会改变的。





牵挂/包容/发作/顶多/当头棒喝/大好前程/暂缓/属于/打破沙锅问到底/沉沦/牵线/羞辱/不在乎/

四面八方/琐碎/掏心掏/握拳/刻薄/闻风丧胆/坐以待毙/打官司/攀谈/看上/清秀/眼前/渲染/

金箍棒/杀气/轻巧/派头/噱头/盖世/肉眼/气势/远景/挖苦/恰恰/感悟/传递/开导/恍然大悟/

静电/潇洒/生死/等号/高人/反思/插身而过/居高临下/交心


アームストロング(阿姆斯壮)

2009-12-30 17:38:03 | 世界名人
 西元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日,是个历史性的日子,美国的阿波罗十一日 太空船首次成功的踏上月球,将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天外天的世界;而当时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就是美国太空人阿姆斯壮。


阿姆斯壮从小就怀抱着上太空的美梦。有一天,他在后院里蹦蹦跳跳,妈妈问他说;「你在干什么?」,阿姆斯壮回答说;「我想要跳到月球上!」 结果,他的妈妈也很幽默的回答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


没想到这位小男孩,没有忘记通年的梦想,长大后,担任过美国飞行员,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试飞行员,总飞行时数超过一千一百小时,更由于表现优秀,因而获选为太空人。


人类对于太空的探险始与西元一九五七年,历经几次的失败,各方面条件才逐渐成熟。西元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这天,阿姆斯壮和棵林斯,爱林,三名太空人搭乘「阿波罗十一号」太空船飞向月球,开始迈向太空之旅。


四天后,阿姆斯壮驾驶着飞鹰号登月艇,顺利在月球表面,一处命名为「宁静海」的平地上成功着陆;当天下午十点五十六分,阿姆斯壮跨出登月艇,一脚踩上积满灰尘的月球表面。


 当时,全世界的人们纷纷透过电视实况转播,目不转睛的看着远从三十八万公里外的太空传回来的卫星画面。阿姆斯壮踏上月球时,对全世界说了一句话;「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而言,这是一大步。」


 阿姆斯壮这一小步,不只是美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荣耀。他和爱林,共同在月球上度过二十一小时又三十七分,除了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外,也拍摄太空照片和放置科学仪器在月球上,作为日后追踪研究之用。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一日,阿姆斯壮等人顺利由月球返回地球;三十年后,阿姆斯壮出席纪念会时,他说;「地球无法将人类禁锢,我们的视野远超越它,而我们也拥有无穷的机会。」显示这位从小怀抱梦想的男孩依然有梦,而这些梦将随着时间逐一落实。



アインシュタイン

2009-12-26 16:25:19 | 世界名人
 提到爱因斯坦,就会想到 相对论。什么叫做相对论呢?我们现在常听到洞,时光旅行・・・・・等,这些科学名词,都是因为有了相对论概念后才衍生出来的。因此相对论 改变了人类的是时空观念,并对宇宙有了全新的了解。


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是国人。西元一八七九年诞生于国古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开了一个电工设备店,母亲则是一位有名的钢琴家,但是爱因斯坦发育慢,反应迟钝,一直到三岁才学会讲话,由于反应迟钝,爱因斯坦中学老师并不认为他日后会有什么成就。而且他在校成绩,除了数学优秀外,其他科目都不及格,因而遭到退学。 后来,他辗转到瑞士就读工业大学。


大学时,爱因斯坦虽然读的是物理学,但他却忙于自修课外读物,饱读名家著作;校内正规功课,全靠向同学借笔记本来研习。毕业后,因为成绩不够突出,无法和其他同学一样去担任老师。


经过了两年,他才找到一份专利局审查员的工作,于是他就利用闲暇时间继续自修物理学。到了二十六岁时,爱因斯坦发表了四篇重要的物理学论文,这四篇在物理学领域中,都是极具创造性的伟大作品。


其中,有关「布朗运动」的论文,使他获得苏黎世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而有「关光电效应」的论文,更使他与一九二一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余两篇,则是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也是他对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


经过持续研究后,在西元一九六年,爱因斯坦又发表「广义相对论基础」,针对相对论提出总结。一九三三年,受到纳粹国的迫害,爱因斯坦迁居美国,取得美国籍,成为美国人,一直到一九五五年,病逝于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由一个反应迟钝的小孩,到后来竟能创立惊天动地的物理学观念。由此可见,人先不要自弃,才不会遭天弃;爱因斯坦能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家,靠的也就是他不自弃的「刻苦自学」精神。




拳头产品/源头/背债/悦目/落后/票选/促进/演变/硫磺/炼丹/无为而治/画符

摆脱/人祸/延年益寿/起作用/仙丹/妙药/肃然/想通/安居乐业/打道回府/险峻

拷问/结党营私/诬陷/巴结/阉人/阉割/望闻问切/莫须有/复生/把脉


ベートーベン

2009-12-25 13:55:41 | 世界名人
  贝多芬是国作曲家,西元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昂市;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逝于维也纳。他创下许多不朽乐章,例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因此世人也称他为「 乐圣」。


贝多芬出身清寒家庭,三岁时就展露出音乐天分,他的父亲是位乐师,脾气暴躁又好酗酒,经常虐待贝多芬,还强迫他学琴,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莫扎特第二」,以期名利双收,所以贝多芬的童年压力很大,并不快乐。


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天赋光芒毕露,八岁时就举行演唱会,十岁左右即成为宫廷乐师,当时贝多芬曾拜莫扎特及海顿为师,只可惜两位都是当时顶尖人物,无法拨出时间教导他,贝多芬因而在音乐上全靠自己摸索,学习。


在贝多芬的音乐生涯中,最不幸的就是他的耳疾;对于一个从事音乐创作的人来说,听不到声音,当然是一大致命伤;偏偏贝多芬患的正是 恶性耳疾,二十八岁之后,耳疾渐渐由暂时性耳聋严重到全聋的地步!


耳朵全聋之后的贝多芬伤心欲绝,数度想一死了之,因此写下著名的「海里根遗书」;不过这份遗书是在五十七岁死后才被人发现,显示当时的他,确实熬过了命运对他的捉弄。


耳聋让贝多芬隔绝了外界的声音,他便改用,心 去聆听,加上当时正逢美国独立于法国大革命,这些变革给欧洲带来自由平等的观念。贝多芬在此冲击下,乐章由原有贵族式的典雅,转为强烈的热情与波涛汹涌的情感。


此后,贝多芬的作品都洋溢着撼动人心的热与力,尤其他在三十三岁那年所完成的为「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更表现出他的独特性,维也纳音乐界因而推崇他是莫扎特的继承人,后人也都尊称他为「乐圣」。


耳聋的打击没有让贝多芬倒下,反而令他更坚强,更积极创作,终于赢得「乐圣」的尊称;贝多芬作品中所蕴藏的力量,往往非语言能所表达,唯有不断聆听,才能体会出他「向命运挑战,永不妥协」的精神。







耍大牌/蕴藏两袖清风/家家酒/孝敬/独到/出息/碰巧/早班/温驯/多愁善感/情绪化/现出本性

隐约/不欢而散/催生/风险/沦为/去路/束手就擒/拉拢/迁怒/拱手/来龙去脉/

浸泡/沉浸/有机可乘/软脚虾/杀手剑/藕断丝连


華陀

2009-12-22 12:50:47 | 世界名人
每间医院或诊所的墙壁上,或多或少都会挂着一些匾额,有的匾额会写上「华陀再世」四个字,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华陀再世」 就是在称赞这位医师医术高明,好像「华陀」 再世一般;而「华陀」 就是我国的一代名医,他是三国时代,东汉沛国谯(现在的安徽省亳县)
人,诞生于西元一四一年,殁于西元二零三年。


华陀精通内,外,复产,小儿,针灸各科,还有卫生学,药物学等等,尤以外科医术更是高明,最有名就是他为关公刮骨疗伤的故事,关公一边喝酒下棋,华陀一边为他刮骨取下深入肌肤的毒箭。


照理说,刮骨疗伤必定痛入心肺,一般人早就疼得哀声大叫,但是关公却哼都没哼一声,而华陀镇定又高明的医术,也及时救回关公一命,后人因而称华陀为「外科圣手」或「外科鼻祖」。


华陀自小就喜欢读书,富有刻骨钻研的精神,他立志以医济世,淡泊名利,一生中有三次大好的做官机会,但是他都自动放弃;华陀医病不畏强权,拒绝为贪官诊治,乐在民间默默行医。


当时雄霸一方的曹操,患有头痛的毛病,看边名医,都无法治愈,后来找到华陀用针灸为他医治,说也奇怪,竟然能够,针 到病除,曹操万分高兴,就决定要把华陀留在身边,担任他的专用御医。


但是,华陀不肯屈从而惨遭曹操杀害,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遗憾的是他精湛的医术却从此中断,没能流传后世,造成中国医术史上级大的损失,令人扼腕叹息!


华陀的早逝,不仅是中国人的遗憾;更是全人类在医学上级大的损失;尽管如此,华陀一生行医救人的精神仍流传千古, 华陀再世 更象征着医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誉。

エジソン

2009-12-21 11:53:44 | 世界名人
世界上尚未发明电灯以前,人们在夜间都是靠蜡烛和油灯来照明。但是,蜡烛和油灯的光线不仅微弱,而且容易引起火灾,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电灯的发明,不仅让夜间的世界大放光明,随后,其他科学家相继利用电灯的原理,进一步研发出不胜枚举的电器用品,大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发明电灯的人,就是 「发明大王」 爱迪生。


爱迪生是西元一八四七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于一九三一年过世,享年八十四年。他有这么伟大的发明,大家可能会以为他从小一定是个资优生。其实,爱迪生不仅不是资优生,甚至还是老师眼中的 「低能儿」呢!


爱迪生从小就好动,爱发问,他对事情充满好奇心,喜欢打破烧锅问到底;当时的教育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刻板,不喜欢学生自由思考;因此,爱迪生追根究底的特性,反被老师评断是一位「低能儿」。


因此,爱迪生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就不曾再进过学校。幸好知子莫若母,只有妈妈了解他,鼓励他,而且乐于回答他的问题。所以爱迪生整个学校教育是在母亲身边完成的;之后,他全靠自修来求取新知。


爱迪生非常有耐心,发明电灯的过程中,总共失败了六千多次才成功,这种强烈的研究精神,让他除了发明电灯之外,还发明了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及,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多种物品。


由于爱迪生对人类贡献极大,人们尊称他为 发明大王 之外,也常夸奖他是一个「 天才」;但是,爱迪生却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努力」。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即使上天真的给了我们天分,如果我们不去加以运用,配合后天的努力,有天分等于没有。除了天赋异禀,尚得加上勤奋不懈的 「努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