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

思ひつつ 寢ればや人の 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 覚めざらましを

嫌われる勇気・幸せになる勇気 (1)

2018年06月30日 | 雜七雜八


「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
日文原著名為「變幸福的勇氣」
台版沿用「被討厭的勇氣」加上「二部曲完結篇」
應該是商業上的考旺吧

很快的把兩第一部跟第二部看完了一篇
憑記憶整理出以下的幾個観點
1. 目的論
2. 課題分離
3. 社會意識
4. 活在當下
5. 愛與自立
6. 人生的意義

目的論
與決定論相對
目的論看的不是因果關係
而是事情背後的目的
例如
小冰經歷了一場大失戀後
「所以」開始對愛情失去信心
這是佛洛伊德的決定論
但阿德勒的目的論
卻主張過去沒有意義
過去的意義是由自己所賦予
在上述例子
對愛情失去信心只是「手段」
背後的「目的」是逃避再次投入親密關係
避免再次受傷
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人們總有千百個理由
不去做或拖延去做某事情
那些理由都是「手段」
「目的」大概是害怕失敗
抱著「要不是XXXX我也能夠YYYY」的想法
躲在可能性中拒絕面對

課題分離
這裡的課題指的是
「面對某事物或某事情時要怎麼辦」
而分離則是指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也不要被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至於如何介定課題的主人
則以誰承受該課題的後果為準

我要決定要不要做某事情是我的課題
我可以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幫助
但最終做還是不做與人無尤
別人要怎麼想是他的課題
書中舉了很多例子
印象比較深的是
我決定要去愛一個人是我的課題
對方要不要接受我是她的課題
我並不應該亦不能加以干涉
(這裡我想起了「好男人痛毒」中的瘟疫男)
去愛的過程中或許會被對方拒絕而受到傷害
因此去愛需要勇氣

課題分離關係到自由
我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目光
凡事希望滿足別人
活在別人的的期望下
卻活不出自己的人生
一種不自由的感覺油然而生
因此課題分離是改變的第一步
不去干涉別人容易 (至少在我這個階段來説)
不被別人干涉卻需要勇氣
對方要怎麼想自己甚至討厭自己
都不能因此妥協或讓步
這是為書名所點出的「被討厭的勇氣」

(待續)

生存確認 (2018/05)

2018年06月10日 | 雜七雜八


五月。

整個人很迷惘
沒有明確的前進方向
一些内在的價値観也不住衝突

想要擺脫迷惘
嘗試走出安全區
還要有遠走多遠
結果卻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來

靜下來反思
根因該在於内在的價値観衝突

我想符合社會的期望
不想被標籤成失敗者
我想專注於興趣
成為該方面的頂尖人物
我想走進同時傳譯的世界
卻好像沒有足夠的語言天賦
我想自由自在的生活
隨時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這些不同的想法互相矛盾
找不到交集點
而我卻不願取捨
貪婪的想魚與熊掌兼得

平常不太會看坊間的心靈雞湯書叢
特別是被大肆吹捧的暢銷書
很怕那些婉如毒品般的正能量
然而這刻我需要一點新的想法
猶豫了一下
還是把這本「被討厭的勇氣」買下來了
目前看到「目的論」
開始有了些新的思考方向
反思自己最近所作的決定

雖然我很清楚心急不來
但要是能快點找回方向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