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TDFK

とある中国人の47都道府県巡回の旅記。建築・歴史を中心に。

西本願寺

2012-10-07 08:57:37 | お寺・お神社
从佛教或者古建的角度来说西本愿寺有很多可以谈的地方。不过此行时间有限,在京都最后一日的早晨,掐着还有那么一点点时间,觉得这次的“诚”之旅落下这个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就冲着这里曾有三年以上的时间是新选组的屯所,匆匆一访。
但话说回来,这里不愧是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大本山。尽管隔壁的东本愿寺看起来规模也不小,但这边明显更甚一筹,加上门前是宽敞的堀川通,有种像是来到了二条城前的错觉。


主要佛殿的布置倒是跟东边那家没太多区别,都是大片空地对面,是御影堂和阿弥陀堂。

和那边不同的,是御影堂和阿弥陀堂前各有一株看起来很古老的银杏,尤以御影堂前这棵“水吹银杏”更为著名。据说在那场把京都烧去大半的天明大火中,银杏树里喷出水来(啥?!),保护了本堂,所以由此得名。←骗谁啊――!


与那些身在山中,人烟罕至,彻底化作古迹或景点的寺院不同,西本愿寺基本还是个服务于现实大众,举办各种法会仪式的场所(这点东边那个也是一样)。寺内人来人往,有些地方还不断用扩音喇叭喊着某某团体请到这边来之类的,总之佛法无边,商贩兴隆。不知道在江户末年,是否也同样如此。
于是就有了一种实感,那时候住在附近那群东国乡下人,仗着自己立了点小功顺带狐假虎威,不由分说就拉着几百号流氓住进这座百年古刹,然后在走廊里抄着家伙稽古,在本堂前广场里演练火枪大炮……这种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不被京城人讨厌才怪呢XDDD(其实我更想吐槽,那两株银杏树到底是什么活下来的……)


御影堂的背后,是一组比佛堂大许多的书院建筑。
内有白书院,格式挺高,现在都只有特别日子才会开放。←不知道当年干部们有没有僭越地住到那里头去。
书院正面明显安土桃山风格的唐门也是国宝,据说是从伏见城拆过来的,但这一说法并不算太可靠。


既然是诚之旅,来到西本愿寺不得不提到当时二番队的伍长岛田魁。
维新之后,身材魁梧但性格和蔼且字迹清秀(喂)剑术高超却不能喝酒但酷爱甜食的他回到这里西本愿寺,当上了门卫,而且一当就是一辈子。不知道看着这片又恢复佛寺应有的宁静与繁忙的风景,这位曾经的队士会做何想呢?后来永仓从北海道来京都找他,二番队的名组合重逢,又会是怎样的热泪盈眶。毕生都把土方戒名贴身保存的岛田(←………………所以说那个年代这种事情很正常的吧?),也算是和西本愿寺一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吧。←最后这话完全是NHK纪录片风格了XDDDD

最新の画像もっと見る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