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TDFK

とある中国人の47都道府県巡回の旅記。建築・歴史を中心に。

松山城

2013-09-30 09:25:34 | お城・史跡
说到松山城自然会提及子规那首著名的「松山や秋より高き天主閣」。
或者说,在去景点路上,这首俳句就已经反复出现在视线之内。
毕竟也已经去过不少城,见过不少天守,最初对松山城会有多么高大完全没实感。
等真的见到……不得不感叹「高过秋天」并非妄言。
只是,在幕末的表现被司马氏批判为温吞的松山藩,居然坐拥着如此雄伟的城池……
大抵,在日本历史上,再也没有比近世的城池更大的浪费。

还是在去坂上之云博物馆的同一个巴士站下车,沿着标识的小路上坡走上700米(这条路叫做ropeway小道?),就能到坐缆车的地方。嗯,上山都得坐缆车呢……但松山城本质上还不被算作是山城。上山有两种方式,一个车厢往返运行的缆车,以及所谓的循环式运行的lift。
以前在雪山上见过这种lift,可是……我说……这玩意真的什么保险措施都没有,只让人紧紧抓住杆子什么的,坐在那里真的会屁股发麻的好么!虽说底下有铺着防护网,网上还间或印着欢迎来到送山城的图案,可是……还是觉得很不靠谱啊。。。

上去之后开始漫长的爬城。走上一条缓坡。

拐过许多弯(石垣还真是高大……

穿过许多门。

终于到达天守前广阔的广场……诶?天守……还有好远!

从广场的这头走到那头,才看清天守的全貌。

这里往里才是门票范围(当然上山的索道其实还挺贵的……),又绕了一段路,到了天守外围墙根下。

里头还有几重院落,从顶上望下来,大概就是这个模样。

大小天守在室内通过橹相连,大天守三层带回廊,小天守两层。
展示从加藤时期开始,幕末为止,意外内容还是挺丰富的。
大概理了一下思路,就是说贱岳七本枪之一的加藤嘉明首先在这里造起了高大雄伟,还带5层天守的松山城,随后被跟蒲生家交换了,去了会津,但蒲生家断后,于是桑名松平氏又替了过来,坐享了这座一看就是秀吉子饲大名风格的城池。这里不得不感慨加藤家的悲运,去了会津之后,依旧本性不改,尤其儿子那代,扩建北之丸和西之丸,耗民力太甚直接导致家内骚乱被改易了,这回坐收渔利的是日后的会津松平家。两次被亲藩坐享其成的加藤氏,真是那个时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最佳典范。当然话说回来,川取代丰臣,本质到是与这无差便是了。
从天守顶层俯瞰整个松山城,与四国的其他城池相比显然城市范围要大上了许多。也亏得这里勉强出了秋山兄弟这样多少有些气贯长虹?的名人,要不然,实在和这座城太不相称了。

宇和島

2013-09-29 14:43:24 | お城・史跡
探访宇和岛的目的自然是幕末四贤侯之一的伊达宗城。
虽说是四贤侯之一,跟其他三个财大气粗的比起来,宇和岛不但石高不值一提,人才和事迹也远没有别人家来得出名,为何却能名列其中,一直觉得挺不可思议。宗城本人在明治后作为全权大使使清,并签订了日清亲和条约,但以他们当时的判断标准来看,这个完全平等条约的结果并不算理想,此后宗城也从政界隐退,没有其他显著的事迹。
本想来这宇和岛转一圈,或许会有些新的发现。从结论来说,这方面的宣传并不突出。但给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当地人民无比的热情。

从车站出来,叫了辆出租车,起步价到宇和岛城入口。

门内有块牌,写着上去有两条路,一条陡,一条缓,正在那里想该怎么走的时候,一位老人就过来指路,热情讲了一大通,还特别强调了等下从缓的那条下去中途某停车场边上就能去看民俗资料馆云云。

于是顺着石阶爬了没多久,就能隐约看到天守的影子啦~

天守前面有块其实挺荒的大广场,边上有一群老人,像是来集体郊游(一点都不郊= =)的样子,吃吃闹闹特别开心。没想到等我们路过的时候,直接上来问,要不要吃蜜柑,并不由分说直接塞了两个过来。爱媛的蜜柑自然是很有名啦,看人家那么热情也就顺势收下,这时候才看到他们都戴着胸牌,是宇和岛伊达博物馆的志愿者。于是问他们我等下就要去博物馆呢,怎么走比较方便,继续被七嘴八舌指路,并给了很多宣传单以及打折券Orz
寒暄几句之后本想这样就结束了,正准备走的时候,其中一位说,你们要拍照留念的吧,来,我给你们拍~
嗯,拍就拍吧,也挺好。跟母上两人站定,另一位大叔又在那里大叫,你们俩站开点啦,诶?这是做什么呢?还在纳闷的时候就出现了下图的场景!人肉打上景区LOGO什么的,真的很有想法呢>

天守里头……也就一楼挂着两幅画像:宗城,以及宗城。
厄……好歹也纪念一下宇和岛藩最初的藩主伊达秀宗嘛,人家可是那位独眼龙的长子呀。

在天守最上层,可以讲整个宇和岛尽收眼底。实在是非常小的一个城市(或者说几乎连城市也算不上),三面被重叠的群山环抱。

一面朝海开放,海的那边就是九州。
正是这狭窄的海湾,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以及与广阔的文明世界接触的机会。
一直都说幕末第一艘蒸汽船是由萨摩藩制造的,但真正全部依靠日本工匠造出蒸汽船的,却是在这宇和岛。


天守看毕,下山去看民俗资料馆。
网上repo说这里的大爷也非常热情,果然如此!(其实只是想找人说说话而已吧orz
展示的基本就是当时农家使用的工具之类的,母上到是看得很开心,说跟我们这边长得差不多……
另外看到维新当时太政官布告的一块,存照留念。

从南边的山路下山,从另一个出口出城,在市街地里走上个10分钟,就到了宇和岛伊达博物馆。

门口有传说中见证了西乡和宗城会面的柳树。
庆应三年为了推进四侯会议,西乡跑来这里请宗城上京。

博物馆院子里的宗城像(反正贵藩真的没有其他人就是了吧……)

特别展的主题是伊达锅岛两家的姻缘,这才知道这两家关系匪浅,宗城的夫人是闲叟的姐姐,他爸的正室也出自锅岛家,祖上貌似也有过通婚,这么一来宇和岛早早就踏上近代开化之路也便不足为奇。展品里面……目前印象最深的就只有鹿鸣馆时代在伊藤邸的化妆舞会上,伊达和锅岛家的公子小姐穿的服装了orz

看完之后去了天守门口的大爷们推荐的庭院天赦园。

这园子是宗城的上一代宗纪建造的,或者说是他留给自己隐居用的。
因为伊达的竹雀家纹,这里就强调了竹的主题,栽了几十种竹,现在地面所有灯饰也都放在竹筒里。
宗纪比较出名的地方,在于他的长寿。说起来宗城最终活到明治25年,到75岁,已经挺不容易了;他爹却活到了明治22年,整整98岁;加之江户时代有少报年龄的习俗,大家就默认他其实已经活到了100岁。为此天皇和皇后还特地下赐了礼品。

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把一切都交给儿子,念着祖宗那首著名的“马上少年过,世平白发多”,在这里悠然度日……不得不说长寿与否,真的得看心态。

長宗我部の墓&銅像

2013-09-28 12:42:48 | お城・史跡
确切来说,在知道土佐山内家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当初曾一统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
长宗我部的祖先秦氏却是源远流长,传说还是从我天朝流落过去的始皇后代orz
虽然↑的说法扯了一点,但渡来人的身份大概是不会错的
从奈良到京都(太秦的地名跟他们有关云云),
然后有一支到了四国,并在战国时代留下过那么一抹辉煌。
但如今的高知,有着众多和山内家以及幕末众志士相关的纪念馆,
与长宗我部相关的史料馆,却一个都找不到。
除了菩提寺静静伫立在那里之外,像是个……被遗忘的存在。
而在这胜者治理过两百多年的土地上,偶尔看到一些败者的痕迹,也有另一番味道。
比如,在龙马纪念馆门口,毫不起眼的浦户城天守迹。

浦户城是当初元亲建于这桂浜的居城。
如今高知城所在的地方当初是沼泽地,排水困难。
所以元亲选择在这俯瞰浦户港的要地建造了城池。
山内一丰「国入り」的时候,也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如今这里还算高知县史迹,但就在城址所在地上,建起了龙马纪念馆以及旅舍桂浜庄。
整个史迹就只剩下了小小一块石垣而已(这样真的可以吗?)

离开桂浜,打一辆车,去找从市区来这里途中经过的元亲墓地。
跟司机聊,他表示前几年有一阵子来看元亲遗迹的人还挺多的,但这些年又挺少了。
前几年……大概就是战B和无双刚出来的那会吧?
游戏中印象深刻的就是信亲的死,
(后来看这段历史才知道信亲的死有多么不值得,
以及对整个家族命运来说是多么重要一个转折点)
还有四国的势力大概也能算是本能寺之变的幕之一。
墓地在山坡上,山脚下有一块碑,以及非常应景的彼岸花(还是白色的!)

石阶不高,但四下无人,各种清净,特别有拜访墓地的气氛。

墓塔挺小,有后人的石碑,以及简单的说明牌。


然后司机说既然来了顺便去看看元亲的铜像吧,那个很威风哦(爆)
想想反正也懒得去雪溪寺看信亲的墓了,就去看看铜像也好……结果、意外确实很威风!
设定是和父亲国亲一起去进攻本山氏的长浜之战的初阵,亲自执枪奋战,特别英勇云云。

不过这地方最大的特色果然还是在于铜像前的风景。
不知为何元亲给我的印象多少有些バサラ的味道(大概是因为给秀吉送鲸鱼的梗吧←何?)
而这里春天的时候会有两排漂亮的樱花,秋天有落叶和荻花,色彩照样很绚丽,跟印象非常相衬呢~

高知城&山内家関連史跡

2013-09-27 21:30:12 | お城・史跡
借用在龙马纪念馆看到的某海报上一句话:日本有叫做「大河」的名胜。
一个土佐,算起来能拍上好几部大河。
初到高知的下午,目标便是曾经上过大河「功名は辻」的山内家。
结果没想到一进高知城就看到有几分「自由」女神像视角(误)的铜像。
(还真的跟自由有关……但请不要在这里串场啊板垣君|||||)

边上有块碑,叙述了立这座像的经纬,建于大正十三年,所谓「自由之泰斗,宪政之唱首」,放在当年殿样的墙角下,也真的挺有意思。从碑文内容来看,铜像下的“板垣退助先生像”这几个字还是西园寺公所题。


沿着大台阶往上,上面一片空地上,是初代城主一丰的夫人千代的像。边上另一有块爱妻之碑。
千代初嫁至山内家时,用10两嫁妆钱买了匹名马,帮丈夫在信长的「馬揃え」上吸人眼球,从此仕途一帆风顺,并造就了战国时代又一个贤妻传说。

再往上走点就能遥望到天守阁了。
江户时代已不允许大名建造带高栏的天守,
传说一丰是特地向家康申请了特许才得以建成。
作为日本现存12天守之一的高知城,在享保年间被烧毁,于宽延年间重建,勉强还能算是个古董。

天守里没有太多值得看的东西,也就是挂着一圈日本百城的照片而已。
但天守上的风景到是很不错,往正南方看,可以清晰感受到类似城市中轴的布局。

一侧的长橹里展示着土佐当地的一些风俗,比如捕鲸场面的模型。
另一侧,是天守相连的本丸御殿。
说起来高知城还是唯一一座完整保留着本丸御殿的城池。
如今被命名为怀馆,一进门就是功名十字路的立绘。

然后是无数次在大河出现过的藩主的房间。
重点是横梁上的模仿潮波浪的镂空纹样,很有现代艺术感。


城池主人家的资料馆,则位于城下正南方山内神社边上。
是日因为二楼在装修,“噪音很大所以免收门票”,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理由。

展出的主题是山内家古文书,最近渐渐对这些东西有些认识,自然也能看上很久。
印象比较深的有山内家收藏的古书、典籍,汉学、星象等等;
幕府颁发给历代藩主的本领安堵的证明,文书和盒子都比想象中大上许多。
还有以前收藏古文书的书箱,有介绍以前是怎么分门别类管理、定期检查保存的。
这也是如今能保留下三万多件珍贵史料的重要原因。
幕末阶段则有久坂给写武市的书信,因为字格外歪所以难以忘记Orz

资料馆边上就是山内神社,祭祀着一丰夫妇和历代藩主。

境内有幕末贤君之一的容堂公的像,要说结果好才是真的好的话……
江户三百藩里头很少有像土佐那么善始善终的。
在这都很精彩的一头一尾之间,个人果然还是喜欢有「鯨海酔侯」之称的容堂公。
有识天下大局的慧眼,又不彻底抛开旧情,在小御所会议上多少为川家说几句公道话。
虽说因此失去了与萨长鼎立的机会,土佐却因此成了培育自由民权的土壤。
顺应时代退幕而不像某芋藩主那么折腾,对新事物也总是宽容地接纳。
就不知道当初大河龙马传里头把他的形象丑化成那样……到底是什么想法?

资料馆后面还是一片居民区,从另一个方向出神社,就是一片自然风景了。

镜川从眼前淌过,特别宁静。

附近还有当初山内家的长屋、容堂公隐居的地点。


晚餐找的是tabelog上评分挺高的尊。
一家很小的居酒屋,他们家没有菜单,主人按自己喜好上菜,让你吃饱为止。
不过没想到量相当大,第一份鱼生下去就有些撑,再看到かつおのたたき就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虽说东西味道是不错,但吃完这一道才能吃下一道,吃不完就到此为止不能再点的规则实在有些微妙。
其实一进门跟老板娘说是中国人之后,就觉得对方的态度有些不太友好。而一直吃生的也不太舒服,就问能不能来点米饭或者热汤之类的,她就只是反复说不想吃你可以结账走人,一脸你是外国人听不懂我在说啥吧的不耐烦状……甚至母上被生的东西腻到的时候,她就拿出个塑料袋说要吐吗,给,去厕所吧。我了个去!就算你们家只能按顺序上菜,给碗汤会死人么!……回头网上给差评不解释。

去日本那么多趟,还是头一次遇到吃饭不愉快。
虽然不知道是否跟国籍有关,但多少有损高知本来由历史带来的美好印象,略有遗憾。
好在后来在街上散步找史迹,最后以一碗热腾腾的乌冬结束这充实的一日,也还算满足。

飯盛山

2013-02-16 15:35:50 | お城・史跡
早上问过司机叔叔,饭盛山同样是山,会不会跟御庙一样难走,叔叔说不会,那边人气比较旺(←被这么比较真糟糕……),可以坐什么什么东西直接到山上的。那时候也没怎么明白,等到了现场才发现,哦,原来是类似于扶梯的装置,可以直接上山,可是……门锁着,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问了边上卖小吃的欧巴桑,问了山脚下白虎队纪念馆的售票大叔,都表示不知道啊,应该有人的吧……搞得人一团迷糊,最后问了下边上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的服务员,人家表示,这个扶梯在冬季只营业到下午3点……下、午、三、点!
回到那条明显已经成45度斜面的上山阶梯前默默想了想(右手边就是所谓的扶梯……),试着走这么三四步试了试……大概就是因为这边来的人比较多的缘故积雪全部被踩实了,那45度的斜面基本没有太多可压缩量,于是才走了四五级就刷地滑了下来Orz 正好这时候后面过来三五个娃,看着像地元的孩子,就、这、么!直接轻轻松松走了上去很快背影就消失在了视线里!瞬间觉得丢脸死了好么!但……还是太滑上不去啊!就算上去了……下来的时候难道真得要直接当滑梯滑下来么(囧)

又纠结了一会还是决定放弃了。其实白虎队的墓到也没那么想看,就是上头那个建筑构造特别奇怪的さざえ堂,没能看到有些可惜。
放弃的同时又不得不感慨,还好容保公那边,没、什、么、人、去……松软的雪地就是好走路嘛!
顺手拍一张饭盛山介绍的牌子就算到此一游过了吧~

不过,看这上面写的什么十六七岁的少年为藩主尽忠,战斗要力尽为止,来到此饭盛山中,集体自尽身亡云云。照今年大河的拍法,则是一群还不懂事的小毛孩子,在战场上跟大人们走散,突然染上集体恐惧症,一边害怕着死亡一边又害怕落单。虽说大河这种拍法也挺过分的,从白虎队幸存者的证言来看这些人确实有那种玉碎之心。只是……只是都到现在这年代了,不是该赞美这个而是该追究将这些少年送上战场的藩的责任吧喂――!
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挺喜欢边上那个白虎队纪念馆的。
这次会津之旅很多地方都有展示馆、资料馆,但都不如这里那么丰富。
两层楼,墙上展柜里密密麻麻都是史料,除了白虎队之外,包括戊辰战争和会津藩本身的相关内容。
更重要的是在这其中,看到了这样的言论:会津战争后期对不会再到来的外援过分依赖,举藩顽抗、玉碎,不禁让人与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军的冥顽不灵。
嘛……虽然有若干论点歪了的感觉,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吧。
明治以后,虽然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不断输入,但对武士道的赞美却从未停止。
包括这里对白虎队的过分赞美,东北人难以更改的顽固,与后来军部的独走不能说没有关联。
所以,今年大河能那么处理,还是表达了一定的史观,也算是种新的尝试吧。


最后再念叨些无关的内容。
在饭盛山下等巴士的时候,正好遇上市内环游巴士两个方向的あかべぇさん和ハイカラさん狭路相逢(误),不由得存照留念。
时间充裕的话,其实这车还是挺不错的,有一天500日元free pass,会经过市内基本所有的景点。
车本身虽然座位很少,经常爆满,但真正爆满的时候,他们会立刻从别的地方调来大巴,临时加运,挺人性化。

这日从早上开始基本都在下雪,中午那段几乎是天上直接倒面粉的豪雪,但当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变得阳光灿烂了。
总体来说会津真心是个好地方,民风淳朴,物产有爱,在那里购入的あかべこ如今还在我的书桌上无邪地摇着脑袋,各位,去的时候一定要买这个回来哦~!←怎么好像扯去奇怪的地方了……


鶴ケ城

2013-02-16 13:35:49 | お城・史跡
司机叔叔给开到若松车站,顺路经过饭盛山下告知巴士站在哪里哪里,上山的口在哪里哪里,一路亲切指引,打表约两个半小时,最后总计在6000日元左右,其实也不算太贵。
存好行李,继续坐环游巴士到鹤城。原本应该是重头戏的鹤城,大概是因为之前去的地方已经有过太过感慨,这边反而觉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加上到了这会暴雪倾盆,细节都已分辨不清,不过这种如同白照片一般的肃穆感,到是挺漂亮。

会津松平家相关的内容念过很多了,既然到了城里,不妨念一些更早的往事。
战国时代,会津本是芦名氏的领地,芦名为政宗所灭,此处纳入伊达家统治范围。
秀吉勒令天下大名出兵小田原,借这机会从伊达手中没收了会津,赐给了蒲生氏乡。
蒲生是近江六角氏的家臣,氏乡被信长相中,成了女婿,可谓当时前途有望的贵公子。
秀吉时代,转封于此会津,成为实收92万石大大名,改川为若松,建起若松城七层天守。
将近江商人带来此地,带动经济繁荣,建设城下町镇,可谓如今会津若松的奠基人。
(对这里的百姓来说,若是像蒲生这样有京城视野的大名统治下去,到是件幸福的事)
原本让蒲生家驻扎会津,最大的目的是从背后牵制关东的家康。
可惜氏乡因病早逝,继承人尚还年幼,秀吉担心他们难以担当重任,就把他们撵去了宇都宫。
硬生生让上杉家离开越后之地,成为会津120万石领主,可谓一举多得。
上杉家因为算计着终究还有一场大战,在那些年间对会津最大的贡献就是建设了多座支城= =
关原之后,上杉移去米泽,蒲生继续回归,可惜很快因为无子嗣而遭改易。
会津的下一位主人是七本枪之一的加藤嘉明,这位自己到还好,可惜生了个败家子,
为了改造城池压榨百姓太盛,家老出面对其提意见,最终变成家门骚动。
总之会津地方就像有魔咒似的,谁在这里也坐不安稳。
直至保科时代,凭借将军之子的气场,总算打破这种诅咒,传至幕末。
鹤城这名字是蒲生氏乡取的,源自他们家的家纹。
天守经历戊辰将近一个月的攻城战,虽破败不堪却屹立不倒,
在明治之后被拆除,后来又在会津人的捐款下得以重建。
在大雪的笼罩之下,只有屋檐处留着那么条边,还真有鹤的神韵。(明明更像巧克力奶油来着……)

天守内相当于一个博物馆,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不让拍照,略过不提。
天守顶层可以出室外远望,风很大,还真够冷的,被群山包围的冬日的会津,略有几分萧瑟。

下来之后看到广场上三个青年穿着花哨的衣服极其HIGH地在跳着似乎是当地舞蹈。
虽然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但这么冷的天真的不要紧么……

城内另有茶室一座,名叫麟阁。
茶室这么风雅的东西,自然不会是松平家的事,而是从京都来的。
当时利休被秀吉逼得自尽,因不忍见千家茶道没落,氏乡将其后人邀入会津,在此建起茶室。

戊辰之后,因为怕被新政府毁掉,某商人就将其移建到了别处,直到平成年间才重新搬回来。
现在看来,会让人想起京都的那些个茶室,蒲生时代的会津,真的跟这后来的会津完全不是一种风情呢。


从西丸那头出城,目标是传说中的大河馆。
因为传说是在会津博物馆边上,但一时里没找到,就直接冲着博物馆去了。
路边看到秋月的北越潜行诗碑。

博物馆看着挺新的,大厅设计得也还不错。
不过被告知大河馆完全不是在这里……囧,而是在博物馆背后的一个小平房里。


因为大河馆那边完全不能拍照,所以就只能凭印象回忆一些内容。
进门是八重的硕大展板,可以跟人偶的八重tan一起在这里合影。然后里头有射击体验区(谜),那枪还真的挺沉XDDD
展示着主要角色的服装,八重他们穿的就是会津传统的棉布,虽然朴素但也挺耐看。殿的放的是灰色偏青的那套,细看之下各种华美。
另外一个房间里是会津攻城战的体验,地上一堆被毁坏的城墙,然后人站在里面的话就会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这是有多无聊~!)这里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化妆很浓的妹子,开始也没想到会有什么交流,后来妹子主动上来问是从哪里来的啊,就开始聊了起来,说等下还要去御药园和饭盛山,然后晚上回东京。妹子就很担心地说今天下雪交通可能有晚点呢,还是尽早去车站比较好。呜呜……一直以为在旅途中碰到好心人一般都会是中老年人什么的,会津真是到处都有很善良的人呢~!(这时候其实已经两点多了,于是后面就放弃了御药园直奔饭盛山而去了。
最后一个展厅则是一段去年9月在会津拍摄外景时的MAKING,貌似是只有这里能看到什么的真有盗摄的冲动!
殿部分是拍初次入国视察,以及在御药园和照姬会面的那段,cut了之后人家问现在天那么热穿这身很不舒服吧,他就在那里一个劲感慨会津的米饭真好吃之类的……←果然本质是吃货!
边上一面墙上有主要演员大概十几个人的签名和留言。字什么的我就不吐槽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西田桑的那块,特别可爱呢><

以上。
本来想缅怀下蒲生的,结果还是转到大河上去了Orz

会津武家屋敷

2013-02-16 10:42:13 | お城・史跡
武家屋敷是个彻头彻尾的假古董,个人觉得意思不大,况且门票还特别贵。
要不是季节的缘故再也不想去山里,肯定会选择去同在墓所边上的天宁寺而不是这里。
不过,既来之则逛之。顺便拉着司机叔叔一起,意外又知道了一些不曾知道的事。

武家屋敷主要由家老宅邸和阵屋以及其他设施组成,号称是旧会津文化的博物馆,其中最主要的家老宅邸仿当初西乡宅邸而建,门口首先出现的是后来成为姿三四郎原型的西乡四郎像。

说起来一直对西乡赖母完全没有好感。
今年大河再怎么为他洗白,还是觉得他没能死谏藩主,或在开城投降时候直接自尽,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况且活下来的人,总归是要活出点名堂来,才对得起已经死去的战友。
像赖母这样一会儿跑去箱馆,一会儿又说上过西南战场,碌碌数年,也不知道到底干了什么。
最后突然跑去日光,蹭着容保公在那里当宫司,也顺便就职安度晚年什么……
完全比不过田中、神保、萱野等当年故去的旧老,也比不过山川兄弟等在明治新时代做出一番事业的后起之秀。
后人偏偏还记得他的降伏论,说他是为民着想的好家老(包括司机叔叔……)
但就算有那样的理想,却没法统一藩论,说到底这位首席家老也就是无能罢了。
可怜的是那不愿入城而自尽的一家老小女眷,
屋敷中有当时的自刃之间,另一个展厅则有等甚大的人像,看着实在让人觉得悲哀。

另一间则有树枝上挂着花花绿绿类似于糖果的摆设。
据司机叔叔介绍,这是会津过年时的惯例,会把孩子们喜欢的东西绑在树枝上,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戳下来。
如今虽然已经不多见了,他自己小的时候还是都有这样的习俗。


这里还意外看到了很多与中国传统有关的内容。
其一是某房间内装饰的「孟母断机◯」的卷轴,边上写有道光壬辰字样,不免叫人好奇。
看似是从碑上拓的,回来搜了一下,发现应该来自于山东孟母三迁祠的石碑。
碑面为孟母断机处,右上书道光壬辰仲春,左下题古任城张继周敬书。
大概是为了说明当时会津人念儒学的风气吧?

再转到后院,又意外见一鉴真像,复觉更囧。
边上牌子上写着:这是与中国关系颇深的本馆馆长,于中日恢复正常邦交十周年时所设。

虽然现在已经不那么想了,但在去会津的当时,多少有点萨长是会津以及当时清国甚至是东亚共同的敌人的认识(喂!)
如果川氏的统治得到延续,则基本不会出现明治期的对外扩张局面,戊辰当时会津人对萨长政府的反抗,也算是对这种历史潮流的抵抗等等。
不过……不扯这些历史的因果,单纯能在这里看到友好的纪念物,也会觉得很信为不是吗?

松平家御廟

2013-02-16 10:13:36 | お城・史跡
现在回想起来,去松平家御庙的经历大概是这几年内在霓虹的旅途中最神奇的一次。
事先也没做太多准备,想着既然市内环游巴士有「院内」这站,巴士报站的时候还说了「要去庙所的客人请在这里下车」,于是第二天一早就打算先叫个车去车站存了行李,再坐巴士挨个景点逛过去。结果上车之后,司机随口问准备去逛些什么地方,就说要去鹤城、武家屋敷、院内、天宁寺、饭盛山,被告之院内就在东山温泉边上呀,不如先去吧省得等下再绕过来,就跟他说有行李在太不方便,又说没关系可以放在出租车上,心里暗想这不是巨费钱么……就这么说着就已经开过了武家屋敷的门口,诶!?原来真的是这么近啊……果然还是心动了,就让司机掉头回去,心想大清早先去拜一下容保公,还是挺不错的XDDD
抱着如此轻松的想法,经过一条极窄的小巷到达山脚下,司机看了一眼前方,说:哎呀,估计这季节,山上很难上去了。
因为还坐在车上继续没多想,就说难得都到这里了,不上去总归太可惜,当然「是容保公脑残粉这次也算是专程为此而来」之类的内心OS自然还不好意思说,然后司机就表示,那我陪你一起上去吧,不能放任一个姑娘家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嗯……危险。5分钟之后我就深刻体会到了爬、雪、山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相比之下去年和母上一起走在荒无人烟的吉野山上想着哪里或许会有熊出没其实真的不算什么嘛!
首先山脚下一段是这个样子――

勉强还有些人走过的痕迹但原本应该有的石阶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司机看着山上观望了一会,说,估计得花点时间,得去把车门锁好(大囧),就飞奔下山去了。

前面有岔口,继续往前是庙所,左手边通往天宁寺,虽然标着只有500m但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已经决定放弃那里了,局长对不起了~!
通往庙所道路依旧是比较缓的平坡,虽然积雪比较深,但隐约能感觉脚下原本有路,走得还算安心。
到了历代藩主墓所的标记牌那里似乎左手边有台阶能继续往上,不过已经完全被积雪覆盖成松软的斜面了好不好!

首先经过的是二代保科正经之墓,会津历代藩主之中,只有这位采用佛式葬礼,号为凤翔院殿,在这么一个崇尚神道的藩国实在挺意外,猜测跟母亲方面的信仰有关。

其实道路应该一直是沿着山的坡度左右折返着往上的,司机叔叔嫌这么绕得太远(而且确实在这种环境下每多走一步都挺耗体力),就直接……顺着台地间的斜面爬上去了――诶?!!!
虽然他很好心地每走一步都把松软的雪在脚底下踩结实了,才让我跟着上去,但、但、但有些地方真的只能靠拽着边上那看起来很软弱无力的枯枝才能爬上去好么(泪奔)

好不容易又上了一个高度,司机指着左手斜上方说,容保的还在那上面呢。←呜呜……感觉还是好远……
从对话中听出来司机并不喜欢容保公(爆),后面到了武家屋敷才明显感觉到他也持着京都守护职毁了整个会津、当初若能听从赖母的劝告就不至于此的观点(囧)于是想想让人家在这种季节特地带路,还大谈容保公大好之类的实在是有点KY(默默擦汗)

山脚下的时候还阴云密布,间或飘着雪,到了接近山顶的地方突然就阳光灿烂,通往容保公墓碑的参道一片雪白,极为纯净,像极了容保公的为人,一下子就觉得特别感动。
参道一侧立有墓志铭,上面写了容保公的生平,自然都是些称赞之词,但看到最后「封土虽除 社稷则存」,还真叫人无言以对。

墓碑上书正三位松平容保之墓,典型的神式。
今年大河开拍之前,容保役的绫野君和照姬役的稻森桑来这里祭拜,就是拍手两下的神式做法,当时2ch上还争论过。
可是人在那种环境下,还是把这种区别忘了个精光,直接双手合十就完事了,事后回想起来真是太糟糕……
礼拜之后照相完毕,突然就涌上了各种感慨。
对容保公的好感,最初源自新选组相关作品,收容一群武州的乡下人,让他们过了当武士的瘾,最终对近藤和土方,也还算是关照,斋藤就更不必多言。
脑残粉在先,等知道这不过是相关作品而已之后,好感也又变得复杂起来。
但不管说会津最后还是求自保舍弃了新选组也好,说容保不善用人导致藩论保守也好,说若是早点开城投降不至于付出如此多牺牲也好。
对这文弱青年的圣母形象却始终讨厌不起来,大概这也是会津藩士们始终敬重他的缘由。
就算做过很糟糕的政治判断,最终却给人洁白无垢的印象。
并且依靠默默生儿子,成为人生赢家,即便对战死者而言实在太不公平,但这也成了容保公的魅力所在。
而能在压根不会有人来的季节站在其墓前,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你够了)。

至于司机叔叔,此时正不停倒着皮鞋里的雪,一路沉默他,开始絮絮叨叨说起人生赢家的事迹。
势津子妃出嫁时,与亲王一起去祭拜了土津神社,是为会津光辉之日。
当然司机的本意是想说土津公更受会津人民崇敬,不过想必亲王夫妇也曾来这里祭拜,容保公的朝敌之名,至此总算彻底洗清。
容保公的墓位于山顶,眼前格外开阔,似乎至今,仍在默默守护这片曾经因他而化作焦土的土地。


目的虽已达到,旅程却未结束。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来的时候勉强还能自力更生,下去的时候尤其在斜面处,实在有些手足无措。
很多地方多亏司机叔叔拉一把,才缓缓地得以平安下山,尽管回到车上计价器哗哗地跑了好多,不过……
要没有这位司机,肯定就只能失望而归,况且人家一双皮鞋基本都废了,给这点酬劳完全不足以表达感谢之情嘛!
说来司机叔叔体格和口音,都颇似今年大河中的山本家父亲,于是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跟他聊会津弁是不是都是这样,回答说对我说的已经算是比较接近普通话的了,要不然客人肯定听不明白XDDD
后来又谈及如今对萨长是否仍怀有怨恨,回答是自然还是有的。但是今年能有地元大河,还是觉得很高兴。
最后快要告别的时候,突然瞥到名牌上的姓氏为「斉藤」,顿时又觉得更加神奇。
大概,这趟旅程都是被容保公庇护着的吧。

七日町・阿弥陀寺

2013-02-15 15:32:51 | お城・史跡
从福岛郡山到会津若松的铁道,走的就是当年官军进攻的路线。
穿越磐越山系,经过猪苗代城,隐约看到猪苗代湖。
二月的山地,大雪纷飞,连现代的列车都不得不减速晚点。
不由得感叹当初一战若是在冬季,或许结果完全不同←虽说对国家而言会是灾难。
到了会津若松,本打算换乘只见线去七日町,可惜时间不合适,
只能坐市内观光环游巴士,在颇有明治大正风格的小车站前存照留念。

而与车站隔着条狭窄的马路,就是目的地阿弥陀寺。
出现得如此突然,况且墙垣很低,庙堂阁楼古墓石碑一览无遗,让人一下子手足无措了。

将箱子寄存在车站里的商店(车站太小连自动存的柜子也没有……),顺便整理下心情。
真正的入口并非对着车站,而是在侧面的街道上(其实就是巴士下车处)。
左手是「阿弥陀寺参道」的碑,右手边就是密密麻麻的墓石。
边上竖一木牌,「此处乃寺院,请先至本堂参拜再安静地参拜墓地」。
↑看来必然有真正的NC粉在这里做过煞风景的事。

本堂的门关着,寺院里空无一人,唯有间或飘落的白雪,气氛到是再好不过。
乖乖地对着本堂默祷一阵,门额上的雕刻意外很精美。

本堂边上就是从鹤城本丸移筑来的御三階。
也是当初的鹤城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甚至可以追溯到蒲乡时代。
经历多年风霜,葵纹依旧特别闪亮,一切都从此开始,又因此而终结。
(不过……等等,为什么这个是川葵而不是会津松平葵?)

境内另有一钟楼,是明治三十一年为悼念亡者而建。

边上就是巨大的战死墓,阿弥陀寺共收葬有辰战死者千三百余人。
其中未曾留下名字的将士,就被这一尊石柱收纳其中。

另一座则是萱野权兵卫遥望碑。
作为一身背负战败责任,代替藩主赴死的家老,虽遗体葬在天宁寺,此处仍立碑纪念。
说起来,要论家格,当时作为最高责任者被处置的应是赖母。
而容保公事先将这位有保科氏血统的人偷偷逐出城去,留下加藤时代的家臣萱野来承担责任。
该说善意还是残酷,总之到了最后,会津松平家也算是还了保科家一份人情。

有名有姓的众藩士之墓则密集到令人骇然。
字迹都已模糊不清,唯有横山家之墓似乎新置了墓石,在这之中尤其显眼。
横山在容保这代是江户家老,也就是当初强迫会津接受守护职时最先被说动的那位。
在戊辰之前就病逝,他本人并非被葬在这里,至于这里为何有墓碑,又是一个谜。


对会津的喜欢,其实是一种爱屋及乌。
一方面来自二代秀忠-保科正之的渊源,
一方面则来自容保公对新选组尤其是斋藤的收容。
另外对会津藩士在明治时期的败者复起之路颇感佩服;
但对作为幕末一种政治势力的会津藩,究竟该如何看待至今仍有许多犹疑。
于是,怀着祭扫藤田家之墓的初衷,站在这片墓石前,
就不知道是该赞美还是该掬一把同情之泪,抑或是单纯觉得悲哀。
为一种固执的坚持而举藩殉国,回头再来歌颂这样的牺牲。
所谓的会津史观也可以说是日本人自虐史观的一个侧面。
但长眠于此的会津藩士,其对藩国的忠诚却是不容置疑的。
墓碑上有的或没有的名字,都讲述着家族与个人当时的悲运。
以藩的层面,或许有许多是非对错之论;
但站在个人的角度,却唯有深深的叹息。

而藤田五郎,则是在时隔数十年之后,才回到当年一起浴血奋战的同伴之中。
墓的位置、形式,都诉说着这一事实,乍一看,与周围有些格格不入。
对会津而言,斋藤本来就是外来者。
当新选组的同伴抱着不同的思想散落各地,
他努力让自己融入了会津这个不容易进入的圈子,
在活过了别人再无机会经历的所谓新时代的人生后,最终长眠于此。
如同在周围那些墓石讲述的凄凄惨惨故事之中,洒落了那么一屡阳光。
不起眼,但照射到身上那一瞬间,会觉得格外温暖。

尽管之前已经走过许多历史人物的墓地,但第一次站在本命墓前的感觉果然不同。
说是历史人物,其实对历史的推进并没有什么作用,只是在时代潮流中起落的芸芸众生之一。
所以不像那些大人物的墓可以堂堂瞻仰,在这里更像是擅自闯入普通老人的领地,觉得惶恐。
比起斋藤一来,更喜欢称其为藤田五郎,因为明治后的平淡生活,反而有着传奇色彩。
但有机会得知这段人生,却是源自名为斋藤一的短暂经历。这又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藤田家与这阿弥陀寺的墓地还有着更多渊源。
大正二年大概是墓地扩建的时候,时尾夫人作为捐款募集发起人,
在若松的会津人中筹集善款,其具体内容,列于当时发行的会津会会报之中。
会报中记有藤田五郎为另一处寺院捐出的金额。
竟然是……一万日元!(其他会津名人的捐款额:松平恒雄6万←这位怎么有点少,柴五郎7万←人家当时是陆军中将,山川健次郎33万←东大果然最有钱!)
以明治8年警部补月给只有12日元,明治40年也就涨到20几块钱计算,
即便算上时尾夫人舍监的收入,一万日元在当时依旧是天文数字。
藤田家能有如此多的积蓄……莫非、五郎当年真的有在川路手下做过政府的密探?!
这种历史谜团暂且不论,藤田家而言,此处阿弥陀寺实在是意义重大之地。

离开阿弥陀寺,顺便逛了下七日町的街道。
在这条七日町上,有着新选组曾经住过的清水旅馆,多少还有些旧时的风景。
但路上很少有人,看起来很是荒凉,周边的商店卖些当地的手工制品,店主到是都很热情。

在附近的十字路口,有着所谓的会津新选组纪念馆。

说是新选组,展品还是以会津自己的东西为主。
佐川的书信、秋月的书法、日新馆的课本,另外则是八重之樱的角色介绍及台本。
说新选组多少有些嘘头的味道,但作为旅程中的一个去处,到也挺合适。

上杉家廟所

2013-02-15 12:59:22 | お城・史跡
在林泉寺吃了闭门羹,让司机继续送到庙所。
所谓庙所,就是墓地,但庙所的导游牌上中文部分直接翻译成寺庙……见过没有伽蓝只有坟地的寺庙么喂!

境内并不算大,进门左手边有一个小小的管理处,一位大爷负责卖门票卖GOODS,以及和游客八卦。
因为结束之后要等出租车来,于是跟大爷聊了很久。
首先说到如今上杉家的当主在东京研究火箭(大雾),其实是东大毕业的宇宙工程学家,的确担任过几次著名的卫星发射工作的主管。如今已经退休,生活在东京。庙所至今依旧是上杉家的家产,但因为这位先生做人比较低调,所以也不希望把这里搞得太商业气,说是有GOODS,也不过是御守和相关书籍而已。说得挺感人的。军神当初自称越后之龙,如今后人(虽说已经不知道过继多少次了)真的将人造物送去了太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更甚于先人。
其次感慨米泽积雪之深,感觉要比山形更多,但与北海道青森不同,到了这里,雪中水分多,积雪也就显得更结实了。大爷说两年前大地震的时候,很多古迹(尤其是石灯笼这样重心比较高的物件)因为有积雪的保护,所以并没有受到损伤。光这么说并没有太多实感,但后面的照片会很好地说明这个情况Orz
还有说到下午要去会津,但铁道要绕上一大圈真心不便,大爷表示冬天真的没办法,春夏秋的时候会有从米泽到会津直通的巴士,就能节省很多时间←简单来说,这条就是当初的米泽街道吧?

言归正题,境内有一条两侧高耸着杉树的主参道。

尽头就是谦信公御庙。(这两边的雪啊……)

从门里看进去,里头有块看不清任何痕迹的石碑,以及真正的庙所所在。
最早接触谦信公大概还是炎蜃,其次是很多大河,但不管哪里都将他神化到近似完人,所以有种逆反心理,对这位伟人一直没有什么实感。站在这里,也没有站在很多历史名人墓前的感慨。或许,也是因为真正属于谦信的地方并非这米泽,而在比这里更寒冷,积雪更深的越后吧。


面前有一条横道贯通两侧。历代藩主庙所一字排开。布局从左至右为――
12代齐定公、10代治宪公、8代宗房公、6代吉宪公、4代纲胜公、2代景胜公(谦信公)3代定胜公、5代纲宪公、7代宗宪公、9代重定公、11代治广公。
虽说墓地应该是挺肃穆的地方,但由于积雪的缘故,接下来看到的场景就充满了欢乐感(←太不敬了喂)。
首先,对比二代景胜公和十代鹰山公――

嗯……虽然这两位前面的路和牌子都还没有被雪埋掉,但还是鹰山公的人气更胜一筹呢!
在上杉历代藩主之中,个人最喜欢的至今仍是二代景胜。尽管直江的人气掩盖了太多藩主本人的事迹,尽管从会津一百二十万石沦落至米泽三十万石的确损失惨重,但会津那一百二十万石毕竟也是在景胜手里才得到的,这位无口青年(大雾)经历了家督之争,顶住了织田的进攻,成为压制家康的重要棋子,打了一场东北的关原,也算一位堂堂的战国大名。

接下来是勉强还能辨认出是谁的五代纲宪和六代吉宪(右边围栏里面的雪已经要溢出来了好么!)

纲宪的出名,更多应该归功于他那位倒霉被浅野砍了的实父吉良,要不是忠臣藏的戏码如此受欢迎,这位的认知度一定要比现在低很多。纲宪这代另一件糟糕的事情(虽然由不得他)则是他的上任纲胜急逝并无嗣,在幕府令文还很严格的当时,上杉家险些面临断绝的局面,好在隔壁会津的保科正之从中调解,收了纲宪为养子,石高减半,让上杉家得以延续,而正之也成了纲宪的后见人,是为会津对米泽莫大之恩。因此到了幕末,米泽藩没有理由不站在会津这边(尽管有学者认为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可惜最后也没能坚持住做了墙头草,将谦信公当时的荣耀丢得一干二净←虽说还有仙台藩垫底……
其他诸位藩主基本上根本就看不到牌子了。
看不到牌子也罢,最后两位到底得有多不起眼才能让积雪把自己的坟埋成这样!
7代和11代!已经连门脸都不见了好么!估计就算有想要去祭拜的,看到这架势也就放弃了吧……

↑以上,在这上杉家庙所感受到的就是:所谓人气不人气,在冬天真是一目了然……

上杉神社

2013-02-15 09:53:19 | お城・史跡
是日清晨从山形坐新干线至米泽,首先前往离车站不远的上杉神社。
说是神社,但因为建在城址上,所以史迹的成分更重一些,姑且就归类在史迹一类。
虽然城址留下的东西并不多了,但庭院以及护城河还是能依稀看到城池的影子。

当然原先城里是没有神社的。
上杉家移封至会津、至米泽的时候,都带着谦信公的遗骸和祠堂一起走,就在这米泽城内建了法音寺,供奉亡灵。
直到明治时代神佛分离,遗骸被转移到了(←几百年之后动土什么的真糟糕啊……)现在的御庙,灵魂就用这座神社供着。
所以,要跟谦信公有灵魂交流的话,还是应该来这里才对~

从车站方向过来,首先经过的是祭祀上杉鹰山公等人的松岬神社。

尽管这个「等」之中包括了景胜、兼续以及别人,但在米泽这地方,能深切感受到这里终究还是属于鹰山公的。
这位作为中兴之君而被人们牢牢记住的九代藩主,比起像是外来人的谦信和景胜来更受爱戴。
尽管,上杉家始终难以克服容易断后的毛病,鹰山公其实是从遥远的日向国(今宫崎)秋月家过继而来的。
鹰山公的事迹,基本就是艰苦朴素,重整财政,振兴文化,教育办学等等。
这里立着他的坐像,后边上杉神社的参道边上则有他的立像,像下面还写着他那句经典的為せば成る、為さねば成らぬ。
神社里面还有卖这句话的御守。可是貌似这句话最初是信玄的名言来着……这两家人之间真是怎么都闹不清Orz


上杉神社参道边上的内容更丰富。
首先是当初的地图。如今留下来的,大概只是当初内堀以内的部分。

虽然名字已经被雪埋了,不过这位肯定就是谦信公吧~

看到这两位的时候被这种公然的基情四射给震撼了。
直江那个爱字真的恰到好处呢(你够了,快拖走……)

对面则是伊达政宗公诞生地的石碑。
好在旅行前几日刚在某推广官博上看到过,要不然还是会觉得意外的。
政宗公虽然不情不愿去了仙台,但还是要在曾经自家的领土上留下点痕迹。

神社反正很普通。

给一张正脸。

正打算走的时候刚好到了早晨八点,宫司出来上班。
在那里敲了好一会鼓并且配以高声的念念有词,难得一见,颇为新鲜。
如今的宫司大乘寺家,就是以当时城内某寺院的名字为姓,自明治后延续至今。


边上有一座文化馆,兼做米泽上杉博物馆,建筑看着是很气派,跟这乡下地方很有违和感。

尽管设计比较简单,但施工还是挺精致。

大厅里面有一个标准的能乐舞台,平常就放在这里做装饰,里面的剧场需要上演能剧时,可以直接旋转90度转到剧场里面去,嗯……真高端!

照片右手前方就是博物馆部分,以前在网上搜到过米泽市民批判这玩意花了钱但没货的博客,说是里面看着挺豪华但连个上杉各代的族谱都没有展出,现实的确如此,反而好像介绍了一通跟伊达家的事情(咦?)。另外虽然跟米泽本地关系不大,这里对近世文书却有详细的介绍,每一种类型都有介绍和实物照片,一边还放了些仿制品可以让访客学着怎么折那时候的书信。外加上其他一些展品,总之是以近世文化为主,或许跟博物馆STAFF的偏好有关吧。

边上有个纪念品购物中心,用公用电话能直接叫了出租车,到菩提寺林泉寺,没想到冬日封山(残念),只能存照留念。

山形城跡

2013-02-14 17:12:20 | お城・史跡
从藏王回到山形,因为时间还早,当日又再无别的计划,就去看了眼山形城。
说到山形,自然会想到政宗一生的劲敌最上义光。
当然伊达家名气太盛,以至于在战国物语之中,最上氏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但山形藩最初毕竟也有57万石的知行,实际收成据说有百石,亦是不输给仙台藩的一大势力。
而如今从HR山形站一出来,首先看到的就是……

整个城市中唯一一栋高层建筑,孤零零立于不毛之地上。
而且还是这种与周边格格不入的风格,实在很有违和感。
尽管有了山形新干线,但……这里毕竟更像是被遗忘的土地,
这栋所谓霞城中心的建筑,就好像天人带来的异物。

山形城旧称霞城,来源于关原之战东北战场的长谷堂之战,
直江兼续率上杉军攻至此处时,远望十日,但城池始终被霞雾笼罩,探不得究竟,因此得名。
(霞雾什么的……其实不就是雾霾嘛←误)
城址如今成了霞城公园,城下有座最上义光历史馆,免费开放。
趁着五点未到,紧进去逛了一圈。

因为不能拍照详细的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喂)
印象深刻的一是最上氏的渊源,原来毕竟还是足利氏之出,因此家纹也是足利的二两引。
二则是驹姬的悲剧。展品中有驹姬的辞世之句(虽然是复制品)――
「罪をきる弥陀の剣にかかる身の なにか五つの障りあるべき」
秀次以及身边女子的悲剧,大大缩短了丰臣家的气运,
在东北地区直接的影响,就是义光在关原一战中毅然站在了家康阵营。
这一因缘,也使得最上氏多少还会出现在物语的世界里。

从历史馆出来,一路向城迹走去,来到二之丸的东大手门。
电车的线路从外渠里面通过,倒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风景。

东大手门全景。

进去不久就能在一片空旷地上看到最上义光骑马像。
想起仙台城的政宗像,有种这位舅舅真是处处都不想输给外甥的感觉呢~

不过,这像侧看的确挺威风,但正面就……!
只能看到马肚子了……到底是谁设计的啦!有考虑过人视点嘛喂!

结果这位舅舅还是比不过外甥,连像上都能体现出来呢(误)

本丸也只剩下一圈护城河以及石垣。
不过这石垣彼岸的树形实在是非常有味道。

公园里面另一印象深刻之处,则是漫天遍野的乌鸦,连续叫个不停。
↓大家看右边那棵树!

这种暮色寒鸦的风景,到是挺合怀古的气氛。

瑞鳳殿

2013-02-13 11:39:20 | お城・史跡
逛罢城迹,坐上在边上等的出租车,前往政宗公的庙所瑞凤殿。
听说瑞凤殿在地震中受到了损伤,如今看起来到没什么异常,看样子是已经修好啦~
出租车停靠的地方,左手边是一家寺院,景点在正前方台阶上,边上停着辆出租车,司机叔叔于是来搭讪(囧),介绍了眼前的寺院之后又问你待会是不是还要打车,于是就等在那里了,汗。事后证明这位叔叔绝对是导游司机中的红旗手,后文再详细介绍。
很有年代感的石阶、两侧的古树,虽然里市街地不远,空气却完全不同了,有种不知道哪里似曾相识的感觉。

爬到顶上,墙角下有「仙台藩祖伊达政宗公御庙」的指示牌。

等看到山门的时候,就知道这种似曾相识感是从哪里来了的。和日光的东照宫一样,这楼虽小,却也可谓是桃山文化的代表作。
山门的一部分,屋顶上积雪之后更有层次感。

进入山门后是一段阶梯,正面是灵庙,左手边是资料馆。
灵庙的门和内部建筑重叠在一起,外面相对朴素,里面色彩繁复,甚是好看。

台阶两侧的墙,因为积雪的缘故,像是一幅松林的绘卷。

爬到阶梯顶上再回望山门一张。

因为那时候庙所前有别的游客,所以先去转了下纪念馆。
很小的一间房间,主要的陈列着政宗公的等甚大模型(厄……好震撼),当年发掘出来的遗骨照片,遗物等等。
说来其实这个瑞凤殿也是个假古董,真的在二战空袭时候已经毁了,后来才重新原样复建的。
当时作了挖掘考察,才挖出来政宗公的遗骨,由于保存状态非常好,就对其做了种种鉴定,比如手臂很粗壮啦,给骨头拍片证明真的骨折过啦,还明确了血型为B型(意外!)死因是食道癌等等……比较重大的就是从头骨的情况来看,看不出左右眼有什么区别,因此怀疑让小十郎帮忙把生病的眼睛给剜了之类,是不是只是一种传说Orz
总之,资料馆内的发掘情报还是会给人很多遐想的,唯一比较影响效果的是也没有别的人+什么复原模型什么头骨比较阴森……

本殿是四角攒尖顶,屋檐非常舒展。

侧面看,虽然非常华丽,但整体来说比较沉得住,没有日光那边花哨到找不到方向的违和感。

灵庙正门非常漂亮,虽然檐下很鲜艳,但漆大门以及上面的金色家纹又显得非常稳重肃穆,越看越有味道。
就觉得跟政宗公的风格非常吻合,虽行事张扬,但不出格,追求华美,却仍有武将之风。
看『独眼龙政宗』的时候对这人物还不是特别喜欢,到过仙台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当年东北的王者如今就安眠于其中,尽管两年前有过骚动,但一定会继续镇守着这片曾经属于他的土地。

再来两张屋檐的细节。

同样是红绿花配,为什么这里就没有那种焦躁感,实在是不可思议。


于是怀着这样对政宗公的赞美之心(爆)走出御庙,顺带去看二代感仙殿和三代的善应店,结果出门右拐看到的却是奥羽战争仙台藩士的慰灵碑!这种落差实在太大,以至于又开始怨念幕末的仙台藩是如何软弱无能,要是政宗公再世面对幕末的动乱之世一定会创下不输于萨长的伟业而不是搞什么奥羽同盟最后又飞快地投降了Orz

二代三代的御庙长得差不多风格就不再赘述,后面还有一大片仙台历代藩主、夭折子女的坟地,反正都不熟,礼仪起见,不再放照片。

回到入口处,那个司机叔叔果然还在,上车之后到车站为止就一路给碎念这边有什么那边有什么。
首先说了政宗公当时死在江户藩邸,是放在棺桶内,塞满松岛产的牡蛎壳粉末后才运回仙台下葬,因为石灰的干燥作用所以几百年来遗体才能保存得那么好←原来如此。
然后说你是中国人吧,鲁迅很有名的哦,东北大学文学部就是哪里哪里哦,他已经住过的房子就在附近啊顺便去一下吧~
因为对这位并没有太多好感所以来到仙台也想そっとしておこう的结果还是被顺道带去了所谓的鲁迅故居,嗯,留照一张。

再接着……沿着青叶大街开回车站,又说了夏天七夕祭非常热闹,具体是在哪几条街;边上有座七十七银行的楼,就说你知道七十七是怎么来的么,明治之后国有银行都是按数字编号的所以这就是第七十七家银行云云,顺便再一提第一号就是现在的Mizuho←就在这种一路感叹着原来如此的过程中到了终点。嗯,真的是很热情的司机呢(汗)

仙台城跡

2013-02-13 10:07:28 | お城・史跡
当日因为行程比较紧张,就懒得折腾了,一早把箱子存去车站,然后打车前往仙台城迹。
一路上跟司机爷爷聊天,说仙台在两年前地震时受灾还是非常严重的,市中心曾大面积停电,别看现在街道两边看起来没有痕迹了,很多房子内部还在修复中←这个也能看出来。所以,就没有精力去修仙台城了(哎?)当时城迹也有受损,以至于现在游客没法从原先有石阶和石垣的那块进入,只能绕远路上山。那一段的修复今年才刚刚开始。沿着青叶大道一路往西,开过跨越广濑川的大桥,左手边就是当年大手门的位置。再往前,司机会热情地介绍那里有一块五色沼(其实就是以前城池的外堀),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为什么要提スケート(滑冰),后来才知道因为这段护城河冬天会结冰,外国人来了之后在这里滑冰,后来这里就成了日本滑冰运动的发祥地Orz,好吧,霓虹人们真的很爱冬季运动……
然后绕了一大圈盘山而上,一路上大片大片的建筑,都是东北大学的地盘。尽管当年城池已经消失无踪,但成为学府,到也是件不错的事。
于是就谈到了对政宗公的看法,结果司机表示他不是仙台本地人(囧),所以没有那种特别热爱的感情,略觉得可惜。

到了山上,首先看到的是右手边的慰灵碑,路上司机说碑顶本来有个大鹏展翅的雕塑,在地震时候整个掉下山去了,就是指这个。不过,这碑对着的,却是宫城县护国神社(囧),神社就建在原来本丸的位置上,于是顿时就有种很糟糕的感觉。后来一查,那个慰灵碑果然纪念日清战争阵亡将士的||||||于是再去看那个掉下来的大鸟(咦?)就觉得各种复杂……

不过后来在护国神社那一堆二次元政宗vs小十郎的绘马之中,意外看到一张“日中友好”,就又觉得一定都会过去的T T


那么山上比较能看的就是神社边上两栋小楼里的所谓资料展示馆。

门口贴着VTR剧场的广告还大大地写着「旁白是那位大御所若本规夫桑哦~」←管理员一定也是宅(大囧),虽然我也很喜欢若本桑啦但是要吸引二次元粉的话,不是干脆请中井桑来旁白一下或者直接cast政宗才更能赚人气嘛~

因为是平日的一大早所以那所谓152席的影剧厅就只有我一个人Orz而且也没有管什么放送时间底下售票的阿姨直接给上去开了←这种随便的感觉真好~
片子里出现了政宗、爱姬以及另外那个旁白的形象到底叫什么名字来着?的卡通形象,然后简单介绍了政宗的一生,家臣当中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小十郎和成实,提到了挺多梗。后面讲仙台城的建设过程,渐渐就有一种这里真的是因为伊达一族或者政宗公的功绩才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实感。

其他展品不算特别多,有一些政宗公的亲笔书信原件。

当初仙台城的模型。仙台城并没有天守,但建成当初可谓不输给大坂城等著名城池的大城。可惜建成之后再未经历战火,于明治维新之后成为东北镇台所在地,逐渐衰败,城楼被拆毁,后来二战期间仙台遭受空袭,基本就什么都不剩了。这么想想现在的仙台市中心也是在那之后在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如今终成一片东北地区别处见不着的繁华景象,震灾什么的,一定很快就会过去的吧~

二之丸的平面。二至丸建在山下比较平坦的地方,据说是因为后面几代藩主嫌每天爬山麻烦Orz←仙台藩就是这么逐渐变得软弱的吧,远目。


看完出来到平台一侧,就看到了传说中英姿飒爽的政宗公像。
这种俯瞰整个城市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当真叫人觉得,直到今日政宗公也一定在默默守护着这个他一手建造起来的大都市。

顺便来一张270度全景,这上面真的是眺望仙台最好的地方。

高館義経堂

2013-02-12 15:05:56 | お城・史跡
从中尊寺下来,马路交叉处的三角地带意外看到了弁庆之墓。
墓碑挺新,像是近几年才立的,有没有遗骸不得而知,不过传说中弁庆站立而死之地,衣川和北上川交界处,到是真的在这里附近。

从这个路口,沿着奥州街道边上的小路前行,跨过奥州本线的铁道,再往前一阵左拐,经过一段上坡,大约总计花费15分钟左右,就到了高馆义经堂。
沿着台阶而上,右手边是死于安政大狱的幕末志士赖三树三郎的诗碑,这个姑且撇下不说(喂),左手边的台阶就通向义经堂。
诸多讲述源平合战的剧作都会放到义经之死的部分,弁庆于丘陵之下以肉躯抵挡敌兵进攻,义经则在这里叹息着不为兄长所理解然后刎颈自尽。
所以高台上的小馆这种构图让人觉得非常熟悉,只是……比想象的更小一点。
当然,真正的衣川馆当年早就毁于兵火,眼前这座建筑又是某位仙台藩主下令重建的。

义经堂边上是供养塔。

因为这里是一处高台,所以很适合远眺。
北上川就在脚下,对岸是大片农田,再是远山,即便是冬天也还有几分景色。


虽说不过是一个借口,但义经的到来的确在奥州藤原氏的命运上落下了阴影。
在赖朝的压力之下,四代泰衡不得不对义经主从发起进攻将其逼入死地,但泰衡自己最终也难以逃脱战败而死的结局。
我虽然对九郎判官没有太多好感,但泰衡的举动遭后世诟病也是必然。
说来……义经和泰衡,都可谓是见证了净土终结这年轻人,这地方,想必也聚集着他们久久不散的怨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