蔵書目録

明治・大正・昭和:音楽、演劇、舞踊、軍事、医学、教習、中共、文化大革命、目録:蓄音器、風琴、煙火、音譜、絵葉書

「论短促突击」 林彪 2 (1934.6.17)

2021年05月22日 | 中国共産党 3 林彪

 

  9、在适当的高地上,应设观察所。有些观察所,如有好的地形,能将数十里以内的敌情地形,了如指掌。观察所应派参谋携带望远镜去观察,并与司令部保持电话的联络。
  10、对于前进之敌,应采取利用敌人仰攻我制高点时行反突击的方法,抑应采用单纯的埋伏的侧击夹击,或采用让敌人占领某些不难攻的地点后,乘其立足未稳时而攻击之,或采用其他种战斗方法,这要根据地形,敌人离开堡垒的远近,敌人的数量、质量,及其他条件来适当决定的。
     11、敌人前进的时机,可以根据地堡垒马路完成的程度,兵力的调动,及其他谍报材料判断之。在判断敌人将前进时,则须将部队隐蔽的进入进攻出发地隐蔽起来。这个出发地,要能保障部队能在一小时,至多两小时以下的时间,及能到达预期的地域突击敌人。但敌人并不能一定恰如所料的时间来进攻,所以这种待机有时成为空待,有时接连数日都是早出晚归的空劳往返,这当然使部队有些疲劳,但不能因此而发生动摇,而避免疲劳,而松懈起来,而不作紧张的待机准备。否则,如果一旦敌人前进,临时才从远的地方出动去进行突击,则往往已失时机。但在判断敌人确在其时极少极少前进的可能,则亦不应天天将部队进到进攻出发地,以免无益疲劳和暴露企图。并且应估计到逼敌待机过久,企图必被暴露,故敌有改变前进路线的可能。在进攻出发地待机的部队,在不致暴露秘密之下,应当进行教育的工作,这种教育应与当时战斗任务联系起来。
  12、敌人前进的目标,他是有预先的确定的。在当地之我军,当时的任务如不是迟滞敌人的前进,而是在求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则应让敌人按照其原定计划前进,用不着去抵抗他,阻滞他( 但并不取消以原任守备部队的游击侦察与引敌前进 )。因为敌人一遇到我军的阻滞,他即停止不进而做堡垒,这就减少我们在更有力的条件下( 但他有例外 ),使敌人更远离其堡垒的条件,消灭敌人。如待敌人向其原定目标前进,待其进至我军预定的突击地域再行突击,这样就更能干脆的消灭敌人。这种方法不算是诱敌深入,要知道,诱敌深入的方法,在对付历经惨败而有无数血的教训的敌人,已经不是可靠的有效的办法了。
  13、如敌已进至我预定的突击地域,或敌停止前进,或敌仰攻我制高点,已受我火力的严重杀伤,和已吸引了他多的兵力在我制高点的下面,在至少有了这些情况之一时,且在我军所选定突击的地域,已不会受到敌人的堡垒有效火力射击时,则应依照命令,开始进行突击的战斗。这时无论敌有无后续梯队,无论他的后续部队是否已完全脱离了敌堡的火力掩护,都应不迟疑的开始突击。
  14、战斗的部署,通常应以一部与敌的先斗部队战斗,吸引敌之先头部队,以主力取平行道路( 但不一定是走路上 ),突击敌之某一侧面,如在我兵力优势,及不致分散兵力条件下,最好采取夹攻敌之侧面,另外须以精干有力之一部队,担任截断敌人的归路。如不将敌人退路截断,则全部胜利是极少保障的,因为敌仍能退回堡垒,这种战斗消灭敌人主要不是靠在追击中,而是靠包围敌人于战场就地歼灭之。在我截断敌人退路的战斗地域,如虽已脱敌垒之有效火力射击,但距敌堡仍不甚远时,则我主力不可在截断敌人退路的战斗地域,因这样很容易被在堡垒继续出来的敌人,将我主力抓住,致陷我主力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在部署中,如估计我突击敌人时,敌人还有后续部队有来包围我在战斗中的部队的可能时,则须留出足够的兵力,保障战斗中自己翼侧的安全。
     15、突击时机成熟后,最好首先以担任截断敌人退路的部队,出敌不意的突然的插断敌人后路,主力接着或与插断敌退路的部队同时动作,突击敌人的侧面。担任在敌正面战斗的部队,必须等待担任在突击敌侧面和截断敌退路的部队,已开始突击,才配合着行反突击,或反攻,或攻击前进。无论如何在正面部队不应单独过早行反突击,或反攻,或攻击前进,只有在为着巩固自己必要的阵地,有时才可行局部的反冲锋动作。
     16、突击开始以后,应最迅速的动作,最猛烈的连续冲锋,乘敌人在立足未稳时,未做好工事时,和后续部队增援未到时,迅速干脆的歼灭之。在这种战斗中,动摇、犹豫、迟缓,都是不应有的。在广昌战役中,和洛阳堡战役中,都曾有过这种严重的现象。在今后的战斗中,是决不可再发生这样的错误呵!
     17、突击部队的第一线的战斗队形,应当采用以班为单位并列的战斗群,或排的并列战斗的队形,应当避免用大队伍走一路前进的行军队形,或用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在第一线应展开优势的兵力,以期一举决战。
     18、在敌侧面突击的部队,通常应不经过预先火力的准备,而直接冲锋。在敌退路上战斗的部队,主要是用火力阻止敌增援,阻敌后退,和准备在胜利条件下向敌堡追击,以火力向敌堡射击并夺取之。
     19、当战斗胜利时,如已消灭敌之主力,如敌堡垒守兵动摇,应乘胜向堡垒追击并夺取之。如胜利不大,敌堡尚无动摇和夺取之相当可能时,则应毫不迟疑犹豫的结束战斗,将主力迅速脱离敌人。
  20、敌人的侦探,和侦察部队经常出来活动,我们应当布署我们的侦察员捕捉敌人的侦探,并最好以埋伏的方法去捕捉。对付敌人出来的侦察部队,应经常有消灭他的准备,最好采用值班部队的方法,每个值班部队( 一营以内的兵力 )担任一个区域,在那个区域内发现敌人出来的侦察部队,即由他负责立即出动,去以包围迂回的方法消灭之。如不用值班部队的方法,待发现敌侦察队出来以后,才临时命令某部队出动去打,则往往已失时效。这个值班部队,还有对付敌人突然来袭击的作用。
  21、敌人在构筑工事的时候,多成连成营成团的密集队暴露在阵地上,我们应派出一、二挺机枪,以伪装与隐蔽的动作接近敌人,予以短兵式的火力袭击,这也是有意义的。
  22、对防空问题,应有很正确的方法,各时机各部队除注意伪装和隐蔽外,担任扼守制高点的部队,应构筑防空隐蔽部,应有对空射击设备。在进攻出发地待机的部队,在待机时对空以隐蔽伪装为主,若到突击开始,则无论飞机凶猛到如何程度,都不应停止自己的冲锋和追击,这时只有与敌进入肉搏,方不致失掉战斗的胜利,才不致受到飞机的猛烈轰炸,对空射击在这种时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23、狡猾的敌人,往往故意先以一部在某方向进行佯动佯攻,待将我军主力吸引于该方面之后,则以其主力遂行基本面目的战斗,因此我们要经常明察敌人的真伪,切勿受其欺骗。三溪战役,王都寨东华山的失守,是不应当忘记的教训。“ 不应被吸引于次要方向使我们屈从意旨与他作战而应征取并保持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 ( 见革命与战争四期十一页华夫文 )。
  24、这种短促突击的战斗,胜利最主要条件之一,在于能保持军事秘密。在我主力兵团企图进行这种战斗时,则必须使敌人不知我主力兵团在其附近。封锁消息,捕捉投敌分子,捕捉敌探,对空隐蔽与伪装,都必须严重的注意,并采取具体的方法和布置。部队在正式战斗前的一切准备动作,都要注意不致泄露秘密。
  25、进行这种战斗,必须对敌情有经常的明了,故必须要观察所窥望敌人的一举一动,或派侦察不间断监视敌人。另外应当注意警戒的问题,防止敌人乘我在待机中,因久而发生松懈中,而向我军行突然的袭击。
       26、由于敌人离开他后面的堡垒并不甚远,堡垒与出堡垒的敌人之间地域不宽,容不下我军过大的兵力进入战斗,正因敌人前进的距离不甚远,他一发即至,我军须乘其立足未稳,与兵力劣势时突击他,所以战斗的发生是突然的,战斗的经过是短促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的战斗,是用不着要过大的兵力的。否则就发生部队拥挤,遭到无益的伤亡,及减少在别方面寻求机动的部队,和发生协同配合的更大困难。
  (三)我们在战略战术上,是一方面要极力利用革命战争的各种辅助方式 ( 游击战争防御等 ),但最基本是要巧妙的机动,以主力寻求在更宽大无堡垒的地域,进行正规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大量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短促突击虽然也是运动战的一种,但我们如完全束缚在这种战斗方式中,则是非常错误的。在另一方面,如果不相信这种短促突击的战斗有消灭敌人的可能,有造成战役上胜利的可能,而忽视这种战斗,则更是危险的有害的。
        最后让我引用华夫同志的话来结束我这篇文字吧!
        “ 我们要特别指出最危险的简单化及机械化的应用战术原则。敌人的和我们的战术都是在发展中变更中成就中,若以这些原则引以为足时,那就要在目前的战斗环境中算落伍了。因此我们必须估计每次战斗的经验,来补足及变更我们的战术。在这创造的工作中我们应造成最后的胜利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 。(见革命与战争四期第七页)
                       一九三四年六月十七日

        注:华夫即李德,德国人,是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印发

〔蔵書目録注〕

 中央批林整風匯報会議の参閲文件之四の翻印と思われる。周恩来が批林整風匯報会議で「他那篇文章最后一段是支持李徳的、這也是関鍵性的文件了。」としたものであろう。



コメントを投稿

ブログ作成者から承認されるまでコメントは反映されませ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