蔵書目録

明治・大正・昭和:音楽、演劇、舞踊、軍事、医学、教習、中共、文化大革命、目録:蓄音器、風琴、煙火、音譜、絵葉書

『日本研究』 2 第二巻 第六期 (北京) (1944.6)

2024年04月05日 | 翻訳・翻案 小説、詩歌、映画

      

 日本研究 第二巻 第六期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六月出版
  
  日本女子教育之新態勢          祁森煥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五月一日稿
  日本民族建國特有的美的神話思想史槪觀  言惜   三十三年四月神武天皇祭日脱稿於鳳城西之「無爭樓」
   ー日本古代歷史文學之一研究ー
  中日文化比較談             姚鋻   三十三年五月十一日 
  日本國體之特質             羅白劒  民國三十三年暮春執筆
  日本之地質學界             王述平
  日本的産業革命             李鐵聲
  平安朝之漢文明(五)          秭歸   (本章完ヽ本文未完)
 日本輿論選輯
  重慶戰時體制論(十)          石濵知行 (本章完,全書待續)
  日美決戰與世界戰局           加瀨俊一 (譯自「中央公論」五月號)
  美國之野望與重慶            田中香苗 (譯自「實業之日本」七月一日號)
 附録
  日本研究社附設日文講座第一期畢業同學錄  民國三十三年三月

    北京 日本研究社 發行

  平安朝之漢文明 (五)    秭歸
  
  第四節 文學評論
  第五節 予和文學之影響(上)
  
【和歌】  四事別叙,(一)書籍(二)作者(三)文體(四)作風
 (一)書籍ー萬葉集 一,取義ー書名出典有二説,文選顔延之曲水詩序曰「貽統固萬葉」句,注「葉代也」,準據斯義,謂可遺留萬代,此一説也。或曰:史記衛世家注「萬滿也,左傳云,萬盈數也,」葉義訓歌,釋名云:「人聲云歌,歌柯也,如草木有柯葉也。」義爲萬憶言辭,此一説也。二説並有依據,未知孰是。
  二、體裁、素材、用語ー此三者逐處表現受漢文學影響,集中於和歌長歌末尾添加短歌曰「反歌」,反歌者出自漢文學。木村正辭謂漢土於賦末有總述一篇者,荀子曰反辭。楊倞注曰,反辭,反覆叙説之辭,猶楚辭亂曰。本邦反歌,全擬此也。」大體東域長歌如漢土之賦,反辭如漢土賦末之「亂曰」「重曰」。本集卷十七於長歌記有「賦」字。又同卷家持卿贈池主之文後載詩一首與短歌二首云,「式擬亂」。即此可證矣。
 (二)作者 擧證三人:
 一、柿本人麿 夙有歌聖之稱,輕皇子安騎馬野外遊獵時,所長歌一首與短歌四首,玩味其意義及次序,與夫結構之巧妙,各篇首尾相承應,若詩之起承點結,論者謂是漢文學間接影響所致。
 二、山上憶良 東域歌人中,屬第一流大家,其歌詠多關係道德彝倫。而風調雅健,思想奇警,與夫結構布置,皆類似漢文學。其尤美者,如「思子歌」等,或曰似韓昌黎原道。憶良於漢文學造詣本極精湛,如萬葉集第五卷所載「沈痾自哀文」及「悲歎俗道,假合即離易去難留詩」,其素材多自漢文脱化。 
 三、大伴旅人 作讚酒歌十三首,載萬葉集卷三,其價値在和文學中,説者謂庶幾晋劉伶「酒德頌」與唐李白「月下獨酌」之流亞,其中印用漢土故實甚多。如:
 一,「酒ノ名ヲ聖ト負シ古昔ノ大聖ノ言宜サ」 本諸魏略,魏太祖出禁酒令時,犯法而飮者作隱語,以濁酒爲賢人,淸酒爲聖人,李白詩云「已聞淸比聖,復道濁如賢」〔月下獨酌〕
 二,「古ノ賢人等モ欲スル物ハ酒ニシ有ラン」用竹林七賢故事。  
 三,「中々ニ人有ラズハ酒壺ニ成テシガモ酒ニ染ナム」
 三國呉志:呉鄭泉臨終遺言,必葬我於陶家之後,化爲土取作酒壺則滿足之故事。
 四,「今代ニシ樂有バ來生ニハ蟲ニ鳥ニモ吾ハ成ナム」
 五,「生者遂モ死物ニ有レバ今生ナル間樂ナ」 以上自楊朱之快樂説脱化,所謂「且樂生前,奚遑死後」者也。(詳於列子中)此種思潮瀰漫於魏晋之世,此其影響歟?晋張翰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世説)即此思想之代表。 
 六,「心ヲシ無何有ノ郷ニ置テ有バ藐姑射ノ山ヲ見マクチカケム」(卷十六藐姑射山歌)本於莊子逍遥遊篇,合兩事爲一。
 此外又有佚名氏「七夕」九十八首(萬葉集卷十)並憶良之「七夕歌」十二首(同卷八)或曰,自文選古詩十九首脱化,待考。
 (三)文體 此時代之和文學匪獨素材、韻藻取資漢籍而已,其文體亦不脱此疇範。最著者例如「應詔」之歌相當於漢詩之應制,遊宴之歌當於公讌,贈答之歌當於唱酬,和歌當於和韻。題詠與送別之歌,顯係學中國風習矣。
 (四)作風 萬葉集之風格,質樸剛健而無矯飾之氣,常寫自然之外,不弄技巧,比諸後世主於題詠者,可謂有雲泥之差,入平安朝,世習唐風,又浸潤以佛敎思情,人情旣傾於柔輭優美,故和歌亦漸失剛健之氣,於茲以覘歌風之變易焉。〔靑木正兒説〕
【物語】

 (一)竹取物語 ニ卷,此書著竹帛時代未詳,爲純小説之嚆矢,撰人亦不明,古來異説甚多,或曰源順,要之延喜前才士所作。書中情節,叙述月界仙女欲下降人間,因出於竹節中,又此仙女誂五貴人,最後昇天,顯然受漢籍及佛敎影響。靑木氏正兒甞指摘三事:第一月宮原來有人,第二有謫仙,如云「カゞヤ姫ハ罪ヲツクリ給ヘリケレバ、カ〱賤シキオノレガ許ニシオハレツルナリ。罪ノカギリハテヌレバカ〱迎フルヲ」云々乃常見於漢土神仙譚之思想。第三仙女還月宮方面,先甞不死之藥,與羿妻嫦娥竊不死之藥奔於月中之故事巧合。其素材所自,大體倣我國漢武内傳中西王母故事。〔藤岡作太郎博士説〕伐竹故事,見廣大寶樓閣經、善住秘密羅尼經序品、華陽國志、後漢書西南夷傳等,〔田中大秀氏説〕而更綴合東域舊譚。

 (五)源氏物語 亦受漢文學影響。
 一、作者事略 作者紫式部(九七六-一〇一五?)越後守藤原爲時之娘,紫式部者其在宮中官職,眞名不傳。初稱藤式部,因已即本書中女主人翁,名曰紫上,故稱紫式部。著者幼禀睿質,承襲家學,兄授史記等,侍側旁聽,先兄悟解,父歎曰「恨汝非男子!」晩年應召於上東門院講「白氏文集」,即此可以想像其漢文學造詣。長保三年喪夫(藤原宣孝),寛弘三年仕於宮中,此書卽其嫠居時所作,長和五年卒,年三十八歳。
 二、内容及文學評價 本書由三十七卷組成(目次省略),假託醍醐,朱雀,村上三帝時事,旨在曲盡人情,受漢文學影響甚深,然非直接也。齋藤拙堂氏謂此物語體制本於南華之寓言,其説閨情處自漢武内傳,飛燕外傳及長恨歌傳,霍小玉傳等來,此固不能認爲直接影響。然其文法從漢文脱化甚明。通讀全書,有記體,有論體,有書體,又抑揚頓挫,波瀾曲折,無不盡具。安藤爲章紫家七論,論次其文云:「全體是傳,而又有自序體有跋,有記,有書,而諸體備。(中略)有論破,有論承,有論腹,論尾,由麁入細,由俗趨雅,由繁趨簡,波瀾頓挫,應照伏案處文法悉具。其氣脈悠暢而寛裕,其文勢圓滑而婉曲。此見於諸文當爲繼史記,莊子,韓,柳,歐,蘇」。蓋著者於五十四帖之長篇,期避免單調,運用漢文諸體者,以存宏大優婉之致耳。
  
  第六節 予和文學之影響(下)

【傳記】 其二、其一浦島子傳,本傳已參入中國之神仙説,今若除去,其原形特一漂流怪談耳。東耆靑木氏(正兒)甞指摘三事,括其旨如左:
 一,蓬萊仙宮 即浦島子隨神女去處,借用列子湯問篇與史記封禪中渤海内五神山(或三神山)之一。
 二。與神女同棲及歸郷一條,酷似續齊諧記(梁呉均著)劉晨阮肇之事。相傳後漢明帝時,劉阮兩人同登天台山採藥,失道迷人仙郷,爲仙女之壻,留滯半歳而起歸心,遂與仙女別,比還郷無復相識者,里人怪異,乃驗得「七代之子孫」,失望之餘,再度入山尋問仙郷,迷不知路矣。晋太康八年二人共言所經歷如此。補島子傳有「尋不値七世之孫。求只茂萬萬之松」,此七世之語,顕然借用劉阮傳説之故實。
 三,龜 龜與蓬萊山之關係,見於列子。渤海之東有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神山,皆浮島,根不固定,居住其處之仙人深感不安,訴諸上帝,上帝因以大龜十五頭,而以五頭交互戴之。
 其二,續浦島子傳記 延喜二十年作,撰人未詳,類似游仙窟。
  
  第七節 白居易在和文學上之地位
  
【源氏物語】 白氏長恨歌中描寫明皇與貴妃之事云:
(上略)含情凝睇謝君主,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視塵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黄金合分鈿(當作半)但願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慇懃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恨。
文長不能具引。紫式部引用此節於源氏物語「桐壺」章中。桐壺之更衣生源氏遂沒,御門𢖫受幼君及亡人之事。含悲戚,鵠立野外,夕暮肌寒,致不堪設想,遵命婦於桐壺母處,命婦以亡人顯靈將釵挿髪上。其挿寫之辭曰:
 「カノ贈物,御覽ゼサス。亡キ人ノ住處,尋レイデタリケム徴ノ釵ナラマシカバト思ホスモ,イトカヒナシ。 
  タヅレユク幻士モガナ傳ニテモ魂ノアリカヲ其處ト知ルベク
  繪ニカケル楊貴妃ノ容貌ノイミジキ畵師トイヘドモ,筆限リアリケレバ,イト匂ナシ。太液ノ芙蓉,未央ノ柳モ,ケニ通ヒタリシ容貌ヲ,唐メイタル粧ヒハラルハシウコソアリケメ,懐カシウ,ラウタゲナリシヲ思シ出ヅルニ,花鳥ノ色モ音ニモヨソフベキ方ゾナキ。」
將長恨歌辭句,改爲散文鎔入文内。又同書帚木章用白氏秦中吟「四座且勿飮,聽我歌兩途」句。
【謠曲「楊貴妃」】 全部取裁長恨歌,擧其一節:
 ワキ謠「サシテモアルベキ事ナラレバ、急歸リテ奏聞セン。」
 詞「サリナガラ形見ノモノヲタビ給。」  
 シテ謠「コレコソアリシ形見ヲトテ,玉ノ釵トリ出デテ方士ニ與ヘタビケレバ」,
 ワキ詞「イヤトヨ,此レハ世ノ中ノ,類アルベキ物ナレバ,イカデカ信ジ給フベキ。御身ト君ト人知レズ契リ給ヒシ言ノ葉アラバ,ソレヲ印ニ申スベシ。」
 シテ詞「實ニ實ニコレモ理ナリ。思ヒゾ出ヅル我レモマタ,ソノ初秋ノ七日ノ夜,二星ニ誓ヒシ言ノ葉ニモ,」
 地謠「天ニアラバ,願ハナクハ比翼ノ鳥トナラン。地ニアラバ願ハクハ連理ノ枝トナラン誓ヒシコトヲ密カニデ傳ヘヨヤ,私語ナレドモ,イア洩レリムル涙カナ。」 
 上歌「サレドモ世ノ中ノ,サレドモノ中ノ,流轉生死ノ習ヒトテ,ソレ身ハ馬嵬ニトドマリ,魂ハ仙宮ニ至リツツ,比翼モ友ヲ戀ヒ,獨翼ヲ片シキ,連理モ枝,朽チテ,忽チ色ヲ變ズトモ,同ジ心ノ行ナラハ,終ノ逢瀨ヲ賴ムゾト語リ給ヘヤ。」
【和漢朗詠集】 添酌漢詩與和歌爲之,聲調自然曲折,若其間居遊覽,花晨月夕,饗宴吟詠,足以添加興趣。詞句多引用漢文,或取漢詩之意。例如:
 一、源氏物語帚木章引鄒陽上書曰「白虹貫曰,太子畏之」一句。
 二、原元方詩「年ノ内ニ春ハ來ニケリ一トトヤヲ,去年トヤイハン,今年トヤイハン」。出於白集「府西池詩」:
  柳無氣力條先動 池有波文冰盡開
  今日不知誰計會 春風春水一時來
 據柿村氏考證,全書十卷中,引用白氏詩百三十八句,元稹十一句,許渾十句,其詩藻之沾漑當時可知,誠以白詩文句平允,富於情感,唐詩雖婦人小子靡不諷味,史稱日本新羅諸國,爭以重眥購其篇什,非虛語也。
【今昔物語】 津輕家所藏卷子本,載白詩「古墓何世人,不知姓與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句。 
【定家卿和歌】 昔淸少撥簾,菅公聽鐘,嵯峨帝詠往來船,高倉帝誦「燒紅葉」恕仕丁之罪,此皆語流當時,事美千載,人所習聞毋庸重叙。又如定家卿欲昨歌時,整席莊誦樂天之蘭省廬山一聯,史傳嘖嘖,播爲佳話。如定家卿之  
 見ワタセバ花モ紅葉モナカリケリ浦ノトマヤノ秋ノ夕暮(新古今秋上) 
上下句恐自白詩「蘭省花時錦帳下,廬山夜雨草庵中」脱化。唯詩與歌相異點,詩之前句叙錦帳示榮時,歌之上句,「ナカリケリ」此與下句同樣叙現在之✕況也。又定家卿之自讚歌曰:
 駒トメテ袖ウチハラフガゲモナシサノノ渡ノタクレ(新古今冬) 
與白詩
 江迥望見雙華表 知是潯陽西郭門 尚去孤舟三四里 水煙沙雨欲黄昏
對比,詩無雪,歌有之,其旅況之寂廖,兩者心中亦豈無相契者哉!(本鈴木虎雄氏説)
【備考】長慶集之東渡與東域現在古鈔本
 東傳年代 自「日本新羅諸國及兩京人家傳來本」考東域寫本金澤文庫本(菅家所傳)爲最古,其第三十三卷末有「本云,會昌四年五月二日夜,奉爲日本國僧惠✕上人寫此本,且緣匆匆夜間睡夢,用筆都不堪任,且充草本了。」〔森氏經籍訪古志〕會昌四年先於白氏卒之二年,白氏記最後文集之前年也。
 和漢朗詠集 引白詩一百三十八條。
 古鈔本 凡有四種,列表如左:
  〔表は、上の写真参照〕
             (本章完、本文未完)
  
〔蔵書目録注〕
 
 上文は、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六月に北京で出版された雜誌 『日本研究』 第二卷 第六期 の一部である。
 なお、 明らかな誤植(新古今冬 の歌など)があるが、そのまま記載した。

 見渡せば花も紅葉もなかりけり浦の苫谷の秋の夕暮れ

 駒とめて袖うちはらふかげもなし佐野のわたりの雪の夕暮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