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給中国的情書

中国語ブログ。中国国内のサイトでは「文字獄」なみの削除攻撃にあいますので、ここに亡命しています。

大陸民間組織治理的“政府壟断模式”与困境 2 ZT 

2010-06-30 18:00:36 | Weblog

“公盟事件”经过
2009年7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20多人来到公盟办公室,下达了《关于取缔“公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决定》,并抄走了电脑、文件、案卷等几乎所有的资料和财产。

2009年7月17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以未按时交纳营业税为由,责令公盟补交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合计人民币60995.13元。

2009年7月30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下达《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按最高处罚限额,处罚公盟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所偷税款五倍的罚款人民币304975.65元。

2009年8月13日,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下达《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以未缴纳企业所得税人民币162511.45元为由处以五倍罚款计人民币812557.25元。

2009年7月29日,公盟法定代表人许志永和财务人员庄璐被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偷税罪被刑事拘留,后在社会各界努力下获得释放。

其间,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分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了公盟在海淀工商分局的注册登记。

公盟针对政府的上述行动,分别对民政局、税务局和工商局向管辖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均未予立案,被非法剥夺了诉权。

“公盟事件”过程中,有关机构还对公盟租赁房屋的房东施压,迫使其收回房屋。

政府对公盟进行的上述法律行动,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实质上是对政府认为有政治倾向的民间组织进行的一次严厉的打压,目的是让这样的民间组织失去生存的能力。法律在这个行动中只是一种手段。

公盟至今不认可有上述违法和犯罪的行为,但为了让官方尽快放人,公盟还是用很快筹集起来的社会捐赠款全部缴纳了上述税款和罚款。

改革刍议:公民结社权与回归公民社会逻辑
“把公民结社权利还给社会”是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中国大陆的历史性要求,它必然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的民间组织之垄断治理模式。

事实上,“小政府、大社会”是大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公民社会的兴起是大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转变专制状态,把权利回归社会,才是对历史潮流的顺应。

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往往会创造出新的经济或社会力量,而这个力量诞生之后,为了自身的成长,会反过来要求政治改革走向深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民间组织由此蓬勃发展,并在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的同时,深刻冲击着中国大陆既有的政治形态和政治结构,为大陆迈向公民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和动力。可以说,大陆的政治形态与民间组织在挑战与回应的循环往复中,正在经历艰难的跨越。

政治改革使人逐渐摆脱了单位社会的掌控,迈入个体人社会,个体的逐渐解放也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民间组织成长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法律基础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结社自由权利。面对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执政者没有理由阻拦。

对执政者而言,放弃专政思维,完成政府从“管控”到“服务”功能定位的转换,是解构传统垄断治理模式的关键;对转型中的国家和社会而言,制定《民间组织法》,建立民间组织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边界,完善民间组织的内部治理,是推进公民社会发展、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大陆目前已经进入转型的高风险期。各级政府苦于“维稳”,却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原因之一是压制民间呼声,把原本是建设性的民间力量视为不稳定乃至破坏性因素。这当然是荒唐的,必然陷于社会治理和政府自身的双重困境。

本文的分析已经表明,大陆现行政治体制内民间组织治理的“政府垄断模式”是不合时宜的,早已经到了应该解构和彻底改革的时候。大陆未来宪政改革和公共结构的转换正在呼唤一个强大、成熟的公民社会。笔者相信,在未来公民社会的成长进程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民间组织,它们将成为建设民主中国的重要的独立力量。

(完稿于2010年4月20日,北京;2010年5月29日-30日在台湾两岸四地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注: 张立辉:北京维权律师,公盟理事会成员; 张博树:宪政学者,中国转型智库召集人

《中国人权双周刊》首发


大陸民間組織治理的“政府壟断模式”与困境 1 ZT 

2010-06-30 18:00:19 | Weblog
大陆民间组织治理的“政府垄断模式”与困境  —— 以“公盟事件”为例
张立辉 张博树
题记:本文以2009年夏北京发生的“公盟事件”为例,探讨大陆现行政治体制内民间组织治理之“政府垄断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困境,分析大陆公民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可能前景,并就大陆未来宪政改革和公共结构的转换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大陆政府管理民间组织的逻辑极具中国特色,那就是基于一党专权式政治结构的需要,政府对民间组织实施严厉控制,换言之,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生存、发展,掌握完全的垄断权力。本文将这种状况称为民间组织治理的政府垄断模式。

政府垄断模式的基本描述
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第一个行政法规即《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并在同年出台了内务部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在全国范围建立了管理民间组织的指导思想和管理体制。这是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政府控制民间组织的开始。

1989年,国务院公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修订了该条例。传统的官方意识形态强调,民间组织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纽带”之一,民间组织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模式背后的逻辑是党和政府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主宰,统管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改革开放前,这种垄断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国家对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管理相一致。1978年后,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开放,自由的民间团体开始出现,客观上构成对这种管理模式的挑战。1989年是个分水岭,从那以后的20年来,“维稳”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对民间组织的控制重新严厉化。现实情况是,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几乎就是政府对民间组织的全面控制。民间组织不但是政府管理的对象,也成为政府工作的某种延伸。这与民主体制内人们通常理解的民间组织的性质全然不同,在民主社会,民间组织是人们自愿组成的、追求某一共同目标的自治团体,是公民行使自由结社权利的场所。

政府垄断模式的基本制度特征可概述如下:

归口登记:只有民政部门负责民间组织的登记,其它任何机关无权办理。民间组织的准入或者合法化必须取得民政部门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双重负责:成立民间组织先要经过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同意,获得同意后再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到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所谓业务主管部门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

分级管理:根据民间组织的成员来源和活动范围,全国性民间组织到国家民政部登记,地方性民间组织到地方各级民政机关登记。

民间组织登记制度是政府对民间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其要害在于通过登记,及时掌控民间组织的情况,把民间组织纳入国家管理的范畴。同时,除源头把关外,政府可以通过不时发动的清理整顿来取消已经获得登记民间组织的资格。

在确定了既有业务主管单位又有登记管理单位的双重管理体制后,由于民间组织问题的政治敏感性较高,通常情况下业务主管部门既没有把握也没有意愿管理这些民间组织,这就导致大量酝酿中的民间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部门,不能完成合法的登记。近年的有关研究显示,经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只占全部民间组织的十分之一左右。数量巨大的、未经登记的民间组织一直在开展实际活动。

这种状况恰恰证明了中国大陆公民社会的发展。

公民社会发展:以公盟为例
公盟是一家以个案援助和法律研究为依托,致力于推动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其前身是2003年就收容遣送制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违宪审查公民建议的“三博士”许志永、滕彪、俞江和张星水律师等发起成立的“阳光宪政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简称“阳光宪政”)。因没有官方“业务主管部门”,无法获得民政部门登记,2005年更名为“北京公盟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分局注册。像这样无法以非营利机构在民政部门注册、却要跑到工商部门去注册为“公司”的,绝不止公盟一家,很多民间NGO组织都不得不如此,堪称今日大陆民间组织之一大“特色”。

公盟坚持“法治、理性、建设和非暴力”的原则,对具有制度变革意义的典型个案进行法律援助、实证调查和法律研究,倡导公民行动,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比如,2004年,公盟组织一些法律学者共同起草了《完善我国宪法人权保护条款的建议》。2005年,公盟组织力量进行中国大陆信访制度的专题研究,推动人大代表接待日,并于2006年推出《中国信访问题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人权发展报告》。2007年,推动《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批准和履行活动。2008年,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项目,推动“北京市律协直选”活动,完成《藏区3•14事件社会经济成因调查》。2009年,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为邓玉娇、“监狱”受害者、上访者提供法律援助。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公盟的成长是近年来大陆公民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彰显的公共精神、公民精神,它对阳光政治的呼唤,均体现了转型期社会的需求,体现了建设一个更多开放、更少专制的社会共同体的需求。但这一切,也对传统的政府垄断模式构成冲击,引起当局内部某些保守力量的反感,于是就有了2009年夏对公盟的强力打压。



維族難属憶児涙不停 「7.5」導火線韶関事件周年 ZT

2010-06-28 01:37:35 | Weblog
維族難屬憶兒淚不停 「7.5」導火線韶關事件周年


【明報專訊】烏魯木齊「7.5事件」即將一周年,而引發該事件的「6.26韶關事件」,昨日恰逢一周年。記者日前到訪受難者家鄉——新疆喀什市疏附縣,受難者之一的阿布沙都克母親表示,每當想起死去的兒子,就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常忍不住流淚。


阿布沙都克家位於喀什市向北,伴隨齟兩排白楊樹柏油路延伸,大約10公里處一個叫做站敏鄉19組的純粹維族人村莊。阿布沙都克遺像置於正堂門後右側。在記者訪問的一個小時內,阿布沙都克母親一直流淚不止,「打架不好,無論是維族人、還是漢人,都應和睦相處。」


死者母親望維漢和睦


去年6月26日凌晨,韶關旭日國際廠區有兩名漢族少女被指遭維族員工強姦,數千名漢族員工衝進維人居住的宿舍區,雙方交戰近2小時。2名維族青年死亡,118人受傷,16人重傷。年僅22歲的阿布沙都克是兩名死者之一。至7月5日,烏魯木齊爆發大規模維漢衝突事件,官方指共造成197人死亡,數千人受傷。


赴粵打工10日喪命


阿布沙都克有兄妹7人,他排行第六。其母表示,阿布沙都克原本有一門親事,原定2008年9月舉辦婚禮,但婚期臨近,女方父母突然以阿布沙都克家境不富裕為由悔婚。其四哥阿布杜熱西提回憶,弟弟一直是要強的人,悔婚致使阿布沙都克產生前往廣東賺錢的想法。2009年初開始,阿布沙都克便一直尋求機會。終於,2009年6月16日,喀什市疏付縣勞動局招工,阿布沙都克便報名參加,前往廣州韶關打工。然而10日後,家庭中便收到其死訊。


儘管事件已過去一年,阿布沙都克母親指自己一直難以控制傷心情緒,「實在太想兒子」。常常看齟兒子的照片流眼淚。她表示,兒子不抽煙不喝酒,孝順父母。「不是因為家窮,難娶親,兒子便不會去廣州,更不會與世長辭。」他的四哥阿布杜熱西提聞訊後大病一場,氣結胸口,最終開膛手術,至今年留有30多針痕。


阿布杜熱西提回憶,在弟弟去世後,當地政府官員一直在家中陪同家人。對於後來的「7.5事件」,他們家中無任何人參與。而有關事件,他們也是後來通過電視才得知。阿布沙都克母親說:「無論維、漢,打架總是不好,希望大家都可以和睦相處。」


獲賠50萬 沒參與「7.5」


一年以來,他們用當地政府送的磚塊蓋起新房。阿布沙都克獲得50萬賠償,但阿布沙都克母親說:「即使再多的錢,也希望兒子能夠活齟,沒法抑制對逝者的傷心。」如今,阿布沙都克七妹已經懷孕,阿布沙都克母親表示,希望能夠生個男孩,最好帶有部分阿布沙都克的模樣。


明報記者劉洪慶新疆喀什報道






泄露中国与金正日密談 張留成被処死 ZT

2010-06-24 18:43:36 | Weblog
泄露中国与金正日密谈 张留成被处死

中国内部又爆间谍案。据由《外参》月刊周二爆料指,曾任胡锦涛翻译的中国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处长张留成,被韩国情报机关收买,充当韩国间谍,出卖胡锦涛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谈机密,在近期遭处决。

  报道指,张留成身为中联部二局(即亚洲局)韩朝处(负责韩国和朝鲜事务)处长,曾于2005年跟随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出访朝鲜,以及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2006年来华访问期间,担任胡的翻译,但他涉嫌向韩国当局出卖胡与金两人会晤的机密内容,令中国和朝鲜两国顶级机密外泄。

  禁朝鲜族人任敏感职位

  据悉,事件令胡锦涛大为震怒,更引起中国高层对间谍活动渗透到党政中枢而担忧。但因朝鲜半岛问题十分敏感,为免影响与韩国关系,中方惟有秘密处决张留成。事后,中国内部作出决定,今后凡涉及朝鲜半岛敏感部门的核心主管人员,不再安排朝鲜族人士出任。据透露,张与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江一样曾留学朝鲜。但张的具体身世不详。

江泽民智囊妻成日目标

报道指,针对外国情报机构渗透,中共反间谍机构相当紧张。曾是江泽民首席智囊的现任中共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早 年秘密再婚,新娘是小他 12岁的复旦大学外交关系博士萧佳灵。婚后,萧到日本东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原定为期一年,但不到八个月即匆匆回国,原来是国家安全部门获悉,萧在日本 已被日本情报机构关注,有可能会被策反,遂报告有关部门,将她紧急召回国。

《外参》明镜集团属下月刊,创办人是何频。 他曾因创办多维新闻和出版多种中共政坛内幕书籍而受外界关注。

近年中共揭发间谍事件

中联部韩朝处处长、胡锦涛翻译张留成,充当韩国间谍近期遭处死。

社科院日本所前副所长金熙,涉嫌替韩国当间谍,去年初遭拘捕。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军方大校王庆前,向日本人泄露军事机密, 07年被判死刑。

新华社外事局原局长虞家复,涉嫌向美国及韩国情报机构出卖情报,在 07年底被国家安全部间逮捕。

社科院办公厅处长陈辉,将中国对日外交政策文件交日本外交官, 05年被判囚 13年。

中共解放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院长刘广智,因为替台湾当局出任间谍,在 04年被中共处死。 (数据源:《苹果》资料室)


江蘇塩城亭湖区教堂遭政府強拆 基督徒在廃墟傍礼拜(図) ZT

2010-06-22 15:46:03 | Weblog
江苏盐城亭湖区教堂遭政府强拆 基督徒在废墟旁礼拜(图)

江苏消息 盐城市亭湖区城南教会礼拜堂等建筑物遭政府强拆,10几名基督徒被殴打受伤,教会财物被抢,礼拜天在废墟旁崇拜。2005年,盐城市亭湖区城南教会基督徒靠奉献和集资500万元人民币兴建新教堂,财产手续齐备。2006年,房地产商看中教堂的地皮,计划建造商业住房谋利,同时拉拢政府官员出面向教会施压。教会表示愿意公平协商解决问题,但房地产商和政府有关部门只愿意出价 286万元,并拒绝提供教堂重建用地。教会无法接受当局不公平条件,房地产商就勾结有关部门,骚扰教会,强行拆毁教堂设施包括办公楼、培训中心和食堂共3栋房子,使教会财产损失300多万元。更有甚者,盐城有关当局对基督徒粗暴无礼,动手打人。2009年12月17日,当局派遣的拆迁人员抄走教会财产,打伤十几位前去拦阻的信徒。今年6月6日,当局非法执法人员殴打教徒,干扰主日崇拜。近日当局又下强拆令,整座教堂面临全部被拆毁的厄运。

图1盐城市亭湖区城南教会礼拜堂等建筑物


图2盐城当局的强拆队伍包围亭湖教堂



图3盐城当局的强拆队伍进入亭湖教堂




图4盐城当局官员宣告强拆




图5盐城当局在行动,教会无法抵挡




图6盐城当局对亭湖教产垂涎三尺,虎视眈眈




图7盐城当局强拆亭湖教堂留下的罪证




图8前来坚守亭湖教堂土地的老小基督徒




图9盐城亭湖教堂被强拆,基督徒在旧址废墟边做主日崇拜







蔵族環保人士新疆受審 ZT

2010-06-22 12:15:19 | Weblog
藏族环保人士嘎玛桑珠,星期二将在新疆焉耆法院受审,罪名是盗窃文物。嘎玛桑珠的哥哥和弟弟,去年以来也分别遭到逮捕。海外一些团体说,这是中国政府加紧镇压藏族知识分子的迹象。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嘎玛桑珠2006年曾被中国的中央电视台选为全国年度慈善家,也曾被南方周末誉为“西藏天珠王”。嘎玛桑珠是西藏成功的商人,也是三江源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美联社报道说,这个星期二,嘎玛桑珠将为一起1998年的文物盗窃案件,而在新疆焉耆法院受到审判。

嘎玛桑珠的案件原定六月一日开审,但当地检察机关因为某些“技术原因”推迟了庭审。他的辩护律师浦志强表示,他将为嘎玛桑珠进行无罪辩护。

“这个事情是发生在1998年。现有的材料中间了解得还很不充分。这个事情在98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侦查报告说他不构成犯罪。那么当年盗墓的阿布力孜等一些人已经被新疆高级法院终审判处了无期徒刑。而噶玛桑珠当时对他去到二马桥文物商店里面去收购文物,他是个收藏家嘛,买到了他们盗墓品。现在整个指控说盗墓的行为是受了他的指使。”

嘎玛桑珠的妻子珍嘎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嘎玛桑珠是今年一月在成都被警方拘捕的,稍后指控他涉及一起十二年前的已经结案的盗墓案件。

“以前他做生意,完了以后他用挣来的钱经常是把投入到环保和文化遗产保护这个上面。三江源生态环保协会创始人是他。三江源生态环保工作反正他们做得都比较好。后面呢他也开始慢慢在做,因为他喜欢收藏,就用藏品来做一些文化研究。”

嘎玛桑珠来自西藏昌都地区的贡觉县,家中三兄弟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老大仁青桑珠和老三其美桑珠,都因为大哥在网上张贴的一篇文章,被当局控以煽动分裂国家罪而遭到拒捕。

“他大哥什么原因抓进去的都不知道,但是给他定了个罪名是煽动分裂国家罪。他任何事情都没做,他一直就是在整理他活佛的一个经文,完了以后一直在研究藏药这些,而且经常也画画,也学电脑这样子的。当时说他在一个什么网站上转载了一个什么文章,大哥的罪名是。他弟弟的罪名是煽动颠覆。”

珍嘎在她的博客中表示,桑珠家族中还有另外两人受到此案件牵连,包括已经闭关修炼十年的家人。

桑珠兄弟三人都是中国有名的藏族环保人士,曾对当地破坏环境的事情进行过抗议。而嘎玛桑珠并因为保护环境获得过香港壹基金的环保大奖。

关于星期二的审判,浦志强律师表示虽然证据证明嘎玛并没有犯罪,但对结果不敢乐观。

“我觉得从我现在看到的事实和我所理解的法律来看噶玛桑珠应该是不构成犯罪的。应该是没有理由悲观,因为我觉得新疆也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嘛。但是现在感觉这个情况呢,这个案件确实是有一些案外的因素有比较强的影响。我不知道会不会重演成都谭作人和北京刘晓波的一幕?我应该说对前景不敢抱乐观态度。”

总部在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上个月发表报告,披露目前有三十一名西藏知识分子因为以写文章、发表诗歌等方式质疑或批评中国的政策而被关押,这是中国文革结束之后所未见,显示中国政府近期加紧打压藏族有异议的知识分子。



http://www.canyu.org/n17159c12.aspx

《李鵬「六四」日記》取消原出版計画(答問) ZT

2010-06-20 09:26:03 | Weblog
《李鵬「六四」日記》取消原出版計劃(答問)

一、聲明



根據相關機構提供的有關著作版權信息以及香港版權法,本社原定2010年6月22日出版的《李鵬「六四」日記》,由于版權原因,取消原出版計劃。謹向各界誠致歉意。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2010年6月19日

http://www.newcenturymc.com/





二、

新世紀出版社就停止出版《李鵬六四日記》答記者問︰



問︰剛剛听到新世紀出版社停止發行《李鵬六四日記》,請問是什麼促使你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答︰一句話,是由于相關機構在出版之前提供的著作版權信息,根據香港的版權法,我們只能取消原出版計劃。

問︰那麼您是不是指原作者,或是李鵬親自出來說版權不屬新世紀出版社呢?這是不是你說的所謂“相關機構提供的著作版權信息”呢?

答︰至于說哪一個“機構”,什麼信息,我不便提供具體更詳細的情況。

問︰其實人人都有版權可能有問題的感覺,那麼你們以前決定出版是如何考慮的呢?

答︰決定出版,是這樣考慮的︰首先,以前決定出版的時候不是,或者說還沒有成為,一個法律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李鵬本人寫了這本書並且願意出版,但是他的出版權利被第三者,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所剝奪了。法律是沒有規範在這樣的條件下出版社是否可以出版的。作為一個獨立出版人,一方面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限定的界限;另一面是原作者本人的意願、當事人紀錄的史料價值、歷史意義和公眾的意願等等,因此選擇出版是很自然的,也是慎重的。

問︰那麼現在,您說的上述條件都不具備了嗎?

答︰以前的情況是︰政治局禁止出版,作者本人必須遵守,因此這份材料很可能封存起來,永遠不見天日。決定出版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打破這個死循環,就是說為了永不見天日“解套”。的確,有沒有風險呢?當然有,比如︰如果原作者表示版權應歸其所有,表示沒有授權。這是出版以後最壞的一種可能性。其他可能性也存在,比如︰當事人不表態等等。即使是最壞的可能性發生,“解套”的目的也是達到了,公眾得到一份歷史材料,而且是當事人出來認證的歷史材料。作為代價,我們出版社可以道歉、停印、支付版稅等等,都是我們願意承受的。但是,自從媒體報道出現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多很多變化。遺憾的是一份由專家學者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並且我們願意為之負責任的版本的正式出版機會已經喪失。

問︰有人說你們這本書的原稿來歷不明,還有一些目前無法解釋的疑點,自己對這本書的真實性沒有把握,但要通過出書來驗證日記的真。這樣做有違出版職業操守。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答︰我們要“通過出書來驗證日記的真”這種說法不準確。我們出書,就是說我們認為日記是真的,並且願意**此負責。但是由于這本書的復雜性,我們不能保證讀者會都能接受我們的觀點,同意材料的真實性。但正式出版以後,真正面向廣大讀者了,我們相信一些讀者的存疑也會逐漸消融。有人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也是這個意思。




幾則流行的中南海新絶対 ZT

2010-06-19 16:46:35 | Weblog
几则流行的中南海新绝对

─大陆几则新对联剖析
「一派胡言」
孔子说过:「礼失,求诸于野。」意思就是国家礼崩乐坏、伦理沦丧的时候,还可以到民间去 寻求真正的道人心。不久前,从偏远乡村到几个都市走了一遭,听闻了几副老百姓声口相传的对联,很是有趣。这些对联,耐人琢磨,内中不乏对当下中国社会和 政治文化的洞微烛幽与真知灼见。中共宣传部门的那些高官大佬们,天天在庙堂之上高谈阔论著什么「讲政治」,岂不知,真正的大政治与大智慧,却是在民间。而 中国的民间社会,处处也都充满了激愤与仇怨。
  和谐社会花似锦
  科学发展势如涛
  横批:一派胡言
上 边这副对联,是有人在胡锦涛的原籍安徽一个农家看到的。对联中的那两句,原本是一帮子御用文人为胡锦涛抬轿子、吹喇叭的语言,所以结尾内嵌着「锦涛」的名 字,是一种常见的文字游戏。可自这「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口号出笼六年以来,老百姓看到了「和谐」只是停留在报纸与电视上的虚假口号而已,而「八 荣八耻观」,也只存于官员们的堂皇讲话里。严酷的社会现实却是,司法暗更甚、贫富悬殊越大、社会矛盾益深,官方越是强调和谐,这个社会就堕落得越快。随 着连续六次砍杀儿童的恶性案件出来之后,连学生上下课,都需要武装警察来护送了。这亘古未见的奇闻大观,倒真正成了官方所标榜「几千年最好的太平盛世」的 绝妙反讽,也印证了「和谐社会」的全面破产。据说,两年之后,官方又要修改宪法,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宪法,跨上「马、列、毛、邓、三、科」的六座神 位。所以,有好事者以「一派胡言」,作为横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两个口号的虚伪荒谬,读来真如醍醐灌顶,一语中的!
  「卧槽泥马」
  新校园会有的 还是豆腐渣
  新家园会有的 还是土坷垃
  横批:卧槽泥马
   玉树地震,全国悲悼。作为总书记的胡锦涛,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由他自己来表演政治秀的好机会。新华社报道:胡锦涛拿起粉笔,在板上一笔一划用力写下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写好后,他又领着孩子一道大声念了起来,板房教室里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接着,国家文物局又马上派专家飞往玉 树,研究如何将这块板书作为文物来保存,这马屁拍得真是及时,但也肉麻。谁知第二天,网上就出现了上述这副目眦俱裂、激愤怒骂的对联。历史证明,每一次天 灾人祸后,官方都会表态要重建家园、面包会有的云云,等政治秀做足做完之后,当年的承诺就付之东流了。汶川地震过去两年了,现在不少灾民仍然住在防震棚 里;死亡儿童的数字,到今天还是国家秘密;最近又传出汶川重现豆腐渣的报料,灾民控诉施工商仍到处盖劣质楼房赚钱,但当地政府却不肯拆卸重建,灾民哭诉, 「好不容易逃出来,你又要我住进豆腐渣去!」面对残酷的现实,网民们作出了一个常规性预判,即便是「新」的,还不是老一套的轮回吗?如果天真地相信一个专 制政府许诺,无异是与虎谋皮。除去一声愤怒的「卧槽泥马」外,真是别无他法。
  「滴水不漏」
  调查研究
  扶老携幼
  横批:滴水不漏
这 副对联,相传是刚刚辞世的前「三宽部长」朱厚泽评价胡锦涛的话,有人把这三句话编为对联,相互流播。在贵州省委书记职务上,朱厚泽是胡锦涛的前任,所以他 比较了解胡锦涛的行为方式,所谓「调查研究,扶老携幼」,都是每一个中共官员都要展示给民众看的表象,关键在于这个横批:「滴水不漏」。作为「政治辅导 员」的胡锦涛,处处事事的表现,的确是城府很深,滴水不漏,每次出镜都是阴冷的一副面孔,颇具三国时刘皇叔的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一套驭人术,让人闹不 懂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也是他一方面口称改革开放不动摇,一方面隆重推出「毛泽东思想万岁」;一方面口称「以人为本」、「情为民所系」,一方面又对 异见者「以言治罪」、多抓重判的奥秘所在。据说,朱厚泽与中共元老李锐老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一致认为胡锦涛本人平庸保守,不可能指望他来进行政治体制 改革,眼下正瞧着他全方位地、大踏步地向左转呢!
  「胡说胡有理」
六十年党中央忽左忽右恣意妄为胡折腾
十几亿老百姓逆来顺受但求温饱不折腾
  横批:胡说胡有理
「不 折腾」这句话,是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议讲话中提出来的。一个农村老师把这句话写成了对联来说明,六十年来,还不是共产党自身在胡折腾,无论是 人民公社还是大跃进,反右还是文革,都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是最好的,也是最讲实惠的,但求温饱,有饭吃就会逆来顺受,力求一个「坐 稳了奴隶的时代」,谁个愿意去折腾?可怕的是,中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社会危机,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可政府的控制却越来越严酷,你一有诉求,政府就 会以「不许折腾」、「稳定压倒一切」来压制民间的呼声,对专制稍有抗争,就会被强势政府「河蟹」掉。自古以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到今天更 是如此,上面有权有钱,可以肆意胡折腾;下面弱势群体,正当维权也会被说成「折腾」,究竟谁在「折腾」,在中国恐怕也是「胡说胡有理」了!
  「腹大中空」
  大愚若智
  薄积厚发
  横批:腹大中空
这 副对联,据传是海外一个颇有名望的国学大师形容江泽民的三句话,说他喜欢不懂装懂,附庸风雅,很形象地勾勒出这位贪图虚名、爱出风头的前任总书记的滑稽嘴 脸。江的恋栈虚荣,是天下百姓人人尽知的事情,所以民间也充斥着不少与他相关的风流笑料。近日,为了安抚他这一颗不甘寂寞的心,上海一家出版社特地出版了 四卷本的吹捧他的一本传记,书名叫《日出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与世博会同步公开发行,仅上海市委就订了两万套,以表忠心。媒体还称,江泽民十分谦 虚,为此书出版发表意见,凡是夸他的用词,都要尽量压缩,「压低调子」「不要向我脸上贴金」,这就有些欲盖弥彰的意思啰。



成都秋雨之福王怡長老将於加州分享家庭教会発展事宜 ZT

2010-06-19 15:56:00 | Weblog





6月26日,成都秋雨之福教会教导长老王怡将于晚上7时至9时在位于北加州湾区的山景城中国基督教会以“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异象”为主题进行分享见证,并有山景城中国基督教会主任刘同苏牧师予以回应。

王怡原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员,是《南方周末》的最佳专栏作家,现任成都秋雨之福教会教导长老。成都秋雨之福教会持守家庭教会的立场和归正信仰的立场,遵循长老会的教会治理模式,追随以地方教会建造为中心、以此逐步推动家庭教会的公开化和合法化存在的异象。

2008年8月,秋雨之福教会以同工个人名义来租下成都市内的一下办公室作为主日及周间聚会的场所。直至2009年6月,聚会开始受到政府人员的阻拦,禁止他们入内进行崇拜。后来,教会被迫在户外举行露天礼拜,引起了海外维权组织及华人教会的高度关注。最终,秋雨之福教会决定自行筹集奉献购物物业,并于同年8月成建堂,可说是家庭教会勇敢走向公开化、进入公共生活主流的先驱。今年,北京守望教会聚会多次遭政府人员干扰之后,亦仿效了秋雨之福教会的做法,踏上建堂之路。

目前,推动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大部分是新兴的城市家庭教会,其特点是会友多是知识分子、专业人士或白领一族,平均年纪亦较为年轻。去年11月,王怡与另一着名家庭教会领袖余杰曾应香港学术机构及民间社团的邀请,在香港大学举行了一系列讲座,探讨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的趋势。会上,他们指出,“近年来不少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都有基督教信仰,他们用个人信仰推进社会公义的同时,也以公共行动传播宗教理念,促使家庭教会公开化成为必然”。

中国家庭教会近年来的惊人成长是不可置疑的现象,但由于国内针对宗教组织的法制尚未完善,这个群体的出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张力。本月8日,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题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教会发展初探”的讲座,讲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荣休研究员段教授在会上表示:“家庭教会占整体基督徒人口三分二,三自教会只占三分一,实际上家庭教会的人数是超越三自教会。”她还说,内地学者估计,加入家庭教会约有四千五百万至六千万人,而三自教会的参加人数为二千万人。

中国的悲哀 官方承认70%挙報者遭報復 ZT

2010-06-19 15:41:43 | Weblog
中国的悲哀 官方承认70%举报者遭报复

湖北郧西县青年陈永刚,因今年2月发帖举报当地官员搞形象工程,被拘留8日;河北省中学教师马保民去年7月,举报村干部骗取徵地款,遭开除后还被送进拘留所关押数日……内地传媒引述最高检察院统计称,全国有近70%的举报人,遭当事人及政府报复。
《法制日报》称,在打击报复手段中,除明目张胆地违法侮辱、伤害举报人外,还有藉「合法手段」报复,如直接将举报者撤职等,以及借「优化组合」(裁员)、聘用合同期届满、提级晋升工资、发放奖金等机会,将举报者解聘或扣发奖金。
报道并称,2009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开通12309举报热线,原本想借此加民众对腐败举报的热情。
该举报热线一年来虽收效很大,共接受29万件网路举报,县处级以上干部高达7074人。但在这些举报中,近70%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还有部分至今被关在监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