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戒烟中 我愛MIMIAO 我希望処ヲ件事儿能一様長久

私が好きなものは全部ここにいる

何訓田 ::::伝統>>>>>>

2004-09-13 | Weblog
From: "Lawrence" <soundaddict@netease.com>
Date: 10 Mar 2000


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何訓田的採訪,是少數看了不想罵人的之一,何說“東方人常常把一個地域性的東西拿出來,采用民歌做素材,有的人寫交響樂,有的寫其他類型的音樂,起結果大部分是失敗的,因為他們改動、變動的東西其實是最精華的部分,是最不需要改動的部分”。真希望所有搞世界/融合/民族音樂的人能有這個認識!另外何還說“所謂風格就是一種封閉和限制,是封閉和限制造成了風格”,也是難得的見解,不禁想到John Zorn,正是他所謂的絕對無限制絕對不封閉造成了他事實上的“無風格”〔他的“多樣風格”實際上就是無風格〕,他的很多所謂的“融合爵士古典搖滾世界”就象煲得糟糕的粥,米是米,湯是湯,喝了令人想吐。

Lawrence
lawrence,

你說的這篇稿子可有網路版給大家看否?

何訓田在早期是搞很前衛的學院派作曲,今天大部份人都不知道。很多深層的體會是要在上下搞通了之後才能有的。

關於傳統的改動,何說得很對。不過我也要反面補充一點,就是,傳統不是死的,更更更不是「斷了」的。

傳統的本身,就是持續不斷的改良及革命的軌跡。若我們總是先入為主地以「切斷了的」方式來看傳統,作自我/other 的對立觀,那是極端錯誤,且會導致歷史危機的。

因此,我很多時候反倒更強烈感覺到,我們差在沒有對傳統作更深一層的改造,那也就是延續它的生命。一兩年前譚盾與彼得謝勒的新編牡丹亭的最嚴重的錯誤就在於,他們完全沒有去改動真正崑曲的元素及精華;該劇,對於崑曲藝術的本質,包括音樂及舞台元素,徹底的逃避。把原來崑曲的部份,不懂及不會改的部份一律丟掉;還叫它作改革,真是笑掉內行人大牙。

很可悲的是,也是歷史危機的關鍵就是,今天人們,對於傳統,是拿不起,而不是放不下。所以我們最常見的創新藝術,多半要以切斷的,另起爐灶式的方式起家。

關於與傳統的連接,在今天樂壇,當然主要是以採樣的手法執行。然而採樣,有採樣的科學與美學原理。了解了採樣,可以知道,它只是在極端表面的層次上作傳統的連續與嫁接。舊與新的融合和再生,並不只是按幾個採樣器的琴鍵可以作到的。並不只是像眾人模倣 deep forest, enigma 的作法,在舞曲節拍上按幾句舊音樂的採樣就可以作到的。

我們看看美國白人最看不起的墨西哥裔人,看到他們的精神領袖 carlos santana ,我們敬仰,我們慚愧。

今天絕大多數的新舊融合,可說只是整形外科,而我們急切需要的是:基因工程!



關於某猶太樂人,你說得很對。真正的超越與突破,在於達到一種「無法之法」的境界。那也就是先知約翰凱基與這位猶太樂人的差別。

不過,若回到我們原來的論題上,我倒是十分敬佩這些猶太樂人推動的 radical jewish culture 系列唱片。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沒有 radical chinese culture 音樂?????




submaniac



最新の画像もっと見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