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関係記事

台湾と日本の交流関係記事

日「安濃津慶典」中華藝校組團參演-客家電視

2008年10月09日 | Weblog
日〞安濃津慶典〞 中華藝校組團參演

【陳文霖高雄】
 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參加的,日本三重縣安濃津慶典,今年我國將推派,高雄市中華藝校前往演出,這是第一支代表台灣,去當地演出的團隊,為了呈現台灣深層的文化,這次的舞蹈編排,完全以客家意象為主軸,表現出客家喜慶歡騰的美感。
 台灣本土歌謠,搭配客家紅花布與美濃傘,高雄市中華藝術學校的學生,要將這樣的台灣意象帶到日本去。
 紅白相間的色彩,歡喜客家的感受,為了在日本的演出,有更高的辨識度,這次的舞蹈編排,完全以客家印象為主體。
 在道具部份也有巧思,運用傘的開合 旋轉 擺盪,讓鈴鐺發出聲響,使得舞蹈動作更有韻律感傘上 傘下 傘裡 傘外,這支美麗的隊伍,不只要完成文化交流的任務,還要將台灣美麗島的形象,在國際上呈現台灣台灣美麗島,四季如春風光好。
客家電視 更新日期:"2008/10/09 20:15"

台灣紅茶之父 新井耕吉郎-大台灣旅遊網

2008年10月08日 | Weblog
台灣紅茶之父 新井耕吉郎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范綱武】
  紅茶是魚池鄉最重要的特產之一,這幾年在南投縣政府與鄉公所的積極推廣之下,魚池紅茶不但聲名大噪,市場的接受度也大為擴展,成為魚池鄉最大的特色之一。
 提到魚池鄉紅茶的發展歷史,就不能不提到新井耕吉郎先生。新井耕吉郎是日本群馬縣人,1926年服務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平鎮茶葉試驗所,在魚池紅茶試驗所成立之前(1936年),即參與茶園新址地理環境、土壤、氣候與製茶品質等因素的評估選定及紅茶試驗工作,最後選定海拔八百餘公尺的日月潭水社村之貓?山為紅茶試驗支所,發展台灣紅茶產業。
 新井支所長為魚池紅茶試驗所最後一任日籍所長,任職期間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經濟大受影響,加上徵兵頻繁,在經費與勞力缺乏之下,仍照常推動紅茶各項研究推廣業務,令人欽佩。
 新井耕吉郎病故於1947年,前台灣茶葉公司總經理陳為禎(光復後為首任魚池試驗所支所長)於1949年在試驗所茶園建碑,以紀念新井支所長對台灣紅茶的貢獻。現在,遊客只要在貓?山茶改場的下方茶園轉彎處,就可以看見白色的亭子,風管處還設置了指示牌,讓遊客回顧新井耕吉郎對魚池紅茶的貢獻。(攝影/范綱武)
日月潭深度之旅:http://555.travel-web.com.tw/
2008日月潭嘉年華系列報導
大台灣旅遊網 更新日期:"2008/10/08 22:26" 范綱武

政大第三部門實習生 帶回古川町社造經驗- 環境資訊中心

2008年10月07日 | Weblog
政大第三部門實習生 帶回古川町社造經驗

 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透過舉辦「青年公益論壇-頂尖社會領導人培育計劃」致力促成青年學子與非營利組織間的對話,自10月起舉辦五場「走出校園、實踐公益」國內外實習成果發表。2日政大英文系學生邱俐穎到場分享在日本飛驒市觀光協會實習一個月的見聞與心得,現場還邀請到飛驒市觀光協會會長村坂有造分享40年社區營造甘苦談。
 提到飛驒市台灣民眾可能仍頗感陌生,然而提到古川町,一個位於日本岐阜縣北方的小小山城,卻是一個名滿學界及實務界的社區營造楷模。為發揚古川町成功的社造經驗從2007年起,開始接受日本各地申請實習的學生,但村坂有造表示「接受海外實習生卻是頭一遭,希望透過實習生邱俐穎的眼,以不同於當地人的觀察視角重新發現飛驒市的美。」
 不論是居民的生活步調、品質與態度,古川町的「慢」讓邱俐穎印象深刻。有別於城市的車水馬龍,當地居民相當習慣將腳踏車作為代步工具,單車「小灰」也成為陪伴邱俐穎一個月實習生涯的交通工具。邱俐穎表示在當地騎腳踏車「好悠、好安全」,而在台北若想騎腳踏車出門真是「好緊張、好危險」。
 「晨間打掃幾乎是每家每戶固定的活動」,居家周圍的公共空間也在居民的打掃範圍中,包括修剪柳樹以及維護流經許多家戶的「戶川」。這條僅1.5公尺的戶川,40年前在居民環境意識低落的情況下與臭水溝並無二致,但也因此激發居民團結整治河川的心,進一步引發了一連串的社造行動。
 如今悠遊戶川中的3千多隻錦鯉已成為古川町觀光特色之一。事實上放養鯉魚除象徵吉祥外,更具有河川水質監測功能。每年冬天古川町居民還會動員起來將不耐寒的錦鯉另外安置他處,對錦鯉的疼惜之情,時時提醒居民珍惜戶川的心情,而水質良好的戶川也為居民保留了一個親水的環境。
 「在古川町傳統的氛圍相當濃厚」,邱俐穎回想到住在當地傳統木造建築以及睡在道地日式榻榻米的經驗仍舊興奮不已。古川町向來有「木匠的故鄉」這樣的美名,當地居民所居住的日式木造建物都是各個巧手木匠的傑作,進入這個山城儼然就像來到戶外大展場般,隨處都能捕捉到藝術的影子。
 此次一共住了四個寄宿家庭的邱俐穎對於當地居民的「半農生活」印象深刻,餐桌上令人食指大動的傳統美食很多都是自家菜圃中種出來的。「原來茄子、奇異果還有蘆筍還沒摘採前長這樣啊!」自小在都市長大的邱俐穎此行大開眼界,意外的上了一課。
 古川町的成功經驗村坂有造先生固然推動賣力且居功厥偉,但光憑一人力量依舊有限,邱俐穎於實習期間造訪多個當地社造團體後發現,推動了40年的古川町社造,事實上由多個懷抱不同關懷的團體共同創造出來的,例如「青年會議所」舉辦各類活動激發兒童對社區的認同、「街道花藝造景組織」教導居民種植牽牛花美化自家環境與市容、另外「日本生活學校」則在社區推動生活環保等,古川町的居民與團體在過去四十年間共同寫下社區營造動人的一頁。
 從古川物語到飛驒物語
 古川町的風情讓人流連忘返,然而古川町的社區營造並未因此就一路順遂。幾年前日本政府因不景氣而進行財政縮編,推動町村合併,古川町雖已盡力爭取到由古川町、神岡町、河合村、宮川村合併共組「飛驒市」的較小合併案,然而合併後仍舊引發了許多新的問題。
 為使各町村居民於正式合併前先建立市民共識,村坂有造籲請四地的觀光協會共組「飛驒產會議」,另邀請東京大學西村幸夫教授參與成立「飛驒市夢見會」,為合併後的「飛驒市」提出建議書。
 村坂有造表示儘管在合併前民間合作交流已先行開跑,飛驒市誕生後的三年間,由行政機關主導、缺乏民間參與的合併普遍不獲居民信任,原本為大家所稱道的古川町進入了「社區營造的暗時期」。
 歷經三年的掙扎,村坂有造意外遇上一位帶著濃濃熱忱以及厚厚建議書來到古川町的外地客-山田拓。如今已舉家遷至飛驒市的山田拓如是說「我遊遍南北美洲以及非洲,這才發現我對我自小生長的日本一點也不了解!」當他來到飛驒市,他看見這小小山城的潛力,於是他在建議書中寫道「古川町不只有潛力發展國內旅遊,更應該讓世界的人知道飛驒市。」
 「沒有人願意聽我說話,除了村坂先生。」本已決心引退的村坂有造再次受到這名壯年生力軍加入的鼓舞這才答應接任飛驒市觀光協會會長一職。對古川町有著濃烈情感的村坂有造先生決心繼古川町之後,「還要繼續好好的把飛驒市養大成人」。
 村坂有造認為「古川町的成功經驗只是試金石,如果飛驒物語也能成功,當初古川物語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他也樂見台灣實習生邱俐穎所製作的台灣版飛驒市簡介將會把飛驒市的美以及社區營造經驗帶進台灣。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08/10/07 09:30" 本報2008年10月6日台北訊,王郁萱報導

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拜訪台中一中-教育廣播 更新日期:\

2008年10月07日 | Weblog
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拜訪台中一中

 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科學班70位學生7日在3位老師的帶領下,拜訪姐妹校國立台中一中,同時與高瞻班學生以英文進行科學專題發表、實驗課程以及藝能交流。
 從物理、化學、生物到地科,還有美術、音樂、體育,二校學生把握機會將學校所學傾全力表現,讓彼此見識到明星學校裡學生的實力。
 (2008/10/7 下午 05:20:34 劉文珍)教育廣播 更新日期:"2008/10/07 17:20"

日本現代書道展 800人來台交流- 時報

2008年10月01日 | Weblog
日本現代書道展 800人來台交流

 在日本位居領導「現代書道」發展的「每日書道會」,為慶祝今年成立六十周年,與國父紀念館合作舉辦「現代日本書家代表書法展」,共有兩百九十三位日本書家的兩百九十三件作品來台展出,十月三日開幕當天,還會有八百位日本書家專程來台進行交流,規模之大可說是歷年罕見。
 「每日書道會」是日本媒體《每日新聞社》於一九四八年所創辦,其他媒體像是《讀賣新聞》、《產經新聞》、《東京新聞》等也都設有書道團體。不過,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推動日本「現代書道」國內外交流不遺餘力者,當屬「每日書道會」,他們以公開徵求作品參展的「公募展」方式,打破日本書道界團體少有往來及合作的傳統,徵求的作品在經過審查委員評選之後得以展出,因此開辦以來,日本書家參加的意願相當踴躍。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張炳煌指出,所謂的「現代書道」,指的是日本在二次戰後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在「漢字」和「假名」這兩類日本傳統書道基礎上,又再發展出其他如近代詩文書、大字書、刻字書等獨特的現代書道類型,「現代書道讓書家有更多表現、發揮的空間。」
 這次在國父紀念館中山藝廊展出的兩百九十三件作品,可說是從歷屆「每日書道展」中挑選出來的「精華版」,每一件作品都別有特色,裱褙相當細緻講究,反映出日本現代書道在傳統書藝的雅緻之外,多了實驗性的豐富面貌。
 整個展區依照顧問級、理事級書家等不同層級來作規畫。其中,漢字和篆刻書道,和中國、台灣的表現差不多,比較特殊的是把文字當成抽象線條來表現的「前衛書」;「假名書」顧名思義,是以細筆來寫日本的假名文字,字體之間一氣呵成的連綿而下,因而又稱為「連綿體」。而最特殊莫過於「刻字書」,書家先在木板上書寫,之後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出文字,如薄田東仙的《人人》,木板上刻了三個大小不一的人形。此外,還有書家以雲南東巴文字書寫,直接在畫面上畫隻鳥和圈圈、三角形等符號,內容是說「早上鴿子飛來院子」,相當有趣。十月三日開幕當天,日本書家與台灣書法家會在陽明山中山樓舉行一場交流會,台日雙方各有五位書法家會在現場揮毫。
時報 更新日期:"2008/10/01 09:58"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日踏勘團來訪 與東縣簽合作意願書-自由時報

2008年10月01日 | Weblog
日踏勘團來訪 與東縣簽合作意願書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縣政府拼日本觀光客數量,昨天高規格接待前來踏勘觀光資源的日台觀光協會,縣長鄺麗貞希望透過他們的協助,將台東日客年數量從2萬人次10倍成長到20萬人次。
 縣長盼日客 成長10倍
 這支日本「踏勘團」有14位成員,都是日本航空及旅行社的高層,其中包括日台觀光協會會長田中茂穗,及台灣longstay促進會會長市川護,在鄺麗貞的見證下,與台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楊文達簽定合作意願書。
 鄺麗貞致詞時指出,日本觀光市場繼2005年首次突破100萬人次後,去年更達到新高紀錄的116多萬人次,在日本出國旅客下降時,今年即將突破124萬人次。但她也說,這當中,每年只有兩萬多位日本遊客到台東,她希望開拓日本觀光客,透過他們的宣傳及規劃,逐年提昇到20萬人次,並開發學生交流、銀髮族longstay等長住旅遊。
 東縣觀協理事長楊文達也希望加強與日台觀協的交流,以台東與日本的歷史背景、溫泉、原住民文化及農特產品吸引日客,上衝20萬人次。
 對於東縣20萬人次的期待,日本觀協會長田中茂穗表示願意透過會員的配合,努力達到目標,從這次來訪不因颱風而阻撓,堅持到台東,就可看出日方的誠意。但他也強調,日本人出遊喜愛舒適便利,台東要達到目標,應有更廣的視野。
 「踏勘團」首站就到鹿野鄉,走訪龍田及高台兩處日治時代的移民村,近百年前,這裡曾住過一千多日本人,並保留了日式村莊規劃,縣府希望透過歷史情感,打動他們為台東拼觀光的心。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10/01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