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太陽に向かって微笑む

充実した生活が楽しみ

母與子

2015-05-07 15:59:28 | 名創優品山寨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我今年已經二十多歲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年人啦;既然成年,我想,就應該做出點成績來吧,好使家裏的人放心,卻沒料到成了年仍是少不更事,白白辜負了父母的一片希望。

最近一陣,正趕上失業閑在家中,又找不到合適的康泰旅行團工作,心情一度低落到極點,沮喪與煩悶緊緊包裹著我。在這種壓力下,我開始變得暴躁易怒起來,不知道和家裏吵了多少回嘴,母親流了多少次淚,結果往往都是鬧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爭吵中,看著母親身體顫抖著望向我的眼神時——那種充滿失望,愛怨交織的慈母眼神——我便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心像發了瘋似的痛,自責與愧疚填滿了胸膛。我對不起母親,無法原諒自己的行為;又不願意表示出自己的軟弱,只好每次都強撐著,與母親頂幾下嘴就跑出家門去,連回頭一下的勇氣都沒有,唯恐看見母親傷心落淚的樣子。其實我心裏很明白,母親她是疼我的,無論我將來變成什麼樣兒,母親都會一如既往的疼我;就像我不能改變我在她面前的叛逆那樣,母親也永遠改變不了她對子女的牽掛。因為那就是母親呀,無私付出不圖回報的母親。她仿佛有著超越一切的力量,一種最偉大最神聖的愛護,在她的面前,做子女的我們實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是個苦命的人,半輩子的操勞沒享過一天的清,到今年已經是64歲的人了。按常理講,到了這種年紀,便是養養花草,打打太極,平平安安的靜享晚年;或是逛逛大街,哄哄孫子,博得小兒一笑的年紀了。可是母親沒有康泰旅行團,她一年四季似乎有著忙不完的的活兒,清一會兒都不肯。農忙的時候,母親隨著村裏的青壯年們一起去務農,田間地頭的轉,不辭辛苦的勞作。農了,務農的人們都休息了,母親又要去果樹園裏幫父親的忙,或是給人家做小工,好有個百十來塊的收入。直到晚上回家,她已精疲力盡,還要為家庭的瑣事奔波忙碌,勞心費神。吃苦成了母親的習慣,這些年一路磕磕絆絆的走來,母親的付出是毋庸置疑的,她承受的苦難之多,責任之重,無論從精神上,還是從體力上,都絕非是像我一樣的現代年輕人們所承受的。

從另一方面講,母親又是一個極節儉的人,沒有亂花過一分錢,謹行儉用,永遠把勤儉持家付諸於行動中。相信這一點,對於那些從五六十年代的苦日子裏走過來的前輩們來說,都頗有感觸吧。母親身材矮小,體型瘦弱,臉上帶著一種飽經世故的風霜,皮膚暗黃,額前眼角贅著深深的皺紋。頭髮倒是不白,言談舉止也很有精神,只是那蒼老的面容和消瘦的身影在我眼裏是格外的顯出蕭瑟,給人看起來就好像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婆婆似的。母親明明才六十多歲呀!--是生活的負累使母親未老先衰,同時,家境的貧苦也成就了她勤儉節約的性格。在母親的思想中,她不知道什麼社會學經濟學理論,不知道什麼博大精深的道理,這些她都不懂。她認為,只要有“勤勞”“節儉”這兩樣簡單、基本、使用的道理就足夠了。勤勞便是財富,節儉是守住財富的保險箱;一個人,一個普通人,能夠做到勤勞節儉,就大可以吃穿不愁了。母親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自然,日常的生活中,母親把勤勞節儉的習慣,已經熟練運用到她能夠接觸的每一個細微角落裏。無論買什麼,做什麼,母親都是精打細算,做到盡可能的儉省。上市場,就是給自己買雙襪子,她也要貨比三家,從街的一頭走到另一頭,然後挑便宜的買下,為的是省下一點兒錢,好補貼到子女身上;母親的節儉就是源於對子女的寵愛。有時候,母親寧可多挨餓一頓也不肯多花一分錢去買吃喝,她自己吃的用的永遠是樸素而粗糙的康泰旅行團。可是,對於子女,他卻耗盡了所有心血。從我身上,我穿的衣服永遠是新的,吃的食物,是母親能做出的最好食物。玩的,看的,上過的學校,都是母親能夠創造出的最好環境。這是母親的功勞,她把一切的付出全投入在了兒女身上,不做一絲一毫的保留。這就是我的母親。

幾天的晚上,電視上曾播出了一篇報導:說瀋陽的一位孝子照顧癱瘓的父親、思維退化的母親近二十年。在二十年的時間裏,為了更好的照顧父母,他沒有出去找過一份工作,甚至很少走出家門,將生命中青春熱血的歲月都獻給了患病的父母。他的行為令人感動,我深深的尊敬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家庭。

我必須承認,由於最近幾年的工作關係,讓我漸漸忽略了對家庭的關注,對母親的關心,使平日的精力大部分在工作與網吧間流失了。而家裏的狀況,父母的健康,人情的禮往,這些我從不過問,好像一個不相干的人,零零散散的事情與我遠隔十萬八千里。偶爾和親戚朋友一起談聊天,被提及諸如此類的問題時,我就用出“嗯嗯啊啊”大法敷衍了事,沒有真正抽出一點時間,為父母設身處地的思考過一次。但是,我的忽略並不意味著我不在意我的家,我的母親;我是很在意他們的康泰領隊!一刻也不曾忘記。事實上,不管工作還是休息,我心裏永遠有著母親的身影,她像個巨人,高大、堅毅,守護著家庭子女;她又那麼強壯,永不服輸,仿佛沒有什麼能難倒她的苦難,沒有她跨不過去坎坷,母親是無所不能的,過去的我一直這樣想。

現如今,當我有充足的時間了,可以細細的觀察她時,才發現她不再是我心中的巨人了,母親變了,沒有從前風風火火,說做就做的氣勢了。那來回忙碌的身影中,流露出的,是幾多疲憊,幾多心酸,幾多孤獨;那眼角的淚花,顫抖的身體,使我心痛與自責。也許母親還像年輕時那麼能吃苦、勤勞,可是,歲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跡,這些痕跡告訴我,母親她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