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我愛家庭跟教育

分享家庭、教育的新聞

清潔公司的鐘點管家不足 清潔公司調薪盼留才

2013-07-31 14:08:02 | 台北清潔公司

記者楊宜


有別於一般職場菜鳥起薪22K(2萬2千元新台幣),媽咪樂居家清潔公司總經理龍耀宗昨宣布,桃園分公司將招募至少30人,菜鳥月薪2萬5000元起,且從8月起在職表現良好的管家,調薪15%起,底薪3萬元起跳,「要有競爭力,就要捨得留住人才」。


日劇「家政婦女王」爆紅,讓不少台灣年輕人對專業鐘點管家工作躍躍欲試,龍耀宗說,日本的家政婦就是管家,有別於一般人對管家印象是中老年婦女,近年來很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居家清潔業,全國分公司共150名員工。


被選為桃園金牌管家的41歲世諠憶,工作5年,底薪加獎金月入4萬元以上,她說,原本是人力派遣公司的作業員,工作不穩定,從事台北清潔公司的管家工作以後,每周休六、日,也不必加班,客戶以雙薪小家庭為主,工作內容單純,「做得很開心」。


龍耀宗說,居家清潔產業前景看好,九成以上客戶是女性,至今已服務過50萬次,業績穩定成長,調薪有助於鼓舞士氣,「管家工作更賣力,效益提高,對公司營運加分」,桃園分公司需求至少三十個職員,本月18日上午10時將在桃園分公司擴大徵才。


資料來源:好房網


清潔業︰若大陸廉價人力排擠 台灣弱勢恐沒工作

2013-07-30 12:11:08 | 台北清潔公司

〔自由時報記者筱桐、洪美秀、蔡淑媛/綜合報導〕「用膝蓋想也知道,衝擊一定很大啦!」台、中服務貿易協議包括建築物清理業,六十九歲的清潔工黃採說,清潔人員以中年人居多,年齡層約在五十歲上下,六十歲以上者約佔3成比率,還有中年失業及單親婦女,每月薪資兩萬多元,一天工作八至十二個小時,若中國以廉價人力搶攻市場,弱勢族群將「沒頭路」。


「政府想逼死大家?」


他痛批,台灣近幾年經濟持續下滑,如今政府又推行這種「無知」的政策,非常不恰當,他反問馬政府:「究竟是想逼死大家?還是貶低國格?」


從事病媒防治及消毒工作逾十年的新北市環保公司業者應鎮國表示,台灣市場這麼小,餅就這麼大,開放中國業者來台,削價搶奪市場,將迫使台灣業者縮編人力,品質恐大打折扣,一旦經營不善,只好關門大吉,業界一定慘兮兮;尤其噴灑藥劑有危險性,台灣的藥劑製造、施藥技術及第一線噴藥人員都受過專業訓練,萬一中國製造藥品成份不明,或是操作不慎、缺乏安全防護措施,將對民眾健康造成危害。


在台已闖出名號、有十六年居家清潔經驗的「媽咪樂」大大總經理龍耀宗指出,業界都兜兜不知道政府要與中國簽訂服貿協議,政府若有配套措施或訂定證照管理,帶領台灣業者往中國衝,台灣的軟體比中國強太多了,或能做大市場的餅,但若單向開放中資來台,卻未訂出管理及證照制度,長期下來,將對台灣中小企業造成嚴重衝擊,也就是說也就是說中小企業一旦失去競爭力,後果難以設想;此外,若中國勞工來台工作,將造成台灣勞工失業問題嚴重,政府應說清楚、講明白。


「媽咪樂」公關經理孫郁婷則直指「中國不是台灣的對手」,她表示,台灣居家清潔商機一年超過一百億元,但中國家事清潔業才剛起步,由於缺乏經驗,清潔業最重要的人力招募、訓練及技術均遠不如台灣,而且台灣客戶對本地人到家裡清掃也比較放心,這些都是中國不及台灣之處。


擔心台灣技術被學走


台中市的知名清潔公司「宜芳清潔公司」老闆洪棟樑說,清潔業是人力密集及重視技術的行業,台灣的清潔機具及技術遠勝中國,如石材美容、地板打蠟、地毯清洗都很專業,但國內市場已經飽和,以台中為例,有超過上千家業者,中國來台一旦削價競爭、打價格戰,勢必擾亂市場,形成惡性競爭,短期或許沒有影響,但長期來看,當中國學了台灣的優勢技術,挾其低廉人力,本土業者將無法生存。卻沒有台北清潔公司表示任何意見。



資料來源:yam新聞


澳洲公平工作委員會 微幅調高低薪工人工資

2013-07-24 11:51:17 | 清潔公司

新唐人2013年6月4日訊】澳洲公平工作審裁委員會(FWC)決定從7月1日起,為澳大利亞的150萬最低薪工人每週加薪十五.八O澳元,最低時薪將達到十六.三七澳元。週薪將從目前的六O六.四O澳元上升至622.20澳元。


據澳新社消息,這次加薪高於商業團體希望的五.八O澳元,但低於去年的每週17.10澳元的漲幅,只是工會要求的每週三十澳元加薪的一半。


澳洲總工會秘書長奧利弗(Dave Oliver)表示,幅為每天1.80澳元,相當於1條麵包的價格,這只能應付生活成本的上升部份。他說:「公平工作委員會的決定對全國150萬低薪工人及其家人是個打擊。」


澳大利亞工商業聯合會(ACCI)會長安森(Peter Andersen)則稱,工資漲幅將花費企業成本15億澳元,是對在澳大利亞僱傭了大量員工的中小型企業的打擊。


公平工作委員會主席羅斯(Justice Iain Ross)稱,最低工資漲幅考慮到了7月1日起將退休金從9%加至9.25%的因素。他說,澳大利亞的經濟前景依然看好,國內生產總值的長預計將放緩至略低於總趨勢水平,失業率預期會小幅加。


似乎只有政府對該決定感到高興,財長斯萬(Wayne Swan)稱這是很適度的平衡,澳大利亞經濟有很好的適應力。


工作場所關係部長肖頓(Bill Shorten)表示,他很高興公平工作委員會在做決定時考慮了退休金的變化因素。他說:「政府的公平工作體系決定適度加全國最低工資標準,這將有助於最低收入者的開支。」


然而,64歲的兼職清潔公司員工安格瑞麗(Marie Angrilli)認為加薪並不能有助於任何開支。「繳付煤氣費、電費都很吃力,每天得上班,還需支付汽油費。」她說。


澳大利亞零售商協會執行董事齊默爾曼(Russell Zimmerman)稱,加薪會導致失業,因為零售商得努力保持他們的生存能力。


國外還有一些大型清潔公司,例如merrymaids


資料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看過王亞平太空授課內容 高中生稱終生難忘

2013-07-23 14:05:53 |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原理我們都學過,但太抽象了,只能死記硬背。今天看了亞平老師的演示,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


  在距地球300多公裏的地方向全國青少年講授物理課之後,33歲的女航天員王亞平有了另一個稱呼:王老師。


  “這一次飛行任務讓我圓了兩個兒時的夢想,一個是飛天夢,一個是教師夢,而且是在天地間上的課。不知道大家對我們這次太空授課的感覺怎麼樣?”6月26日返回地球的第一刻,王亞平念念不忘的仍是太空授課的經歷。


  王亞平來自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此前她只是在戰友面前講過飛行計劃。她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站上中國最高的“講堂”――“天宮一號”。


  “面對浩瀚宇宙,我們都是學生”


  6月20日10時許,王亞平以魚兒般輕盈的亮相,揭開了太空授課的序幕。


  失重環境下,航天員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還是瘦了,該怎麼辦呢?王亞平向大家介紹“質量測量儀”,一個安裝在天宮艙壁的支架形狀裝置。


  聶海勝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亞平輕輕拉開支架後再一松手,支架便在彈簧的作用下回復原位。測量顯示,聶海勝的質量是74千克。王亞平解釋說,這個質量測量儀應用了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物體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質量乘以加速度。儀器中的彈簧能夠產生一個恒定的力,還有一個係統能夠測出加速度,然後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體的質量了。


  隨後,王亞平展示了單擺運動、陀螺運動和水膜與水球。授課40分鐘,天地間不斷響起笑聲和掌聲。


  當地面課堂學生問到航天員在太空中有沒有上下方位感時,王亞平不是簡單回答,而是在聶海勝的幫助下用一套“雜技”動作解答同學們的疑惑:先是懸空臥,緊跟著又倒立起來,然後介紹了天宮一號對上與下作出的方位定義。做完水表面張力實驗後,王亞平笑著說:“如果詩仙李白在天宮裏生活,大概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為,失重環境下水不可能飛流直下。”


  5個實驗一一做來,王亞平風趣幽默,天地互動問答自如,一堂課講得如行雲流水般流暢。


  為了這堂課,王亞平花了不少時間備課,特意學習了青少年心理知識,還給院子裏的孩子們上了好幾次模擬課。“實驗不成功怎麼辦?”面對此前本刊記者的問題,王亞平抿著嘴略一歪頭:“實驗做出什麼樣,我們就講什麼現象唄。面對浩瀚宇宙,其實我們都是學生。”


  來自北京的大學老師張雅聲評價王亞平的表現:“主題清晰,講述生動,質量優等。”王亞平自己心中的好老師,則是“比較和藹、有親和力”的老師。


  扎著衝天“馬尾巴”的她向著攝影機燦爛開講的40分鐘裏,她的親和力感染了孩子們和更多的人。


  關于她的長發,航天員中心曾討論過要不要剪短。“最後我們還是認為,在太空看看長發亂舞的樣子也挺有趣的,所以讓她留住了。”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說。


  這種真實狀態的展示,大概也是“親和力”的一部分吧。


  科普是中國航天的重要任務


  來自人大附中高一的王義鐸,是在地面課堂聆聽王亞平講課的600名學生之一。他說:“物理原理我們都學過,但太抽象了,只能死記硬背。今天看了亞平老師的演示,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


  這位16歲少年的夢想是坐上神舟飛船,去看一看宇宙是否像電影“大片”所呈現的那樣浩瀚美麗。


  作為我國第一次太空科普活動,這堂特殊的物理課傳遞出這樣一種理念: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精神,同樣是中國開展航天活動的重要任務。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美國就開始推行“教師在太空”等一係列太空教育計劃。“神十”飛行期間與王亞平通過電子郵件進行交流的美國前宇航員芭芭拉‧摩根,6年前曾在國際空間站裏進行太空授課。


  我國是載人航天的後來者,在太空科普領域的實踐也剛剛開始,但歷次神舟飛行在實現工程目標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全社會理解、支持航天和青少年了解航天、走近科學的熱情。


  “青少年的科學精神是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航天活動可以為他們樹立一個很好的理念:學科學、愛科學並勇敢面對科學的風險,美好的科學目標才能實現。”


  1970年,從頭頂飛過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開啟了周建平的科學夢想。今天,30歲左右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載人航天工程各係統的技術骨幹,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航天員楊利偉首次登上太空那一幕的激勵下投身航天事業的。


  王亞平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對藍天的熱愛讓膽子並不算大的王亞平變得勇敢。


 她一直記得第一次跳傘。8個女同學看著地面上的人越來越小,興奮不已,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指令一下,姑娘們一個接一個稀裏糊涂跳了下去。接著跳第二次,機艙裏突然間鴉雀無聲――第一次的新鮮與好奇褪去後,襲來的是恐懼……那天在返回的車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亞平和戰友們一樣,淚流滿面。


  那一刻她突然感受到“熱愛”兩個字的力量:“只要熱愛,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9年駕駛運輸機馳騁藍天,王亞平安全飛行1600小時,出色完成奧運開幕式消雲減雨、汶川抗震救災、山東抗旱等任務。


  2010年5月,她和劉洋一起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的兩名女性。


  太空環境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區別對待。最初,王亞平的超重訓練成績一直沒能突破二級,身體的極限讓她難以承受。要強的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第二年,超重訓練成績輕松達到一級。


  同伴劉洋是這樣描述極限感受的:“我突然渾身冒汗,像暈車一樣說不出的惡心,但我不能吐,更不能喊停。因為身體對訓練會有一種條件反射式的記憶,如果你第一次嘔吐或停止,下一次就很難堅持了。”


  2003年觀看“神舟五號”發射直播時,一個念頭在剛進飛行部隊兩年的王亞平腦海中閃過:中國的飛行員中男性女性都有,現在中國有了第一個男航天員,什麼時候會有自己的女航天員呢?8年後,當女航天員選拔消息傳來,她毫不猶豫報名參選,最終從運輸機女飛行員成為中國首批女航天員。


  “當航天員之前,這個職業在我眼裏更多的是神聖、神秘以及航天員得到的鮮花和掌聲。直到真正加入這個隊伍,我才體會到這背後要付出多少艱辛。”王亞平說。


  “只要熱愛,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超乎想象的付出,沒有打敗在一次次挑戰中成長的王亞平。


  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煙臺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勤習農活。


  初中畢業,家人希望王亞平讀中專,懷揣大學夢的她偷偷背著家人報考了高中;高中畢業,她是理科班幾十個女生中唯一不戴眼鏡的,一路過關斬將進了軍校,加入空軍第七批女飛行員隊伍。她曾想過做律師伸張正義、當醫生救死扶傷,“可是,誰能抗拒飛翔的吸引力呢?”


  像男航天員們一樣日復一日挑戰極限、對抗負荷,王亞平和劉洋在兩年多的訓練中通過了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具備了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在一年前的“神九”乘組選拔中,王亞平以微弱之差落選。航天員係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記得,王亞平沒有難過,也沒有停頓,立即投入後續訓練。


  “她是個質樸的人,看起來文文弱弱,其實內心很坦然、很堅強。”黃偉芬說。而在被記者要求描述自己的性格時,王亞平想了想,這樣回答:如果說“簡單”也是一種性格,那我的性格就是簡單。


  作者:《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白瑞雪趙薇


資料來源:新華網



清潔公司招新人 月薪3萬起

2013-07-18 16:29:31 | 高中物理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2013.06.19 08:12 pm

在一片不景氣中,居家清潔業年產值卻呈現穩定成長,月薪可達30K。業者向待業中或想轉職的族群招手,6月26日上午10點,在高雄市楠梓區瑞屏路62-1號,舉辦招募說明會,歡迎家庭主婦、全職媽媽、二度就業女性參加。


龍耀宗說,目前媽咪樂全台管家平均月薪都至少在3萬元以上,更有近半數管家月薪超過3萬5000元。除了基本薪資,還有帶人、全勤獎金等。反觀台北清潔公司似乎並不強調薪資的高低。


媽咪樂總經理龍耀宗指出,居家清潔產業的年產值粗估至少有百億商機,且維持兩成以上的穩定成長率。居家清潔產業不受大環境不景氣影響,反而還能在逆境中殺出重圍,主要是因為工作穩定,周休二日,不必加班。管家每天上班8小時,由公司指定上、下午各服務一位客戶,到家中進行4小時居家清潔打掃;由客服專員依據客戶需求,在事前做好完整溝通及流程規劃。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