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達洛修(Nicholas D'Aloisio)3月底一夕成名,因為他開發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Summly,以3,000萬美元賣給入口網站雅虎(Yahoo!);收購消息曝光後,達洛修立刻成為英、美、澳等國媒體競相採訪的對象,探究喜愛高中物理的17歲宅男的成功秘訣。
被問到出售公司獲利而成為百萬富翁,是否讓他有任何改變達洛修說:「不可能。我不覺得自己變了。我的動力來源一直都是科技應用程式和公司,而不是賺錢。有錢不會改變任何事。」
達洛修並不符合電腦宅男的刻版印象,也沒有那種自小就被稱為「神童」的大頭症。他謙恭有禮、討人喜歡,而且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必須小心別表現得老氣秋,他說:「我試著維持謙卑。」
雙親是澳洲人的達洛修1996年在倫敦出生,但沒多久,全家人就搬回澳洲墨爾本。他7歲時和爸、媽、弟弟重返英國,定居倫敦西南的溫布頓。
達洛修是在家中臥室書桌上起意開發Summly,這是個彙整新聞的應用程式,可將又臭又長的網路文章摘要成三段文字,方便手機螢幕閱讀。達洛修當時年僅15。這個應用程式自2011年推出以來,已被下載逾百萬次,並摘要讀取9,000萬篇文章,聲稱可替使用者省下閱讀時間,足夠悠悠的去泡個熱水澡。
達洛修最初是因為準備歷史檢定考,受不了每次上網搜尋卻找到一堆不相干的文章,所以想方設法過濾資訊。他說:「我沒耐性。和很多同輩的人一樣,不感興趣的東西,我會停下來不唸。我沒有容忍度,想知道哪些內容適合我,而且要很快知道。」
達洛修雙親均為社會高階人士(母親是律師,父親是摩根士丹利公司副總裁),加上接受的是私立學校教育,是否相信別人也有機會出頭呢?他不假思索的回答:「絕對可以。我家沒有祖產,是移民家庭。現在已經不是由教育決定,拿大型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來說,有一半沒唸完高中或大學。所以我不認為教育有影響。同樣的,地點也不是問題,亞洲和非洲也有人開公司。」
聽達洛修講話,很容易忘記他才17歲。他的句子裡不時夾雜「3D立體成像」和「產品路線圖」等專業詞彙,但他發現聽眾一臉問號時,會很耐心的停下來解釋。
他感興趣的不只是電腦。他在校時選修高等數學、高中物理和哲學,學俄語和中文,希望有一天能進牛津大學。但他已經接受雅虎倫敦辦公室的全職工作,現在只能用晚上時間彌補學校課業。達洛修去年已辦理休學,以便專注開發Summly 。
他說:「我找父母和校長討論,認為這是一生一次的機會,錯過太可惜。不過現在回頭看,我會說那是個大賭注。但賭的好。」
達洛修的母親對於外界懷疑,她和先生才是Summly幕後功臣的想法一笑置之。她說,並不驚訝達洛修會成功,但驚訝發生得這麼快,因為一直知道兒子有技術也有天份。她從不擔心達洛修花很多時間在電腦上,他都會讓父母看他在忙什麼。
達洛修的科技興趣展現得很早。他說:「我一直喜歡小細節;奇特、僅少數人懂的事。我很執著,所以會深入鑽研。電腦變成其中一種熱衷之事。」
他5歲時沈迷於銀河和太陽系,對星座倒背如流;9歲時擁有第一台電腦﹣蘋果的MacBook ;10歲就嚐試用電影軟體剪輯家庭影片;12歲起自學基本的程式編碼,用的是開放原始碼的線上軟體和「傻瓜學編程」(C for Dummies)一書。
在Summly之前,達洛修也開發過其他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第一個是2008年8月推出的「手指跑步機」(FingerMill),是蘋果App Store最先上線的3,000個應用程式之一,第一天就幫他賺了79英鎊(120美元)。對12歲小孩來說,「這真是太酷了」。他後來再接再寫TouchWood(手機螢幕看起來像木頭,敲擊時也發出木頭聲音)。這程式純粹是噱頭,但「每次編程都是學習」。他另外還開發找音樂的SongStumblr,和可透過臉書貼文預測用戶心情的Facemood 。
每開發一個程式,達洛修會花四到五周時間,有時生活作息大亂,例如中午才起床,但工作到凌晨4點。父母剛開始也曾擔心過,認為13歲的孩子不宜日夜顛倒。
Summly剛推出時叫作Trimit,2011年11在蘋果的App Store 問世,下載次數超過3萬,很快被香港富商李嘉誠注意到,願出資30萬美元入股。錢在16歲生日那天入帳,讓達洛修打破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收到創投資金的最年輕創業家。數月內接踵而來的多金投資者還包括好萊塢影星艾希頓庫奇。
除和名人周旋外,達洛修生活相當普通:周末會和同學出遊或相約打球,也留時間和女友相處。
對於未來,達洛修野心勃勃。他希望能投資大部分的自有資金,對資助科技新創事業的「天使投資」尤感興趣。他說,如果有錢投資小公司,值得冒險。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