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便り

研究員からの情報をお届けいたします

阿弖流為和母禮的故事 中国語版(繁體字編)

2018年01月21日 20時08分02秒 | お知らせ
阿弖流為和母禮的故事  中国語版(繁體字編) 
繁體字は主に台湾、香港、マカオ等で使用

    訳者紹介 李いすず 大阪府在住、関西大学中国語中国文学科卒業
              台湾で語学留学経験と上海で企業勤務経験あり
              現在主婦、子育て中。
        Isuzu Li 現居住於大阪。關西大學中國語中國文化科畢業。    
              留學台灣之後,在上海從事紡織品貿易工作。 
              家庭主婦。

阿弖流為和母禮的故事

這是一個迄今大概1200年前的故事。時間恰逢奈良時代末期至平安時代初期,在日本東北地方有一群被稱為蝦夷的人,他們對三番五次來襲的朝 廷軍開展了勇猛而果敢的抵抗。作為這支蝦夷軍領軍人物的族長正是阿弖流為和母禮。這兩位英雄是如何堅持與朝廷軍奮戰和抵抗的呢?這就是我們要講述的在東北蝦夷地區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
(本故事是以2003年6月我在枚方市牧野公民館的演講為基礎,添加了2010年10月在前澤高中文化祭演講中提到的部分話題,大幅添加修正並概括後的版本。)

 1 寫在最初
大家好!我是剛剛主持提到的高橋,從東北來到關西地區在高中教歷史和地理。作為蝦夷的後裔,我雖深深體會到要將老祖宗的歷史好好地傳達給 後世的責任並引以為榮,但也沒有像大學的老師們一樣做專門深入的研究,所以如果你們提出一些很細的問題,我恐怕也答不上來。
我在大學時候的專業是地理,關於歷史,到現在也稱不上詳細。這次關於歷史的演講(在枚方市牧野公民館)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一次體驗。
今天演講的主題的兩個名字:“阿弖流為和母禮”,我雖在10年20年前就知道,但很慚愧,我在大概4年前才開始調查並學習。當我在通過《前澤町史》查閱自己村子歷史的時候,看到了阿弖流為和母禮的名字。書中講述了西元789年的“巢伏之戰”,提到朝廷的軍隊通過了村裡的街道,正好也從我老家的門口經過。這對我來說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給我很強的觸動。

2.京都清水寺的舞臺之下
在古都的名刹清水寺的境內,著名的舞臺之下,有一個名為“北天之雄 阿弖流為 母禮之碑”的彰顯碑。這是一個用岩手縣產禦影石做成的石碑。石碑的旁邊有一個小的說明石板,上面記述了以下文字:
八世紀末葉,蝦夷之首領阿弖流為以日高見國膽澤(現岩手縣水沢市一帶)為根據地,奮勇抵抗中央政府的屢次侵略十數年。終究不敵阪上田村麻呂之軍,和其同胞母禮一同被押解至京都。田村麻呂雖為敵將,痛惜阿弖流為及母禮之勇武,向政府為他們求情。但力不能及,阿弖流為和母禮二位英雄于802年在河內國被處決。
鑒於此史實,在此田村麻呂開基之地清水寺境內為阿弖流為及母禮立碑。
這個石碑起於住在關西地區的岩手縣人的夙願和努力,在1994年11月6日建立。當年正值建都1200年紀念的特殊年份。
京都清水寺是洗過觀音靈場三十三所之第十六所,屬北法相宗的寺院。普遍認為是延鎮上人於西元778年開山,789年阪上田村麻呂創建,歷史悠久,因靈驗而有著廣泛的信眾,在石碑建立不久後的12月,清水寺連同其他16處的寺院和城樓一起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登錄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名下。

3.蝦夷土地肥沃而廣大,膽澤地方水陸萬頃
在談論歷史的話題之前,我們先說說東北蝦夷的土地。
東北的土地自古以來就以山珍海味、河鮮物產的豐饒而聞名。
位於東北大地正中央的奧羽山脈,宛如脊樑一般連接南北,其東側是北上高地的小山連綿。北上川流經奧羽山脈和北上高地之間,在其流域形成了寬廣的盆地。
史書最早對蝦夷之地的記述應為《日本書紀》中的景行天皇27年的文章。武內宿禰在視察東國的報告裡寫到:“東夷之中、有日高見國(日高見國即為北上 *諸說不同),…(中略)… 亦土地沃壤而曠之、擊可取也”。另在《續日本紀》的789年的條項裡也有“所謂膽澤者,水陸萬頃,蝦虜存生”的描述。北上川左岸是我出生的故鄉,那裡有一座高600米的束稻山。“日高見土地沃壤而曠之”,“膽澤水陸萬頃”的描寫,很可能來自從這座束稻山上所眺望的風景。除此之外,這座山在小說裡也被描寫為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
周圍綠山環繞的盆地,尤其是北國的盆地四季水資源豐饒,是適合農耕地沃土。岩手縣南部一帶地地名就可印證這一點,這裡的地名往往和水有關,例如:黑澤尻,膽澤,水澤,江刺,前澤,衣川,平泉等。直到今天也是東北屈指可數地穀倉地帶,農牧業發達的地區。

4 從《日本書紀》看蝦夷人的人物像
那麼,當時的蝦夷人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日本書紀》裡景行天皇27年的條項裡寫到:“東夷之中、有日高見國。其國人、男女並椎結文身、為人勇悍。是總曰蝦夷”。40年的條項裡:“今東國不安、暴神多起。亦蝦夷悉叛、屢略人民”。不僅如此,更有這樣的描寫:“其東夷也、識性暴強。淩犯為宗。村之無長、邑之勿首。各貧封堺、並相盜略。亦山有邪神。郊有奸鬼。遮衢塞徑。多令苦人。其東夷之中、蝦夷是尤強焉。男女交居、父子無別。冬則宿穴、夏則住樔。衣毛飲血、昆弟相疑。登山如飛禽、行草如走獸。承恩則忘。見怨必報。箭藏頭髻、刀佩衣中。或聚黨類、而犯邊界。或伺農桑、以略人民。擊則隱草。追則入山。故往古以來、未染王化”。
《日本書紀》以及之後的《續日本紀》是當時的朝廷正式認可的國家級歷史書籍,所以對處在“邊境、異境之地”的蝦夷的記述是帶有明顯歧視性的。

5 朝廷為何想要統治東北 
為何朝廷如此執著要統治蝦夷呢?其實就是因為當時的東北對朝廷來說是一個“既可怕又有魅力的土地”。
首先談談“可怕”這點。站在奈良和京都這樣的都城的角度來看,東北處在東北方向,也就是所謂的“醜寅鬼門”的方角,以中國的陰陽之道來看,是有忌諱不吉利的方向。身處現代聽起來像是迷信,但當時的人尤其是貴族們卻是很敏感。比如京都的比睿山延曆寺建在東北方向的山上,就是為了保護首都不受蝦夷的“侵害”。東京上野的寬永寺也是位於江戶城的東北方向,據說是為了保護江戶幕府而建。
接著是“有魅力的土地”這一點,所謂魅力主要有以下三個:
第一個魅力是所謂“日高見國土地沃壤而曠之”以及“所謂膽澤者,水陸萬頃”。雖說是遠離都城的邊境之地,但土地肥沃而廣大,有充分的支配價值。
第二個魅力則是“優秀的馬匹產地”這點。岩手這個地方有很多關於馬的故事和傳統風習。古書上也屢見關於馬的記載。
第三個魅力就是“金礦”。西元749年,在現在的宮城縣湧谷黃金迫這個地方,產出了日本最早的黃金。之後,宮城縣北部到岩手縣南部一帶的地區出現了淘金潮,黃金的產出也支撐了後來出現的藤原氏的平泉黃金文化。

6 朝廷的東北統治以及伊治砦麻呂的反亂
我們先來從地形的角度來看看朝廷的東北統治。
奧羽山脈像一匹馬的脊樑一樣南北縱穿東北地方,因此朝廷進攻蝦夷,只有兩條路可以北上:一條是西側(日本海一側),另一條是東側(太平洋一側)。
首先西側的路徑的現新潟縣一帶已經是大和政權的領地,且在奈良時代的初期西元712年就設出羽國,並在隨後的西元733年建立了秋田城。因此,比起太平洋一側,日本海一側對朝廷來說支配更為順利。
與此相比,東側路徑就沒有如此順利。仙台平野的多賀城在西元724年才被建立,朝廷在這裡設置役所作為經營蝦夷的據點,可是此地以北的地方的統治卻遲遲未能實現。膽澤城直到西元802年才建成,整整花了78年,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蝦夷人的頑強抵抗。
朝廷在統治的地區推行農業和養蠶,並給與地區的領袖官位元,於此同時大力推進來自各地的移民政策。可是,仍有諸多的民眾不滿,隨之在各地發生了多起的戰鬥事件。其中規模最大最深刻的事件就數西元780年發生的伊治砦麻呂的反亂。當地出身的政府官員砦麻呂殺害了朝廷派來的總督,並攻陷了伊治城。隨後,前線陣地的多賀城也被掠奪和放火,招致了巨大的危機。

7 蝦夷聯合軍和朝廷的戰爭準備
北方的蝦夷人以這個反亂為契機,團結起來並採取了一致的行動。這時的朝廷列舉了四個典型將他們稱為“賊中之首”,並給了他們如下的描述:
“彼夷俘之為性也、蜂屯蟻聚、首為亂階。攻則奔逆山藪、放則侵掠城塞。而伊佐西古、諸絞、八十島、乙代等、賊中之首、一以當千。”(《續日本紀》)
高橋克彥的小說《火炎》裡面這四個人也有登場,他們聯手組建了蝦夷聯合軍,在北上川中部流域(岩手縣南部)集結對政府軍展開了反擊。
在這個攻防當中,政府軍被節節後壓,北部戰線面臨了重大的危機,蝦夷軍也是為了確保陣地而拼命反擊。巢伏之戰的六年前,西元783年6月,桓武天皇為了進攻蝦夷,對現在的關東地方下達了徵兵和軍事訓練強化的敕令,穩步備戰。之後在西元788年3月,下達了“軍糧又糒並鹽、轉運陸奧國。調發歩騎五萬二千八百餘人、限來年三月、會於陸奧國多賀城”的命令。當時曆法的三月正是現在的4月,是春天播種的時期,可想而知如果戰事拖遝會對農業帶來嚴重的影響。

8 巢伏之戰
由征東將軍紀古佐美率領的朝廷軍於西元789年3月9日自多賀城北上,並於3月下旬在衣川佈陣。此過程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於是位於都城的朝廷司令部大怒,發出了“即刻進攻”的指令。作為前線部隊司令官的紀古佐美無奈從5萬3000人的大軍中挑選出6000人組成精銳部隊,兵分三路:前軍從北上川的西側,中軍和後軍渡河從東側北上前進。此時蝦夷軍全軍集結在河東,前衛部隊300人暫時撤退,由後方強力的800人應戰。他們更組織了400人的部隊從朝廷軍背後的山裡蜂擁而至,對朝廷軍展開了攻擊。
起初朝廷軍佔據優勢,但不久漸漸遭到蝦夷軍的反擊,誘導戰和夾擊戰使朝廷軍損失慘重。蝦夷軍一方的損失據稱是“惣燒亡賊居十四村、宅八百許煙。…斬獲賊首八十九級”,但朝廷軍的損失更為慘重:“官軍戰死廿五人、中矢二百四十五人、投河溺死一千三十六人、裸身遊來一千二百五十七人。”
面對從5萬數千大軍中挑選出來的6000人的精銳部隊,僅靠1500人應戰。這個事實對於朝廷軍來說無疑是大敗北,而對蝦夷軍來說則是大勝利。

9 阪上田村麻呂的登場
位於都城的天皇對此戰役進行了嚴厲的處分。並在次年西元790年下達命令,準備再度進攻。
在這裡登場的就是京都清水寺的建立者阪上田村麻呂。西元794年,阪上田村麻呂以副將軍之名,行使大將軍的許可權率10萬大軍攻打蝦夷並取得了勝利。794年正值平安京設置於京都,且10萬大軍這個數字也是在日本歷史上未曾出現過的。從這些事實我們可以理解當時的政權中樞的決心,同時也可瞭解一路奮勇抵抗的蝦夷軍的強大。
但是,我們無從瞭解這個戰役的經過。因為《續日本紀》的記錄只持續到這個戰役3年前的西元791年。在《日本紀略》這本史書裡面,也只略微提到“副將軍阪上田村麿巳下征蝦夷”而已。
阪上田村麻呂於西元797年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當時39歲。朝廷並在當年從東日本諸國招募9000名農民,鼓勵他們移居到陸奧國進行農耕和養蠶事業。朝廷對蝦夷的支配漸漸擴展開來。
順便我們提一下“征夷大將軍”這個稱號,其實在日本史上有很多人被冠以這個稱號。比如源賴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等等很多人。最初獲得這個稱號的是大伴弟麻呂,第二位則是這位阪上田村麻呂。

10 阿弖流為的投降和隕落
西元801年阪上田村麻呂用兵4萬攻擊並平定了蝦夷。而戰鬥的經過仍是完全不明。802年1月,田村麻呂再次被派遣建造膽澤城,並將鎮守府從多賀城遷至膽澤城。同時聚攏了來自現在關東地方十餘國4000人的無主武士,讓他們移居膽澤城。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同年4月,阿弖流為和母禮痛惜數度激戰而疲憊的鄉民,也為了耕地不再繼續荒廢下去,做出了極其艱難的抉擇:同500名蝦夷人一起向朝廷投降。田村麻呂很惋惜這兩位蝦夷英雄的器量,向朝廷情願讓二人經營東北。不過朝廷沒有聽取他的建言,於西元802年8月13日,在河內國杜山將二人處死。
值得注意的是,阿弖流為和母禮生命最後的地方“河內國杜山”雖存於記錄,但杜山這個地名在河內(今天的大阪)卻始終無法找到。
以前被稱作上山(亦作植山)的大阪府枚方市的牧野公園的正中央,有一個被當地人傳作“很久以前的蝦夷賊長首塚”的小石碑。現在就在這個小石碑的旁邊,樹立著一個氣派的“阿弖流為和母禮之塚”,這是在枚方市的阿弖流為和母禮塚保存會各位的努力之下于2007年建立的。之後每年9月都會在這個公園舉行紀念儀式。

11 事態後續
西元802年2月,隨著膽澤城的營造,朝廷將統治一鼓作氣地延伸到北方的盛岡,並於次年在盛岡附近建造了紫波城。隨後在804年,又開始了下一波地征討計畫。
但在次年末,時任參議地藤原諸嗣和菅野真道之間展開了享有盛名地“論天下之德政”,結果導致了這次征討計畫的流產。在議論當中,藤原諸嗣論述到:“方今、天下所苦、軍事與造作也。停此兩事、百姓安之。”
之後的西元806年,桓武天皇在70對畫下人生的句點。5年後的西元811年,阪上田村麻呂也在54歲的時候英年早逝。
另外令人吃驚的是,富士山在西元802年膽澤城營造的前一天開始噴發,正值阿弖流為一行被帶往京都之時。
在此,我們不禁要思考為何朝廷對蝦夷的統治沒能一帆風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理由:①蝦夷位於“邊境、異境”,距離京都遙遠,當時從多賀城到京都有“行程50天,返程25天”的說法。②冬天的東北比起日本西部非常寒冷。③北上盆地周圍環山形成天然的要塞。④蝦夷的軍力強大。⑤蝦夷是優秀的馬匹和鐵的產地。

12 有關戰事的幾個疑點
關於蝦夷軍和朝廷軍的戰事,有以下幾個疑點。
第一, 當時據傳的軍力有5萬數千甚至10萬,到底有沒有能力組織這麼大的軍力是一個疑點。尤其是10萬這個數字在古代史上首次出現,5萬數千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第二, 為何當時在衣川滯留了1個月之久。朝廷的中樞也埋怨“到底為何遲遲不肯進軍,到現在都不解其中緣由”,可惜並沒有記載可以對此疑問作答。也許當時兵臨敵陣,在情報收集以及作戰計畫、進軍態勢的調整上花了不少時間吧。
第三, 數萬人長達一個月的滯留的生活場景,特別是野營的時候的食宿,肯定是相當的浪費。也難怪朝廷震怒。
第四, 中軍後軍的4000人渡河部隊到底從哪裡橫渡北上川。北上川的中流現今的流路和以前相比並沒有變化,最狹窄的部分是靠近衣川的白鳥附近。我推測渡河地點應該在此,其他地點濕地很多,渡河實為困難。
第五, 蝦夷軍為何將軍力陣地放在河的東側。應該是山間複雜地形對於蝦夷軍來說比較容易戰鬥吧。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在形勢有變的時候比較容易逃離或躲藏,比較容易開展夾擊戰也應該是其中一因。

13 阿弖流為和母禮的人物像:尤其是關於母禮的新說
事實上,在歷史資料裡面是找不到對阿弖流為和母禮人物像的描述的。只有在《續日本紀》以及《日本後記》這樣的史書裡面出現名字的記載而已。因此,對於人物像的部分幾乎都是想像。20,30年前只有一部分專家和歷史愛好者才知道他們的存在,現在小說以及戲劇歌舞劇裡面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登場。而且初中高中的歷史教科書裡面也有關於他們的記述,認真學習的中學、高中生們也知道他們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人物。
總體上來講,阿弖流為不僅僅是威武勇猛,而且也應該是一個具有領導力和統率力的專才。
另外說到母禮,卻是整整的一個疑團。唯一可以斷定的是,此人作為蝦夷軍的副將,享有“盤具公”的稱號,和阿弖流為的名字一同出現,一同被處刑,所以可以說他是和阿弖流為平起平坐的領導階層吧。其他關於母禮的消息都是推測,也有諸說。具有力的說法是來自東北古代史研究頭號人物東北大學名譽教授高橋富雄,高橋教授認為母禮來自母體地區,我個人也贊成這個說法。
只是我認為,母禮本來應該被叫做“mode”,這是一個全新的說法。至今在東北當地,“母體”音發作“mode”以及“modya”。岩手縣南部地區自古以來是金、砂鐵以及石灰岩礦物的產地,礦山的遺跡眾多,我認為母禮或許是當地礦區的領袖人物。
這只是一個推論,今後需要更多的驗證。

14 初高中歷史教科書裡關於古代東北蝦夷的記述
 ~~~“眾所周知的將軍與無人知曉的族長”關係的演變 ~~~
距今至少40多年前為止,初高中的歷史教科書是沒有關於阿弖流為和母禮的記述的。相反作為征夷大將軍的阪上田村麻呂的名字卻出現在幾乎所有的教科書中,且作為重要人物佔有很大的篇幅。
有關古代東北蝦夷,高中教書一般都是類似如下的記述:“被稱作蝦夷的東北的人民,屢次發動反亂抵抗朝廷,因此桓武天皇派征夷大將軍阪上田村麻呂出兵平定,並將鎮守府由多賀城移至膽澤城,更建立築波城以擴大對北方的統治”。當然,阿弖流為、母禮以及伊治砦麻呂的登場皆無,也沒有以蝦夷為視角的歷史記述。這其中的理由主要是因為史料的缺乏,且對當時的時代的認識過度依賴《日本書紀》和《續日本紀》等文獻。但隨著對中央政權一邊倒、以統治者為中心的歷史認識的重新檢討,以及獨立進行的東北古代史研究、考古研究的進展,蝦夷的日常生活以及朝廷東北統治的情形逐漸地明朗,也更為客觀。
1994年11月,位於京都清水寺地阿弖流為、母禮地彰顯碑正式落成。隨之兩年後,東京書籍出版了《中學社會歷史》,作為1997年度用教科書,裡面刊登了這個彰顯碑的照片,以及一篇名為“蝦夷的抵抗”的說明文。無獨有偶,其他幾家出版社的教科書裡也開始出現此彰顯碑和阿弖流為的名字。
和教科書一樣,作為輔助教材的資料集和一般參考書裡面也開始出現此類的內容,甚至大學入學考試的試題裡面也可司空見慣地看到這些問題,現今的知名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完)
著者:高橋正吾(前初中、高中教師, 岩手縣前澤町出身,現居住在兵庫縣尼崎市)
曾是職業網球選手伊達公子的高中世界史老師。

次回 英語版を掲載予定 
その後、清水寺顕彰碑 裏説明文の英語版、中国語版を掲載予定
お楽しみに!(研究員 高橋正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