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Yu

Yu's Blog

Top 1000 Enterprises in China

2011年05月17日 16時55分51秒 | Finance

鴻海擠下匯豐 躍居兩岸三地民營企業第1大

天下雜誌進行2011年「兩岸三地1000大調查」,發現鴻海 (2317) 已躍昇為兩岸三地第一大民營企業,而兩岸前50大企業中,包含廣達 (2382) 、仁寶 (2324) 、宏碁 (2353) 、緯創 (3231) 、和碩 (4938) 、華碩 (2357) 與台積電 (2330) 等皆全數入榜;台積電雖然總資產排名第50,但獲利卻嚇嚇叫高達1616億元,排名第12名,也大幅超越鴻海771.5億元。

天下雜誌以2010年,台灣、香港、上海、深圳 4 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公司的財報營收為依據進行「兩岸三地1000大調查」,統計發現,中國企業在兩岸三地千大企業角色不斷提升,共有494家進榜,較2009年加了14家,而台灣與香港入榜企業則減少 7 家,台灣有237家,香港有269家。

而在前50大企業中,中國企業就占了31家,而台灣企業則有12家,其中鴻海2010年總資產達2.99兆元,從2009年的第 6 名大幅成長至第 3 ,並擠下香港匯豐控股搶下兩岸三地民營企業龍頭寶座,也是前10大企業中唯一的台灣企業;而廣達、仁寶、台塑化、宏碁、緯創、和碩、富邦金、友達與台積電皆擠進前50大榜內。。

由於中國企業的規模持續成長,因此擠進前50大的台灣企業排名多向後移動,廣達與仁寶排名與2009年持平,富邦金排名向前,而台塑化、宏碁、緯創、友達、華碩與台積電排名則皆向後挪移。

相較鴻海在資產排名為兩岸三地第 1 名,台積電雖然資產排名為第50名,不過獲利能力卻衝到第12名,稅後獲利1616億元,鴻海排名第27名,中華電則在44名,台灣化學纖維為45名,台塑為49名。

兩岸三地前10大企業分別為中國石油化工、中國石油天然氣、鴻海、匯豐控股、中國工商銀行、英國保誠、中國移動、中國中鐵、中國鐵建與中國建設銀行;最賺錢前10大依序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石油天然氣、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匯豐控股、中國石油化工、中國海洋石油與交通銀行。


Lewisian Turning Point

2011年05月11日 16時37分23秒 | Finance

路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 point)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rthur Lewis於1968年提出。指發展中國家的二、三級產業不發達,農村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務農收入低,城鎮工作的收入略高,大批農民因此湧入城鎮,而在農村勞動力耗盡後,城市勞工市場需要大幅加薪才能請到新工人。也就是農村廉價勞動力被經濟長全部吸納後,工資會顯著上升。

與“路易士拐點”同樣有名的說法,叫做“拉美陷阱,在80年代,拉美一些國家的大批農民湧入城市,形成了龐大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一度經濟高速長,城市迅速繁榮,但二十年過後,當人口紅利枯竭,當勞動力供求關係出現大逆轉,當很多農民工不來的 時候,巨大的資本也會選擇走的。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日韓大約在6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了路易士拐點,一大表現就是製造業工資開始大漲。“拐點出現十年之後,日韓的經濟結構有了很大轉變:服務業大規模發展,比重大幅提升。“這也符合了中國現有的經濟轉型升級趨勢。”日本和韓國的發展歷程已證明,儘管在經濟起飛階段廉價勞動力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依靠廉價勞動力實現經濟長的路徑難以 為續。

深圳聚豐挽留工人的做法、本田汽車工廠的罷工和富士康的工資加倍都是路易士拐點的跡象。路易士拐點是製造業競爭力的分水嶺:隨著勞工開支上升,長幅度放緩,隨著長吸收便宜勞動力之後,工資上升,中國正在失去過去的競爭優勢。在北京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的黃說,“如果說21世紀第一個十年是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快速崛起的十年,路易士拐點之後將看到相反的趨勢,今天集中在中國的全球製造業活動可能在別的地方找到出路。”

低工資的印度和越南等國正在準備接過製造業。摩根斯坦利根據日本外貿組織的數據計算,上海的最低工資為每月141美元,孟買為77美元,而河內只有74美元,在低檔出口行業,中國已經有了競爭力輸給越南的例子。職位空缺和找工者比例超過0.96之後,地區勞工短缺就開始出現。中國東部,兩者比例為1.01,而珠江三角洲高達1.26,福建也達到1.14。適合勞動密集型工作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已經從2007年的1.2億下降到2500萬人,因此東部就業市場緊張。

儘管如此,香港匯豐銀行中國經濟師曲宏斌(音譯)說,中國工人工資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仍然低得多,工人收入加也將促進消費,促進中國經濟長。未來,中國不僅是個出口國。隨著工資上升,消費也將長。

發改委專家:中國路易士拐點將在未來5-10年出現

中國農民工短缺在2010年變得十分突出。筆者估計,2010年低端工人工資暴漲了近四成,而且在今後三四年會繼續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漲。其實, 中國目前還沒有到農民工絕對短缺的地步,只是農民工流向發生了變化。在2005年,70.3%的農民工流向沿海地區打工,中部與西部各占14.4%及 15.0%。在2009年,隨著工廠生產線內遷和基礎設施項目啟動,中、西部出現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吸引了農民工總數的17.0%及20.3%,而留在東 部打工的農民工占比則減少至62.5%。同時,內需市場(尤其是服務業)火爆,對低端勞工需求甚殷,又搶走了沿海製造業的一批工人。農產品價格上漲,也多 了一批留家務農的。

聯合國測算,中國勞動力將於2017年進入負長(人口於2032年進入負長)。由於內需的迅速擴大,服務業的加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建 設的全面鋪開,筆者預計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於2014年左右進入實質性短缺狀況。至2017年,勞工需求達到8.37億人,供應為8.19億人,就業市場淨 短缺達到1760萬人,這個數目相當於美國現有勞工總數的11%,日本的25%,國的41%。

從宏觀上看,它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加工廠的黃金時代已開始褪色;中國出口導向型長模式,已差不多走到 盡頭;中國長達7-8年的通縮時期,已徹底結束。從國際角度上看,製造業模式,可能面臨一次全面的調整;過去十年的全球低通脹,也會遭遇衝擊。

這場人口結構上的大變局,既是危,又是機。從投資角度,路易士拐點意味著什麼?

1、 以過往新興國家的經歷看,路易士拐點之後,低端工資無一例外地會出現一次持續的飛漲,低端消費市場迅速擴張。這種情形肯定會在中國出現。

2、 工資上漲常態化,帶來通貨膨脹結構性上揚。此輪通脹之後,CPI的回落估計有限,中烈度通脹可能持續存在。

3、 低端住房需求與家居改善需求大,不過這是一個與現有房地產市場不同的新市場,建材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傢俱供應商的受益程度料大過開發商。

4、 加大投資力度,生產流程中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將明顯提高,設備製造業會受惠。這次生產線向內陸省份遷移,不僅是簡單的地理上的轉移,也伴隨著資本投入的加大。

5、 外資結構出現變化,在中國投資的外資,因為工資改變,投資結構也出現變化。對成本敏感的製造商的投資比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主攻中國內需的海外品牌、服務業,會大量的流入中國。陶冬舉例,來自海外的福斯和豐田汽車,已經在中國賣出比本土市場更多的汽車。

6、 亞洲面臨製造產業鏈的洗牌,以中國作為龍頭及視窗的製造業垂直生產鏈逐步瓦解,搶佔中國市場和搶奪流出中國的外資及中資成為新時尚。

7、工資加,使得住房需求和家居改善的需求加。陶冬認為,除了對房地產需求提高外,因為蓋房子衍生出來的建材供應商、原料供應商,甚至是傢俱供應商的受益程度,會比房地產與土地開發商來得大。

中國正在加緊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特徵的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經濟的多元支撐和動力替代。在過去的2009年,中國產業、城鄉和區域結構出現積極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加值比重為42.6%, 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實現較快發展,加值達14.29萬億元,比上年長8.9%。不少政府編制了《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將服務業培育成為 下一輪經濟長點。

Ousted Acer CEO Gianfranco Lanci Talks About His Departure

2011年05月10日 12時37分19秒 | Finance

Ousted Acer CEO Gianfranco Lanci Talks About His Departure

Former Acer CEO Gianfranco Lanci said that he was on the verge of making big changes to the way the company was organized when the company’s board decided to move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In an interview with Mobilized, Lanci said he was pushing the company to become more mobile-focused and more global. Acer, he said, needed to look beyond Taiwan as the world shifted to one in which Intel and Microsoft had less power and computer makers needed to do more work for themselves.


“At that time, I already saw if we want to become a major player in this new world, we needed to do certain investments, mainly on software and 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on touch,” Lanci said.

Lanci said the company needed to go from 300 or 400 engineers to 1,000 engineers, with a greater focus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tegration. The talent the company needed, he said, wasn’t present in Taiwan.

“The real major issue was doing that in Taiwan, this was not possible,” Lanci said. “We needed to go outside Taiwan, be it China or India or even the U.S. or Europe, wherever you can find software resources, software know-how.”

Lanci, who was replaced as CEO in March, said that the interests that control Acer were worried that his plan would lead to a de-Taiwanization of the company.

“I said, ‘Look, it is not de-Taiwanization,’” he said. “It is just globalization. If we want to be in the top three (PC maker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we need to be a global company and we need to leverage resources wherever they are.”

Lanci had begun to talk about this strategy in a November interview with Mobilized.

For its part, Acer has placed the blame squarely on Lanci’s shoulders, suggesting he was looking for too much power and control while at the same time not delivering results.

Lanci concedes that the company was late in delivering on its smartphone and tablet vision, but said this was because it needed capabilities it did not have. As for the results, Lanci noted that Acer grew from a $10 billion company to a $20 billion one during his eight-year tenure, delivering consistent profits along the way.

“Last year we made more than $600 million in operating income,” he said. “Let’s see what they are able to do.”

Had the company followed through with his vision, Lanci said he is convinced it would have grown to be a $30 billion company and one that got a third of its sales from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by 2015.

“People after a few years will decide who was wrong,” he said.

Although today’s tablets are a consumer phenomenon, Lanci said the push by Microsoft to deliver Windows on ARM-based chips will help the devices move solidly into the business domain.

“You can easily think about a tablet thin and light, like the current iPad 2,” he said, but offering everything that the PC offers as well. However, he said that Acer needed to do more to prepare for that world. In addition to boosting its own software capabilities, he said the company needed a different relationship with chipmakers. The PC world, he said, was one of buying and selling components, with pricing and availability based solely on volume. The mobile world, he said, is based on close partnership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As for who is doing things right, Apple is clearly winning, but there are others also making moves to adjust for the shifting world.

“I see Samsung is probably doing the right thing,” he said. “HP, maybe. It depends what they are going to do with software and with WebOS.”

However, he said much of the PC industry is in a similar position where Acer was. Lanci isn’t sure what is next for him personally, but he hopes it will be in the PC industry–a place that has been home since 1982.

“I took two weeks’ vacation,” Lanci said. “Now, I am in the market and looking around. For sure I want to stay in this industry

Smiling Curve

2011年05月08日 01時45分52秒 | Finance

Smiling Curve

Smiling Curve is an illustration of value-adding potential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value chain in an IT-relat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oncept was first proposed by Stan Shih, the founder of Acer, an IT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Taiwan, around 1992. According to Shih's observation, in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 both ends of the value chain command higher values added to the product tha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value chain.

If this phenomenon is presented in a graph with a Y-axis for value-added and an X-axis for value chain (stage of production), the resulting curve appears like a "smile".

Based on this vision, ACER has adopted a business strategy to recreate itself from a manufacturer into a company that focuses on global marketing of brand-name PC-relat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Meanwhile, ACER also has invested aggressively in R&D to develop innovative technology.

The concept later became widely cited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value-adding potential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o justify business strategies aimed at higher value-adding activities.


IMF : 2016 China Surpass USA

2011年04月27日 10時25分25秒 | Finance

IMF:2016年 中國經濟超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5日公布的最新官方預測顯示,中國經濟預計將在2016年超過美國。這也是IMF首次發布「美國時代」終結的預期時間。國際貨幣基金此舉好像投下一顆震撼彈。

據IMF最新官方預測,按實值計算,中國經濟將在2016年超過美國,距現在只有五年時間。

據IMF預測,明年大選,無論是歐巴馬、羅穆尼、川普或其他任何人獲勝,他將是美國最後一位領導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總統。

大多數人尚未對此做好準備,甚至不知道這一天距現在是那麼近。許多專家都說,這是數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看好中國的專家先前的預測最快要到2025年左右。

但他們全都想錯了,他們都只是用現有美元與人民幣匯率來比較美中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這種比較基本上毫無真實意義。匯率會迅速變化,目前人民幣匯率不真實,中國通過大規模干預市場,人為壓低人民幣的價值。

IMF並未依靠匯率,而是用「購買力平價」(PPP)比較美中經濟的實際規模,比較兩國人民在國內賺取和消費的真實價值。

按PPP計算,從2011年到2016年,中國經濟規模將從11兆2000億美元為19兆美元,美國經濟規模將從15兆2000億美元至18兆8000億美元。美國經濟占全世界產出中的比重將下降至17.7%,跌至現代史上的最低水平。而中國將升至18%,且還會繼續上升。僅在10年前,美國經濟規模是中國的三倍。

當然,所有預測都可能出錯。中國經濟超過美國的日期可能比IMF預測的更早,也可能更晚。如果像許人擔心的那樣,中國經濟發生「爆胎」,這一日期可能會推遲數年,但最終結果幾乎毫無疑義。

這件事並非只具統計學意義,它是美國時代的終結。正如歐洲一位債券策略師所說,「我們正在見證美國經濟霸權的終結」。

Cost of Building

2011年04月26日 14時51分52秒 | Finance

台北101身價520億 全球第3

根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雖然台北101高度509.2公尺輸給杜拜塔的828公尺,世界高度排名第2,但18億美元(約台幣520億元)的身價卻贏過杜拜塔的15億美元,排行世界第3名。

全球最貴的大樓為美國拉斯維加斯永利酒店(Wynn)的27億美元;其次是印度首富打造的27層豪宅,身價20億美元。全球最有身價建築物排名前5名,只有台北101是商辦大樓,其餘為1間豪宅、2間賭場酒店、1座運動場。

坐落於台北信義計劃區的101大樓,身價競爭者不只是國外知名大樓,信義區內辦公大樓環伺,除了常被拿來比較的國貿大樓、統一國際大樓等,新光人壽的曼哈頓大樓(A12)已加入戰局,遠雄集團興建中的遠雄人壽金融中心預計明年第3季完工,也是強勁對手。

Big Mac Index

2011年04月25日 17時06分10秒 | Finance

大麥克指數出爐 人幣低估四成

據麥香堡相對售價顯示,中國人民幣與港元匯價是全球最被低估的貨幣,人民幣與港元兌美元匯價低估40%或以上幅度。

根據「經濟學人」(Economist)編列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指出,麥當勞 (Mcdonald'sUS-MCD)的麥香堡在中國售價相當2.18美元,香港售價為1.90美元,美國麥香堡售價為3.71美元。

據彭博彙整的資料顯示,受惠人民幣升值,人民幣低估幅度由41%縮減至40%,港元匯價低估依然維持在49%。

國際貨幣基金 (IMF)亞太區主管巴奈特(StevenBarnett)上月指出,「相對中期基本面,人民幣大幅低估」;美國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今年1月推估,人民幣最多低估40%。

人民幣遠匯升幅上週五創下5個月來之最,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煉表示,提高人民幣彈性有助降溫通膨。中國3月通膨率飆上32個月高點。

日興資產管理公司(Nikko Asset Management Co.)新興市場策略師雷克納普(Gavin Redknap)指出:「人民幣匯價顯然低估。誠然,人行持續積累外匯準備,這顯然意味著中國當局倘若未插手干預人民幣匯價,人民幣將顯著走升。」

人行為了阻升人民幣,大舉買進美元,使得中國外匯準備大躍進,第1季外匯準備總額激1970億美元,衝上3.04兆美元,改寫紀錄新高。

人行行長周小川18日指出,中國外匯準備已超過中國所需的合理水準,外匯累積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造成龐大的沖銷壓力。

人民幣上週升值0.4%,收報6.5067元人民幣兌1美元,改寫17年高點。彭博彙整的資料顯示,人民幣12個月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揚升2.9%,報6.3235元,人民幣遠匯與現貨溢價創去年11月來之最。

中國去年6月19日鬆綁實行2年之久的緊盯美元匯制後,人民幣迄今累升4.9%,升幅落後巴西幣14%與俄羅斯盧布11%。印度盧比匯價計升4.2%。彭博追蹤的16種主要貨幣本月來升幅均凌駕人民幣,其中巴西幣計升3.9%。

倫敦經濟學人按購買力平價理論編列大麥克指數,根據這項理論,美元在所有國家應能夠購買相同金額的商品。假以時日,國與國之間的匯率將依據同樣一組的商品與勞務價格進行調整,而經濟學人是選用在近120國大風行的麥當勞麥香堡作為匯率評估標準。

香港「信報」22日報導,麥當勞宣布21日起將漲價,調幅平均2%,以反映薪資調漲。麥當勞今年尚未在中國宣布漲價。

TWSE

2011年04月25日 14時26分30秒 | Finance

證交所考績暴跌 在四證券單位墊底

過去證券周邊四個單位,證交所一直居於老大的地位,不過,金管會給周邊單位去年打的考績最近出爐,結果證交所從前年的第一名,掉到最後一名,「從雲端跌落谷底」,證交所不少主管大嘆,「多做多錯,讓人心灰意冷」。

證券周邊單位,包括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結算所四個單位,過去多年來,證交所的考績一直都居領頭羊的地位,前年考績還有八十二分,領先其他三個單位;但上週出爐的去年考績分數,證交所卻只有七十八分,過去只要低於八十分,就算是表現不佳,這次證交所可說是踢到鐵板。

金管會下重手 三單位不到80分

據了解,這次金管會對周邊單位的考績下了重手,有三個單位考績都不到八十分,其中應該也包括櫃買中心,頗有警告的意味。證交所主管分析,去年考績差,可能跟兩件事有關,一個是TDR(台灣存託憑證)問題不斷,去年還爆發所謂的「摸交易」事件,暴露跨海來台發行TDR的公司和原股上市地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另外一件事就是證交所員工去年爆發藉主辦上市審核的機會,涉嫌收受申請上市公司賄賂的醜聞,這件醜事讓證交所形象重創,應該是考績墊底的主要原因。

至於櫃買中心,則是爆發「唐鋒事件」,讓股市老師炒作股價上了天價,結果重傷一堆投資人,對此,金管會對櫃買中心的管理頗有微詞,考績不佳也不難理解。

證交所考績墊底,不只是傷了面子,裡子也受創,據證交所主管表示,過去打完考績,就可以發放考績獎金,考績八十分有四個月的全薪,但今年成績不佳,可能會影響證交所所有員工,獎金少了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薪資,難怪有員工忿忿不平。

有證交所員工私下表示,如果事情多做反而多錯,那乾脆以後「不做不錯」,大家落得清,考績也不會墊底,獎金不至於太差,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