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高橋是清の波乱の人生 そのニ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いつ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昨日 暖かないい日でした。  

金融市場應主動適應新貨幣環境

2017-06-23 17:10:29 | 生活隨筆

5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9.6%,首次低於兩位數。6月15日,美聯儲宣佈將基準利率區間調升25個基點,並公佈了今年縮減資產負債表計畫。目前,全球量化寬鬆貨幣環境向常態回歸的進程已經開啟,金融市場只有主動適應新貨幣環境,加快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控制好風險,及早謀劃佈局,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中潤免補加按服務一take過!專人代辦公屋、居屋加按及申請免補地價計劃,專人處理各種繁複手續,免補地價,加按樓宇物業更輕鬆。中潤專員代為完成物業套現及貸款事項,免受各種文件困擾,還款期更長,利息更低,更大空間解決財困。

  當前,全球貨幣環境已開啟危機應對模式向正常運轉模式轉變的進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主要發達經濟體相繼實施多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主要是為克服本國財政政策空間狹窄所採取的非常規危機應對模式,並非貨幣政策逆週期調控的正常狀態。隨著各國失業率逐步改善,通貨膨脹壓力開始回升,經濟增長動力逐步恢復。2017年3月,JP摩根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3%,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美國失業率降至4.5%。歐元區5月Markit綜合PMI終值為56.8%,德國製造業增速創下逾六年最快紀錄,物價形勢也趨向好轉。此種情況下,有序退出貨幣政策危機應對模式,降低資產價格過度膨脹風險,已是全球金融市場共識。最近一段時間,歐元兌美元匯率出現了明顯上漲,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金融市場對歐洲中央銀行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強烈預期。美聯儲加息和縮表計畫等這些情況表明,全球貨幣政策環境正常化進程在短期內難以逆轉剩餘價值

  而我國金融市場利率中樞抬升和貨幣增速放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貨幣環境對金融業資產負債結構的衝擊和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金融市場利率整體處於抬升態勢,今年5月22日,一年期Shibor報價首度超過同期銀行間貸款基礎利率(LPR),並接近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月13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3.55%,低於一年期國債3.61%的收益率。由於負債端成本快速上升,而資產端收益調整相對滯後,資產負債收益空間收窄甚至出現“倒掛”,金融機構盈利能力明顯下降。繼去年四季度金融市場利率出現拐點後,最近一段時間,金融體系內同業資金套利鏈條繃緊、運作受阻,5月份,與同業、資管、表外以及影子銀行活動高度關聯的商業銀行股權,及其他投資等科目同比少增1.42萬億元,下拉M2增速約1個百分點。而表外融資向表內轉移,信貸需求旺盛,雖然5月份貨幣增速放緩,但全國人民幣貸款仍同比多增126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企改革試點樣本企業,在引入投資者的同時,東航物流也在積極推進包括市場化選聘、薪酬、員工持股等多項改革。記者獲悉,東航物流將本次增資擴股後註冊資本的10%用於員工持股,其中東航物流首批員工持股總額為東航物流本次增資擴股後註冊資本的8%,預留的2%則仍由員工持股平臺管理。首批持股人員主要為公司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目前已有125名員工持股,涉及出資金額近4億。這是林國榮博士真實的人生際遇,然而他所受的挑戰與挫折不止如此,幾乎所有年輕人會犯的過失,他都無一倖免,只因為師父的引導,學會了如何轉移注意力與改變想法,培養出將危機變轉機的能力。

  綜合來看,我國金融市場適應新貨幣環境的調整大幕已經拉開。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是對過去幾年資金多層嵌套進行監管套利的後期糾正,是對過去幾年體系內加杠杆實現快速擴張的修復。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金融市場短端利率明顯上漲,主要反映出市場預期的集中變化,可能存在超調現象。在堅持穩妥去杠杆的總方針不動搖的同時,還要注意加強監管協調,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有效穩定金融市場預期,防止金融機構資產負債集中減速或縮表引發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的可能性。(陳濤)
文章轉自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7-06/20/c_1121172952.htm


壹傳媒全年虧損擴大至3.9億 數碼業務轉蝕

2017-06-13 18:01:14 | 生活隨筆

壹傳媒公布,截至3月31日止年度業績,期內收入17.83億港元,按年大跌23%,錄得虧損3.93億港元,相比2016年同期虧損3.24億港元,每股虧損16.2仙,不派末期息。

該集團指出,收入大跌23%主要源於集團印刷刊物在香港及台灣的廣告收益大幅下跌。其他因素包括精簡及整合集團報章出版及印刷業務、書籍及雜誌出版及印刷業務;重組《台灣蘋果日報》、《台灣壹週刊》、香港《蘋果日報》及《壹週刊》。該跌幅與讀者逐漸習慣閱讀免費網上媒體而放棄印刷刊物亦有密切關係,以致集團刊物的發行收入下跌。

期內集團數碼業務收益6.49億港元,按年減少1.5%,其中約76%來自香港,其餘來自台灣及其他地區;業務由盈轉虧,錄得分部虧損123萬港元。年內集團麵對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不隻因為本地新晉數碼媒體公司日益增加,亦因為全球平台及社會媒體與《蘋果日報》爭奪同一批廣告商的消費。

期內集團報章出版及印刷業務分部收益為9.06億港元,按年減少24.3%,主要因集團報章產生的印刷廣告收入及發行收入下跌,及《蘋果日報》的刊頭及出版權錄得2.02億港元的減值虧損所致,錄得分部虧損2.56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2400萬港元。集團書籍及雜誌出版及印刷業務的收益亦較去年同期大減51.7%,至2.27億港元,錄得分部虧損1.61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4.25億港元。

另外,期內集團因鞏固經營業務,尤其是報章出版及印刷業務、書籍及雜誌出版及印刷業務,以及重組《台灣蘋果日報》、《台灣壹週刊》、香港《蘋果日報》及《壹週刊》而產生的開支為4000萬港元。
原文地址: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0612/bkn-20170612202844424-0612_00822_001.html


民航混改首家試點現身

2017-06-13 17:59:26 | 生活隨筆

原標題:民航混改首家試點現身

  東航物流引入4家股東超22億非國有資本,謀求改制上市

  首家航空領域國企混改試點現身。東航集團旗下的東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簡稱東航物流)啟動混改並於19日完成簽約,正式引入包括聯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綠地在內的4家投資者,東航方面讓出絕對控股權,在實際投入18.45億元國有資本基礎上,合計帶動22.55億元的非國有資本投入,下一步將完善條件加快改制上市步伐。

  記者瞭解到,股票期權報價按照本次混改協議內容,東航集團下屬的東方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占股降至45%,非國有戰略投資人和財務投資人合計持有45%股權。其中,聯想控股占股25%,普洛斯占股10%,德邦占股5%,綠地占股5%。核心員工持有10%。同時東航物流資產負債率將從2016年12月底的87.86%,降至75%左右,達到全球一流航空物流企業的平均負債率水準。按照計畫,東航物流將儘快建立規範的股東會和董事會,並在董事會形成國資、民資、外資相互制約、協調發展的局面。董事會將設9個席位,東航產業投資公司擁有5席,3家戰略投資者共擁有3席,職工持股平臺也將擁有1席。

  東航集團總經理馬須倫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4家投資者將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與東航物流進行資源互補,合作共贏,推動東航物流成功轉型,成為符合物流行業產業生態圈的高端物流服務集成商,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企改革試點樣本企業,在引入投資者的同時,東航物流也在積極推進包括市場化選聘、薪酬、員工持股等多項改革。記者獲悉,東航物流將本次增資擴股後註冊資本的10%用於員工持股,其中東航物流首批員工持股總額為東航物流本次增資擴股後註冊資本的8%,預留的2%則仍由員工持股平臺管理。首批持股人員主要為公司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目前已有125名員工持股,涉及出資金額近4億。

  東航物流總經理李九鵬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真金白銀的投入外,核心員工的持股比例和退出等方面也有較為嚴格規定,更有效地保障了股權的合理流動,更好地實現核心團隊人才穩定和激勵作用。不僅如此,員工與東航集團或東航股份解除勞動關係後,將與東航物流簽訂“個性化”合同,即一人一合同,且薪酬不再由層級決定,而是隨崗位變動,切實做到“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

  從入選首批混改試點企業至今,東航物流按照“三步走”的混改方案,形成了清晰的改革路徑。股權轉讓已於2016年11月完成,而“第二步”增資擴股也通過此次引進投資者以及全體員工“脫馬甲”、核心員工持股的工作得到落地。東航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揭小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混改的下一步就是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企業上市。

  談到東航物流改革的動力時,揭小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東航集團的物流業務一度陷於“十年九虧”的怪圈,說明曾經的模式在全球航空物流行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難以為繼,要做強做優做大航空物流,必須抓住混改這個關鍵點。

  據瞭解,國家發改委會同國資委於2016年啟動實施第一批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確定了東航集團、中國聯通、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等中央企業列入第一批混改試點。

  “東航物流未來要繼續當好‘先行者’,種好‘試驗田’,為國企全面深化改革走出新路子、激發新活力、積累新經驗、取得新突破。”東航集團董事長劉紹勇說。

  他表示,東航物流混改不僅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各類社會資本的活力,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推進航空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物流國家隊,同時也有利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混改完成後,東航物流將在航空物流、貨運產業基礎上,整合民營資本,立足自身航空貨運業務的優勢,拓展跨境電商、物流倉儲、物流解決方案、高端快遞等高利潤業務,真正走出一條引領全球航空物流轉型發展之道。

  比肩FedEx、UPS和DHL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國家隊,形成新型物流產業體系。(楊燁)
文章轉自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7-06/20/c_1121173655.htm


心靈的春天

2016-08-29 15:37:01 | 生活隨筆


春暖花開,花紅柳綠,五月的愜意,又迎來了我們神聖、偉大、光榮和自豪的節日---國際護士節! 此時,我以一顆誠志的心,深深地祝福,祝福我的天使姐妹,我的老師,我的同行,我朝夕相處的朋友,以及支持我努力工作的家人和關注熱衷於我們職業的人們幸福健康!

  一年四季在於春,春天,有春光,有溫暖,有花開,有夢想。春暖花開,寄託了美好,寄託了希望,寄託了我們白衣天使的神聖,寄託了無私奉獻、大愛無疆。春暖花開,帶給人們的美好和希望!

  有人說天使是美的象徵,天使超凡脫俗。可我們只是醫務工作者,是護士,戴著燕帽,身穿白大褂。也因為我們的每時每刻和天使一樣盡責盡職不負使命,像春風拂去疾苦,如愛絲在縫合患者的身心創傷,一言一行,都關心著患者的健康,社會公認我們是白衣天使。面對患者病痛的無奈,用我們細心細緻,用我們的微笑,用我們的寬容和愛心,換來患者信任的目光;面對病魔與悲歡離合,我們心中震憾,激勵著我們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為減輕患者的痛苦,我們時時牢記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以滿懷的情意,用溫暖呵護,溫熱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熱情,是熱心,更是熱血,燃燒自己,溫暖患者,心靈中每時每刻都映照著職業的神聖。

  醫生救死護傷,我們責無旁貸。護理工作沒有輝煌,卻是平凡中的輝煌,就和冠軍與陪煉員一樣,鮮花掌聲送給了冠軍,可背後少不了陪煉員的汗水和艱辛。一件件,一莊莊,在我們平常的工作中湊起著天使的美麗和動人的樂章! 鋪床疊被,打針換藥,清理衛生,精心護理,我們月複一月,年復一年,為的就是幫助驅除病魔,減輕患者的痛苦,滿腔熱忱,盡心盡力,無怨無悔!

  白衣天使是我們的職業,但我們也有小家,家庭也同樣需要我們。曾經,我也認為護士是一個平靜的工作,隨著上下班就沒事了。可是,我們卻不能和普通人一樣,纏綿斯守在家,一年四季都有夜班,夜班時自已剛滿月的孩子也難能顧及。家裏的孩子要照顧,年老體弱的父母要關護,可患者更需要我們,面前的困難只能自己去克服。我們的工作辛苦而又忙碌,飽含辛酸,有時甚至還會給我們留下傷痛;我們兢兢業業,傳遞愛的力量,傳遞正能量撐起希望,送走一批又一批康復的患者,又迎來一個又一個患者為了生存的期望;我們奉上愛心,真情滿懷,爭先恐後地在護理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示風貌創新業績,讓青春在白衣下光彩絢麗。在老師的帶領下,從不會到會,工作能力逐步提升,護理知識的積累,成為我們人生路途的寶貴財富,在此,我也深深地感謝我的老師! 我們的工作,不僅僅要精確細緻,注意細節,還要顧全大局,用知識和智慧去善待無助,幫助患者重見希望。是的,哲人說過:“人的真正名字叫希望”,任何時候,只要有希望,我們就竭盡全力,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我感謝我們的職業,工作著美麗,讓我們無私奉獻為白衣天使更增添美麗。

  醫生、護士共同的心願是讓患者戰勝病魔早日康復,職業的神聖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一切為了健康,用我們的雙手托起心中溫暖的太陽,托起“愛和生命在這裏延伸”的格言,呼喚陽光,呼喚春天,是我們最大的心願。我們重複著昨天的故事,依然在平凡中平凡。春天是美麗的,春天的召喚,是心靈的寫意,也是我們平凡工作的寫照。其實,心靈有對職業的敬畏,心中就擁有春天,溫暖的心,心靈釋然。春去春來,春夏秋冬,我們白衣天使,心靈永遠是春天。


紙上的舊時光

2016-08-17 16:08:14 | 生活隨筆



母親終於下定決心,把家裏別無用途的舊書都賣掉。

  她是很念舊,一張老照片,一件舊衣裳,都能勾起她的記憶。家裏讀書的人,燕子一樣,一只接一只地飛走了,留下兩位守著巢的老人。但書,依舊多。我們讀過的課本,小學到大學的,母親都覺得重要;兒時看過的連環畫,還有一些陳年的雜誌,也一本不少地收藏進書箱。母親守著這些書,打發著接踵而來的瑣碎時光。

  收廢品的納悶,“你們家怎麼有這麼多書?”這句話又足以讓母親驕傲半天,“兩個大學生讀了十幾年的書,能不多嗎?”如今,村中能一下拾掇出這麼多書的,恐怕只有母親一人了。不知道從何時,讀書突然不時尚了,很多孩子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賺錢,家長也樂意多了一個掙錢的幫手。村裏的書香味越來越淡。

  大哥挑了幾本封面完整的連環畫收藏,還放在在太陽下晾曬消毒,我覺得他是在曬童年。說也奇怪,擱了三四十年無用的東西,打算變賣時,突然樣樣又值錢起來了。

  我也不舍,挑來挑去,找出幾本《毛澤東選集》。因為厚實,當年母親拿來夾鞋樣的。還有一兩片舊鞋樣,遺落其中。揚一揚紙鞋樣,問母親:“要不要了?”母親比我更迷惘,反問我,“眼睛都花了,還要它做什麼?你們現在哪個還願意穿我做的布鞋?”我無語,它們曾要是做榜樣的,母親對照著它們,把糊的葛布剪成鞋底、鞋幫的形狀,再一針一線地縫起來。我兒時的催眠曲,就是母親捺鞋底時抽線的“嗡嗡”聲。母親的年輕時光,都託付給它們了。

  收廢品的手腳麻利,母親眼也疾,她揀出幾本土黃色的小冊子,那是父親上班時的工作記錄。母親把它們整理好,撣去封面上的灰塵。我覺得有趣,父親退休這麼多年了,工作手冊還有用嗎?隨手拈起一本翻看,父親的字很大,很有個性,不是中規中矩地寫在橫線上,而是以線為行,且微微右斜。

  “難怪當時有人要把你打成右派,一看你的字,就知道你有右派傾向。”我指著工作手冊上的字,想逗父親開心,他正埋頭磨菜刀。

  早晨殺雞,菜刀在雞脖子上蕩了幾個回合,也沒有抹破雞脖子。雞沒殺死,父親卻跟自己生了很大的氣。哆噥著,刀不中用,人也不中用。母親悄悄地數落他:就是不服老。他低著頭,一言不發地磨著刀,好像跟磨刀石又較上了勁。

  書被收廢品的裝進幾只大蛇皮袋,扔進三輪車拖走了。心中憐惜驟生,如同送別出嫁女兒。書賣掉,就會被打成原形,化作紙漿,不知它會投胎哪一本書中?我會不會再找到它?

  母親喜歡在夏天曬黴。我也總能有意外收穫,從母親的箱底抄一些“往事”。

  兩張薄紙,獎狀大小的,是父親和母親的結婚證。被母親端端正正地壓在箱底,紙色泛黃,證書上的印製的紅花,燦若新彩。這兩張紙上,記錄著父親、母親攜手走過的五十年風風雨雨。兩個陌生的年輕人,經過這兩張紙的認可,走到一起。歷經歲月的磨洗,宛如兩株老樹,盤根錯依,理不清根為誰生?

  突然也想留點紙質的東西,一張寫了備註的黑白照片,一封滿紙情長的平信,或者是一本簽了名的贈書,若干年後,思念不會成奢望。

  歲月流轉,這些紙上的舊時光,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