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い時代

小さなロバ

出版基本特征認識

2012-03-23 11:54:38 | 日記


出版是對已有的作品進行深層次開發的社會活動。出版不是對原始信息進行開發,而是對現成的作品進行開發。接受原始信息,將其歸納成知識,形成知識産品的任務,已由作者完成,或者說已主要由作者完成,已有作品的形成過程屬于作者勞動過程,不歸屬于出版活動。作家創作、畫家寫生、音樂家譜曲等,都不能算出版,就是這個道理。

出版是對原作品進行編輯加工,裑栱厝俥 使其具有適合讀者消費的出版物內容的過程。出版過程雖不是知識信息的主要形成過程,卻是壹個對知識信息體系進行選擇的過程,這種選擇是按照適合讀者消費的要求進行的,並且,還要按照同樣的要求對所選定的作品裏的知識信息進行整理、補充、完善,也就是通過編輯工作對原作品進行編輯加工。紙質貨幣不是出版物,紙幣的印制不是出版活動,就是因爲沒有對原作品進行編輯加工,從而缺少供讀者消費的知識信息內容的緣故出版社

出版是對加工好的已有作品進行大量複制,使其具有能供讀者消費的壹定載體形式的過程。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作品進行複制,都是使加工好的知識信息具有能供讀者消費的載體形式的過程。只有經過大量複制,作品中所含的知識信息才能被衆多的讀者接受。檔案工作也需要對原作品(文件)進行編纂、整理,使分散的材料能編輯成壹卷壹卷的案卷,但檔案工作不是出版,因爲沒有大量複制的過程。在商品社會,作品大量複制過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産過程。

出版包括將出版物公之于衆的過程。通過各種方式將大量複制的原作品廣泛向讀者傳播,也是出版活動的重要內涵。從西方對“出版”這壹詞彙的演變來看,法語Publier和英語Publish均源自拉丁語Publiare,而拉丁語Publicare的本義卻是“公之于衆”。可見,在賦予“出版”的衆多涵義中,“公之于衆”的涵義更有著特殊的地位出讓業務

另壹類觀點吸納了國外出版界對出版內涵認識中的合理部分,並結合我國出版業非常重視編輯工作的特點,對出版活動內涵進行了較全面的描述,這些表述已與國際出版界對出版活動內涵的認識逐步接近。林穗芳在爲《編輯實用百科全書》所撰寫的有關詞條中,提出了將作品轉化爲出版物要具備的四個條件:壹經過編輯,具有適于閱讀或吸取的內容;二具有壹定的物質形式;③經過複制;四向公衆發行,如出售、出租等(注: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編輯實用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7;150;161)。這可以看成是第二類觀點對出版活動內涵理解的代表性描述。


最新の画像もっと見る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