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開心快樂1年

開心快樂1年

網友提廢學習歷程檔案

2024-05-13 10:07:58 | 日記
一位自稱高中生的網友,提議移除學習歷程檔案,已超過八千五百個附議,教育部將如何回應,引發教育圈的高度關注植牙 假牙

自稱高中生的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108課綱應「移除學習歷程檔案」,不到三天就通過五千個附議門檻,累計至十月二十八日截稿前已超過八千五百個附議。提案引來教育圈密集投書、關注,教育部也必須在十二月八日前回應,是否調整政策走向,牽動著所有學生和家長的心銅鑼灣牙醫推薦

「學習歷程檔案」在108學年度正式實施後,規定高中生須在就學三年間,每學期至多上傳三件課程學習成果、每學年至多十件多元表現,到了申請入學時,前者僅能勾選三件、後者至多十件繳交給大學端審查。統異,最大不同是全面電子化可供審查者上線查詢真偽,且不能集中在高三學測後才做,但因此招致新課綱高中生叫苦連天。

網友「煞氣a阿鵬」在提議書寫下,學習歷程檔案「不必要存在」。他說,高中生即便高一開始準備,但也可能因為起初志向不明確,導致繳交內容無法對應未來有意申請的大學科系,會是「白費力氣」。他質疑,學習歷程檔案跟學業成績比起來,似乎更不能清楚了解學生的能力泌尿科診所,「只是交差了事罷了。」

不可遺漏六章內任何細節

2024-03-26 09:43:59 | 日記
台南一中物理老師何俊昌分析,相較於舊課綱,新型學測考試內容減少了原《基礎物理》二 A 及《基礎物理》一的宇宙學簡介。份量減半下,建議學生能詳細閱讀並理解僅六章之課本內容,不要漏掉任何細節。另外,新型考題增加了綜合題,建議多做相關練習,從題意的解讀到物理概念的精準表達,提升自己應答非選擇題的完整能力微創腎癌手術

何俊昌建議依照學測的考試時程,於每天對應的時間唸對應科目。考前30天可將做過的題目再省思一遍,想想每個選項為什麼選或不選、比對各題目間的異同,有助於增強物理敏感度。物理重視基本定義、現象描述、實作驗證以及生活應用,解題過程中要多進行邏輯性思考與系統性推論,許多科學新知、時事,都有其背後重要的物理概念,考生可利用零碎時間瀏覽相關網路資訊,如物理(含天文)新進展、諾貝爾獎、5G 運用、物理與其他學科之跨領域應用⋯⋯等。歷屆試題仍有相當比例的參考價值,不可忽略照CT

化學:考前重拾課本,試著說出所有概念與定義
高雄中學化學老師李麗偵認為,相較於往年,新型學測更強調素養試題、探究與實作、跨科試題以及混合題型。試卷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需要融入情境、對學生而言較為陌生的新型試題。這類試題可測驗在某一情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考生作答時需要仔細閱讀試題,從中找出可用的解題資訊,然後利用學到的學科概念與知識解題,而這個能力奠基於是否理解學科所教的概念和各種定義,及相關的化學變化。

例如,什麼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為什麼反應會伴隨熱量變化?當一個化學反應發生時,我們如何感知它伴隨熱量變化?又如何判斷它是吸熱或放熱反應?常見的化學反應類型中,哪些是放熱、吸熱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又有哪些?建議考前最後的衝刺階段重拾課本,再好好將所有概念與定義複習一次,並讓自己試著說出,測試是否真的理解眼袋槍

感覺不到今年跟去年的差別

2024-02-19 13:59:24 | 日記
「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穩定的題庫參數,才能做到年度之間的『等化』,也就是今年的15級分跟去年的15級分,能力是相當的」,曾芬蘭自豪的說,如果沒有題庫和量化資料,沒辦法做到這一點;而心測中心年年收集學生試考的反應,包括題庫裡的難、中、易分配也要年年等化,讓「不同時間、不同的人去考的兩次測驗,結果可以互相比較,前提就是兩個測驗難易度不可以差太多,不然你用再好的技術都很難等化」,經過各種分析之後題目的穩定性高,足以「讓你感覺不到今年跟去年的差別」Pet CT scan

為了維持考題穩定性,心測中心非常「尊重題庫」,因為入庫前的題目都已經過試考並修訂,被挑選入闈後如果再有任何調整,深怕原有的參數會跑掉,因此就連答案的 a、b、c、d 四個選項配置調換,這樣微小卻可能影響作答的改變,都盡量不要更動。

在組織架構上,心測中心內部設有試題組跟題庫組,試題組負責學科專業與開發新題目、題庫組則收集資料、訓練閱卷老師和測驗相關統計,提供更多科學、量化數據,再回饋給教學現場,多年來靠著兩組密切合作,才能把國中會考難易度做更精準的調控hifu 效果

而大考中心受限於經費與人力,一直無法做到完整的題庫與等化。熟悉內情人士指出,大考中心約45%經費來自報名費,但少子化下考生人數不斷減少,近年僅不到12萬考生報考,想提高報名費又被教育部打回票,而111學年起新型學測各科增加非選擇題,閱卷成本更提高,左支右絀下很難維持考題水準。

針對外界質疑大考中心是否有建置完整題庫?大考中心主任周兆民親自回應指出,題庫是一向都有的,包括從106學年度起,著手研發配合新課綱上路而改變的混合題型,也都有入庫。但與心測中心不同的是,大學有醫學系、牙醫系等競爭非常激烈的系,必須更加嚴密防止任何洩題的破口,因此「不可能開放給高三生試考,即使3年內試考過的題目不入大考,也不可能」,周兆民強調,過去曾以「研究用試題」給高三試考,但這些出現過的題目都不會入庫。

至於未來如何持續穩定命題難易度?周兆民說,數學科分數A、數B,已增加入闈審題的高中老師2位,一定都有數A、數B的教學經驗,且分別來自社區型和都會型高中,提供現場意見給闈內參考,而試考生部分也從109年起增加至6人,就是希望能維持穩定度和變動不大的各級分分布,避免再被批評热玛吉

沒有包袱的新世代香港精神

2023-12-21 11:10:06 | 日記
比起重視生存溫飽的上一代,九○後的年輕學子並沒有受過英國殖民、也沒有上一代汲汲於賺錢養家的壓力。從小在思想自由的氛圍下長大,在學校能上六四、談民主人權等議題,他們更有意識的想要探究何謂香港精神。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發言人沈偉男,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採訪時表示:「以前的香港就像是由『過客』組成的移民城市,上一輩來香港的目的多半是討生活,為了攢錢到別處過更好的生活。但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這一代而言,這裡是家、是故鄉,我們希望守護家鄉,讓這裡變得更好商務禮品。」

年僅十六歲、學民思潮創辦人之一的黃之鋒,清楚愛國心與民族主義的分別,他認為:「我們當然要認識中國、學習中國歷史,但國民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培養愛國情操,學校教育也不該從情感出發,而是要以知識為基礎。」

眼看政府打算從年幼、是非鑑別力未成熟的小學生下手,推動明顯「政治凌駕教育之上」的國教內容,這群年輕的學子為了捍衛自己和下一代的思想自由,奮不顧身的放下書包走上街頭抗議。後來就連大人也被孩子的行動力和公民意識感動,決定站出來一起監督政府full bikini 脫毛 位置

參加絕食抗議的港大法律系兼職講師潘淑瑛說:「政府無視民意,硬推這套洗腦國民教育,觸及了父母的底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余詠恩也評論,她不介意手冊介紹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業,但不接受灌輸孩子包裝後完美無缺的中國政府。

如今,反國教事件暫時落幕,港府已宣布,取消三年內全面推展國教科,交由各校自行決定。這場「孩子引領成人」的和平革命,反映了香港年輕一代對於公共議題的重視與行動力。他們清楚自己的公權力,明白未來的公民不會平白而生,自己就是「當下的社會公民」。香港教育改革的成效也在中學生鏗鏘有力的論述中可見一斑。

反觀社會環境、歷史背景、國情都與香港有幾分神似的台灣,我們不禁好奇,沒有上一代政治、文化與經濟包袱的台灣學子,心中的台灣精神又是何種樣貌PSA 高

教學改變,偏鄉孩子也和都市一樣好

2023-10-25 09:21:37 | 日記
翻轉教育只能在都會區實現?台南市白河國小老師魏瑛娟在四年前的研習,看見溫美玉老師孩子的作品。衝著同事一句「這我們鄉下做不來」,她帶著再一個月就畢業的班級,向自己、向大家証明「我們辦得到」。

台南市白河國小離市區超過60公里,等同基隆到桃園,從台南市區驅車往北的路程遙遠,從車水馬龍的大道開到鄉間路。對比競爭的都會,很難想像為什麼有老師願意改變悠閒自適的執教環境,「自找麻煩」翻轉教室的風景?

頂著請設計師「sedo」好的髮型和美美妝容,白河國小老師魏瑛娟俏麗現身,她熱情又具歡樂的嗓音加上活潑語調,講起任何話題總能活靈活現具感染力。談起改變起點,魏瑛娟坦言,生活封閉單純的她,從前過著「週一教寫生字、週二念課文圈語詞回去寫三次、週三考聽寫、週四照樣造句、週五發測驗卷」的日子。她的生活遊刃有餘,孩子乖巧聽話、家長也信任她的教學。直到2013年一場原本無心參與的研習,改變了她去暗瘡疤

鄉下孩子為什麼不行?

研習會場溫老師展示學生的作品,深深撼動在場老師的心,更成了魏瑛娟嘗試改變的起點。學生作品裡圖文交織、富含想法與想像力的紀錄,讓魏瑛娟邊看邊讚嘆也一邊反思,相同年級的孩子,怎麼能差這麼多?會不會是城鄉差距?應該是家庭背景差異吧?這些盤據在許多偏鄉老師的質疑,也讓魏瑛捐掙扎。「那是都市孩子,我們鄉下孩子辦不到」,同事們的感嘆不但沒平復她的心情,反倒一舉揚起心中教育愛的大旗皮秒去斑

「我們鄉下地方真的不行嗎?我們都那麼看不起自己嗎?」魏瑛娟回到學校,帶著再一個月就要畢業、且受到「六年傳統教育薰陶」的六年級班,直接用溫美玉的教學方式「一週教三課」,剩下兩週她帶著孩子自由自在發想創作,寫故事書。「一開始就做大、就要成功」,魏瑛娟不從「小事」開始做,立定志向要「做大事」。

改變果真奏效。過去看著考卷和作業發呆的學生開始埋首動筆,就連家長都不敢相信孩子的改變。魏瑛娟觀察,為了創作故事書,學生放棄下課時間,連午休都在偷寫偷畫。平常看著考卷發呆、字寫不出來、愛亂畫桌子的那些人,搖身一變,各個都是具獨特風格的創作家。

成績弱勢的孩子改變更多,以前回家只能把考卷藏書包,但是現在每一個人,都願意拿出從學校帶回家的作品和爸媽分享,甚至有媽媽以為孩子的作品是「老師印出來你塗顏色的吧?!」。「做之前常覺得孩子都很笨,但是做了之後,覺得孩子都是天才!」孩子的長處和天賦有了舞台,作品的精緻度讓見過的大人都震撼。「不論市中心還是偏鄉,方法對了,就能看見孩子的亮點。」家長的回饋讓魏瑛娟更堅信,改變教學方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月經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