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忌諱祖先和先賢的名字
漢族起名,一般改名避祖先的名號。其一是漢族傳統極講輩分。以祖先名字為名,不但打擾了輩分的排序;而且會被視為祖先的不敬。其二是由於漢族的特殊性決定的。漢姓,首先是承繼父姓,然後起一個本人的名字,而某些少數民族或外國人,有本名、父名或本名加母姓、父姓。
2、 忌諱生冷字
名字是供交際使用的,否則,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當今的時代是計算機的時代,絕大多數計算機儲存的漢字僅限於常用字。如果命名時,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認識,必須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別人工作的難度、麻煩。人
3、 忌諱姓名字體的單調重姓名學復
有些人命名,喜歡利用漢字的形體結構做文章。例如:石、磊、林、森、聶、耳這三個名字即是此例。這種命名的審美效果頗佳,可惜我們的姓氏能如此利用的微乎其微。
4、忌諱多命名音字
看來這個學生的父母是成心跟整個社會過不去,一個名字居然有八種讀音,在交際場合如何使用呢?到頭來別人想叫不敢叫,唯恐叫錯了被人恥笑,吃虧的還是自己。別人叫不上來,可以不叫,可以避開。一個人的名字如果別人不叫,不使用,那麼這個名字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呢?
1、無論取何名字,都不要有凶 惡、不吉利命名的字和字義。
2、先查清楚先天四柱是否有缺項,排出取名者的八字,找出五行喜忌,取名時要補偏救弊。如:魯迅先生在《閏土》一文中寫道“閏土,五行缺土,取名閏土”只不過不是在字義上加土,正確的方法是姓名內涵數理中取五行是土的筆畫。
3、字音選擇:
(1)、避免姓和名的聲母、韻母相同,如“汪文微”,“包波邦”。
(2)、避免姓名的字音與不雅之詞語諧音。如李思、韓淵、史詩、杜子達等名字,看字義都很文雅,但容易在口語裡讀成你死、喊冤、死屍、肚子大等。
(3)、避免姓名的四聲相同,如柳景選,全是三聲,張湘霜,全是一聲,讀起來不順口。
4、字義選擇:
(1)、不要用太俗的字,如李二,胡平娃等。
(2)、不要取太洋化姓名學的名字,如瑪利,亨利,約翰等。
(3)、不要用太冷僻的字,周鞫。
5、 字形選擇:
(1)筆畫不宜太多。
(2)名字的部首、偏旁要避免相同,如江波瀾,佟信修。
(3) 注意字型的肥、瘦、長、短、強、弱、虛、實。
6。五行流通起名字。不論是品牌名還是個改名人名,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皆有數理和像意。都有著道家說的生、克、制、化四大規律。字與字之間是否流通是關鍵。世間的萬事萬物是一個生物鏈,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其它鏈條的生存,一個殘缺了環節而不能流通的品牌,就像基因DNA鏈斷開了一樣,這樣的品牌是短命的。這樣的個人品牌也是發揮不了100%作用的。
姓名學以人物為目標,依據文字的音、形、義、意、數的原姓名學理,按照名學、易學、五行學、社會學、民族文化等的像、數、理、形、文化為依據,綜合姓氏文化結合文字陰陽五行,並以名主的八字、預測者的感應,找出最適合名字並對其目標論證其特定吉凶與變化趨勢。姓名學是從口語交流、文字記載的出現與演變形成社會文化態勢。
姓名學文化擁有兩方面的涵義:一個是傳統姓名學,另一個是現代姓名學。
姓名學,屬於名學的分支,以現代名文化中姓名學而論,命名學是從《周命名易》像數理論中衍生出來的新派數理體系。姓名學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與風水學、預測學、周易文化、五行文化等屬於同等區劃。
姓名的漢字中含有五行,數理中含有五行,音律中含有五行,意義中含有五行,形像中含有五行,通過不同的人把姓與名之間的漢字組合,在傳播與交流中顯現出不同的吉凶暗示,並以名主為載體來表現於人體陰陽五行氣場的順暢與滯澀,通則吉順、滯則凶險。姓名是名主在生活中最有生命力最長壽的載體,經後天的人為綜合的按照命理來相扶補救,它能調整名主人體中的精、氣、神之間的五行氣場的微循環結構,使名主達到趨吉避凶的改名吉祥作用。
現代姓名學,使用廣泛的應該是五格剖像法,即天格,人格,地格,外格,總格。
姓名學,他是以人為核心的名分載體學問,是磁場能量轉化氣場能量的名分!同時也是氣場格局加持人生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