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枇杷葉子

つれづれなるままに日々の出来事を記録します。

唐人街 2 マレーシア共産党の現状: 都市で新たに生きる 4/4

2013-03-16 23:23:22 | 字幕入り動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7vvWbqFeHk&list=PL9F907754CFBFCB24&index=28

唐人街 2 馬共現狀:在都市重生 4/4

李雅玉:再下來是這個。這個靈芝,山里采的靈芝。當然是可以做成補品了,可是我們不捨得吃,留來做紀念,也是一種裝飾品。

記者:是叢林裡采的?
李雅玉:是從山xx裡采的。從大森林裡采的。在外面很難見到,但大森林有。經常在出發的路上都可以碰到,甚至當成是好像一般的東西這樣。煮湯的時候不是切一片片是整棵丟下去。

記者:保存了多少年了?
李雅玉:這個從我們回來到現在。有十一年了。實際年了。這是我先生的寶貝,這是指南針。他是跑山的。

記者:跑山是甚麽意思?
李雅玉:跑山就是說,去哪裡啊,去巡山啊,去打路啊,要搬營房要找路啊。
林書伍:開路。
李雅玉:主要是開路,出發開路這樣,他就要靠這個指南針這樣子。不過通常他們都很有方向感。會跑山的人都有方向感。

記者:偵察兵去跑?
李雅玉:偵察兵,尖兵。去哪裡要打尖兵的那種,像我就不行。這邊進去了,那邊又回來,我忘記了。我不知道我從哪來了。這是指南針。這個電筒呢。也是我們裡面很寶貝的。電筒晚上走路全靠它。而且這些電筒和外面的電筒不一樣。我們已經改裝了。用那個所謂叫做二級管,它非常省電,可以用很久,小小的電池可以用很久。比平時的燈泡省 很多電。
林書伍:這個電池可以用一年。一粒電池可以用一年。
李雅玉:這是豬毛刷,真正的豬毛,野豬毛。

記者:當時用於?
李雅玉:用於刷衣服,刷鞋子。這些是真正的豬毛做的不是外面用那種尼龍做的那種,一弄就斷的那種。它這種很韌的。他自己做的,做給我刷衣服。後面你看,它是用甚麽線,是尼龍線。針針了之後再打上蠟,它就不會爛,不會進水。

記者:在這些寶貝當中,雅玉最珍惜的是第一次和兒子闊別重聚的照片。這張照片最寶貝,是我第一次見我孩子的時候,在那個木山的時候,一個叫做免稅區那邊見到他。第一次見合拍的照片,1977 年。

從事地下工作的雅玉夫婦由於叛徒的出賣不得不立即從城市搬離,一起進入泰南參加叢林部隊。當時他們的兒子毛毛只有一歲。

李雅玉:沒有辦法了。

林書伍:既然走上那條路也是顧不了那麼多了。所以我回來我就帶著一種很內疚的心情,我欠我孩子太多了。我欠我的家人也太多了。所以怎麼樣也得做出點成績來補償,作為補償。那時他才 1 歲,那時很不捨得,但是也沒有辦法了。

李雅玉:鬥爭就有犧牲了。

林書伍:開始的時候我就想我的孩子有沒有衣穿,有時候就夢到他沒有穿衣到處亂跑。你不是還要變成小鳥? 飛回去嗎?

李雅玉:曾經想變成一隻小鳥,因為在那個茫茫大森林裡面,你看不到天空,你要跑到樹頂上才能看到天。真想變一隻小鳥,哎呀飛出這個樹,這個大森林的帳篷,那飛回去見一下孩子再飛回來,有這樣想過。

毛毛:從小都還沒有看過爸爸媽媽,因為連相片,我在家爸爸媽媽的相片都沒有都給我伯伯拿去收了。所以甚麽印象都沒有。所以人的感情是見面多了才容易產生。然後如果沒見過面,就很難說的上這個感情。

12 年後,雅玉夫婦終於得以 跟兒子團聚,這種情況下的重逢,陌生感取代了本該擁有的激動和欣喜。

李雅玉:我記得是在 1990 年的時候,我第一次見我的孩子,約定的時間不太記得是哪一天了。地點就是在木山,木山的那個免稅區,就是可以不用護照可以來來回回,因為他那個時候還小,還不能出那個護照,所以 就在那邊見面。當時去那邊就有他的伯伯跟他的叔公帶著他去。這樣我們以前只認識叔公啊, 就不認識他嘛。那就在那找啊,找啊。他就拿著一個相機就跑上跑下,我就看,這是不是我的兒子啊。我就這想。那我說,這要是我的兒子就好了。孩子長得挺可愛的。最後來就看到他的伯伯出現了。就說這個就是你的孩子。

現在毛毛已經有了未婚妻,即將建立自己的家庭。在有生之年看到下一代得到幸福,這是雅玉夫婦遺憾之餘的最大欣慰。而在雅玉心中還有一份虧欠卻永遠失去了彌補的機會。

李雅玉:本來是我讀書出來了,就希望我能夠幫一點家,然後我就在那個時候離開了。然後媽媽就想到自己的女兒啊。不懂是生是死啊。當然做媽媽的一定傷心了。

雅玉進山的時候,沒有告訴母親自己的去向,年買的母親因為悲傷過度而失明。她一直等到女兒回來後才離開人世。

李雅玉:那時候我媽媽已經 60 多歲了。我父親也 60 多歲了。所以這麼年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我就離開了。那麼我離開之後,那個反動派就用盡各種手段到處去追查,去到家裡面,我們做菜園的。整個菜園都翻啊,連泥土都挖起來了。看你有沒有藏甚麽東西。給家裡帶來了很多麻煩啊。我媽媽說,天天哭咯。

在所有的前馬共成員中雅玉是幸運的一位,因為大多數人上山以後就再也沒有和家人取得聯繫。2003 年 7 月 29 日,吉隆坡華人團體舉行了馬拉西亞抗日烈士紀念牌的動土禮,作為那段歷史最後的見證人,李雅玉和羅鬆興夫婦也被邀請在列。

整個馬拉西亞人民的抗日戰爭,並不只是馬拉西亞人民的反日的反道鬥爭,而是整個國際主義爭取正義戰爭的其中一個環節,而且是最前線的環節。

現在回到馬拉西亞的前馬共成員只剩下 200 多人。他們大多數已成為馬拉西亞公民或拿到了永久居民身份。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