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瓶中精靈

不求你愛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 ,遇到你

影響混凝土收縮裂縫的主要因素有

2017-12-27 09:42:37 | 機械技術

 

  1、水泥品種、標號及用量。礦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熱水泥混凝土收縮性較高,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礬土水泥混凝土收縮性較低。另外水泥標號越低、單位體積用量越大、磨細度越大,則混凝土收縮越大,且發生收縮時間越長。例如,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裂縫灌注施工時經常采用強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結果收縮應力明顯加大。

  2、骨料品種。骨料中石英、石灰岩、白雲岩、花崗岩、長石等吸水率較小、收縮性較低;而砂岩、板岩、角閃岩等吸水率較大、收縮性較高。另外骨料粒徑大收縮小,含水量大收縮越大。

  3、水灰比。用水量越大,水灰比越高,混凝土收縮越大。

  4、外摻劑。外摻劑保水性越好,則混凝土收縮越小。

  5、養護方法。良好的養護可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應,鋼筋外露獲得較高的混凝土強度。養護時保持濕度越高、氣溫越低、養護時間越長,則混凝土收縮越小。蒸汽養護方式比自然養護方式混凝土收縮要小。

  6、外界環境。大氣中濕度小、空氣幹燥、溫度高、風速大,則混凝土水分蒸發快,混凝土收縮越快。

  7、振搗方式及時間。機械振搗方式比手工搗固方式混凝土收縮性要小。振搗時間應根據機械性能決定,一般以5~15s/次為宜。時間太短,振搗不密實,形成混凝土強度不足或不均勻;時間太長,造成分層,粗骨料沉入底層,細骨料留在上層,強度不均勻,上層易發生收縮裂縫。

  對於溫度和收縮引起的裂縫,增配構造鋼筋可明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尤其是薄壁結構(壁厚20~60cm)。構造上配筋宜優先采用小直徑鋼筋(φ8~φ14)、小間距布置(@10~@15cm),全截面構造配筋率不宜低於0.3%,一般可采用0.3%~0.5%。


碳纖維應用汽車行業存在諸多難題

2017-12-27 09:37:51 | 機械技術

  雖然碳纖維作為一種輕量化的材料在汽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想要在汽車行業中大規模使用碳纖維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

  設計能力:碳纖維複合材料可設計性強,零部件集成設計、碳纖維複合材料鋪層設計能力(包括鋪層層數、角度、方式)等都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勢。

  材料選擇:根據編織方式的不同(如平紋,斜紋,多軸向),環氧樹脂建材每個牌號的碳纖維織物性能各有差異,因此,在滿足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選用何種牌號何種編織方式的碳纖維織物都是需要我們進行大量實驗來決定。

  價格降低:相對於傳統的鋁材,裂縫灌注複合材料的成本較高,需通過碳纖維規模化的生產及應用,才能降低碳纖維價格。

  零件加工工序:碳纖維通常經過編織-鋪貼-與樹脂浸潤-高溫成型,耗費大量勞力且生產效率較低,還需進一步優化工藝或研究新的工藝,縮短加工周期。

  材料連接:碳纖維複合材料屬於脆性材料,機械連接會產生應力集中,造成多種形式的失效,需要充分考慮複合材料連接部位的力學分布情況,設計連接位置及強度,另外碳纖維具有導電性能,與金屬部件連接會產生電化學腐蝕,造成結構失效,需要研究合適的膠接或機械連接材料,達到最好的裝配性能。

  材料回收:碳纖維複合材料不溶不熔,以前只能靠填埋或粉碎進行回收,不環保而且資源浪費,需要在回收熱固性樹脂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持纖維強度,將碳纖維進行回收利用。

  產業銜接: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沒有明確定位、合理分工,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研究的有機銜接不夠.企業規模小而分散,輕量化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研發人才短缺,工藝水平落後。


阻尼器結構組成對碰撞阻尼性能的影響

2017-12-04 10:03:20 | 機械技術

 

  通過改變沖擊器的直徑和顆粒材料的類型,在一根懸臂梁上放置阻尼器,采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各種成分組合條件下阻尼器的響應。結果表明,在帶顆粒減振劑的碰撞阻尼器中,改變顆粒材料時,平均振幅降低率在 72.7%~75.4%高於不帶顆粒時的 62.7%;改變沖擊器直徑時,平均振幅降低率在 72.1%~75.9%,遠高於阻尼器中只有顆粒時的平均值33.3%。帶顆粒減振劑的碰撞阻尼具有良好的減振性能,LRB隔震墊其減振效果好於傳統的只帶沖擊器的碰撞阻尼器和只帶顆粒的顆粒阻尼器;沖擊器的直徑和顆粒的材料類型對帶顆粒減振劑的碰阻尼的減振性能影響均不大。

  碰撞阻尼屬於振動控制中的被動控制技術,它利用振動過程中沖擊器與主系統的碰撞來控制主系統的響應。關於碰撞阻尼的研究最近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航天、航空、軍工、汽車等領域和建築、橋梁、鐵路等結構工程的振動控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減振效果。目前,制震阻尼器有代表性地碰撞阻尼包括單體碰撞阻尼、多體碰撞阻尼、 豆包碰撞阻尼、顆粒碰撞阻尼、非阻塞性顆粒碰撞阻尼和帶顆粒減振劑的碰撞阻尼等等。

  碰撞阻尼大都以動量交換和摩擦作為耗能機理,將系統的能量暫時轉移或永久地消耗。在阻尼器腔體中加入鋼球沖擊器和顆粒減振材料組成的帶顆粒減振劑的碰撞阻尼器,可利用振動過程中鋼球的沖擊作用使腔體中的顆粒材料產生擠壓,發生塑性變形,永久地消耗系統的能量。關於帶顆粒減振劑的碰撞阻尼的研究目前還不多,在減振機理方面,以兩球彈塑性碰撞的解析解為基礎,提出了等代參數法預測帶顆粒夾擊的耗能計算方法;在減振性能方面,研究了有無沖擊器和有無填充顆粒的影響,其中,沖擊器只有 1 個,顆粒材料也只有銅粉一種情況。

  將一個沖擊器替換為多個沖擊器,可部分提高阻尼器的減振性能。關於多個沖擊器在帶顆粒減振劑的碰撞阻尼中的作用目前還沒有研究,關於不同顆粒材料尤其是非金屬顆粒在阻尼器中是否有效,目前也尚未涉及。


結構補強方法

2017-12-04 10:03:20 | 機械技術

 

  “結構補強”是指對目前可靠性不足或業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結構、構件及其相關部分采取增強、局部更換或調整其內力的措施。那麼,到底有哪些補強方法呢?

  1、植筋加固法

  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鋼筋外露也可以植入螺栓式錨筋;它是對工程中沒有預埋鋼筋的一種有效補救措施。

  2、碳纖維加固法

  采用同一方向排列的碳纖維編織物,在常溫下用環氧樹脂膠預浸。沿受力方向或垂直於裂縫方向緊密粘貼在需要補強的混凝土結構表面,形成複合材料體。增大結構的抗彎或抗剪能力,提高強度、抗裂性和結構的延性,達到對結構構件補強加固及改善受力性能的目的。

  3、粘鋼加固法

  是將鋼板采用高性能的環氧類粘接劑粘結於混凝土構件的表面,使鋼板與混凝土形成統一的整體,利用鋼板良好的抗拉強度達到增強構件承載能力及剛度的目的。

  4、增大截面法

  也被稱為外包混凝土加固技術,它是增大構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抗裂性,也可用來修補裂縫等。

  5、置換混凝土法

  即對結構裂損、蜂窩麻面等缺陷混凝土進行修補、置換。此方法先將損壞的混凝土剔除,然後再置換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換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漿。

  6、裂縫灌注修補法

  根據施工工藝流程又可細分為:1.樹脂灌注法;2.表面封閉法;3.鑽孔嵌塞法;4.柔性封閉法;5.表面附加鋼筋法;6.灌漿法;7.幹嵌填法;8.釘合法;9.聚合物浸入法(重力滲入和真空滲入);10.迭合面層和表面處理法等。

  7、預應力加固法

  采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杆或型鋼撐杆對結構構件或整體進行加固的方法,它可以通過預應力手段強迫後加部分拉杆或撐杆受力,改變原結構內力分布並降低原結構應力水平,顯著提高結構的總體承載力。

  通過結構補強措施,使建築更具有現行設計規范及業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


脈動阻尼器注意事項

2017-12-04 10:02:35 | 機械技術

 

  1、安裝在離泵距離近的位置平滑脈動的效果會更好。

  2、豎直安裝比水平安裝效果更好。

  3、預充氣體壓力並非越大越好。

  4、避免與系統發生共振。

  5、與背壓閥同時使用時,應安在泵與背壓閥間,以吸收泵與背壓閥間的流量峰值。減緩背壓閥的磨損速度。

  6、脈動制震阻尼器應在室內使用,避免陽光直射,遠離火源、熱源。室外使用應加防護棚或防護罩。

  7、若管路液體為危險品,應為脈動阻尼器加防護罩,防止殼體破裂後溢出的物料傷害人體或者汙染環境。

  8、每天檢查預充氣體壓力,塑料材質的每月檢查殼體有無破裂,每2500小時或六個月檢查一次隔膜片,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更換。

  9、膜片式脈動阻尼器不是傳熱元件,隔震工程使用過程中不得對脈動阻尼器加熱或冷卻。

  10、對脈動阻尼器進行任何維護以前,應停止運轉設備,釋放壓力,關閉脈動阻尼器與系統相聯的閥門,確認脈動阻尼器內沒有壓力。維修時注意防止被輸送液體傷害人體。

  11、運轉中發現隔膜破裂應及時切斷電源。

  12、若有疑問,請與我公司聯系。

  警告:對脈動阻尼器進行任何維護以前,應停止運轉設備,釋放壓力,關閉脈動阻尼器與系統相聯的閥門,確認脈動阻尼器內沒有壓力。維修時注意防止被輸送液體傷害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