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 blog 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Eternal Phantasm

人はいったい何処からきて何処へゆくのだろう
大切な優しい人...君だけがいない

這就是我們的首長所説的話!~ (拇指)

2007-10-13 12:26:15 | 無聊雜談

看到以下的新聞, 不能不對於我們地方的最高管理首長給予高度的讚賞
原來... 這就是擁有政治知識的首長會說出來的言論啊~ (噴)

令人讚嘆的言論核心:
「如果(民主)發展到極端,將會演變成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所有權力都集中在人民手中,這樣你便無法管治這個地方」
「人民掌握了權力,這就是民主的意義」

以下是我們偉大的特首所説的原文:
(明報) 10月 12日 星期五 10:45PM
特首曾蔭權將中國文化大革命比喻為民主極端的情況。以下為英文原文。

Host: I was struck by one phrase at the end of the policy address, towards the end of the conclusion, you say, we promote democratic developm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social stability or government efficiency, that kind of implies that democratic development does compromise social stability or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nald Tsang: It can, it can, if we go to the extreme, people go to the extreme, and you have a cultural revolution, for instance, in China. When people take everything into their hands, then you cannot govern the place. And eh, the similar thing is...for instance...

Host: But Cultural Revolution wasn't really an extreme example of democracy.

Donald Tsang: What is it? People taking power into their own hands! Now, this is what it means by democracy, if you take it to the full swing. In other democracies, even if you have an elected person, then you overturn the policy in California, for instance, you have initiative number, number, number what, then you overturn policy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that's not necessarily conducive to efficient government.

再貼上相關的新聞報導

曾 文革喻民主極端捱批 「人民掌握一切 不能管治」
(明報) 10月 13日 星期六 05:10AM

【明報專訊】正當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加強國民教育之際,特首曾蔭權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談及民主發展與管治效率的問題時,主動拿文革作比喻,指當民主發展走到「極端」,便會出現如文化大革命時期,「人民掌握一切,(政府)無法管治」的情錵。他的「民主文革論」引起各界嘩然,有學者直斥特首引喻失義,將文革的因果「本末倒置」;有議員更譏諷特首不懂中國歷史,「將獨裁講成民主,要上一堂國民教育課!」

特首辦﹕要找合適普選 模式

特首辦公室發言人及後補充,曾蔭權那番話的意思,是指需要找一個最適合香港的普選模式,以及一個可提升管治水平的模式。

曾蔭權昨日出席香港電台 第三台的英語節目,在約45分鐘的節目中,回應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至節目中段,主持人問他,施政報告內提到,「不能因政制發展而損害管治效率及水平」,是否意味民主發展會損害社會穩定及政治管治時,特首即以其「民主文革論」回應。

電台訪問 主動以文革為例

他一臉嚴肅地説﹕「如果去到極端,人民去到極端,就會出現如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情錵。當人民掌握一切,那便不能管治這地方……」此時主持人搶白説﹕「文革算不上民主去到極端的例子吧。」曾蔭權即皺一皺眉頭,反問﹕「那是什麼?人民掌權在手!當時,推至極至(full swing),民主便是那樣!」他並引述其他民主選舉地方,指如美國 加州,民主推至極端,會損害政府的施政(英文原文見右)。

他強調,兩者之間必須取得平衡,希望香港於某一天可達至「理性的普選」,他自言很有決心幫助港人爭取普選,並希望可在餘下不足5年任期內做到,毋須將問題留給繼任人。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文革是一場政治鬥爭引致的民主大破壞,而不是老百姓行使民主所致的政治悲劇,曾蔭權的説法是「引喻失義、本末倒置」。他建議特首有空應去汕頭澄海的文革博物館,好好學習。他指近期香港政治不知何故出現「缺乏政治智慧的傳染病」,先是港島區立法會 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 遊行中途恤髮,再是自由黨 主席田北俊 威嚇地鐵 行政總裁周松崗 ,至今特首又弄出個民主文革論。

張文光 籲特首上國民教育課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形容,曾蔭權的言論,猶如前保安局 長葉劉淑儀 當年推銷《基本法 》23條立法時,説過國 納粹獨裁者「希特勒都是民主制度選出來」的一句話,一樣的不智。

陳方安生亦認為,特首作出「非常不恰當的比喻」,有如「在侮辱香港人的高度智慧」。民主黨 主席何俊仁 指特首説法「無厘頭」,勸特首多讀歷史文獻,「民主不是他所講的膚淺」。該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呼籲特首去上國民教育課。聯工盟議員李卓人 認為,特首比起葉太當年講希特勒是民主選舉產生「更無知」。

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 也表示,「民主與文革難以相提並論」。民建聯 主席譚耀宗表示,「自己少用比喻,免被人用放大鏡去睇,用比喻容易有很多不一致地方」。


過來人斥無知荒唐
(明報) 10月 13日 星期六 05:10AM

【明報專訊】經歷過文革10年浩劫的當事人,昨日均狠批曾蔭權的講法。曾經成為首批紅衛兵的《中國青年報》高級編輯李大同直指﹕「文革是一個專制皇帝的號召下,一場瘋狂的運動……這證明曾蔭權對文革的了解,還未到位。」

「不懂文革 不要亂用」

曾經歷文革、現身處紐約 的《開放雜誌》總編輯金鐘接受本報查詢時,直指特首「無知及荒唐」,「感覺到香港官員對民主的無質素、無希望!」

1966年在廣州就讀大學二年級的羅海星,當年也是紅衛兵,他坦言當時「全無感覺任何民主意識」。他指在文革初期,有領導人使用「似是民主口號去剝削他人權利」,但這好明顯是剝奪他人的權利,並非民主。羅海星指「文革明顯是高層權力鬥爭,與民主扯不上關係」。

他表示,曾蔭權「不懂文革,不要亂用」,更認為特首身為中國特區的領導人,應該學好中國歷史。

以上, 對於這位決定著我們社會政策的首長, 我還能説什麼呢?
其實對於政治我一向都不是太熱中, 然而看到這樣的言論也不能沒有反應吧?
為什麼一位該擁有高度政治才能的人, 對於"民主"和歷史上有名的"文化大革命"會有這樣的"認識"呢?
老實説, 我對於"民主"以及"文化大革命"所知並不多, 也沒有怎樣閱讀過相關的文章
不過, 光是以特首先生的言論來看, 也不會像他所説一樣吧?
以我個人的見解, 簡單來説的"民主", 意思上並不是"人民掌握了權力, 這就是民主的意義"
"民主"的意義是, 人民可以擁有自由決定自己主義的意思
而事實上, 人民擁有民主, 並不等同於人民擁有了絕對的權力吧?
以特首先生的意思來説... 是不是政府為了能有效地管理一個社會, 所以就能肆意地掠奪了人民自由擁有個人主義的權利呢? 看上去... 這樣和古時皇帝統治國家專政又有什麼分別?
"由自己去決定選出自己希望的領導", 並不會構成令到人民掌握了足以引致一個政府會出現統治危機的情況吧?
一個統治者會説出"權力都集中在人民手中,這樣你便無法管治這個地方"的言論, 個人覺得, 這就好像他不希望由人民去決定這個地方的決策, 最好就是人民傻呼呼地活, 這樣他就能好管理了
再説, 他所説"如果去到極端,人民去到極端"意指又是什麼呢?
所謂的"極端"又是什麼?

至於説到還要把民主發展説到"文化大革命"裡去... 我還能説什麼呢...
如果説"文化大革命"就是因為過份發展民主而引發的一場事件, 那我也能説從前秦始皇"焚書坑儒"都是過份體現"民主", 因為人民走向民主極端而引發出來的事件來嗎...?
原來... 在特首先生的眼中, 一切都是人民的錯呢...


女人最終還是必須要結婚?

2007-08-20 11:52:35 | 無聊雜談
這樣的題目應該很orz吧?
不過...也正是我近來要面對著的問題~
先說,其實結婚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十分十分遙遠的事
以現在還沒有"彼氏"的情況來說,也不可能想到結婚吧?
可是...家中的母上似乎並不這樣認為
大概在她的觀念裡覺得,女人到了某年齡,至少說也應該要有個"彼氏"在身邊
好像我這種"御宅女"來說,每星期過著和一般女性不一樣的生活,大概是個怪胎來吧?
雖然,我卻十分享受現在的生活

對於母上的"擔心"(雖然我不覺得是什麼很大不了的事情)並不是不能理解
但如果因為以"關心"的名號做出一些不顧及我想法的事,這點卻是我沒法接受的
而最重要一點是..."彼氏"這種生物,不是想找就可以隨手找一個吧?
昨天她也說出了令人聽上去十分"礙耳"的說話
有那麼一刻真是想頂撞回去,是不是只有"彼氏"的生活才算是最充實呢?!
說我自私也好,我也沒法接受,只顧自己感受而想要操控我人生的做法

說回今天想說的話題
身為女性,最後的歸宿是不是一定要有個丈夫在身邊,然後生兒育女...這樣就一輩子呢?
我覺得這應該是個很有趣的話題
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只是單純地抱著"想要和某個人一起到老"的想法而結婚
還是,只是好像我母上所說,一定要有一個人伴著到老,所以到了某個時段,就必須要結婚呢?
"為了結婚而結婚"還是"為了有伴而結婚"...?

我認為,我絕對不要為了一時的寂寞,而硬要找一個人伴在自己身邊
就是因為必須有一定的覺悟,故選擇"那個會伴著自己半輩子"的人,就更加要慎重

在現在的社會裡,很多人都看輕了"結婚"這回事
而因為這個原因,結婚後離婚的情況也十分普遍
那麼,是不是還是必要地為了有伴在身邊而去拍拖結婚呢?
在現在的世界裡,又有多少人明白"愛"是怎樣的一回事?

再說深入一點,到底...什麼是"愛"呢?
縱使抱著願意為對方犧牲一切的覺悟,那也能說很愛對方嗎?
"愛"是相對的,就算你願意為對方付出,對方也不定要全數接受
不過,當付出的時候,其實早就不應該存在著"交換"的心情吧?
如果在付出"愛"的時候,卻也心存著對方也必須要同樣"愛"自己的時候,這樣還算不算是"愛"呢?
感覺上這樣說著,就會衍生出很多的矛盾

胡亂地說了一堆...只是想發洩一下心中的鬱悶
朋友們看看就算了~

又是新聞一則

2007-05-16 11:13:06 | 無聊雜談
馬力:教師不該說六四屠城 促政府定調 司徒華狠批無恥
(明報) 05月 16日 星期三 05:05AM
【明報專訊】近年鮮有就「六四」議題表態的民建聯 ,該黨主席馬力 突然在「六四事件」快將18周年之際,直言不滿有教師在授課時,將「六四事件」形容為「北京 屠城」、「血流成河」,他質疑當年指解放軍坦克車把學生「輾成肉餅」的傳言是否屬實。馬力要求特區政府 為六四「定調」,以免教師各自表述時,向學生傳遞錯誤信息。支聯會 主席司徒華 聞言後,狠批馬力的言論「可恥」。

教局:歷史最重探究空間

教統局 發言人回應說,學習歷史最重要是給予學生充裕空間探究,並訓練批判思考,當局深信教師有足夠專業能力引導學生。

馬力昨日與傳媒茶敘時,談到香港在回歸後,國民教育迄今辦得不成功,並主動以六四事件為例子。

他說:「不應該說共產黨、屠城,當年大家都矇查查。但如果是屠城,柴玲(六四學運領袖)怎能在六四凌晨平安離開?她是有心挑起暴動的,(如果屠城)呢條友第一個便被殺了!侯健、封從等人怎能慢慢離開?如果是屠城,4000名學生全都死光了!」

指「屠城」與事實不符

馬力強調,他並非要說六四事件中沒有死過人,但說成是「屠城」則與事實不符。他質疑當日,天安門 曾否發生燒屍、坦克車輾過學生的事件。「要燒一條屍至少要1000℃(熱力),如果可以就咁在天安門燒,那焚化爐便不用排長龍了……指齟一攤就說是(學生)被坦克車輾過,那不如找一隻豬,用坦克車輾過,看看是否會變成肉餅?」

馬力批評,現時不少教師把六四形容為「屠城」、血流成河,是不負責任的說話,擔心對學生造成影響。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就六四事件「定調」,並把當年和現今的評論、官方說法都列舉出來,以免教師各自表述。「有些事情就應該由政府去決定,不是給老師自己講!(那不是干預言論自由嗎?)言論自由也要基於事實,不能『亂咁講』!」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聽聞馬力「六四沒有屠城」的言論後,感到十分憤怒,狠批馬力無恥。「他是否嫌死得人少?是否要到南京大 般,才算是屠城?」他引述天安門母親丁子霖編製的六四死難者名單,「有名有姓」的死者已達100多人。



近來愛上了評論新聞了嗎~? (笑)
每天早上在公司吃早餐的時候都習慣上網看一下當天的新聞
不過看到令我覺得氣憤的還是忍不了要說一下!

首先說...我並沒有什麼政治立場
而這次想要說的也不是要肯定或是否認六四這件事件
只是,我對這位馬先生的言論實在很生氣!

這算是一位受過教育還要是為民請命的議員應該要有的言論來嗎?
暫且不說到底六四這件事件的真實一面
什麼"當年大家都矇查查。但如果是屠城,柴玲(六四學運領袖)怎能在六四凌晨平安離開?她是有心挑起暴動的,(如果屠城)呢條友第一個便被殺了!侯健、封從等人怎能慢慢離開?如果是屠城,4000名學生全都死光了!」 "
好的...我真的想問一句...是不是人家能離開了很不甘心? 是不是一定要看著那些人死了...才算得上是事實?
能夠說誰也不知道事實的一面,那又為什麼這樣肯定地說沒有屠城這件事?
難不成就是因為搞事者能逃之夭夭,那麼整件事就是從沒發生?
我能夠理解,我們都不在現場,到底當時發生了什麼事,誰也不知道!
反正兩邊也有自己的說法
縱使馬先生個人認為"屠城"這形容不適合(大概是死亡數字還不算上"層城"),也不應該這樣說話吧?
一方面地說當年事件外間不清不楚,另一方面又說很多的傳言都不真實! 沒有"層城"也沒有燒屍也沒有坦克車輾過學生的事件...
這樣的說法不是十分矛盾嗎?
沒錯...我們所知道的六四時件,只是集合各方所說的一件事
我覺得既然我們沒有親眼目睹,誰也不能說"有發生"或是"沒發生過"的言論吧?
再說...他所謂的反對言論真是一點道理也沒有!
什麼"「要燒一條屍至少要1000℃(熱力),如果可以就咁在天安門燒,那焚化爐便不用排長龍了……指齟一攤就說是(學生)被坦克車輾過,那不如找一隻豬,用坦克車輾過,看看是否會變成肉餅?」 "
這就算是為事件平反的理據來嗎?
真是想反問,歷史裡形形式式的事件,誰也沒有真實看過,也只不過是文字上的記錄,那麼又是不是可以說沒發生過呢?
好了! 燒屍要1000度熱力,那麼因為這樣就不能燒了嗎? 另外又關焚化爐什麼事了?
不知道坦克車輾過會不會變成肉醬就能斷定沒有發生過嗎?
最令人看不過眼的,他還要說什麼"教師各自表述時,向學生傳遞錯誤信息"
我覺得傳遞最錯誤的訊息還是馬先生本身吧?
要反駁歷史的真確性,並不是舉出一堆似是而非的理據就可以的
這樣只會惹人反感!

港聞

2007-04-24 15:58:01 | 無聊雜談
文化界挑戰何文匯粵語正音
(星島) 04月 24日 星期二 03:30A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早前電視節目《最緊要正字》大受歡迎,除了紅了主持人王貽興 ,亦開始令港人多留意「正字正音」。在熱潮背後,原來已掀起文化界和學界的一場「粵語正音」大戰。由前中大教務長何文匯教授為首推廣的「正音」,被文化人王亭之、潘國森等組成的「粵語文化傳播協會」指是矯枉過正,窒礙社會溝通的「病毒音」,上月更罕有地致函特首曾蔭權,要求當局正視問題,更向何文匯下「公開辯論」戰書。

  「我的姓氏『韋』字,要讀作『圍』音。如果所言正確的話,也就是說我一世人也講錯自己的姓氏。」去年十二月,資深傳媒人韋基舜便曾撰文發表對自己的姓氏「韋」字「正讀」不滿。他直言,「香港姓韋族人,多聚居在沙田大圍,何不到大圍問問韋氏族人﹕他們的姓氏到底讀甚麼音﹖」變相被「改姓」,他一度氣憤難平。

  「大學時期,我的室友名叫『任X漢』,大家都稱他為『淫漢』﹗」多年來被公眾視為「正音大師」的何文匯指出,在六七十年代時,不少港人都懂得「任」為姓氏就讀如「淫」,「要不然『淫漢』這個花名根本起不了,後來有廣播員讀了『賃』,大家才慢慢錯讀姓『任』的『任』為『賃』。」

  誰是誰非﹖或須經過一場學術辯論。由作家潘國森擔任主席、文化人王亭之為學術顧問的「粵語文化傳播協會」,對何文匯鼓吹的「任」、「韋」、「浦」等姓氏「正讀」至為不滿,認為此舉「硬要人改姓」、「企圖謀殺廣府話」。本年初,王潘二人更將近年發表過抨擊何氏及其統率的一套「粵語正音」的文章輯錄成書,名為《廣府話救亡》,矛頭直指何文匯,上月更下戰書,要求與何八月來一場公開辯論﹔甚至致函特首曾蔭權,要求正視「正音」問題。

  在致特首曾蔭權的信函中,將由何文匯統率的一套「正讀」、「正音」,冠以「病毒音」的稱號,開宗明義呼籲特首「關注粵語『病毒音』對社會的不良影響」。該會在信函中稱,對於近年「以『粵語正音』為名目推廣的一套奇怪讀音在香港的電子傳媒和大中小學校滲透甚為憂慮」,並認為甚至會破壞本港廣府話母語傳統。

  潘國森坦言,他們已準備就緒,只要何文匯首肯,便會開始籌備辯論活動。他表示,希望藉齟「公開辯論」引起社會人士的關注,並從中獲得政府、教育界及家長的支持,反對「何氏正音」,「如果經過討論,大家都覺得他(何文匯)是對的,我無話可說。」

  對於「公開辯論」的挑戰,何文匯則表示未有收到有關邀請信件。特首辦則回應,已收到有關信件,並已將意見轉交教統局 參考,教統局亦表示會了解事件。





很久沒更新blog了...要寫的也拖了一大堆...
說要寫"舞一夜"也還沒寫
拖了一堆日記也同樣沒放上來
這個...之後再慢慢補完吧~~~ (逃)

但今天看了這段新聞...真的令我不得貼上來讓大家看!
(又是一篇很有營養價值的產物來啊~~~ 笑)
對於以上這段新聞令我提起了要寫blog意欲的主要原因是...
實在有夠無聊!!!!
無聊的是那群說什麼要"公開辯論"正音問題的文化人...
雖然我也並不是支持要每個中文字都要讀的正確
然而那位韋先生所說的論點真是令我嘆為觀止啊!!
說實話...那個無記製作出來的節目,本意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很多中文字的正確發音
說要把整個廣東話的文化來個大更新...恐怕也還沒有那份力量吧?
(又不是有很驚人的收視)
感覺上...不...應該簡單地去想...單純地把某些大家都會唸錯的中文字介紹其正確發音吧?!
那句"「我的姓氏『韋』字,要讀作『圍』音。如果所言正確的話,也就是說我一世人也講錯自己的姓氏。」"真是讓我笑了出來...
先生...您就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要展開一場沒意義的"辯論"嗎?
那...是不是應該換個形式來說
"因為不想被說一世人也講錯自己的姓氏,所以就算是錯我也要堅持到底"??
只不過是區區正音問題也要作出這樣的辯論...
那麼是不是也應該說"我們要把網上火星文字合理化,因為在網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寫的!現在說要改正火星文字,簡直是企圖破壞香港"火星文字"的傳統"!
還真敢說自己是文化界的人啊?!
香港的文化快沒救也是因為這樣!
我不是說...一定要把所有中文字讀成正音字...
你要繼續把你的姓氏唸成什麼發音我也不在乎!
畢竟可以說...這是香港獨有的文化...
自六七十年代,因為我們的長輩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
唸的不正確也不能說是他們的錯...
然而什麼"「硬要人改姓」、「企圖謀殺廣府話」"的言論真的很ORZ!
"韋"字不管怎樣改也還是"韋"字...
人家只是把正確讀音告訴你,那有要令人改姓了啊?
這樣我又可不可以說...你完全沒有尊重中國古遠的文化呢?
"破壞本港廣府話母語傳統"啊... 到底是誰在破壞傳統了?
現下在網上流傳不少香港獨有的"火星文字"
就連我身為香港人也不能看明白...
口語同音字能用的都可以用...不管有沒有用對都可以寫出來...
這樣的事又不見得你們去關注一下?
錯誤的不管...人家告訴你正確的讀音(只不過是讀音)反而說成是別人的錯...
真是有夠好笑!

國務院總理在日本國會演説全文

2007-04-12 23:02:37 | 無聊雜談
溫家寶在日本國會演說全文
(明報) 04月 12日 星期四 03:30PM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4月12日上午在日本 國會發表題為《為了友誼與合作》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河野洋平議長閣下,尊敬的扇千景議長閣下,各位國會議員先生,今天我有機會到國會演講,同眾、參兩院議員見面感到非常高興。我向在座各位向廣大日本國民致以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向長期以來為中日友好做出寶貴貢獻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這是我第二次到貴國訪問,上一次是在十五年前,也是在櫻花盛開的四月,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次我訪問貴國,是想了解日本的最新發展情況,更想為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盡一份力、做一份貢獻。如果說安倍晉三 首相去年10月對中國的訪問是一次破冰之旅,那麼我希望我的這次訪問能夠成為一次融冰之旅,為友誼與合作而來是我這次訪問日本的目的,也是今天演講的主題。
為了友誼與合作,需要繼承和發揚中日友好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在綿延兩千多年的交往中,中華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促進了各自的發展和進步。
自秦漢以來,種稻、植桑、養蠶、紡織、冶煉等生產技術相繼從中國傳到日本,中文字、儒學、佛教、典章和藝術也為日本所吸納與借鑒。日本人先後十多次派出遣唐使,阿倍仲麻呂便是其中傑出的一位。他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並擔任唐朝的重要官吏,與王維、李白等著名詩人結為好友。鑒真和尚東渡日本,五次渡海失敗,以致眼睛失明,仍矢志不渝,他第六次東渡成功時,已經是66歲高齡。鑒真和尚把他認為能濟世度人的佛法傳到日本,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前後花了12年,他為發展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去年12月,河野洋平議長在中國文化節開幕式上說,日本文化傳統中散發著中國文化的濃郁馨香,表明日中之間有著割捨不斷的因緣。我想說中國文化傳到日本,貴國的先人在保持日本傳統文化的同時,又有了許多新的創造和發展。我還想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社會快速發展,中國大批志士仁人來到日本,學習近代科學技術和民主進步思想,探求振興中華之路,促進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 先生開展的革命活動,曾得到許多日本友人的支持與幫助。周恩來、魯迅、郭沫若先生先後在日本學習、生活,同日本人民結下深厚的情誼。中日兩國友好交往歷時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是罕見的,這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歷史傳統和文明財富,值得倍加珍惜,代代相傳,發展廣大!
為了友誼與合作,需要總結和汲取無限歲月的歷史教訓。眾所周知,中日兩國人民長達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慘痛不幸的歷史所阻斷。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使中國人民遭受深重的災難,人員傷亡慘重,財產損失巨大,給中國人民的心靈造成的創傷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那場戰爭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和創傷,對此,上了年紀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
沉思歷史,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日和平友好關乎兩個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福祉。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無論是正面經驗或是反面教訓都是寶貴財富。從自己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中學習,會來得更直接、更深刻、更有效。這是一個民族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對自己光明前途充滿自信的表現。
中國老一輩領導人曾多次指出,那場侵略戰爭的責任應該由極少數軍國主義分子承擔,廣大日本人民也是戰爭受害者,中國人民要同日本人民友好相處。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聶榮臻元帥在戰場上救助日本孤兒美穗子,親自精心照料,並想方設法把她送回到親人的身邊。1980年,美穗子攜家人專程去中國看望聶元帥,這個故事感動了許多人。戰後有2808名日本孩子被遺棄在中國,成為孤兒,飽受戰爭創傷的中國人收留了他們,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拯救出來,並撫育成人。
中日邦交正常以後,中國政府為這些遺孤尋找親人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直到今天,已經有2513名日本遺孤返回日本定居,他們當中許多人回國以後自發地成立了諸如“中國養父母謝恩會”等民間團體,並且在中國捐建了養父母公墓和感謝中國養父母碑。其中有一個碑文這樣寫道:我們對中國養父母的人道精神和慈愛之心深深地感激,此恩永世不忘。
在這裏,我還想提起一件事情。中國北方的港口城市葫蘆島,曾經是侵華日軍運送石油的地方,就在幾座殘留的儲油罐旁,矗立著一塊石碑,記載了戰爭剛剛結束不久,在交通不便、物資極度匱乏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全力幫助105萬日本僑民平安返回家園的歷史一幕。當年從葫蘆島回國的一位日本女士深情地回顧了她的親身感受。她說:無論是兩百多個日本孩子在石頭村寒冷的夜晚得到的救助,還是在遣返途中沿路的救濟,無論是東寧老鄉救命的乾糧,還是葫蘆島酸甜美味的柑橘,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良容的中國人讓我們落魄的驚魂得以撫慰,也讓我們最終登上了回家的輪船。
去年6月,貴國前首相村山富士先生在參加葫蘆島紀念活動的時候曾經說過,大遣返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宏大量和中國人民的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政府和人民歷來堅持向前看,一貫主張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強調以史為鑒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汲取歷史教訓,更好地開辟未來。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政府和日本領導人多次在歷史問題上表明態度,公開承認侵略,並對受害國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對此,中國政府和人民給予積極評價。我們衷心希望日方以實際行動體現有關表態和承諾,中日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實現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完全符合歷史潮流和兩國人民願望,也是亞洲和國際社會的殷切期盼。
為了友誼與合作,需要正確把握中日關係的發展方向。今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經過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中日關係取得了巨大的發展。2006年雙邊貿易額由邦交正常化時的11億美元 加到2073億美元。兩國友好城市多達233對,人員往來超過480萬人次。中日友好關係的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得到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與幫助。對此,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日兩國存在著日益長的共同利益,面臨著需要共同應對的重大課題。基於這樣的客觀事實,兩國領導人就構築戰略互惠關係達成了共識,我們的目標就是順應潮流和民心,把中日關係推向新的歷史階段,實現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第一:進互信,履行承諾。
中國古代先賢說,與國人交止於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日本人也常說,無信不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更應該以誠信為本。《中日聯合聲明》等三個政治文件從政治上、法律上和事實上總結了兩國關係的過去,規劃了兩國關係的未來,是中日關係的基石,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只要雙方都嚴格遵循這三個政治文件所確定的各項原則,兩國關係就能順利向前發展。
在這裏,我還想談一下 台灣 問題。因為它事關中國國家的核心利益,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但絕不容忍台獨,堅決反對台灣當局推行台灣法理獨立和其它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希望日方認識到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承諾,慎重處理這一問題。
第二,顧全大局,求同存異。
應該承認中日兩國在一些具體利益問題上和某些問題上的看法存在著分歧,但是這些同我們的共同利益相比,畢竟處於次要的地位。只要我們從戰略高度,以長遠眼光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有誠意、有信心進行對話協商,雙方之間存在的問題總是可以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
對於東海問題,兩國應該本著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積極推進磋商的進程,在和平解決分歧上邁出實質的步伐,使東海成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第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
中日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前景廣闊。經過多年努力和積累,兩國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中日經濟合作是互利共贏的關係,兩國經濟的發展對雙方來說都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昨天我同安倍首相會談時,一致同意建立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機制,把兩國經濟合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近期雙方應該在能源、環保、金融、高新科技、資訊通信和知識產權等領域加強合作。
第四,著眼未來,加強交流。
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是連接國家之間的兩條重要紐帶。如果說經濟合作的目標是實現互利共贏,那麼文化交流的目的是溝通心靈。
兩國領導人已經一致同意加強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也是中日友好的未來和希望,中方願與日方一起組織實施好兩國青少年大規模交流計劃,為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播下希望的種子。
第五,密切磋商,應對挑戰。
中日兩國同為亞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中日關係的狀況對地區乃至全球都會產生重要影響,我們需要以這樣的眼光加強協調與合作,共同維護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推進東亞區域合作的進程,致力於亞洲的振興。
我們也需要以這樣的眼光,共同應對全球性的問題,包括能源安全、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疾病防護以及反對恐怖主義、打擊跨國犯罪、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等等。中方理解日本擬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願望,願與包括聯合國 改革在內的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同日方加強溝通與對話。
各位議員先生,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9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面臨著兩大任務,一是集中精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一是推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實現這兩大任務,必須推進兩大改革。一是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一是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目標的政治體制改革。
中國在發展中存在著資源、能源、環境等瓶頸制約,但經過多年努力,我們找到了一條發展的新路子,這就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的發展主要靠自己,中國發展了會對周邊和整個世界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將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
中國歷來有“上不”、“講信修睦”的優良傳統,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決心永遠不會改變!
各位議員先生,在揚州大明寺鑒真紀念堂有一座石燈籠,是1980年日本唐昭提寺森本孝順長老親自送來的,親自點燃的這盞燈與日本唐昭提寺的另一盞燈是一對,這對燈火至今仍在燃燒,長明不滅,遙相輝映,象徵著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光明前景。
貴國有句諺語:盡管風在呼嘯,山卻不會移動。中日兩國關係的發展盡管經歷過風雨和曲折,但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樣,不可動搖!
開辟中日關係的美好未來要靠兩國政府和兩國人民的不懈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實現中日世代友好,為開創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新局面,為亞洲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而共同奮鬥,謝謝大家!
(中央電視台)


雖然我對這種政治性的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不過看到新聞的時候,剪輯了總理溫先生某部份演說內容
其中一句"強調以史為鑒不是要延續仇恨"吸引了我的注意
有一點感動吧~
的確...50年前的那場戰爭...對於我來說...只是一段歷史...
如果說我能確切感受那時的戰爭帶給中國人的痛
這根本只是說謊罷了...
既沒有體會過,那就根本不能真切地了解那種痛
光從相片又或是影片中看到,只是單純反應了一時間的感覺
但要說到能體會...我覺得是不可能吧?
我不是說我不在意那段歷史
而是當大家一直不斷提及那段歷史的時候,到底我們在那件事裡得到什麼呢?
我想應該就是溫總理說的"以史為鑒不是要延續仇恨"
到底我們牢記那段歷史的真義是什麼呢?
只是記著那時日本人怎樣殺害中國人?
記著我們必須痛恨日本人?
從那件事至今已經過了50多年了...
現在的日本人都已經是新一代的血脈來了
他們有傷害過我們嗎? 為什麼我們必須把上一輩的仇恨延續至今?
我們沒有對他們做過任何傷害的事情,同樣地他們也沒有做過傷害我們的事
如果就這樣把上一輩的罪名加於他們身,我覺得有點不公平吧?
所以,我們應該記著的是...不管是那個種族;那個國家的人...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可以讓那段可怕的事再一次重演
這樣才是歷史存在的真正意義吧!?

"以史為鑒不是要延續仇恨"

當然,在這種冠冕堂皇的話後
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仇恨?
是人的劣根性?
我自己本身也有放不下的心結
也許這就是親身體會和作為旁觀者情感上的分別吧?

不過要是那天...真的放下心裡的執著
我想這個世界的任何人都會變的更加可愛吧~ (笑)

以上所說不會太有營養吧?


不過溫總理的演說內容也十分精彩,可以花點時間看看啊~

兄上結婚感言

2007-03-13 12:25:21 | 無聊雜談
星期日那天是小的兄上結婚日子
說來,對於這次的婚宴,也沒有太大的喜和期待
感覺上好像只是盡了作為家中女兒,作為妹妹的責任而把任務完成
這樣說好像很沒情吧?
然而明白箇中因由的友達們,想必也明白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由於是家中事,所以...盡量地也不在blog裡說太多了
而且總算(大概)也過去了,再說也沒什麼意義
對於這位兄長的事,當事情過去了後,已經淡化了不少...不滿的心情吧~ (呀啦~)
但如果說要我由衷地去接受他曾做過的事
現在也只能說...還沒有那份...能完全原諒的心情吧!
聽到女方(我的大嫂)在喜宴上的感謝之言中,也曾提及過要感謝她的姐姐
心裡就有一絲想過...自己的那位兄長...會不會提及一下自己呢?
結果當然是沒有啦~~~~ (苦笑)
其實...又怎可能會這樣說啦... (畢竟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妹妹罷了)
又或者說...只是自己一廂情願地覺得人家會記著自己
雖然口裡說著...不介意...但總是介意一點點吧~ (再苦笑)
會這樣想很笨吧?
竟然在那一刻才意識到,自己還在意這些啊!
又或者應該說...一直都希望...至少也會有一句"謝謝",只是老是不承認吧!
然而有時有些事,自己覺得是幫了大忙,別人不這樣覺得也沒辦法啦!

說點開心的事吧~
雖然是兄上結婚,但意外地也有很多很愉快的回憶~
除了看著父母上過了很開心的一天外
最重要的還是...能和我最要好的兩位友達過了令我難忘的一天
首先要說還是謝謝她們吧~
畢竟...那天也讓她們受了形形式式的委屈...
也辛苦她們為我家一直擔任攝影師
對於我而言,能和她們分享了一天...這樣特別的日子
真是十分感動和愉快
看著沖灑回來的照片,和她們一起的合照
就會記起,她們一直以來為我的事勞氣擔心著緊
又罵又哄地陪我渡過了不少困難的時間
我知道我再怎樣說"謝謝",也不能表達我內心對於她們的感謝之情
回想如果當時沒有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成為今天的自己
有時想想...有人能陪著自己哭和笑...為自己的事擔心...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來了!

工作成品

2006-09-25 11:35:45 | 無聊雜談


其實因為工作性質也滿敏感的關係
所以也沒怎樣在日誌裡說過工作上的事~
不過...看到報紙裡有說到
感覺也有點滿足呢~
畢竟是看到上星期辛苦工作的成品嘛~

那麼到底我的工作是什麼?
(這樣貼了新聞圖又有誰會知道啊??)
大家盡管想想吧~~~ XDDDDDD(不負責任言論MODE)


圖片來源:香港雅虎網上新聞/東方日報

太陽系剩八行星

2006-08-25 00:22:29 | 無聊雜談
冥皇星降級太陽系剩八行星
(明報) 08月 24日 星期四 10:25PM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決定,將冥皇星降級,剔出太陽系行星之列,太陽系只得八大行星。

來自八十多個國家的天文學家在布拉格召開國際天文學會,決定太陽系中行星的數量。

最新的草案將行星定義範圍限制在太陽系之內,規定「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這些天體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冥王星,就被剔出行星之列,降級為「矮行星」。太陽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

會議還表決是否在八大行星前面加上「經典」這個詞,即是1900年前發現的八顆行星就被稱為「經典行星」,冥王星、谷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就被稱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意味太陽系的行星會加到十二顆,但這一建議被否決。太陽系最終確認只有八顆行星

轉自:雅虎香港新聞

= 口 =||| 人家還很喜歡冥王星的說!!!!
過份啊!!! > <
為什麼就這樣成了什麼「矮行星」...
名字就有夠奇怪了...

認真

2006-07-27 16:24:06 | 無聊雜談
因為COS的關係,所以立下決心要去用上隱形眼鏡
其實在一開始出COS的時候
真的不會想到,自己會去戴隱形眼鏡的一天
心裡總是覺得...做這樣的事情很危險
但當COS越久,心裡總是想要再COS的好一點!
以前的COS感覺就只像穿上了衣服
可是總抓不住那個角色的心情
這次...不知怎的,總是想要好好地;認真地去做!

就以隱形眼鏡這事為例
(先說我能體諒那些不能戴隱形眼鏡,又或是負擔不來的COSER)
我其實是沒有那樣"不能"的條件下
總是找著形形色色的藉口去推卻
這大概是我最不好的性格來了!
明明不是做不來
但總是找理由跟自己說"做不來啦!!"

大概因為經歷了一些事
自己也改變了不少...
變得有更多其他不好性格的同時 (汗|||)
卻也有些令自己意外的改變
就是多為自己想做的事考慮更多
也變得更勇於去試

說回這次漫節的COS
不是想要讚美自己什麼...
只是真的比起以往的COS更用心地去做!
首要是因為身邊某些友達的關係,所帶動到自己更加認真地去做
其次也是因為自己的改變
雖然為出COS而戴了隱形眼鏡這樣的事
對於很多其他COSER來說不是什麼很特別的事
但對於我來說,卻是向前踏進了一步
以往總是帶著"沒所謂"心情我...
總是為自己找藉口的我...
現在想想,那種"改變了"的感覺更是令我深切感受到

除了隱形眼鏡這回事外
有看這個BLOG的友達也會知道
我特意為這次的COS想了一個故事
由揣摩角色到把故事完成這段時間
都是抱著十分認真的心情去做! (雖然偶爾還是會有友達聽到我在說"不幹了"的抱怨話~ ^ ^|||)
然而終究還是努力地去完成了!
(小聲說: 雖然沒有明確地向某友達表現出來,但在她看了我完成的故事的那段時間,其實我是十分十分的緊張啊!)
也許並不是做得十分完美
但那種因為認真地去做,然後沒有被責備的感覺真的相當愉快
不過在聽到批評的時候也同樣地感到十分快樂
因為自己認真地去做了
然後得到別人認真的批評
這樣相對的心意真的會使我十分感動啊~

現在滿腦子都是角色的事
希望到真正出COS的那天
會能把這段時間認真地去預備的事
做得更加完美啊!!!!

漫節cos決定!!

2006-06-01 12:01:53 | 無聊雜談


明明就是決定了要cos[神風怪盜貞]裡芙茵的說~
怎地會變成了{skip beat}裡的京子啊?
不過我不是要出粉紅制服的LOVE ME部的京子~
而是這個不破PV裡的天使京子~ ^ ^
當然也同樣地會出現惡魔啊~
(還是應該說是魔王?XD)
我很期待啊~~~~~~~ ^ 0 ^

話說回來~
七月上旬有科大EVENT啊!
這麼一來...也很想在科大出COS呢~
(因為科大的景色也滿不錯的說!)
還是應該一併把芙茵的衣服做出來嗎?
反正做一套跟做兩套...同樣車錢啊~ (我就是這麼喜歡去算這種雞毛蒜皮的車錢嗎?)
但說實在是很想COS沒錯啦~~~
(怨念度 X 100)
唉...不過...會有友達願意陪我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