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电话诈骗可能随处可见,你以为人在英国就能避免了?
TOO YOUNG, BABY.
# 看着普通实则有大坑 #
短信诈骗队
“您有一封快递包裹待收”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套路简单易操作、爱群发却不会给你群发拜年祝福的 短信诈骗集团。
骗子主要爱好:
发短信,冒充 DHL工作人员: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诈骗短信代表
让我们来看看,骗子的短信有什么特点呢?最大的特点就是 非官方号码及显示。如果是官方的邮政人员,那么不管是哪个邮局,Title一定是官方。
除了冒充邮局,近几年还有
冒充HMRC退税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除了都是私人号码发出,还有以下特点: 冒充官网地址,但是点进去没反应;填写银行卡需要私人信息,例如地址、密保问题等。
所以, 收到私人号码发出的短信+莫名奇妙的内容+貌似官方的网址,不要点进去!不要相信!如果有疑问,直接打官方电话询问!
# 喜爱Cosplay各种身份 #
电话诈骗队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
雅思口语听力6分以上人士
近几年,国内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逐年加到。目前已经发展到,一旦你接到任何电信诈骗电话,挂断后有很大机率,公安会立刻打电话给你,提醒你刚才是诈骗电话。而在英国,可没有人会提醒你,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拉起警报,竖起小耳朵啦!
骗子们通常会假扮以下人士:
警察局/保险人员
台词:您好,您卷入了一起交通意外之中, 麻烦给我们打钱。
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
台词:您好,您有个文件被扣押了,目前无法出入境,需要核实以下您的身份,请配合我们调查, 给我们打钱。
除了打给留学生,有些骗子甚至还会冒充大使馆打电话给在国内的家长说国外的孩子被绑架或者犯案,要求家长对其银行账户进行转账。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大使馆也曾经发文: 凡是利用“身份证被冒用”、“卷入贩毒案件”、“涉嫌洗钱”等理由,要求留学生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诱骗其提供银行账户和密码,都是诈骗!
银行工作人员
台词:您好,您的卡过期了,需要提供下您的姓名、银行卡、Security Code。(这样好方便我们盗刷
总结:
只要涉及到钱,涉及到卡,一定要长个心眼。很多骗子都是利用学生害怕接电话、听力口语还不是特别熟练,听到什么就容易say yes的心理。
# 软件人才 #
网络诈骗队
大部分人对于网络诈骗的理解还停留在QQ盗号(时代的眼泪)。随着微博使用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冒充留学生】。
这个骚操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最常见的就是冒充留学生的 微博账号。朋友们会突然收到私信: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对方的微博名称和本人的几乎一模一样,顶多在后方多一个小符号,如果不认真看根本看不出来,并且对方会发朋友以前发过的微博。这种手法就是对朋友下手,冒充手机有问题,在机场无信号,需要借钱。
u1s1, 这种说中文的诈骗方式应该很难骗到人吧?!而且,只要微信或者电话确认下不就OK了?所以,收到这种信息的朋友,不要慌张,一个电话、一个短信轻松就能解决~
除了冒充个人,还有可能会冒充官方网站,尤其是在黑五、圣诞节打折前后。这种网站与官网相似度极高,用难以想象到的优惠诱骗人填写订单信息。
防诈骗机构的专家认为,消费者还是有办法辨认出网站的真伪,比如细心查看网站的细节, 一般像法律信息页会制作得比主页马虎一点,有较多拼写错误。而 虚假网站或钓鱼网站,网址常以.net或.org结尾,而较少使用.com和.co.uk。
所以如果接到疑似诈骗电话
最好的方法就是挂断电话后
拨打中国驻英使领馆电话
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
请求将相关信息转使领馆核实
如果不幸上当受骗
不要自责
要知道受到谴责的应该是骗子
此时要及时向警方报案
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
最后给大家附上各个紧急联系方式
祖国永远是你的后盾!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应急服务呼叫中心
电话:010-12308(中国境内)
0086-10-12308(英国境内)
全年无休24小时
为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
中国驻英大使馆
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44 20-74368294
传真: +44 20-7636 9756
电邮: lsfw_uk@mfa.gov.cn
地址:31 Portland Place,London,W1B 1QD
本文内容及图片综合于网络由小溪留学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1105834277
电话诈骗可能随处可见,你以为人在英国就能避免了?
TOO YOUNG, BABY.
# 看着普通实则有大坑 #
短信诈骗队
“您有一封快递包裹待收”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套路简单易操作、爱群发却不会给你群发拜年祝福的 短信诈骗集团。
骗子主要爱好:
发短信,冒充 DHL工作人员: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诈骗短信代表
让我们来看看,骗子的短信有什么特点呢?最大的特点就是 非官方号码及显示。如果是官方的邮政人员,那么不管是哪个邮局,Title一定是官方。
除了冒充邮局,近几年还有
冒充HMRC退税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除了都是私人号码发出,还有以下特点: 冒充官网地址,但是点进去没反应;填写银行卡需要私人信息,例如地址、密保问题等。
所以, 收到私人号码发出的短信+莫名奇妙的内容+貌似官方的网址,不要点进去!不要相信!如果有疑问,直接打官方电话询问!
# 喜爱Cosplay各种身份 #
电话诈骗队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
雅思口语听力6分以上人士
近几年,国内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逐年加到。目前已经发展到,一旦你接到任何电信诈骗电话,挂断后有很大机率,公安会立刻打电话给你,提醒你刚才是诈骗电话。而在英国,可没有人会提醒你,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拉起警报,竖起小耳朵啦!
骗子们通常会假扮以下人士:
警察局/保险人员
台词:您好,您卷入了一起交通意外之中, 麻烦给我们打钱。
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
台词:您好,您有个文件被扣押了,目前无法出入境,需要核实以下您的身份,请配合我们调查, 给我们打钱。
除了打给留学生,有些骗子甚至还会冒充大使馆打电话给在国内的家长说国外的孩子被绑架或者犯案,要求家长对其银行账户进行转账。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大使馆也曾经发文: 凡是利用“身份证被冒用”、“卷入贩毒案件”、“涉嫌洗钱”等理由,要求留学生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诱骗其提供银行账户和密码,都是诈骗!
银行工作人员
台词:您好,您的卡过期了,需要提供下您的姓名、银行卡、Security Code。(这样好方便我们盗刷
总结:
只要涉及到钱,涉及到卡,一定要长个心眼。很多骗子都是利用学生害怕接电话、听力口语还不是特别熟练,听到什么就容易say yes的心理。
# 软件人才 #
网络诈骗队
大部分人对于网络诈骗的理解还停留在QQ盗号(时代的眼泪)。随着微博使用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冒充留学生】。
这个骚操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最常见的就是冒充留学生的 微博账号。朋友们会突然收到私信:
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这些是常见的骗局,请大家避雷
对方的微博名称和本人的几乎一模一样,顶多在后方多一个小符号,如果不认真看根本看不出来,并且对方会发朋友以前发过的微博。这种手法就是对朋友下手,冒充手机有问题,在机场无信号,需要借钱。
u1s1, 这种说中文的诈骗方式应该很难骗到人吧?!而且,只要微信或者电话确认下不就OK了?所以,收到这种信息的朋友,不要慌张,一个电话、一个短信轻松就能解决~
除了冒充个人,还有可能会冒充官方网站,尤其是在黑五、圣诞节打折前后。这种网站与官网相似度极高,用难以想象到的优惠诱骗人填写订单信息。
防诈骗机构的专家认为,消费者还是有办法辨认出网站的真伪,比如细心查看网站的细节, 一般像法律信息页会制作得比主页马虎一点,有较多拼写错误。而 虚假网站或钓鱼网站,网址常以.net或.org结尾,而较少使用.com和.co.uk。
所以如果接到疑似诈骗电话
最好的方法就是挂断电话后
拨打中国驻英使领馆电话
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
请求将相关信息转使领馆核实
如果不幸上当受骗
不要自责
要知道受到谴责的应该是骗子
此时要及时向警方报案
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警
最后给大家附上各个紧急联系方式
祖国永远是你的后盾!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应急服务呼叫中心
电话:010-12308(中国境内)
0086-10-12308(英国境内)
全年无休24小时
为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
中国驻英大使馆
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44 20-74368294
传真: +44 20-7636 9756
电邮: lsfw_uk@mfa.gov.cn
地址:31 Portland Place,London,W1B 1QD
本文内容及图片综合于网络由小溪留学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1105834277
※コメント投稿者のブログIDはブログ作成者のみに通知され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