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總覺得要在自己的blog解釋一下我對所謂「本土意識」的理解,好讓大家有個約略的概念。因為我一直覺得那班學者經常用些好高深的TERMS去解釋一些其實可以好簡單的事,根本就不會將想法流入民間的….
我想皇后碼頭事件是這個運動的暫告一段落(希望吧-_-),而另一個開始就是香港人如何想「香港」?
很多東西想寫…但就不知從何寫起(其實是打…)…
對於本土行動,我並不是太過贊同的(可能真是包裝問題?)…正如,我要求平反六四,但並不等如我一定要認同柴玲一樣。我去七一遊行,又不一定要爭取普選姐。天星皇后將太多問題連結在一起,本土行動成員又太過刺激香港人的神經,以致令人往往都忽略了最重要的問題,是很可惜的。
其實我一直都不覺得究竟拆碼頭又幹殖民地什麼事?我是如何都不能將兩者能聯想成一起,所以暫不討論這個問題。先說說近年的「本土意識」抬頭,香港是個移民城市,教科書都好像是這樣陳述的呵?我們第一代的香港人大都只是從中國大陸偷渡過來的,有的當這裡是中途站,有的就想在這裡起「家」,又以前教科書阿梁啟超話香港是文化沙漠呀呵?為何是文化沙漠呢?因為我們這裡沒有根,沒有家,所有的文化都是殖民地給予的,當時的中國人好難去認同或有歸屬感吧?
之前說過,小克阿那一代,三字頭的,在社會有SAY(第一代已經無SAY了,因為被標籤為老舊陳腐),即是最壯年那批,亦即是壯年經歷過香港有無限希望的年代,到現在他們都替他們那一代人的記憶化成很實質的東西,一本書,那些無限復刻的什麼變形金剛黃金戰士,不也是同樣賣回憶而已?他們都有市場價值,香港人又會好受落喎,如果小克畫他和皇后可能發生過關係,我們可能又好受落喎,但皇后要拆,我們又無動於衷,真奇怪。
我們辛辛苦苦,終於在香港上建立了自己的感情,文化,有活力(不是規劃出來的,正如廟街是不能規劃出來一樣)的東西,但那些東西已經變舊了,而我們亦一直不察覺,正如我們不會特登走去天星看他的建築特色一樣,到有一天,要拆了,有一堆人爆了出來說「集體回憶」,其實這不是一下子爆出來的,是一些蘊釀了很久的感情,只是人們之前一直沒察覺。當中有很多「文化人」走出來,保衛天星突然成了很「潮」很有「文化」的一件事(奶周那些力撐啦),我是絕對不會反對是有人出來抽水的,但我認為方向還算是正確的,因為在其他的層面上例如文學/漫畫等其他地方,都多了對「本土」的重視。
去到皇后事件,我覺得一切已經變成了姿態,要告訴你,我們是不會那麼輕易就範和放棄的姿態,在皇后唱歌跳舞造成嘉年華般的氣氛,其實是要告訴大眾那個我們老早就應該知道叫做「公眾地方」的一個行為(只是似乎沒太多人察覺到)。到之後的警民「衝突」,我就開始覺得很不妥當,可能我一向真的不太喜歡看這些場面,我不是太認同在場的保育人士大叫一些很空泛的口號(其實是我一向很討厭口號),什麼「警察可恥」,現場的電視新聞的情況看來,我真的覺得警察沒什麼地方可恥….我想可恥的是政府,不是警察吧?主人叫自己的狗咬你,你大罵狗可恥是不是有點不正常?(我不是說警察是狗,但用這個例子我想大家會比較易明白),你對機器說可恥是沒用的啊。
主流媒體只會報導衝突,到後來香港人看到的都只是衝突,那麼連最後的籌碼---人民都失去了,都不知怎算好。明明都只是想告訴你,其實那個地方是你的呀,怎麼你們都不明白?怎麼你可以眼甘甘的將自己的地方送給(商)人?(現代割地條款?)怎麼幾條抗爭的茂利都不是那一代的人?和我談回憶?好像沒資格吧?理應有感情那班,卻不知去了哪裡去玩了。
又要來好老套的說法,香港人一向用開數字來計數的,你不能和他感情,因為他們慣了計數,慣了看數據,有數據就有依可據(如果不是的話,影視處那班人都怎會以點數去計算呀?),可以學,比感情容易得多了,我們都不懂表達什麼叫感情,和我談什麼感情?所以和林鄭月娥對談,就好像我挖個心比你,你就只懂和我說錢那麼傷心,我一定會放棄和這種女人談戀愛的,所以我一定不會是那些保育人士,我認肯定他們的出發點,但感情用事,令人誤解的機會很多(雖然有很理性的說繞道而起,但好像沒人理你啊)。
我有時很陰謀論的覺得,貧富懸殊的政府都是特地去造成這個現象的,現在先餓撚死你班仆街,餓到你頭昏腦脹的時候,我要做事要發展,總之打出發展就以為一定會冚家發達的假象,到時你重吾乞番我轉頭?到時候還有人想什麼公共空間?我落街有個公園仔我好滿足架啦!到時海景那些只有有錢人或坐車時經過是可以看的,沒問題啦!
所以我之前說啊,絕食是白費心機了。因為根本連香港人自己都不重視,你爭取個有屁用啊?他們真心覺得處處都應該是用來買野的,他們覺得一條街全部都是鋪頭是很正常的,他們從不會想一條街其實可以有更多其他事可做,那是沒辦法的事,經濟嘛,我們一代是消費長大的,我們又不是怕無得食,只是怕沒有LV和GUCCI,沒有LV的世界好苦悶,所以我寧願死慳死抵去追電話IPOD 電腦,我都不會去散步(在任何叫公共空間的地方)。我想,香港的所謂銅臭味,就是從每個香港人身上發出來的。
而我們的政府又和香港人一樣,只懂計數,所以突然和政府談感情,他們都會措手不及,不懂應對,但另一方面,又要裝作很國際的(人家國際好重視歷史的嘛,但我們的歷史都是恥辱啊)去保育,不過是有限度的保育,例如將它煎皮拆骨,送去另一個地方生葬,說到底,錢還是最重要的,推土機開動了,不能停,每天幾百萬上落,你賠得起?你對得住香港咁多個納稅人?
北京那邊(突然又跳到北京)的現代化大廈/建築,有建築師認為他們像野草一樣生長,高樓大廈像野草一樣生長喎,係咪好驚呢?是政府容許這樣做?還是連北京人民都容許這樣做?不斷起簽名式的大廈(簽名式即是外國好興的呢,名家設計,呢棟係阿邊個邊個設計既呢,然之後吾知點解會好威),但另一面又不斷推倒胡同,可能這就是破舊立新的正解,不斷將舊的消滅,建些新的,又新又高,又會無啦啦國際起來,但從來沒有人理會周遭的環境,原來也是有需要去配合的。有想過北京住胡同的人可能會很無奈?沒辦法啦,奧運大過天!(我倒是很有興趣那位罵保育人士的大嬸怎樣看北京單位「引狼入室」倒貼錢都要外國鬼來北京宣示主權的看法)
所以我一直覺得西九的最大問題不是地產項目的問題,而是香港人有問題,表演場地一流,表演單位一流,表現都一流,但觀眾九流,又有什麼用?很多香港人看藝術從來都只是附庸風雅人睇我睇,附庸風雅完一番有D感受都好丫,但原來無下文,他們不會想深究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只知道我去了這麼一個有「文化」的地方,我就會好有文化,文化只是他們用來表現自己的一種手段,別無其他。所以說香港政府代表香港人,其實一點都沒說錯。
我就覺得,將來的「保育」,和現在的「環保」是一樣的,只是一種手段,我對於民間對皇后的反應,真是有點失望,不是他們極度討厭保育人士,而是他們刻意避過問題不再理會。我真的覺得,拆了皇后又如何,反正在香港人心目中真的一文不值。
我們時常說,年青人對香港沒熱誠,現在走了幾個激烈左些小的後生仔出來又話他們搏出位,因為這些後生的,阻住你們搵錢嘛。真是神又係你鬼又係你,後生的一群好不容易建立起小小原來自己是「香港人」的感覺,又立刻比你班人打沉了。
經過了這些事,又重新考慮將來移民,真的,有時覺得幾恐怖,不明白為什麼東南亞的國家總是要貧富懸殊的畸型發展(而很多人卻視為理所當然先恐怖)才叫發展,而挪威呀荷蘭等的歐洲國家就可以均富地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為什麼此發展和彼發展差那麼遠?